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专题十七20世纪的斗争与和平考纲要求1.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凡尔赛体系的构建;(2)华盛顿体系的构建;(3)《非战公约》;国际联盟。3.其次次世界大战:(1)其次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其次次世界大战的进程;(3)反法西斯斗争成功的历史意义。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2)20世纪七八十年头美苏由惊慌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3)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5.烽火连绵的局部斗争:(1)朝鲜斗争与越南斗争;(2)中东斗争;(3)两伊斗争;(4)海湾斗争。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1)根本缘由: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主要缘由: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泛滥。(3)详细缘由: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2.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斗争,对交战双方来讲都是非正义的。3.过程(1)1914—1916年①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法、德、英相继加入。②主要战线有西线、东线和南线。③主要战役:马恩河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首次重大战役,宣告德国速战速决安排破产;凡尔登战役,持续时间最长、最惨烈;索姆河战役。(2)1917—1918年①1917年4月,美国参战使成功的天平倾向协约国集团。②中国、巴西、利比亚等国参战,壮大了协约国阵营,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全球斗争阶段。③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俄退出斗争。④德军节节败退,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奥匈帝国倒戈。⑤1918年11月,基尔港水兵起义,德皇退位,新政府签署停战协定。4.后果(1)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2)欧洲的国际地位相对衰落,美日崛起。(3)引发了独立和革命浪潮,俄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出现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高潮。(4)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成为新技术的催化剂,促使政府机构变更职能,变更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1)凡尔赛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力气的对比发生变更,1919年6月,在巴黎召开和会,协约国先后同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2)华盛顿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日三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相互争夺。1921—1922年,美、英、日、中等九国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等。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接着,它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殊是中国地区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体系”。(3)国际联盟:1920年,依据《凡尔赛和约》,国际联盟在日内瓦成立。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的政治组织,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它被英法所操纵,是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4)评价: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短暂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冲突。②体系内部冲突重重,为新的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2.《非战公约》(1)主要内容:1928年,美、德、法、日、英等15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签订了《非战公约》,规定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2)历史作用:是第一次提出放弃斗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其内容为国际法中互不侵扰原则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但事实上所谓的《非战公约》只是一纸空文。三、其次次世界大战1.缘由(1)根本缘由: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受20世纪30年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3)英法的绥靖政策和美苏的中立自保政策加速了斗争的爆发。(4)局部反法西斯斗争未能联合成一个整体。2.过程(1)斗争爆发和初期阶段:德军突袭波兰,其次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法国沦陷;不列颠之战。(2)扩大: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发动太平洋斗争。(3)转折: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4)成功: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其次战场的开拓、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德国和日本倒戈。3.影响(1)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浩劫。(2)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阅历教训:法西斯主义就是斗争;绥靖政策加速了斗争的进程;落后就要挨打;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斗争成功的重要保证。(3)历史意义①引起了国际政治格局的变更,由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演化为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②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超出一国范围,一系列新生的民族国家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③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四、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1.雅尔塔体系(1)形成:其次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确立的战后世界新秩序。(2)内容①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卷土重来。②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新划定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据地区的疆界。③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④建立联合国。(3)实质:按美苏的意志划分势力范围。(4)评价①有利于加速反法西斯斗争的成功进程,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与合作以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平安的渴望,具有肯定的进步性。②结束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为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③该体制建立在战时军事实力的基础之上,仍旧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色调。2.“冷战”(1)含义:是指美国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所实行的除干脆斗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2)形成: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记着冷战起先。1955年,华约组织的成立,标记着美苏两极格局形成。(3)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标记着“冷战”格局的结束。3.缓和(1)缘由①多极化趋势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②反对霸权主义的呼声日益高涨。③美苏军备竞赛耗费了大量财力、物力,严峻阻碍了经济发展。④美国陷入越战泥潭,经济困难,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动摇。(2)表现: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苏联;1975年,实行欧洲平安与合作会议,签署了《赫尔辛基宣言》;1987年,里根与戈尔巴乔夫在华盛顿签署了“中导条约”。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斗争1.朝鲜斗争: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7月美军侵入朝鲜。1950年10月,彭德怀率军入朝作战;1953年7月,签订停战协定。2.越南斗争:肯尼迪推行“特种斗争”,对越南武装干涉。1965年,美国实行“南打北炸”,“特种斗争”变成局部斗争;“新春攻势”表明越南军民驾驭了主动权;尼克松实行“斗争越南化”,1973年,美越签订《关于在越南结束斗争,复原和平的协定》;1975年春,南越政权瓦解;1976年,越南实现了统一。3.中东斗争:经过了巴勒斯坦斗争、苏伊士运输河斗争、六日斗争、十月斗争等,交战双方相识到这些冲突不行能以斗争解决。20世纪70年头,埃及领先走上了同以色列和解之路。1978年,埃以签订“戴维营协议”;20世纪80年头,阿以各方基本接受“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但困难重重。4.两伊斗争:1980—1988年,两伊进行了八年斗争,不仅造成两国经济的全面倒退,也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5.海湾斗争: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国以联合国的名义,组织了由美、英、法等国共同组成的多国部队,实施“沙漠盾牌”安排,向伊拉克发动进攻,迫使伊拉克无条件接受安理睬决议,斗争结束。这是一场高科技斗争,标记着高科技局部斗争登上了世界军事舞台,也是其次次世界大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一场局部斗争。六、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1.联合国(1)成立:1945年10月,《联合国宪章》生效,标记着联合国正式成立。(2)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及平安,发展各国间同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3)原则:主权同等,互不侵扰,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4)作用①成立初期为美国所把持操纵,一度成为其称霸世界的工具。②20世纪70年头后,联合国渐渐成为第三世界国家伸张正义的讲坛。③当代,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作用是不行替代的。2.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1)缘由①其次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挑起“冷战”,使世界覆盖着核斗争的乌云。②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共产党坚决反对美国的斗争政策。③经验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世界人民,反战和平意识空前提高。(2)过程①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49年,第一届大会在巴黎和布拉格同时实行;1950年,其次届大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②《罗素—爱因斯坦宣言》,1955年,针对核斗争给人类带来的严峻后果而发表。③20世纪六七十年头美国的反战运动,主要反对侵略斗争。④国际和平年,198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国际和平年宣言》,宣布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3)特点①在内容上以反核运动为中心。②在范围上具有全球性。③在组织上走向统一,走向跨国行动。(4)作用:对制止斗争、限制军备竞赛,推动裁军进程起了主动作用,使和平思想渐渐普及。3.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1)依据①20世纪后半期,和平力气的增长超过了斗争力气的增长。②亚非拉国家独立后,走上了现代化发展道路,争取民族的旺盛富强。③“冷战”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把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放在首要地位。(2)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只有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静,才能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经济建设上。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和平力气的增长,更能有效地制止斗争。只有发展才能解决难民流淌等世界性问题。(3)威逼和平与发展的因素①少数国家在世界各地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恐怖主义活动猖獗。③狭隘民族主义的泛滥。④地区霸权主义横行。⑤宗教与领土冲突的激化。一、关于斗争的一般性相识斗争是人类历史上的常常现象,也是近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对斗争现象的分析探讨有助于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国际关系特点的相识。1.斗争的缘由斗争的缘由主要在于斗争发动者的一方,斗争发动者的社会状况、国家实力、统治政策等都对斗争的爆发产生影响。2.斗争的性质斗争的性质是由斗争发动者的目的确定的,而目的又受斗争发动者所处的社会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利益等因素的制约,因而,对斗争性质的相识涉及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目的的多样性又促使我们必需分清其优劣是非,凡是只为自己国家考虑、对他国构成损害的目的都是须要指责的,其斗争性质必定是非正义的;反之则为正义的。3.斗争的输赢确定斗争输赢的因素比较多,其中从根本上说是国家的实力,而实力能否充分发挥、能否由弱变强,又受制于社会制度、统治政策、斗争性质等各种因素。其次,从斗争的进程来看,指挥员的素养、军队的战斗力、战场各部分的协作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斗争的结果。4.斗争的影响任何斗争都会造成对人类自身的巨大破坏,造成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损失。但是,有些斗争在客观上会产生主动作用,而且这种主动作用要比其损害大得多。有无这种主动作用、主动作用的大小则取决于斗争的性质和规模。二、关于世界性大战的规律性思索1.其次次世界大战留给世人的教训(1)要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的国际秩序,以强凌弱、对战败国一味勒索,只会带来更大的冲突。(2)国际经济纠纷简单引发斗争,在遇到世界性经济危机时,各国应当团结互助、共渡难关,切忌以邻为壑。(3)面临侵略势力的威逼,应当联合起来、奋起抗拒。绥靖政策只能养虎为患,祸水他引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4)在斗争还没有歼灭之前,一个国家必需留意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加强抵挡外敌的实力。(5)要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目前,要努力提高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2.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是抑制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斗争是交战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双方调动一切经济力气想赢得斗争,使得世界各国的生产因两次世界大战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特殊是战后的经济在高科技的推动下重新起飞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于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之时,国际合作也成为肯定必需之事。正是这种从最惨烈的斗争中产生出来的对斗争自身的否定力气,随着战后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大大发展,并成功地抑制了其次次世界大战后一系列局部斗争与冲突的扩大。今日,以中国政府提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关系准则的思想,已经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接受。3.通过外交手段实行必要的妥协人类在付出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的巨大代价之后,起先学会了这种处理国际争端的一种古老而又全新的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列强之间毫不妥协,最终使大战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在肯定程度上接受了教训,使通向其次次世界大战的道路曲折得多。其次次世界大战后,人们更多地接受了历史的教训,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冲突与危机时表现出更多的谨慎。伴随着“冷战”的发展、缓和与结束,妥协方式越来越成为解决国际纠纷的常规手段。今日,妥协意味着任何国家都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意味着参与谈判的国家在捍卫自己核心利益的同时,必需承认和照看谈判对手的合理利益,意味着谈判双方在各自所希望得到东西之间实现某种有取有予的平衡,意味着反对和抵制国际关系中的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妥协是斗争结果的另一种形式。其次次世界大战后的60多年来,这种妥协的实例比比皆是,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以对话代替对抗、以缓和与合作代替斗争或“冷战”的新局面。这是人类社会在经过20世纪的斗争风云之后,进一步走向文明与成熟的标记。三、20世纪的两大国际关系体系——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1.相同点(1)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而建立的。(2)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基本原则,建立了各主要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国际体系。(3)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形成体现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气对比的消长变更,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4)都随着主要国家主导力气的消逝而走向瓦解。2.不同点(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多个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2)前者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而后者则是帝国主义大国与社会主义大国的短暂妥协。(3)前者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后者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4)前者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必定随着德国等的崛起而瓦解;而后者则是战胜国之间的妥协,必定随着一方的解体而瓦解。(5)前者的主要冲突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冲突;而后者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冲突。(6)维系前者的国际组织是国联;维系后者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四、关于其次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斗争的规律性思索1.其次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热战”的缘由(1)根本缘由:在美苏“冷战”的重点地区欧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影视设备智能穿戴设备集成考核试卷
- 石墨在微波吸收材料的研究考核试卷
- 森林保护与青少年素质教育考核试卷
- 生活的苦与乐初三语文作文
- 朋友初三语文作文
- 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 纸质航空航天材料研发与性能评价考核试卷
- 玩具企业的产品线拓展与市场定位考核试卷
- 等离子体刻蚀设备的安全控制考核试卷
- 基于超限学习机的无设备定位方法研究
- 2023年冲刺-医师定期考核-口腔医师定期考核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带答案
- 110kV输变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NY 526-2002水稻苗床调理剂
- GB/T 20641-2014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空壳体的一般要求
- GB/T 20124-2006钢铁氮含量的测定惰性气体熔融热导法(常规方法)
- GB 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 GB 5009.17-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 FZ/T 82006-2018机织配饰品
- 2型糖尿病及围手术期血糖管理【骨科】-课课件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