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地质矿产资源知识点_第1页
地理地质矿产资源知识点_第2页
地理地质矿产资源知识点_第3页
地理地质矿产资源知识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试卷第=PAGE1*2-11页(共=NUMPAGES1*22页) 综合试卷第=PAGE1*22页(共=NUMPAGES1*22页)PAGE①姓名所在地区姓名所在地区身份证号密封线1.请首先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身份证号和所在地区名称。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3.不要在试卷上乱涂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内填写无关内容。一、选择题1.地球圈层结构中,位于地球最外层的是: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地壳与地幔

2.地球上最大的岩石圈板块是:

A.印度洋板块

B.北美洲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欧亚板块

3.地球上最长的山脉是:

A.安第斯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阿尔卑斯山脉

D.红海山脉

4.我国最大的含铜矿床是:

A.铜陵铜矿

B.黄金洞铜矿

C.青海茫崖铜矿

D.云南个旧铜矿

5.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是:

A.大庆油田

B.长庆油田

C.油气田

D.油气田

6.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是:

A.西气东输

B.长庆油田

C.大庆油田

D.油气田

7.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是:

A.山西煤炭

B.内蒙古煤炭

C.陕西煤炭

D.四川煤炭

8.我国最大的铁矿基地是:

A.河北迁安

B.辽宁鞍山

C.江苏徐州

D.四川攀枝花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答案:A

解题思路:地球的圈层结构自外向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因此,地壳位于地球最外层。

2.答案:D

解题思路:地球上最大的岩石圈板块是欧亚板块,覆盖面积约为55,000,000平方公里。

3.答案:A

解题思路:安第斯山脉是地球上最长的山脉,全长约8,900公里。

4.答案:D

解题思路:云南个旧铜矿是中国最大的含铜矿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铜矿区之一。

5.答案:A

解题思路: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曾被誉为“东方石油城”。

6.答案:B

解题思路:长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天然气储量丰富。

7.答案:A

解题思路:山西煤炭是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8.答案:B

解题思路:辽宁鞍山是中国最大的铁矿基地,其铁矿储量丰富,开采历史悠久。二、填空题1.地球圈层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为:地核、地幔、地壳、(岩石圈)。

2.地球上最大的岩石圈板块是:(太平洋板块)。

3.地球上最长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全长约(2400)千米。

4.我国最大的含铜矿床是:云南个旧铜矿。

5.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是:大庆油田。

6.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是:西气东输。

7.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是:山西煤炭。

8.我国最大的铁矿基地是:辽宁鞍山。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答案:岩石圈

解题思路:地球圈层结构从内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地壳和岩石圈,岩石圈是地壳和上部地幔的顶部部分,因此填“岩石圈”。

2.答案:太平洋板块

解题思路:地球上最大的岩石圈板块是太平洋板块,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的近1/3,因此填“太平洋板块”。

3.答案:2400

解题思路: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全长约2400千米,根据地理知识可以得出答案。

4.答案:云南个旧铜矿

解题思路:云南个旧铜矿是中国最大的铜矿床,根据矿产资源知识可以确定答案。

5.答案:大庆油田

解题思路: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根据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史可以确定答案。

6.答案:西气东输

解题思路:西气东输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气输送项目,因此它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

7.答案:山西煤炭

解题思路:山西煤炭是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根据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和产量数据可以确定答案。

8.答案:辽宁鞍山

解题思路:辽宁鞍山是中国最大的铁矿基地,根据我国铁矿资源分布和开采量可以确定答案。三、判断题1.地球圈层结构中,地壳与地幔之间的分界线是莫霍面。()

2.地球上最大的岩石圈板块是太平洋板块。()

3.地球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

4.我国最大的含铜矿床是青海茫崖铜矿。()

5.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是长庆油田。()

6.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是油气田。()

7.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是内蒙古煤炭。()

8.我国最大的铁矿基地是江苏徐州。()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答案:√

解题思路:莫霍面是地壳与地幔之间的分界线,这一结论是基于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得出的。因此,该判断题正确。

2.答案:×

解题思路:地球上最大的岩石圈板块是北美板块,而不是太平洋板块。太平洋板块虽然面积较大,但不是最大的。因此,该判断题错误。

3.答案:√

解题思路: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全长约8900公里。因此,该判断题正确。

4.答案:×

解题思路:我国最大的含铜矿床是江西德兴铜矿,而不是青海茫崖铜矿。因此,该判断题错误。

5.答案:√

解题思路:长庆油田位于陕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因此,该判断题正确。

6.答案:×

解题思路: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是新疆的塔里木油田,而不是油气田。因此,该判断题错误。

7.答案:√

解题思路: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因此,该判断题正确。

8.答案:×

解题思路:我国最大的铁矿基地是辽宁的鞍山和本溪,而不是江苏徐州。因此,该判断题错误。四、简答题1.简述地球圈层结构的组成及特点。

地球圈层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地壳: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层,主要由岩石和矿物组成。

地幔:位于地壳下方,由岩石和熔岩组成,是地球内部的主要部分。

地核:地球的最内部,分为外核和内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特点:

地球圈层结构具有明显的分界线,各圈层之间相互作用。

地壳和地幔的温度和压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地球圈层结构对地球的物理和化学过程有重要影响。

2.简述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包括:

煤炭: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

铁矿: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铝土矿: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

石油: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和西北地区。

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

分布情况:

矿产资源分布不均,与地质构造和成矿条件密切相关。

部分矿产资源分布集中,有利于大规模开发。

3.简述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

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大。

部分矿产资源具有世界级规模。

矿产资源开发历史悠久,技术相对成熟。

不足:

矿产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资源开发难度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答案:

地球圈层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特点:具有明显的分界线,温度和压力随深度增加,对地球物理和化学过程有重要影响。

解题思路:

回顾地球圈层结构的基本知识。

结合地球内部结构和地质学原理,阐述各圈层的特点。

2.答案:

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铝土矿、石油和天然气。

分布情况:煤炭主要在华北、东北和西北;铁矿在东北、华北和西南;铝土矿在华南;石油在东北、华北、华东和西北;天然气在西北、东北和西南。

解题思路:

回顾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结合地理分布和地质构造,分析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3.答案:

优势: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大,部分具有世界级规模,开发历史悠久,技术成熟。

不足:资源分布不均,开发难度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突出,开发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解题思路:

分析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和不足。

结合实际情况,如资源分布、环境问题和技术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五、论述题1.论述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国家经济的推动作用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贡献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意义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2.论述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矿产资源开发过度导致资源枯竭

2.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3.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技术落后

4.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混乱

(二)针对问题的对策

1.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技术创新

2.实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3.严格矿业权审批和监管

4.推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答案及解题思路:

1.论述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答案: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国家经济的推动作用: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开发利用能够促进工业生产,提高国家整体经济实力。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贡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能够提升国家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增强国家竞争力。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意义:矿产资源是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能源安全对于国家稳定发展。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解题思路:

本题要求论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考生应从经济、竞争力、能源安全、区域发展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进行阐述。

2.论述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答案: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矿产资源开发过度导致资源枯竭:过度开采导致资源储备减少,影响未来经济发展。

2.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和生态破坏问题突出。

3.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技术落后:勘查技术落后导致资源利用率低,开发技术落后影响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

4.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混乱:矿业权审批不规范,市场秩序混乱,导致资源浪费。

(二)针对问题的对策:

1.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技术创新:提高勘查和开发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

2.实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推广绿色采矿技术,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3.严格矿业权审批和监管:规范矿业权审批流程,加强矿业监管,维护矿业市场秩序。

4.推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解题思路:

本题要求分析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考生应从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技术落后、秩序混乱等方面阐述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在解答过程中,考生应结合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六、应用题1.根据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特点,分析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劣势。

(1)优劣势分析

a.优势

矿产资源种类丰富:我国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等,资源储备量大。

分布相对集中:部分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有利于规模开发和集中管理。

矿产资源潜力巨大:勘探技术的进步,我国部分矿产资源的潜力逐渐显现。

b.劣势

资源分布不均:我国矿产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资源匮乏。

矿产资源开发程度不高:部分矿产资源开发程度较低,尚未充分挖掘其潜力。

环境影响较大: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大。

(2)结合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建议。

a.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

加大勘查投入,提高勘查技术水平。

加强矿产资源评价,准确掌握矿产资源分布和潜力。

b.实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化、集约化

推进矿业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资源利用率。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管理,提高开发效率。

c.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绿色化、低碳化

强化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保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降低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d.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建设

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管力度,保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合法、合规。

答案及解题思路:

答案:

1.优势: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分布相对集中、矿产资源潜力巨大。

劣势:资源分布不均、矿产资源开发程度不高、环境影响较大。

2.建议: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实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绿色化、低碳化、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建设。

解题思路:

1.分析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特点,从矿产资源种类、分布集中程度、潜力等方面进行总结。

2.分析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包括资源分布不均、开发程度、环境影响等方面。

3.结合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包括加强勘查、规模化开发、绿色低碳化、政策法规建设等方面。七、综合题1.分析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问题分析

1.1矿产资源过度开采,导致资源枯竭。

1.2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

1.3矿产资源开发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低。

1.4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不规范,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

(二)解决方案

2.1实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政策,提高资源利用率。

2.2加强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实施清洁生产。

2.3提升矿产资源开发技术水平,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回收率。

2.4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严格执行法律法规。

2.结合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探讨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现状分析

2.1矿产资源种类丰富,但分布不均。

2.2矿产资源开发区域集中,部分地区资源过度开发。

2.3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较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