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4 温度、物态变化(第03期)(学生版)_第1页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4 温度、物态变化(第03期)(学生版)_第2页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4 温度、物态变化(第03期)(学生版)_第3页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4 温度、物态变化(第03期)(学生版)_第4页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4 温度、物态变化(第03期)(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温度、物态变化

【跨学科实践】

1.(2024·山东潍坊)为保证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的稳定性,铁路两侧安装了许多封闭

的中空热棒。如图所示,热棒下端插在冻土中,内部填充低沸点的液态氨,利用氨的物态变

化给冻土降温,把冻土中的热量“搬运到”热棒上端,通过散热片向空中放热,从而使冻土保

持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氨在热棒下端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

B.氨在热棒上端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

C.应使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制作热棒

D.为降低成本,可以使用液态水替代液态氨

【中考新考法】

2.(2024·黑龙江大庆)大量中华诗词蕴含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结合生活实际】

3.(2024·江苏常州)盆栽养护应遵循“土壤含水不浇水,土壤干时要浇水”的原则.春季,

小明自制“土壤含水显示仪”,探测花盆内土壤是否含液态水.如图所示,中午将试管倒插入

土壤深处,傍晚发现试管内上端出现水珠,说明土壤含液态水.从土壤含液态水到试管内出

现水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先升华后液化D.先升华后凝华

考点1温度温度计

1.(2024·山东潍坊)手机是常用的电子工具。图示是某款国产手机,使用功率为60W的充

电器半小时可充满一次电。下列对于该款手机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A.质量约为500g

B.正常使用时,后壳温度约为65C

C.充满一次电消耗的电能约为0.3kWh

D.长度约为1.2dm

2.(2024·四川乐山)“从生活走向物理”说明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常见物理量最接近

生活实际的是()

A.冬季峨眉山金顶的最低气温约为10℃

B.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高约71m

C.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的功率约为100W

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3.(2024·黑龙江哈尔滨)测量是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或使用方法不

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0N

B.铅笔的长度为4.10cm

C.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D.读取温度计示数

4.(2024·黑龙江牡丹江)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物体的长度是1.8cmB.物体的温度是34℃

C.物块的体积是80mLD.物体的重力是3kg

5.(2024·甘肃兰州)图甲中电阻箱的示数为Ω,图乙中电能表的示数为

kWh,图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考点2熔化和凝固

6.(2024·江苏宿迁)2024年春节期间,我国部分地区下起了“冻雨”,“冻雨”是下落的雨滴

结成的冰形成的,这一过程中的物态变化是()

A.凝华B.凝固C.液化D.熔化

7.(2024·黑龙江大庆)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则这种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在AB段物质处于(填“固态”“液态”

或“固液共存状态”),t1时物体的内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t2时物体的内能。

若相同时间内该物质吸收热量相等,由图像可知,这种物质液态时的比热容(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固态时的比热容。

8.(2024·黑龙江牡丹江)早春季节小丹去雪乡游玩,发现迎着阳光的屋顶上积雪开始熔化,

屋顶积雪熔化的速度可能与有关。小丹还想知道雪是晶体还是非晶体,设计了

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实验中要观察的现象是,要记录的数据有和;

(3)判断雪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方法是。

考点3汽化和液化

9.(2024·辽宁)刚煮熟的鸡蛋从热水中取出后,表面的水很快不见了,这是因为水发生了

()

A.汽化B.凝华C.熔化D.升华

10.(2024·黑龙江牡丹江)据《天工开物》记载,“晒纸”是造纸工艺的流程之一,其做法是

将湿纸放在阳光下晒干,如图所示。“晒纸”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B.汽化C.升华D.液化

11.(2024·青海)我们常吃的月饼是在烤箱里“烤”的,但根据南宋《武林旧事》记载,最早

的月饼出自笼屉,青海就保留着用蒸笼“蒸”月饼的传统习俗。“蒸”月饼时,关于笼屉上方冒

出的“白气”,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白气”是水蒸气,是液化现象B.“白气”是小水滴,是液化现象

C.“白气”是水蒸气,是汽化现象D.“白气”是小水滴,是汽化现象

12.(2024·宁夏)下列厨房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A.湿抹布变干B.放入饮料中的冰块消失

C.新鲜肉放入冰箱冷冻室变硬D.从冰箱冷藏室中拿出的西红柿表面变湿

13.(2024·北京)图甲为我国古代的“节能灯”——“省油灯”,图乙为其部分剖面示意图。向

灯盏夹层内注水,有助于减慢油的蒸发,达到省油的目的。关于“省油灯”减慢油蒸发的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油的温度B.减小油的表面积

C.减慢油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D.减少油的体积

14.(2024·青海)我们常吃的月饼是在烤箱里“烤”的,但根据南宋《武林旧事》记载,最早

的月饼出自笼屉,青海就保留着用蒸笼“蒸”月饼的传统习俗。关于“蒸”月饼时的情景,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水温升高B.水变成水蒸气——放出热量

C.闻到月饼的香味——扩散现象D.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距不变

15.(2024·甘肃定西)在“生活处处有物理”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观察了厨房的一些设备

和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用煤气灶煲汤,在沸腾时调小火焰能使汤的温度升高

B.用高压锅炖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水的沸点会随气体压强增大而降低

C.切菜的刀磨得很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

D.刚出锅的馒头入嘴时很烫,是因为馒头含有的热量很高

16.(2024·江苏宿迁)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情景,说明水还没有沸腾

B.调节铁圈B高度时,不用点燃酒精灯

C.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水内部也在汽化

D.移去酒精灯,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

17.(2024·黑龙江哈尔滨)如图是探究“晶体熔化规律”和“液体沸腾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用“水浴加热法”可以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

B.为了得到普遍规律,两个实验均应进行多次实验

C.两个实验都需要记录加热时间

D.甲实验装置可以探究所有金属的熔化特点

18.(2024·四川广元)夏天的早晨,青草尖端露水珠晶莹透明,太阳出来后,露水珠慢慢消

失。青草尖端露水珠的形成属于过程(填物态变化名称),露水珠慢慢消失的过程

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19.(2024·山东菏泽)物理学习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

特点。请完成下列问题:

(1)安装实验装置时先固定铁圈(选填“A”或“B”);

(2)用酒精灯对水加热时,烧杯上方有“白气”产生,这是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3)根据水在沸腾前后记录的数据,该组同学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对实验进行评估时,小明指出水加热至沸腾用时过长。为了节省时间,请你提出一条

合理建议:。

20.(2024·辽宁)某小组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1)组装图(a)的器材应按照(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

(2)用酒精灯加热,当水温接近7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同时观察水中的气泡情

况。直至5min后观察到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不断上升、变大,说明水(填“尚未”或“正

在”)沸腾;

(3)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如图(b)所示。

结合实验现象,分析图像可以得出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①水在沸腾前,温度;

②水在沸腾时,温度。

(4)同学们在实验中发现有时看不清温度计的示数,交流后找到的原因是水蒸气在温度计

表面发生了现象。

21.(2024·北京)(1)在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时,某同学观察到如图甲、乙所示的

实验现象,图(选填“甲”或“乙”)是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大小变化的情况;

(2)如图丙所示,某同学用滴管向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可

以看到:,这属于扩散现象。

22.(2024·甘肃兰州)小涵和小怡一起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

特点”。

(1)观察可以发现,图甲中实验仪器的组装存在一处明显的错误,该错误

是。纠正错误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观察水温和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

待水温升至60℃左右时,开始记录,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和实验现象,然后根据实

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

(2)小涵发现自己每次记录的温度值都要比同一次小怡记录的数值高,分析后发现是自己

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不规范造成的,根据上面的情况可知,小涵读数时是按图乙中

(选填“A”、“B”或“C”)所示的情景读取的;

(3)小涵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设计了实验,将热源换成电火锅,并进一步探究水沸腾的

条件:

①在电火锅内倒入大半锅水,将装有适量水的玻璃杯放入电火锅中的支架上,让玻璃杯中的

水面低于锅内水面;

②打开电火锅,对电火锅内的水加热,待锅中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后,用温度计测量可以发现

锅内和玻璃杯中的水温(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小涵观察还发现,当锅内水沸

腾后,玻璃杯中的水(选填“也沸腾”或“不沸腾”),由此得出水沸腾必须满足的条

件:并且;

(4)小怡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相同热源对初温和质量都相等的不同液体A、B同时加热,“探

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

如图丙所示;

①由图丙可知,(选填“A”或“B”)液体的吸热能力更强;

②本实验中,小怡是用(选填“升高温度的多少”或“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液体

吸收热量的多少。

23.(2024·内蒙古包头)我国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在冻土区的铁路两侧安

装有许多热棒,如图甲所示。热棒是封闭的中空长棒,上端装有散热片,下端插在冻土中。

里面填充低沸点的液态氨作为“制冷剂”,如图乙所示。液态氨通过与气态氨的相互变化过程,

带走冻土层热量,使冻土层保持低温不会融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