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苏省江阴市石庄中学高三第九次模拟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江苏省江阴市石庄中学高三第九次模拟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江苏省江阴市石庄中学高三第九次模拟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江苏省江阴市石庄中学高三第九次模拟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江苏省江阴市石庄中学高三第九次模拟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江苏省江阴市石庄中学高三第九次模拟历史试题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董必武在中共八大上发言时指出:“党中央号召公安、检察、法院和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办事。我认为依法办事,是我们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环节。”这一思想A.提供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法律保障B.表明建国初期推行依法治国的方针C.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形成D.丰富了思想的法学理论宝库2.15世纪中期,德国人古滕贝格发明了一种可以成批浇铸字模的手工浇铸机,用活字与机械来印制书籍,并建立了印刷厂。他的发明很快得到推广,到1500年德国约有60多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这反映出当时A.毕昇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B.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C.宗教改革推动了信息传播D.社会需求与商业发展结合3.从1962年到1966年,我国同西方国家谈判成交签约的大小成套设备项目二十余项,合同金额约3亿美元,其中到1966年底前建成五至六项,较之前有显著增加。这种变化的背景是A.西方国家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变化C.欧美对华经济封锁已被打破 D.中国外交发生了根本转变4.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A.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B.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C.不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D.使国家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5.梁启超在评价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A.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B.编译学习西学C.批判传统儒学 D.传播社会主义理论6.1982年会见印度代表团时说,中国有句话:愈富的人愈悭吝。要富国多拿点钱出来,它不肯,技术转让更不愿意。所以,第三世界仅寄希望于南北问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的解决是不够的,南南之间还要进行合作。的话指出了A.要加快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B.新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迫切性C.推翻现存的世界政治秩序的必要性D.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的重要性7.如图反映了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占整个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据图可知A.德国经济跃居欧洲第一 B.日本经济增长速度缓慢C.美国的殖民地最为广阔 D.世界工业格局发生变动8.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胡佛在四面楚歌声中下台B.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对资本主义产生深远影响C.孙中山提倡的三民主义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D.为实现工业化,中国人民以饱满热情投身于国家建设当中9.晚清人士曾评价某书“使清学正统派之立脚点,根本摇动,一切古书,皆须重新检查估价。”该评价针对的是A.林则徐《四洲志》 B.魏源《海国图志》C.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D.梁启超《变法通议》10.夏、商王位的传承多实行兄终弟及或父子相传,而周代强调“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变化从本质上说明了A.宗法观念开始形成B.贵族政治走向衰落C.宗法体系逐步完备D.家国体制正式确立11.如图“中国民主革命”时间轴中“?”处应填入的年份是A.1912年 B.1919年 C.1937年 D.1945年12.有学者认为,改订新约运动取消了帝国主义在不平等条约中的一些特权,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关税自主,收回了一部分法权、租界和租借地,签订了近代以来第一批相对平等的新约,是此前历次收回主权运动成绩最大的一次。这场运动的发起者是A.大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冼夫人是广东南部越族人。梁朝末年发生侯景之乱,各地豪绅乘机扩大势力,割据一方。梁大宝元年,冼夫人支持陈霸先起兵讨伐,平定了侯景之乱。陈朝建立之初,时时受到以欧阳纥为首的割据势力的威胁,冼夫人又挺身而出,支持中央扑灭这股割据岭南地区的豪强势力。隋开皇九年,隋文帝进军岭南,遭到陈朝旧臣和部分少数民族的抵抗,冼夫人获悉后以身作则支持隋军完成岭南地区的统一。冼夫人具备称雄割据的条件,但她在全国处于混乱分裂之时,不搞割裂分治,成为支持南朝梁、陈两代和隋与唐初稳定珠江流域政治局面的主要支柱。此外,《隋书》还记载她“幼贤慧,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每劝亲族为善,由是信义结于本乡。越人之俗,好相攻击。夫人兄南梁州刺史挺,恃其富强,侵掠傍郡,岭表苦之,夫人多所规谏,由是怨隙止息,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冼夫人的主要功绩。(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冼夫人的历史贡献。14.(20分)东西方制度历史探源问题:(1)根据上述材料与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雅典、秦朝政治制度的差异及其利弊?(2)分析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本题考查了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依法办事是加强民主法治和政治的原则,其本身不是法律制度,所以不是法律保障,故排除A项;依法治国的方针提出于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中全会,故排除B项;中共八大时我国的法律体系还远远没有形成,故排除C项;依法办事原则的提出丰富了思想的法学理论宝库,故选D。2、D【解析】

根据材料“到1500年德国约有60多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说明当时社会需求与商业发展推动了印刷术的普及,故D正确;材料反映手工浇铸机的发明和影响,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手工浇铸机不属于科学,排除B;材料与宗教改革无关,排除C。3、B【解析】

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已经破裂,因此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呈现上升趋势,B正确;A与题无关,排除;欧美对华封锁的关键是中美关系,20世纪60年代中美关系并未改善,故欧美对话经济封锁尚未打破,C排除;D中“根本”表述绝对,排除。4、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建国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制定和起草新的法律;故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故A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建国之初的法制建设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法律保障,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国家管理有法可依的内容,而是强调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排除D。5、B【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作者认为清朝初年的学术讲究从大处着眼,乾隆嘉庆年间讲究考据从精处着眼,道光咸丰以后洋务运动兴起,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新”应指西学,故B项符合题意;民主共和思潮开始于19世纪末,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对儒学的批判,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在中国传播,排除D项。故选B。6、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南北问题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南南问题属于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强调“第三世界仅寄希望于南北问题的解决是不够的,南南之间还要进行合作”,这指出了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的重要性,故D正确;材料信息和加快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无关,故A错误;世贸组织建立是在1995年,故B错误;材料信息涉及的是现存的世界经济秩序,不知政治秩序,故C错误。7、D【解析】

由图表信息可知,在1913年,美国、德国工业生产的比重超过了英法这两个传统工业大国,即工业格局发生了变动。D正确;材料仅反映的是工业生产比重,并非整个国民经济,A排除;比重不能看出增长速度,B排除;此时,英法等老牌国家所占殖民地最多,C排除。故选D。8、B【解析】

历史结论是历史观点的一种体现,由历史解释得出历史结论。B项是对罗斯福新政开创的模式的影响作出的结论,故B正确;A和C都属于历史的现象,排除;D属于历史事件的原因分析,不属于历史结论,排除D。故选B。9、C【解析】

根据材料“使清学正统派之立脚点,根本摇动,一切古书,皆须重新检查估价”可知,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中认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经”都是“伪经”,对所有古文经进行彻底的否定和批判,在政治上打击“恪守组训”,不愿变法的封建顽固派,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做了舆论准备,C项正确;林则徐《四洲志》主要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知识的书籍,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梁启超《变法通议》主张维新变法,没有否定古文经书,D项错误。10、C【解析】据材料“嫡长子继承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嫡长子继承制解决了贵族在权力、地位、土地和财产方面的矛盾,从本质上说明了宗法体系逐步完备,故C项正确;周代之前宗法观念已经开始形成,故A项错误;“嫡长子继承制”不能说明贵族政治走向衰落,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家国体制的确立,故D项错误。故选C。11、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故B正确;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故ACD错误。12、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实行反对苏联,亲近帝国主义的政策。1927年底,蒋介石发表谈话,停止对苏贸易,驱逐苏联侨民,宣布与苏联断交。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制造对外“自主”形象;同时也为扩大税源,解决内战军费,在它建立不久,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的问题,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改订新约运动”,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排除。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主要功绩:支持梁朝平定侯景之乱;支持陈朝扑灭岭南割据势力;支持隋军统一岭南;反对贪暴和讲信义等。(2)贡献: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岭南地区的发展;移风易俗,推动岭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封建化等。【解析】

(1)“主要功绩”,根据材料信息“梁大宝元年,冼夫人支持陈霸先起兵讨伐,平定了侯景之乱”、“冼夫人又挺身而出,支持中央扑灭这股割据岭南地区的豪强势力”、“冼夫人获悉后以身作则支持隋军完成岭南地区的统一”、“每劝亲族为善,由是信义结于本乡……夫人兄南梁州刺史挺,恃其富强,侵掠傍郡,岭表苦之,夫人多所规谏”得出:支持梁朝平定侯景之乱、支持陈朝扑灭岭南割据势力、支持隋军统一岭南、反对贪暴和讲信义等。(2)“历史贡献”,根据材料信息“冼夫人具备称雄割据的条件,但她在全国处于混乱分裂之时,不搞割裂分治,成为支持南朝梁、陈两代和隋与唐初稳定珠江流域政治局面的主要支柱”、“越人之俗,好相攻击。夫人兄南梁州刺史挺,恃其富强,侵掠傍郡,岭表苦之,夫人多所规谏,由是怨隙止息,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岭南地区的发展、推动岭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封建化等角度评价。14、(1)差异:人民主权(直接民主);君主专制(皇权至上)利:中国——有利于大一统的国家形成等。雅典——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等。弊:中国——易引起腐败,阻碍社会进步等。雅典——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民族范围小等。(2)原因:地理环境: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政治基础:小国寡民的城邦与大一统帝国;经济基础:工商业与农业;思想文化因素:公民追求平等,重视参政和民主的价值观与法家集权思想;【解析】

(1)差异:依据材料“天下大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可知,秦朝实行君主专制制度;依据材料“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可知,古代雅典实行人民主权。利:结合秦朝的制度可知,君主专制的实行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形成,结合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