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瑞昌山药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36T-瑞昌山药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36T-瑞昌山药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36T-瑞昌山药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36T-瑞昌山药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FORMTEXT     DB36-2024-3-18FORMTEXT     瑞昌山药生产技术规程RulesforproductionTechnicalofRuichangyam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年月)DB目  次TOC\o"1-1"\h\u23384前  言 瑞昌山药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瑞昌山药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植物生长调控、病虫害防控、采收、分级与贮藏。本文件适用于江西区域内瑞昌山药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T5737食品塑料周转箱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848蔬菜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1065山药等级规格NY/T3569山药、芋头储藏保险技术规程SN/T0263出口商品运输包装聚苯乙烯泡沫箱检验规程DB36/T1228山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36/T1128.8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第8部分杀菌剂防治山药炭疽病DB37/T3739山药冷藏保鲜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零余子bulbil又称山药豆、山药蛋,指山药茎蔓叶腋间着生的气生块茎,椭圆形或卵圆形。可用其繁殖种薯,实现品种的提纯复壮。3.2甩条发棵期rapidgrowthperiodofvine从出苗到现蕾,并开始发生气生块茎为止。3.3块茎膨大期rapidgrowthperiodoftubers从现蕾到块茎充分膨大,地上部叶片开始转黄为止。4产地环境产地环境应符合NY/T848要求,远离“三废”污染源,土层深厚,应有80cm~100cm的土壤层,偏砂性的棕色或红色石灰土,3年内未种过薯蓣科作物的地块。5播前准备5.1种薯处理选取上一年用零余子繁育的块茎作种薯,要求块茎长棒状、健康无损伤、表皮光滑,重量约30~50g。若块茎偏大,则切成50g左右种块。所有种薯用广谱杀菌剂、杀线虫药剂浸种15min,晾干备用。5.2整地地块深翻1m左右,整平耙细,按宽90cm~100cm作畦,畦沟宽20cm、深15cm。结合整地可每667m2施入腐熟有机肥1500kg作基肥。用直径5cm、长100cm地钻打洞,每畦两行,行距45cm~50cm,株距30cm~35cm,洞深80cm~100cm。选择过筛后的偏砂性的黄壤或红壤土填充洞穴,留上部5cm~10cm空间放种。6播种6.1播种时间2月下旬至4月上旬。6.2播种方法先在种植洞中施种肥,25~30g/株,种肥由有机肥、生物菌肥、中微量元素肥混合配置而成。再放入种薯,播种深度10cm左右,然后盖土。6.3播种量每667m2播种3500株~4000株。7田间管理7.1搭架幼苗出土前,选用直径2.5cm~3.0cm、高2.5m~3.0cm的竹竿,搭建直排尼龙网架。竹竿立于畦面两行中间,将尼龙网固定在竹竿上,杆距1.5m~1.8m,架高1.8m~2.0m。7.2杂草管理种苗出土前,使用草铵膦、乙草胺、二甲戊灵混配喷施,达到田间封闭除草效果。种苗出土后,用敌草快定向喷药除草或人工拔草。7.3滴灌系统安装滴灌系统的安装必须在山药播种后、出苗前完成。每行山药至少配备1根滴灌带,滴灌带孔距为30cm。7.4水肥管理7.4.1发芽期一般不浇水、不施肥,如果过于干旱浇小水1~2次,至土壤表层润湿即可。7.4.2甩条发棵期一般追肥3次。出苗后,进行第1次追肥,每667m2埋施45%硫酸钾复合肥75kg;茎蔓上半架,进行第2次追肥,每667m2微喷带冲施矿源腐殖酸水溶肥5kg;茎蔓、叶片旺盛生长,进行第3次追肥,每667m2微喷带冲施黄腐酸钾水溶肥1kg、51%硫酸钾型水溶肥5kg。甩条发棵肥冲水量无需过大,以地下30cm湿润即可,微喷约20min~30min。若土壤板结,适当延长微喷时间。7.4.3块茎膨大期7月下旬块茎进入膨大期后,第1次施肥,每667m2冲施矿源腐殖酸水溶肥5kg+51%硫酸钾型水溶肥5kg~7.5kg。此后,每10d冲施1次51%硫酸钾型水溶肥5kg~7.5kg/667m2,连续冲施3~4次。地上部茎蔓、叶片基本成熟,生长趋向停止后,每10d冲施1次12-3-45高钾型水溶肥5~7.5kg/667m2,连续冲施2次。微喷时间约1h,以地下50cm湿润即可。7.3.4休眠期初霜后,茎叶渐枯,块茎进入休眠期,不再浇水施肥。8植株生长调控6月中下旬,若植株长势过旺,用甲哌鎓叶面喷施,25d~30d/次,连续2~3次。若植株长势弱,用芸苔素内脂叶面喷施,10~15d/次,连续2~3次。促进块茎膨大,可用氯化胆碱叶面喷施,每10d~15d/次,连续2~3次。9病虫害防控重点防治炭疽病、疫病、根结线虫病、茎腐病、褐斑病和斜纹夜蛾、山药叶蜂,防治金针虫、蛴螬和小地老虎等。药剂使用量、使用次数及安全间隔期限按照GB/T8321.1-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全部)执行。具体防治方法参照DB36/T1228和DB36/T1128.8的规定。10采收霜降后,地上茎蔓全部枯死,即可进行采挖。瑞昌山药通常采用人工采挖,也可机械采挖,两种采挖方式的效率、劳动强度、折损率有较大差异。从块茎顶端膨大处以下5cm处截取留种,余下块茎作为商品销售。10.1人工采挖先沿着种植行从垄的一端中间开挖出深0.8m~1m,宽30cm~40cm的沟。根据山药块茎生长分布习性,挖掘时先将块茎两侧的土清除,直至见到块茎的尾端,然后左手握住山药上端,右手铲断块茎背面及两侧根系,将完整的山药取出。10.2机械采挖机械采挖通常是用挖掘机沿着地块边缘顺着种植行依次挖出1m~1.5m深土壤,让山药块茎成行暴露出来,然后人工铲除两侧土,铲断背面根系,取出完整山药。11分级与贮藏采挖后,入库前,块茎无需清洗,先预冷1d,按照NY/T1065的标准进行分级。通常采用保鲜冷库箱藏或自然通风库(窖)土或沙埋藏。贮藏条件按照NY/T3569中9.2和DB37/T3739中4.3执行,其中保鲜冷库贮藏温度保持在4℃~6℃,相对湿度保持75%~85%。自然通风库(窖)贮藏温度一般为4℃~12℃。11.1保鲜冷库箱藏保鲜冷库箱藏需使用符合GB/T4806.7规定的内衬塑料袋封口保湿,使用符合GB/T5737规定的塑料周转箱或符合SN/T0263规定的泡沫箱包装,按山药块茎的用途、等级、规格、产地、批次分别入库码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