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FORMTEXT65.020.20FORMTEXTB40FORMTEXTDBFORMTEXT36DBFORMTEXT36/FORMTEXTT—FORMTEXTXXXXFORMTEXTFORMTEXT工夫红茶加工技术规程FORMTEXT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rocessingofCongoublacktea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FORMDROPDOWNFORMTEXT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FORMTEXT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XX/XXXXX—XXXX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原料要求 15加工 26标志、标签、包装、贮存和运输 47档案记录管理 5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原江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江西省浮红茶业有限公司,江西河口红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江新凤,童忠飞,曹挥华,李琛,倪德江,余志,董春旺,李文金,江和源,陈华玲,王新民,李阜光,林淑红,朱运华,石旭平,吴振江,江健中。红茶加工技术规程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红茶的术语和定义、加工条件、鲜叶原料、加工工序及标志、标签、包装、贮存和运输。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红茶的初、精制加工。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1448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20014.12良好农业规范第12部分:茶叶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GB/T30375茶叶贮存GB/T31748茶鲜叶处理要求GB/T32744茶叶加工良好规范GH/T1070茶叶包装通则GH/T1077茶叶加工技术规程GH/T1124茶叶加工术语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决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9〕第123号)术语和定义GH/T1124和GB/T1448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工夫红茶Congoublacktea是指在江西省区域内以适制红茶品种的茶树鲜叶为原料,按本标准的要求,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精制、拼配等工艺制成的具有江西工夫红茶品质特征的红茶。原料要求鲜叶质量及分级芽叶嫩度、匀度、新鲜度应基本一致。不含茶类和非茶类夹杂物,无劣变、无异味、无污染。鲜叶原料依嫩度分四级:级别质量要求特级单芽,芽长短基本一致,单芽比例不低于90%一级一芽一叶及初展,芽叶长短匀齐,一芽一叶以上嫩度芽叶比例不低于90%二级一芽二叶及同等嫩度芽叶,一芽二叶以上嫩度芽叶不低于90%三级一芽三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单叶鲜叶运输、验收与管理鲜叶运输时,用清洁、透气良好、不易变形的篮、篓、筐等进行盛装、轻放,不得紧压。运输工具清洁卫生,运输时避免日晒雨淋,不得与有异味、有毒的物品混装。鲜叶采摘后及时运输到加工厂。及时验收,分级管理。不同品种、不同嫩度的鲜叶、不同时间采收的鲜叶、雨(露)水叶分别摊放。鲜叶处理应符合GB/T31748的规定。加工场所应符合GB14881和GH/T1077的规定。加工车间距离主公路200m以上。加工厂周围的大气环境应符合GB3095中规定的二级标准要求;加工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要求。设备、用具和人员应符合GB14881、GB/T32744GH/T1077的规定。工艺流程初制工艺流程鲜叶→萎凋→揉捻→解块→发酵→干燥(做形)→毛茶。精制工艺流程毛茶→筛分→风选→拣剔→拼配匀堆→补火→成品萎凋萎凋方式5.4.1.1日光萎凋在晴朗的天气,将鲜叶均匀摊放在晒垫上,摊叶厚度3cm~5cm,置于日光下萎凋。每隔0.5h或1h翻抖一次,翻抖时手势轻,抖得松,翻得透,避免损伤芽叶。日光萎凋应避免在阳光过强时进行,宜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以后进行。萎凋时间春茶一般为1h~2h,夏茶1h左右。5.4.1.2室内自然萎凋萎凋叶自然摊放于室内,萎凋室温度20℃~25℃,相对湿度60%~70%,摊叶厚度3cm~8cm,嫩叶薄摊,老叶厚摊,雨(露)水叶薄摊,每隔2h~5h翻抖一次。萎凋时间一般为18h左右。5.4.1.3萎凋槽萎凋摊叶厚度15cm~20cm,鼓风机气流温度25℃~35℃,风量控制在18000m3,大小根据叶层厚薄和叶质柔软程度适当调节,每鼓风1h停止10min,进行翻抖。萎凋时间一般5h左右。5.4.1.4萎凋机萎凋将鲜叶薄摊在萎凋帘上,摊叶厚度为5cm左右,嫩叶、雨水叶和露水叶薄摊,中低档原料适当厚摊。摊叶呈蓬松状态。视空气温度、湿度、摊叶厚度、翻拌次数、鲜叶原料而异,每小时通风5min左右,萎凋时间以8h~20h为宜。萎凋程度萎凋至:手捏柔软如棉、紧握成团、松手可缓慢弹散、嫩梗折而不断;叶面光泽消失,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萎凋叶含水量至60%~65%。揉捻揉捻机械:揉捻机或自动揉捻机组。投叶量:以自然装满揉桶为宜。揉捻时间:60min~90min。加压方式:揉捻开始不加压揉捻10min~15min,使芽叶初步成条,后逐步加压,再减压,以解散团块,散发热量。收紧茶条,回收茶汁。揉捻时应分次加压。加压与减压交替进行。揉捻程度:叶细胞破坏率>85%,成条率>90%,条索紧卷,茶汁充分外溢,粘附于茶条表面,局部揉捻叶泛红。发酵发酵室发酵发酵叶温保持在30℃以下为宜,室温控制在24℃~25℃为适。相对湿度≥90%。保持室内新鲜空气流通。每间隔30min吹冷风一次,鼓风时间3min~5min。将揉捻叶摊入发酵盘内,厚度为8㎝~12㎝,厚薄均匀、疏松,上盖一层湿发酵布。发酵时间:3h~5h。发酵程度:发酵叶青草气消失,果香馥郁,叶色变红。发酵机发酵发酵温度25℃~28℃,相对湿度≥90%,每隔30min左右换气通风2min~3min。茶叶摊入发酵盘中,摊叶厚度8㎝~12㎝。发酵时间一般为3h~5h(具体根据发酵程度确定下机时间)。发酵程度:发酵叶青草气消失,果香馥郁,叶色红变。干燥初干采用自动烘干机等茶叶干燥设备烘干温度110℃~120℃,摊叶厚度1cm~2cm,时间10min~15min左右。烘至茶叶含水量12%左右,用手捏稍感刺手。摊凉回潮将初烘过的茶叶及时摊于专用摊凉设备中,厚度3cm~5cm,使其水分重新分布,摊凉时间1h左右,根据要求进入下一工序做形或直接进行足火。做形(针形或直条形工夫红茶选用此工序)采用符合要求的理条机。投叶温度掌握“高~中~低”的原则,投坯温度110℃左右,出坯温度70℃左右。投叶量根据各机器型号定,做形时间10min左右。茶坏约9成干即可下料出坯。足火采用自动烘干机、厢式烘焙机等茶叶干燥设备。采用自动烘干机进风口温度达80℃~90℃开始上叶,摊放厚度2cm~3cm,时间15min~20min,烘干过程温度保持80℃~90℃。采用厢式烘焙机烘焙,温度80℃~90℃,摊叶厚度3㎝~5㎝,时间1h~3h。烘干程度:含水率6%以内。足火后及时摊凉,随后进入下一工序或及时装袋做好标识入库贮存。筛分毛茶经圆筛机、抖筛机分级风选各筛号茶应经风选机去除黄片、碎片和其它夹杂物拣剔应采用机拣、电拣、色选等方式,剔除茶梗或非茶夹杂物拼配根据产品品质要求,选择半成品筛号茶,按比例进行拼配匀堆。复火当拼配匀堆后茶坯含水量超过产品标准时应及时复火。复火温度80℃~110℃,摊叶厚度不低于4cm,烘至含水量≤7%。标志、标签、包装、贮存和运输标志、标签标签应包含产地、加工日期、等级、数量等内容。产品标签应符合GB7718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食品标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油锯安全操作规程
- 生态度假村租赁及服务协议范本
- 商业综合体场地房屋租赁及全面物业服务合同
- 跨境电商采购销售及仓储物流合同
- 餐饮行业厨师技能培训劳动合同模板
- 海洋工程安装工程保障险合同
- 水产养殖场场地租赁与养殖服务合同
- 堰塘漏水排查方案
- 水系清理维护方案
- 图形推理面试题及答案
- 小学三到六年级全册单词默写(素材)-2023-2024学年译林版(三起)小学英语
- 铁岭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笔试真题2022
- DL-T1474-2021交、直流系统用高压聚合物绝缘子憎水性测量及评估方法
- 水利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六项机制”右江模式经验分享
- 天然气泄漏事故演练方案及评估
- 《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专区设置与服务规范》
- 妇科炎症健康教育课件
- 儿科护理学(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干眼门诊建设计划书
- MBR膜系统清洗方案
- 实用美容技术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