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最终的锦衣卫.两个小孩儿吹牛打架清朝康熙五年的某一天,即墨城里周、黄、蓝、杨等几姓望族共立的一所私塾内。两个小孩儿在竞赛吹牛。小孩儿一个姓黄一个姓蓝,都十几岁左右年纪,正是不知天高地厚,无所顾忌时候。蓝家的小挚友蓝启新说:你小子狂什么,你知道我大伯父是谁吗?我若把我大伯父的官职说出来,能吓得你这孙子尿不出尿!黄家的小挚友黄贞明明显略微老成些,把嘴一撇,慢条斯理地说:快别说你大伯父了,你大伯父那个小鸡巴官儿,我们黄家还真不尿!知道当今康熙皇帝吧,知道康熙皇帝的太爷爷叫什么吧。不知道?不知道我告知你啊!康熙的太爷爷叫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当年是大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手下的一个三等马弁。而李成梁,是我太爷爷从屁股后面屁颠屁颠的大头兵中间一步一步提拔起来的……蓝启新的大伯父叫蓝润,当时官拜江南布政使。黄贞明的太爷爷叫黄嘉善,曾经是大明朝太子太保、兵部尚书,黄家因黄嘉善被褒封“四世一品”。康熙皇帝的太爷爷都给他的太爷爷手下当马弁,言外之意,康熙皇帝都不算个啥啊!黄贞明这个小屁孩儿,四书五经念得不怎么样,吹牛的本领倒真是才高八斗,冠绝古今。蓝启新因为无法在吹牛上代表即墨蓝家赛过黄家,只好靠武力找平衡。可没想到“蓝家代表队”不但没在吹牛项目中夺冠,“无规则散打”项目中,蓝启新同样略逊一筹,鼻青脸肿地屈居了亚军。按说两个小孩儿吹牛打架,不过是自己皮痒,至多在学堂挨挨先生的板子,不会波及各自家族的。何况蓝黄两家是数代姻亲。蓝启新和黄贞明,论起来是表兄表弟。但不行,蓝家不是一般人家,山东即墨蓝家,那是相当的能摆谱儿。即墨望族所谓“黄嗤蓝架子”,就是说蓝家的人爱摆谱,黄家的人耍清高。蓝家是即墨士林之中出仕当官儿最早的望族,什么时候受过如此奇耻大辱?所以蓝启新回家把和黄贞明吹牛打架的结果一告知他爹蓝溥,蓝溥忽然勃然大怒。不给你黄家点颜色看看,你黄家是不是不知道即墨城现在连蓝蓝的天空都姓蓝?于是,蓝溥当即亲自捉笔写了一纸诉状,把黄贞明大逆不道的吹牛全写进去,并稍带将黄贞明的老爹黄培也株连进去。养不教,父之过。何况,前几天蓝溥恰好看过黄培刻印了一本《含章馆诗集》。黄培的诗集里面,有多处怀念前明诋毁当今朝廷之语。那些话让大清朝尊贵的高官家属蓝溥很不舒适。自此,由两个小孩儿吹牛打架而引发的清代中国北方最大“文字狱”,正式拉开序幕……2.两个大人告状找碴对于蓝家蓝溥的控告,黄贞明的老爹黄培理都没有理。心里甚至对蓝家动不动就摆谱儿更加鄙视:小孩子间斗嘴,也值得如此煞有其事?说到诉讼刑侦、株连办案,我黄培过的桥比你蓝溥走的路都多。悔以往之不谏,觉今是而昨非。那些事儿,我他妈的现在想起来就腻味……黄贞明的老爹黄培,那可不是一般人物。黄培十六岁就入补大明锦衣卫,位列朝班成了大明帝国皇帝身边的亲信。崇祯初年,更是做到锦衣卫指挥、都指挥同知。执掌厂卫近二十年,黄培什么场面没有经过?即墨县令樊仕福接了蓝溥状纸,掂量又掂量,感到左右犯难。一个是炙手可热的当代权贵,一个是树大根深的前朝遗老。一方是蓝家的“架子”,一方是黄家的“清高”,一个七品县令,哪个也惹不起啊!并且,黄家的“清高”还真不是“假清高”。大清立国之后,即墨第一任县令突然暴亡,不但无人查问无人收尸,甚至连县令的籍贯都无从知晓。最终,还是清高的黄家人在满城士绅人心惶惶中从容出面,把他葬到城东乱坟岗。黄家好像早就断定,大清朝不会在乎一个莫名消逝的即墨县令。思忖咱三,樊县令确定,还是谁也不得罪。于是就派人告知蓝家的蓝溥说:下官生病了,不能审案,非常愧疚。蓝溥就很生气。状纸都写好了,《含章馆诗集》里面的忤逆诗词也整理了,即墨县令尽然不受理,这让即墨蓝家的面子往哪搁?但生气也只能是生气。作为地方士绅,即墨蓝家就是再有权势,也不能去县衙威逼县太爷带病审案啊!就在此时,一个机会来了。莱州知府张应端巡察下属州县来到即墨。蓝溥作为江南布政使蓝润的胞弟、地方士绅硕望,自然受到张知府拜见,于是蓝溥又向张知府递了状告黄培图谋不轨大逆不道的状子。即墨黄家、蓝家世代姻亲,何至于闹到这种地步。张应端久历宦海老于世故,哪肯趟这潭浑水,就对蓝溥委婉劝解:姻亲之间,打断骨头连着筋,和为贵。劝解不成,再百般推诿:朝廷百废待兴,地方事务繁杂,本府实在是没有精力来审理贵县文人墨客的这些含沙射影……这怎么是含沙射影,至少也是指着大明朝的桑树,骂我们大清帝国的槐树啊!蓝溥不愿罢休,接着纠缠。就在张应端推诿不掉难以脱身时候,一个叫金桓的即墨人也掺乎进来,和蓝溥一起状告黄培。这下,张应端知府想不过问也不行了。这个叫金桓的人,是即墨县学的一名落魄秀才。因为欠了黄家的地租想赖账,被黄家管收租的仆人打了一顿。于是金桓对即墨黄家怀恨在心,始终在等待时机报复。现在听说蓝溥告黄培的诗文大逆不道,立刻想打打“太平拳”,同样以《含章馆诗集》中对清朝不满的诗句控告黄培。张应端无奈,就把案子推给了莱州知州范平。大清朝刚刚立国,当官儿的谁不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知州范平也不想管这个说大就大说小就小的案子,但上司指派没方法,只好传蓝溥、黄培、金桓等原被告,一起到莱州候审。黄培接了莱州知州传唤,更加反感蓝溥。你们蓝家这还不算完了?就干脆对来传唤的胥吏说:老夫年迈多病不能出门。事因犬子引起,就让犬子贞明替我去吧!胥吏哭笑不得。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去莱州应诉打官司,你即墨黄家产我们是你家保姆啊!黄家再清高,也不能玩儿清高玩儿到莱州啊。最终在亲朋劝慰下,黄培托付即墨江氏家族的一位叫江谦受的姻亲,让江谦受带上儿子黄贞明出面,帮他去应付这场官司。江家不但是黄家的姻亲,和蓝家也是故旧。江谦受当然知道这场官司全部的来龙去脉以及关键症结。于是一番上下打点,接着先拉黄贞明登门去跟蓝溥赔罪,又私下替黄培跟蓝溥致歉,蓝溥做足了“架子”摆足了谱儿,气自然也就消了:原来么,大家不是亲戚就是故旧,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我也不想把事儿做绝。我们蓝家,只是看不惯黄家的假清高!如今是大清朝了,黄家的什么“四世一品”、“太子太保”啊……老黄历喽!至于金桓,江谦受则软硬兼施直截了当告知他:你挨打的事,黄培事先并不知情。不过既然你已经挨了,黄家为表歉意,确定免除你所欠黄家的地租。另外,黄家还另外赔你二十两银子养伤,你看行不行?当然,假如你不满意实在想告状,也大可接着告……金桓此时已经知道蓝溥撤诉,暗想自己势单力薄,干脆还是见好就收吧。便也接受了江谦受的调解。于是,案子在江歉受轻描淡写的调停下,尚未审理,就达成了庭外和解。莱州府也乐得白受贿赂少麻烦,上下皆大高兴。没想到,此时,又有一个即墨人跳出来对黄家任性使气,把官司推向了第一个高潮……3.一个进士任性使气这个即墨人是大清帝国进士及第的翰林院学士,姜元衡。事实上对黄家来说,姜元衡也不是外人。姜元衡的祖父,曾是黄培祖父黄嘉善当年收养的一名义子。姜元衡在没有中进士点翰林之前,叫黄元衡,是即墨黄家的一名仆人。元衡从小聪慧,长得也一表人才,颇受黄培喜爱,黄培就出钱供他读书。姜元衡自己也争气,学问在即墨士林之间很快出类拔萃。后来明朝灭亡大清朝开科取士,清高的黄家人不愿像蓝家那般放下架子做顺民,族中弟子闭门读书不问世事。功名心热的元衡就瞒着黄培,静静下场参与考试,并一举考中进士点了翰林做了翰林侍读,成了大清帝国顺治皇帝的老师。当皇帝的老师教皇帝读书,是件很光宗耀祖的事情。可即墨黄家的祖宗不是我元衡的祖宗啊。于是,元衡就改回姓姜,叫姜元衡了。原来呢,元衡偷偷参与清朝科举考试,黄培就有些不快。现在发达了又急着复姓叫姜元衡,黄培的心情就更郁闷了。但这事儿还真不太好摆到桌面上说。古来君子施恩不望报。黄培总不好干脆发泄不满,说姜元衡忘恩负义吧。已经志得意满并长了脾气的姜元衡,当然也就不会顾及恩人黄培的感受了。就在这时,姜元衡做了一件为天下读书人所不齿的事情。因为深受顺治皇帝宠信,姜元衡被委以重任,主持天下读书人瞩目的江南乡试。受黄家恩惠于他们姜家的刺激,姜元衡也想广施恩惠收几个感恩于他的人,就对江南几个纨绔子弟网开一面。可没想到东窗事发,翰林侍读姜元衡被降级为翰林学士。应当说,顺治还是给了姜元衡面子的。要不然,科场舞弊历朝历代都是惊天大案,那可是要杀头的。但姜元衡不这么想。原来科举结束后,根据惯例姜元衡是要被委任朝廷大员,受到重用的。落了这么个下场,姜元衡首先感到面子上过不去了:顺治啊顺治,福临啊福临!不管怎么说我还当过你老师,有这样对待老师的学生吗?一怒之下,姜元衡接着任性,给顺治皇帝甩脸子耍脾气:臣家中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请皇上准许臣回家奉养老母……姜元衡任性耍脾气,顺治皇帝福临更任性脾气更大,半点面子也不给他这个老师留,干脆就批了:孝心难得,准!但翰林学士必需再降为翰林检讨。检讨老师,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姜元衡这才明白,任性耍脾气从来都须要势力作底气的。但懊悔已经是晚了。黄培也是个任性有脾气的人,原来就对姜元衡一肚子火儿,如今姜元衡又闹出这样的龌龊事儿,黄培最终爆发了,就常常不给被顺治皇帝撵回老家的姜元衡面子,几番羞辱姜元衡。鉴于黄家的影响力和自家祖孙三代与黄家的关系,姜元衡不敢公开发作,只好在心底暗暗攥脾气,等待报复黄培的机会。如今,好不简单等来蓝溥和金桓控告黄培大逆不道,自己没来得及落井下石案子就烟消云散,这怎么能行?黄培啊黄培,这次终于轮到我任性发脾气了……姜元衡恶狠狠地想道。4.搬起石头砸了脚姜元衡也深深知道,即墨周、黄、蓝、杨四大家族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自己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走上前台。何况黄培脸面都没出就轻描淡写化解了蓝溥和金桓的控告,这个当了大明朝二十多年锦衣卫的黄培,道行很深啊!他都有些什么路数?真斗起来,黄家可能承受多大的打击?金桓从莱州回来后,姜元衡便静静登门,指责金桓说:你傻啊金相公,黄培犯的是“文字狱”大案,而他只用二十两银子就把你打发了,你没见过钱啊你!见金桓讷讷不语,姜元衡接着挑拨:唉!谁让本检讨宅心仁厚呢?我就帮你一把吧!你现在到黄培家去,扬言说要到省去控告他,黄培必定胆怯 。黄培一胆怯 ,你就跟他要五百两银子。放心吧,黄家有的是钱,黄培为了保命,确定舍得出血的!原来这样啊,那看来我是真吃亏了。于是金桓大摇大摆,来到即墨黄家求见黄培。黄培连莱州府传唤都不当回事儿,哪会接受一个落魄秀才的敲诈。一听金桓要五百两银子,冷笑一声,抬脚干脆把金桓踹出大门:立刻在我眼前消逝!不然你可能完全消逝……即墨黄家也是大户人家,怎么从主子到仆人都这么粗暴?金桓从地上爬起来,一声也不敢响,捂着屁股就回家了。金桓没想到自己刚回到家,他的一个本家叔叔又带人来,二话不说,亲自把金桓摁倒好一顿揍:你这混蛋还长本领了,一个读书人去巧取豪夺!还跟人家要五百两?我先抽你五百鞋底!金桓窝囊透了。暗想我金桓就是颗驴粪蛋子,这也要发发热了。再加上姜元衡始终煽风点火,于是金桓捂着屁股,气哼哼到了省城济南巡抚衙门,控告黄培诗文大逆不道,怀念前明阴恨当今朝廷。清朝初年,即墨黄家不但富甲一方,多年来更是积攥下极广的人际关系。济南抚院接了金桓状子派人下来一调查,不但黄培“大逆不道”之事查无实据,金桓的宗族家人还证明,金桓就是一个品德恶劣的落魄秀才,他状告即墨黄家纯属疯狗乱咬。于是金桓以诬告罪被判反坐,拟革除学籍,充边流放!金桓这时才真正领教了黄家的势力,黄培的手段,真的胆怯 了,就只好舍命抓住姜元衡。不管怎么说,姜元衡是七品翰林检讨,和县太爷平起平坐。确定要让姜元衡检讨疏通下,让县太爷不要革除他的学籍,剥夺他的秀才功名。此时姜元衡比金桓更胆怯 。作为读书人,包揽诉讼已经为读书人嘲讽了,再背上幕后下黑手的名声,就更没法儿在即墨士林中混了。这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早知如此,何必当时啊!权衡一再一再权衡,姜元衡知道胆怯 没有用,就把心一横,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和黄家彻底撕破脸皮!姜元衡对金桓说:济南府抚院假如敢包庇黄培,我就和你一起,上诉到北京都察院!5.三人合力闹到通天姜元衡先去找蓝溥,终归蓝溥是第一个控告黄培的人。姜元衡的想法是,同为大清朝官宦人家,蓝家确定会和他联手维护朝廷。以蓝家以及蓝润江南布政使的名望,不但会取得即墨各大望族的支持,在朝廷上也会获得多方声援。可姜元衡没想到,蓝家的架子从来不是浪得虚名。蓝家虽然对黄家的清高很烦,但对姜元衡更不待见:你一个背主复姓科场舞弊的奴才,才当几天官儿啊,有什么资格和德高望重的即墨蓝家联手办事?滚!闪电有多快,你就给我滚多快……姜元衡恼羞成怒:姜某不管怎么说也是翰林检讨,当过大行皇帝老师的。和你蓝家联手,也是高看你即墨蓝家一眼。好,不跟我联手,我就连你蓝家一起告!黄培的文朋诗友有不少蓝家人。我就告蓝家人和黄培结社共同图谋造反,告你蓝溥和黄培行贿朝廷官员,私了谋逆大案!姜元衡突然想到,跟黄培一起吟诗结社的,除了即墨蓝家人,还有当时的山东诗坛盟主宋继澄、宋琏父子。于是姜元衡又去找宋氏父子,恩威并用要宋氏父子和他一起状告黄培。如若不然,反正他已经确定和即墨黄家死磕究竟,也不差宋继澄、宋琏父子二人。宋氏父子相互看了一眼,简直不敢信任一个读书人会突然变得如此丧心病狂,就双双起身,一言不发拂袖而去。姜元衡这次是彻底气坏了,就连同宋继澄宋琏父子一并告了。你宋继澄为黄培大逆不道的《含章馆诗集》做序,同样大逆不道!你宋琏文章写得那么好却不去考进士……便是从心底蔑视当今朝廷!姜元衡最终还是网罗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黄贞明和蓝启新的老师杨万晓。难能珍贵的是,杨万晓有学问没气节。他不但深深了解黄培,了解即墨黄家,而且是个擅长吃了原告吃被告的业余讼师。于是,姜元衡又从杨万晓这儿,找到更多可以致黄培于死地的罪状:黄培接济过朝廷反贼于七,黄培隐私会见过“反清复明”的顾炎武……一件件扳倒黄培后的美事呈现在姜元衡面前。根据朝廷惯例,告发别人忤逆造反假如状况属实,原告可以得到被告的全部家产。不久前,南方有人状告一个叫庄廷龙的盲人掀起《明史》案,得到了庄家的全部财产……黄培完了,黄家完了,诛灭九族是确定的。无论是黄家的高宅大院,还是黄家的崂山华严寺,黄家祖传的价值连城的“乌金甲”,还有黄家的道藏孤本《册府元龟》,还有那几千亩良田……到时候只有一个归属,就是我姜元衡!……不对,两个归属,三个归属。还有你杨老弟、金桓金相公……一看杨万晓神色不对,浮想联翩的姜元衡连忙补充说。如此,姜元衡和杨万晓、金桓三人联名,向山东总督衙门、山东巡抚衙门状告前明锦衣卫黄培……姜元衡在揭告中,给黄培排列了十大罪状,寓意黄培十恶不赦。牵扯的人有黄家十四人、蓝家五人、宋家、江家、杜家、孙家、周家以及江南顾炎武。总之,即墨凡有点名望的人家,几乎榜上出名,总计二百一十四人。杨万晓生怕十条罪状不足以致黄家于死地,在写状子时候,又自作主见加上黄培家藏有前明兵部尚书黄嘉善所传兵书一部,书中有八方八阵、出军交兵、输赢预知等多种用兵技巧。黄家为了平静官司,筹措白银三十万两,已经在举国上下多个衙门绽开大规模的行贿腐蚀行动……山东总督、巡抚接到这样的诉状,哪还敢胡乱推诿。弄不好被牵连进去,确定没好果子吃。于是抓紧上报康熙皇帝。案子最终到了高潮。姜元衡、杨万晓和金桓,把事儿闹到通天了……6.绝地反击把水搅浑惊天大案传到北京,朝野震惊。大清朝廷立刻下旨,吩咐山东督抚从快从严审讯,并刚好上奏审理结果。有康熙的圣旨在,再广的人脉也罩不住即墨黄家了。黄培及相关人犯很快被逮,集体关押进济南历下监狱。兴盛一百多年的即墨黄家,忽然风雨飘摇,面临灭顶之灾……事实上,自从得知姜元衡等三人要往死里闹腾,黄氏家族就紧急行动起来,合力全部亲友,起先销毁各种可能不利于黄家的证据。另外,面对可能被灭门的大案,反击最好的方式就是进攻,解脱危机唯一的方式就是把水搅浑。此时恰好有一个叫秦胤奇的即墨人来向黄家哭诉,让黄家帮他控告姜元衡。秦胤奇说,他本与姜元衡没什么仇怨,起初他只是在莱州和人打官司。而那人原来无理,只是因为搭上姜元衡,姜元衡就疏通莱州知州。莱州知州不但翻案过来,还判秦胤奇诬告,打了秦胤奇二十板子。秦胤奇一怒之下进京上告,姜元衡不但派人把他截回来,还串通即墨知县把他的秀才功名也剥夺了。于是黄培便紧急搜集姜元衡家族在地方上的大量恶行,并派亲伴同秦胤奇一起进京,控告姜元衡以及即墨姜家是地方恶霸,一贯横行乡里,无恶不作。案情再度错综困难,康熙皇帝连下三道圣旨督促,让山东总督、山东巡抚会同山东按察使,从速审理此案。文字大案非比寻常,稍有不慎就会惹祸上身。尽管有皇帝严令,刑部监督,但山东官员们还是能推就推。总督推了巡抚推,巡抚推了按察使推……在推诿中,各衙门风风火火忙活了两个月,案子还没个头绪。两月之后,山东总督和山东巡抚突然被调离,山东提督许天宽奉旨参与督办黄培一案。总督和巡抚同时被调离,这说明康熙皇帝真的动怒了。朝野上下,倍感震惊。而即墨黄家,却静静松了一口气。因为一切都不出黄培所料。新来的山东巡抚,果真叫刘芳躅。而这个刘芳躅,是黄培的一个侄子的同科进士。刘芳躅还有一个叫朱彝尊的师爷特殊崇拜即墨黄家人,甚至还给一位黄家人写过传记。当然,仅靠刘芳躅和朱彝尊变更不了黄家的命运。于是,在刘巡抚和朱师爷指引下,黄家又攀上许天宽。许天宽虽然跟黄家没有关系,但他麾下有一员爱将叫刘学正,刘学正没有出仕之前,是被告之一宋继澄的得意门生。一时间,上至都察院、刑部,下至山东各级衙门直到监狱,好像到处都有人在为即墨黄家奔跑……即墨黄家是在受大清朝山东督抚审查,前明锦衣卫黄培还是在坐大清朝廷的监狱吗?姜元衡、杨万晓、金桓三人,面对黄家令人纷繁芜杂的运作,只能是目瞪口呆。朝廷查办江南庄廷龙“明史案”,那是何等的大张旗鼓!而审理证据确凿的《含章馆诗集》,却偏偏就成了对黄培诗词温文尔雅的品评。实在无从品评,各级官员就避重就轻,责怪黄培写字作文太过轻狂,就是不愿定性大逆不道反叛朝廷。如此半年过去,这桩朝廷钦命的惊天大案,好像除了对黄培须要议罪惩处,其他二百多人都没有罪责。姜元衡的如意算盘,眼看就要落空了。关键时刻,已经被黄家一连串应对搞得晕头转向的姜元衡,确定使出“杀手锏把”,把案子再度搞大。姜元衡起先转变进攻方向,把矛头对准当时大清帝国最为头疼的士林中人、大思想家顾炎武……7.天雷滚滚细雨飘飘顾炎武也是黄培的至交好友。对于顾炎武多年来奔跑各地联络英雄豪杰“反清复明”,前明锦衣卫黄培曾多次援手。明亡之后,顾炎武还写过一本书,叫《忠节录》。《忠节录》里面,顾炎武记录了明末清初三百名不屈服大清朝廷的人物事迹,那三百名人物中,就有黄培的叔父、即墨黄家的黄宗昌。黄宗昌不但曾经带领即墨军民反击过满洲八旗兵,予大清铁骑以重创,还“握发以终”,到死都不愿接受大清朝廷的法令。刘芳躅等各级官吏们一听头都大了。顾炎武名满天下,朝廷对他始终都犹如手捧刺猬,抓不得杀不得。连当今康熙皇帝,也要对他表面礼敬,地方官吏岂敢去节外生枝?这位姜元衡检讨,是真能搅合啊!得,那就先查《忠节录》,然后发海捕文书,抓到顾炎武再说吧。顾炎武成天奔跑天下忙着联络各地豪杰,哪是那么好抓的?抓不到顾炎武,姜元衡检讨再说什么,案子也没法儿审了。令全部人没想到的是,顾炎武听到消息不但不再与朝廷心照不宣地相互躲避,还星夜启程,来济南投案来了。山东各级衙门不得不再度升堂,联合审案。作为大思想家、高校问家,顾炎武首先推断,大清翰林检讨姜元衡的学问应当和自己差了几个档次。《忠节录》早已经流传天下,大清朝廷都没挑出毛病,姜元衡在这上面挑事儿,那不是自讨苦吃?山东巡抚刘芳躅先问顾炎武:姜元衡说你曾到即墨黄家,拜见黄宗昌,并拜见过即墨全部士林中人寻求……寻求“同盟”,有没有这回事儿?顾炎武究竟是高校问家,毫不犹豫张口就以清爽的京腔京韵回答:没有的事儿!我不但不相识黄宗昌,并且根本就没到过即墨……姜元衡说我拜见过即墨士林中人,那姜翰林也算其中之一吧。姜检讨,你说说我啥时候探望过你啊?若承认见过顾炎武,难免被拉作“同盟”之嫌。若不承认,无疑自我贬低,自我解除在即墨士林之外。姜元衡一听这话不好回答,连忙把事儿推给杨万晓:这事儿发生之时,我尚在京师。我是回乡后听杨万晓说的。听到倒还好说,望见,却是确定在场,确定有与顾炎武“同盟”之嫌啊。杨万晓也不敢惹火烧身,抓紧撇清自己:我也没望见,我只是听别人说,有一个姓顾的去过黄培家……那就是无中生有,蔑视朝廷王法。杨万晓,你真是胆大妄为!刘芳躅立刻肃穆呵斥杨万晓:黄家有家藏兵书你听说的,黄家大肆行贿朝廷官员你听说的,顾炎武到即墨你听说的,你还听说过什么?嗯?来人,革去妄言诬告的杨万晓功名,听候发落!姜元衡一看要赔了夫人又折兵,抓紧说:黄宗昌临死前握发而去,有多人可以作证,这分明是违背本朝的“剃发令”!清朝初年,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违反剃发令,的确是犯死罪的。顾炎武却照旧镇静,不但不马上反对,还态度温和跟姜元衡探讨起了学问:姜检讨,《吕氏春秋》看过吗?见姜元衡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康营养品批发商的顾客忠诚度建设考核试卷
- 猫咪科普知识
- 辽宁省营口市、鞍山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商场店铺租赁合同协议
- 2024-2025学年度广东省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高二第二学期3月月考(文化班)历史试题(含答案)
- 药品行业行政管理岗位
- 上海市回民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培训服务在创新创业中的应用与发展
- 2025独家分销合作协议合同
- 中国结艺课程简介
- 三晶变频器说明书SAJ系列简约
-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安全操作规程(最新)
- 教学成果申报
- 谈谈微电影创作PPT课件.ppt
-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140页)
- 空分装置增压机大修方案
- 2021年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能
- 六层框架住宅毕业设计计算书2
- MATLAB_第6讲_GUI界面设计
- 胆汁淤积和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治专家共识参考教学提纲
- 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 Unit3Lesson1SpringFestival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