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2页(共22页)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化学反应限度一.选择题(共13小题)1.在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CO(g)+SO2(g)⇌2CO2(g)+S(s)ΔH<0,对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离出S,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 B.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则已达平衡 C.达平衡后,再充入一定量的CO2,平衡常数保持不变 D.从反应开始至平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B.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C.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说明反应的限度最大 D.提高反应温度能增大反应速率3.铁片与100mL0.1mol/L的稀盐酸反应,生成H2的速率太慢。下列方法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增大压强 B.加NaCl固体 C.滴加几滴CuSO4溶液 D.改用98%的浓硫酸4.某小组探究实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并记录结果如下:编号①②③④温度/℃2020508010mLH2SO4溶液浓度/(mol•L﹣1)0.100.100.100.105mLKI溶液浓度/(mol•L﹣1)0.400.800.400.401%淀粉溶液体积/mL1111出现蓝色时间/s40215未见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实验①②可知,反应速率v与c(I﹣)成正比 B.实验①~④中,应将H2SO4溶液与淀粉溶液先混合 C.在I﹣被O2氧化过程中,H+只是降低活化能 D.由实验③④可知,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慢5.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等质量的铝粉,反应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为3:4,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A.5.4g B.3.6g C.2.7g D.1.8g6.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可以加快其反应速率的是()A.增加C的量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保持体积不变通入N2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7.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增加H2O(g)的量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8.在一个2L密闭容器中,盛有2molX和2molY物质进行如下反应:X(s)+3Y(g)⇌Z(g),当反应进行10s后,测得生成0.5molZ,则平均反应速率正确的为()A.vZ=0.05mol•L﹣1•s﹣1 B.vX.=0.025mol•L﹣1•s﹣1 C.vY=0.05mol•L﹣1•s﹣1 D.vY=0.075mol•L﹣1•s﹣19.研究一个化学反应时,往往需要关注反应进行的方向、限度、快慢的问题,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同一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都有自发进行的可能②恒温时,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③升高温度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④根据勒夏特列原理,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⑤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限度越大的反应,化学反应速率越大⑥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化学平衡常数不会发生改变⑦NH4Cl(s)=NH3(g)+HCl(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⑧用TiCl4制备TiO2•xH2O时,需加入大量的水并加热,可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A.②④⑧ B.①⑦⑧ C.②⑤⑥ D.①③⑤10.工业上用生物法处理H2S的原理如下:反应1:H2S+Fe2(SO4)3═S↓+2FeSO4+H2SO4反应2:4Fe2SO4+2H2SO4+O2→硫杆菌2Fe(SO4)3+2H2以硫杆菌作催化剂时,反应温度及溶液pH对Fe2+氧化速率的影响分别如图1、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总反应方程式为:2H2S+O2═2S↓+2H2O,Fe2(SO4)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当反应温度过高时,Fe2+氧化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硫杆菌失去活性 C.由图﹣1、图﹣2可得出结论:使用硫杆菌作催化剂的最佳条件为30℃、pH=2.0 D.当反应1中转移0.1mol电子时,反应1中消耗的H2S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11.已知丙酮()碘化反应为:。实验测得该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v=kc(丙酮)c(H+),其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其他条件不变,增加丙酮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I2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催化剂H+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D.催化剂H+参与反应,降低反应活化能,增大反应速率12.下列数据不一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A.活化分子百分数 B.盐类水解平衡常数 C.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 D.化学平衡常数13.为了减缓铁与稀硫酸反应速率但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可以在稀硫酸中加入()A.NaOH溶液 B.Na2CO3溶液 C.Fe2O3 D.Na2SO4溶液二.填空题(共1小题)14.下列情况,均为日常生活中为了改变反应速率而采取的措施,其中不属于浓度影响反应速率的是。A.汽车加大油门B.食物放冰箱C.糕点包装袋里放小包除氧剂三.解答题(共2小题)15.水煤气变换[CO(g))+H2O(g)═CO2(g)+H2(g)]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Shoichi研究了467℃,489℃时水煤气变换中CO和H2分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催化剂为氧化铁,实验初始时体系中的pH2O和pCO相等、pCO2和计算曲线a的反应在30~90min内的平均速率v(a)=kPa•min﹣1。(2)对于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323K和343K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乙所示:比较a、b处反应速率大小:vav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速率v=v正﹣v逆=k正x2SiHCl3﹣k逆xSiH2Cl2xSiCl4,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计算a处的v正v逆=16.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其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合成原理为:N2(g)+3H2(g)⇌2NH3(g)ΔH=﹣92.4kJ/mol,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298K时相关物质的标准熵数据如下表:化学式N2(g)H2(g)NH3(g)标准熵:S/(J•mol﹣1•K﹣1)191.2130.7192.8计算合成氨反应的熵变ΔS=J•mol﹣1•K﹣1,综合考虑焓变和熵变,合成氨反应在条件下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压缩机进行加压有利于更快更多的生产氨气B.热交换器可以冷却进入的原料气,防止催化剂过热C.当断裂1molN≡N键的同时生成2molN—H键则说明合成氨反应已达平衡D.通过使用催化剂和分离液态氨气等措施,可以提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3)某学习小组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按照n(H2):n(N2)=3:1通入原料气模拟合成氨反应,测得容器内压强变化如下表:反应时间/min051015202530压强/MPa16.8014.7813.8613.2712.8512.6012.60用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代替浓度(物质的量分数=该气体的物质的量÷混合物总物质的量),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Kx=。(保留3位有效数字)(4)研究发现,合成氨反应的决速步为N2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当原料气中n(H2):n(N2)=3时平衡体系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最高。但实际工业生产中采用n(H2):n(N2)为2.8~2.9,试分析原因:。(5)实际工业生产中,反应往往未达平衡时就将产物分离进行下一步操作。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合成氨反应的速率以及平衡时体系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和(3)。请在图(3)中画出400~600℃时,经历相同时间后体系中氨气的物质的量分数示意图。(6)某学者研究利用电化学的方法合成NH3,原理如图(4),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化学反应限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BBCABBCDBDB题号1213答案DD一.选择题(共13小题)1.在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CO(g)+SO2(g)⇌2CO2(g)+S(s)ΔH<0,对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离出S,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 B.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则已达平衡 C.达平衡后,再充入一定量的CO2,平衡常数保持不变 D.从反应开始至平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分析】A.S是固体,不影响反应速率;B.反应前后气体的总质量减小、容器体积不变,则反应前后气体的密度减小;C.达平衡后,再充入一定量的CO2,平衡逆向移动,温度降低;D.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反应过程中放热。【解答】解:A.S是固体,不影响反应速率,分离出S,正、逆反应速率均不变,故A错误;B.反应有固体S生成,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是变量,容器体积不变,密度是变量,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则已达平衡,故B正确;C.再充入一定量的CO2,平衡逆向移动,容器内温度降低,平衡常数增大,故C错误;D.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不同,且绝热条件下,从反应开始至平衡,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温度升高,则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是变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及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侧重考查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明确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原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题干中限制性条件。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B.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C.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说明反应的限度最大 D.提高反应温度能增大反应速率【分析】A.利用化学反应速率来定量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B.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为物质的性质;C.达到反应限度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D.升高温度,给分子提供能量,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则反应速率加快。【解答】解:A.化学反应有的快,有的慢,可用化学反应速率来定量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故A正确;B.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如火药爆炸、食物腐败,其次有浓度、温度、催化剂以及压强等,故B错误;C.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达到反应限度最大,故C正确;D.温度高了,分子运动速度快,碰撞的机会单位时间就多,能增大反应速率,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题目较简单,难度不大,注意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常见的外因有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3.铁片与100mL0.1mol/L的稀盐酸反应,生成H2的速率太慢。下列方法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增大压强 B.加NaCl固体 C.滴加几滴CuSO4溶液 D.改用98%的浓硫酸【分析】适当增大氢离子的浓度、升高温度、形成原电池、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等方法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解答】解:A.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增大压强不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A错误;B.加入NaCl,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氢离子浓度都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故B错误;C.滴加几滴CuSO4溶液,Fe置换出Cu,Fe、Cu和稀盐酸构成原电池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C正确;D.常温下,浓硫酸和Fe发生钝化现象,化学反应速率减慢且生成的气体不是氢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侧重考查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明确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原理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4.某小组探究实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并记录结果如下:编号①②③④温度/℃2020508010mLH2SO4溶液浓度/(mol•L﹣1)0.100.100.100.105mLKI溶液浓度/(mol•L﹣1)0.400.800.400.401%淀粉溶液体积/mL1111出现蓝色时间/s40215未见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实验①②可知,反应速率v与c(I﹣)成正比 B.实验①~④中,应将H2SO4溶液与淀粉溶液先混合 C.在I﹣被O2氧化过程中,H+只是降低活化能 D.由实验③④可知,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慢【分析】A.实验①②中其他条件相同,c(I﹣):①<②,且反应速率:①<②;B.实验①~④中,应将KI溶液与淀粉溶液先混合,再加入H2SO4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C.在I﹣被O2氧化过程中,H+除了作为催化剂降低活化能;D.由实验④可知,温度过高,生成的碘单质能被氧气继续氧化。【解答】解:A.实验①②中c(I﹣):①<②,且反应速率:①<②,所以反应速率v与c(I﹣)成正比,故A正确;B.实验①~④中,应将KI溶液与淀粉溶液先混合,再加入H2SO4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测定溶液变色的时间,不能应将H2SO4溶液与淀粉溶液先混合,故B错误;C.在I﹣被O2氧化过程中,H+除了作为催化剂降低活化能,还作为反应物参加反应,故C错误;D.由实验④可知,温度过高,生成的碘单质能被氧气继续氧化,所以④不变色,而不是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慢,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侧重考查学生影响速率因素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5.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等质量的铝粉,反应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为3:4,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A.5.4g B.3.6g C.2.7g D.1.8g【分析】根据铝的质量相同,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若Al都完全反应,则生成氢气应相等,而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3:4,由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酸与金属反应时酸不过量,碱与金属反应时碱过量,结合方程式计算解答.【解答】解:根据铝的质量相同,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若Al都完全反应,则生成氢气应相等,而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3:4,由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酸与金属反应时酸不过量,碱与金属反应时碱过量,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均为0.1L×3mol/L=0.3mol,设铝与酸反应时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x,则:2Al+6HCl═2AlCl3+3H2↑630.3molx解得x=0.3mol则碱与金属铝反应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5mol×43碱与金属铝反应时铝完全反应,设与碱反应的铝的物质的量为y,则:2Al+2NaOH+2H2O═2NaAlO2+3H2↑23y0.2mol解得y=0.2mol则铝的质量为0.43mol×27g/mol=3.6g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判断反应中酸、碱是否足量,难度中等.6.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可以加快其反应速率的是()A.增加C的量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保持体积不变通入N2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分析】增大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增大压强等方法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解答】解:A.碳是固体,增加C的量不影响反应速率,故A错误;B.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半,反应中各气体浓度增大一倍,则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B正确;C.氮气不参与反应,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氮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变,则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故C错误;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导致容器体积增大,则气体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减小,则化学反应速率减慢,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应用能力,明确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及其原理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7.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增加H2O(g)的量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分析】A、根据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B、体积缩小,反应体系中物质的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C、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体系压强增大,但反应体系中的各物质的浓度不变;D、压强不变,充入氮气容器的体积变大,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减小。【解答】解:A、因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所以增加H2O(g)的量,反应速率加快,故A错误;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反应体系中物质的浓度增大,则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B错误;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氮气,氮气不参与反应,反应体系中的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故C正确;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的体积变大,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该反应中有气体参加和生成时解答本题的关键,并学会利用压强及思维转化的方法来分析解答。8.在一个2L密闭容器中,盛有2molX和2molY物质进行如下反应:X(s)+3Y(g)⇌Z(g),当反应进行10s后,测得生成0.5molZ,则平均反应速率正确的为()A.vZ=0.05mol•L﹣1•s﹣1 B.vX.=0.025mol•L﹣1•s﹣1 C.vY=0.05mol•L﹣1•s﹣1 D.vY=0.075mol•L﹣1•s﹣1【分析】当反应进行10s后,测得生成0.5molZ,那么v(Z)=0.5mol2L10s【解答】解:A、依据题意得v(Z)=0.5mol2L10s=0.025mol/B、X为固体,不能利用固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故B错误;C、那么v(Y):v(Z)=3:1,故v(Y)=3×0.25mol/(L•s)=0.75mol/(L•s),故C错误;D、依据C中计算知,vY=0.075mol•L﹣1•s﹣1,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理解化学计量数与速率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9.研究一个化学反应时,往往需要关注反应进行的方向、限度、快慢的问题,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同一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都有自发进行的可能②恒温时,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③升高温度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④根据勒夏特列原理,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⑤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限度越大的反应,化学反应速率越大⑥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化学平衡常数不会发生改变⑦NH4Cl(s)=NH3(g)+HCl(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⑧用TiCl4制备TiO2•xH2O时,需加入大量的水并加热,可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A.②④⑧ B.①⑦⑧ C.②⑤⑥ D.①③⑤【分析】①ΔH﹣T△S<0,反应能自发进行;②恒温时,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可能不变;③升高温度,活化能不变;④合成氨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⑤化学反应限度和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关系;⑥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化学平衡常数可能发生改变;⑦NH4Cl(s)=NH3(g)+HCl(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ΔH﹣T△S>0;⑧用TiCl4制备TiO2•xH2O时,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吸热。【解答】解:①同一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是同进行的,只是进行程度不同,因此同一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都有自发进行的可能,故①正确;②恒温时,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可能不变,如: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惰性气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②错误;③升高温度部分非活化分子吸收能量后变为活化分子,所以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但反应的活化能不变,故③错误;④合成氨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500℃左右不如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故④错误;⑤化学反应限度和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关系,限度越高反应速率不一定越大,故⑤错误;⑥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如果平衡常数为1,则不会改变,否则化学平衡常数会发生改变,故⑥错误;⑦NH4Cl(s)=NH3(g)+HCl(g)中△S>0,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ΔH﹣T△S>0,ΔH>0,故⑦正确;⑧由TiCl4+(2+x)H2O⇌TiO2•xH2O↓+4HClΔH>0可知,加入大量水并加热,都能使水解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促进水解趋于完全,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⑧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较综合,侧重考查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明确勒夏特列原理内涵、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点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0.工业上用生物法处理H2S的原理如下:反应1:H2S+Fe2(SO4)3═S↓+2FeSO4+H2SO4反应2:4Fe2SO4+2H2SO4+O2→硫杆菌2Fe(SO4)3+2H2以硫杆菌作催化剂时,反应温度及溶液pH对Fe2+氧化速率的影响分别如图1、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总反应方程式为:2H2S+O2═2S↓+2H2O,Fe2(SO4)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当反应温度过高时,Fe2+氧化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硫杆菌失去活性 C.由图﹣1、图﹣2可得出结论:使用硫杆菌作催化剂的最佳条件为30℃、pH=2.0 D.当反应1中转移0.1mol电子时,反应1中消耗的H2S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分析】A.根据反应1和2可得,上述总反应方程式为:2H2S+O2=2S↓+2H2O;B.温度过高,能使蛋白质变性,催化剂的活性降低;C.催化剂活性最大的最佳条件是30℃,pH=2.0左右;D.反应1中,消耗1molH2S,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2mol电子。【解答】解:A.上述总反应方程式为:2H2S+O2=2S↓+2H2O,Fe2(SO4)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A正确;B.温度过高,能使蛋白质变性,催化剂的活性降低,因此当反应温度过高时,Fe2+氧化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硫杆菌失去活性,故B正确;C.根据图像可知,催化剂活性最大的最佳条件是30℃,pH=2.0左右,故C正确;D.反应1中,消耗1molH2S,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2mol电子,因此转移0.1mol电子时,消耗硫化氢在标况下体积为1.12L,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反应过程,侧重考查学生反应条件控制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11.已知丙酮()碘化反应为:。实验测得该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v=kc(丙酮)c(H+),其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其他条件不变,增加丙酮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I2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催化剂H+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D.催化剂H+参与反应,降低反应活化能,增大反应速率【分析】由反应的速率表达式v=kc(丙酮)c(H+)可知,增大丙酮的浓度或者氢离子的浓度,均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A.其他条件不变,增加丙酮浓度,由v=kc(丙酮)c(H+)可知反应速率增大,故A正确;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I2的浓度,由v=kc(丙酮)c(H+)可知反应速率不受影响大,故B错误;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催化剂H+的浓度,由v=kc(丙酮)c(H+)可知反应速率增大,故C正确;D.催化剂H+参与反应,降低反应活化能,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故增大反应速率,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注意掌握速率常数的表示意义是解题的关键。12.下列数据不一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A.活化分子百分数 B.盐类水解平衡常数 C.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 D.化学平衡常数【分析】A.升高温度,部分非活化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B.盐类水解吸收热量,则升高温度促进盐类水解;C.弱电解质的电离吸收热量,升高温度促进弱电解质电离;D.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解答】解:A.升高温度,部分非活化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则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故A错误;B.盐类水解吸收热量,则升高温度促进盐类水解,所以盐类水解平衡常数增大,故B错误;C.弱电解质的电离吸收热量,升高温度促进弱酸或弱碱电离,则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增大,故C错误;D.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如果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如果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影响因素,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明确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所有的平衡常数都只与温度有关,题目难度不大。13.为了减缓铁与稀硫酸反应速率但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可以在稀硫酸中加入()A.NaOH溶液 B.Na2CO3溶液 C.Fe2O3 D.Na2SO4溶液【分析】为了减缓铁与稀硫酸反应速率但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可降低H+浓度,但不能影响H+的物质的量,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加入NaOH溶液,消耗氢离子,则H+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且减少产生氢气的量,故A错误;B.加入Na2CO3溶液,消耗氢离子,则H+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且减少产生氢气的量,故B错误;C.加入Fe2O3,消耗氢离子,则H+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且减少产生氢气的量,故C错误;D.加入Na2SO4溶液,溶液体积增大,H+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且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目难度中等。二.填空题(共1小题)14.下列情况,均为日常生活中为了改变反应速率而采取的措施,其中不属于浓度影响反应速率的是。A.汽车加大油门B.食物放冰箱C.糕点包装袋里放小包除氧剂【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反应物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反应物接触面积等,反应物浓度越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个数越多,其反应速率越大,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汽车加大油门,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个数,所以反应速率增大,属于浓度影响反应速率,故A不选;B.食物放冰箱,降低温度,减小活化分子百分数,反应速率降低,不属于浓度影响反应速率,故B选;C.糕点包装袋里放小包除氧剂,除氧剂和氧气反应,降低包装袋内空气浓度,减小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个数,反应速率降低,属于浓度影响反应速率,故C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明确反应速率影响原理是解本题关键,熟悉常见影响反应速率因素,题目难度不大.三.解答题(共2小题)15.水煤气变换[CO(g))+H2O(g)═CO2(g)+H2(g)]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Shoichi研究了467℃,489℃时水煤气变换中CO和H2分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催化剂为氧化铁,实验初始时体系中的pH2O和pCO相等、pCO2和计算曲线a的反应在30~90min内的平均速率v(a)=0.0047kPa•min﹣1。(2)对于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323K和343K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乙所示:比较a、b处反应速率大小:va大于v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速率v=v正﹣v逆=k正x2SiHCl3﹣k逆xSiH2Cl2xSiCl4,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计算a处的v正v逆=1.3【分析】(1)由题图可知30~90min内,压强变化3.80kPa~4.08kPa,平均速率v(a)=△(2)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a点所在曲线对应的温度高于b点所在曲线达到平衡时,v正=v逆,即k正x2SiHCl3=k逆xSiH2Cl2xSiCl4,图乙可知a点所在曲线平衡时SiHCl3的转化率为22%,设投入SiHCl3的物质的量为ymol,结合三段式列式计算得到,2SiHCl3(g)═SiH2Cl2(g)+SiCl4(g)起始量(mol)y00变化量(mol)0.22y0.11y0.11y平衡量(mol)0.78y0.11y0.11y代入k正x2SiHCl3=k逆xSiH2Cl2xSiCl4,得到k正•0.782=k逆•0.112,k在a处所在曲线平衡时SiHCl3的转化率为20%,三段式列式计算,2SiHCl3(g)═SiH2Cl2(g)+SiCl4(g)起始量(mol)y00变化量(mol)0.2y0.1y0.1y平衡量(mol)0.8y0.1y0.1yv正【解答】解:(1)由题图可知30~90min内,压强变化3.80kPa~4.08kPa,平均速率v(a)=△p△t=(4.08-3.80)故答案为;0.0047;(2)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a点所在曲线对应的温度高于b点所在曲线达到平衡时,v正=v逆,即k正x2SiHCl3=k逆xSiH2Cl2xSiCl4,图乙可知a点所在曲线平衡时SiHCl3的转化率为22%,设投入SiHCl3的物质的量为ymol,结合三段式列式计算得到,2SiHCl3(g)═SiH2Cl2(g)+SiCl4(g)起始量(mol)y00变化量(mol)0.22y0.11y0.11y平衡量(mol)0.78y0.11y0.11y代入k正x2SiHCl3=k逆xSiH2Cl2xSiCl4,得到k正•0.782=k逆•0.112,k在a处所在曲线平衡时SiHCl3的转化率为20%,三段式列式计算,2SiHCl3(g)═SiH2Cl2(g)+SiCl4(g)起始量(mol)y00变化量(mol)0.2y0.1y0.1y平衡量(mol)0.8y0.1y0.1yv正v故答案为;大于;1.3。【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主要是概念的理解应用、速率方程的计算应用等知识点,题目难度中等。16.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其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合成原理为:N2(g)+3H2(g)⇌2NH3(g)ΔH=﹣92.4kJ/mol,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298K时相关物质的标准熵数据如下表:化学式N2(g)H2(g)NH3(g)标准熵:S/(J•mol﹣1•K﹣1)191.2130.7192.8计算合成氨反应的熵变ΔS=﹣197.7J•mol﹣1•K﹣1,综合考虑焓变和熵变,合成氨反应在低温条件下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利用压缩机进行加压有利于更快更多的生产氨气B.热交换器可以冷却进入的原料气,防止催化剂过热C.当断裂1molN≡N键的同时生成2molN—H键则说明合成氨反应已达平衡D.通过使用催化剂和分离液态氨气等措施,可以提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3)某学习小组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按照n(H2):n(N2)=3:1通入原料气模拟合成氨反应,测得容器内压强变化如下表:反应时间/min051015202530压强/MPa16.8014.7813.8613.2712.8512.6012.60用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代替浓度(物质的量分数=该气体的物质的量÷混合物总物质的量),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Kx=5.33。(保留3位有效数字)(4)研究发现,合成氨反应的决速步为N2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当原料气中n(H2):n(N2)=3时平衡体系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最高。但实际工业生产中采用n(H2):n(N2)为2.8~2.9,试分析原因:原料气中氮气容易获得,适度过量有利于提高H2的转化率,N2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为决速步骤,合理占据活性位点,有利于提高整体反应速率。(5)实际工业生产中,反应往往未达平衡时就将产物分离进行下一步操作。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合成氨反应的速率以及平衡时体系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和(3)。请在图(3)中画出400~600℃时,经历相同时间后体系中氨气的物质的量分数示意图。(6)某学者研究利用电化学的方法合成NH3,原理如图(4),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2+6【分析】(1)根据△S=生成物总熵﹣反应物总熵进行计算;根据△G=ΔH﹣T△S,当△G<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G>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2)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使用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但是不影响平衡移动;化学反应平衡状态的判断:①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为零;②变量不变:若一个变量随着反应进行而改变,当这个变量不变时为平衡状态;(3)结合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利用“三段式”计算各物质的转化量和平衡量,再根据Kx=x(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方便粉丝调味醋包数据监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LED用市场发展前景分析与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 2025-2030年LNG油改气公司技术改造及扩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ABC干粉灭火剂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男式羽绒长大衣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宿州学院《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许昌学院《植物资源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至2031年中国电焊机配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学前班学生的评语大全
- 摄影入门教程-第二章
- 空乘 空中老幼孕乘客服务现状、困难及对策分析
- 01S201室外消火栓安装图集
- 亲子沟通主题班会课件:有效的亲子沟通
- 双语 -【白皮书】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
- 康复医学科全新笔记汇总
- 肝癌肝移植的进展和展望
- 传统蝉花活体人工培养新技术
- 城市设计原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学校食堂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样表
- 初中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的开题报告
- 受托支付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