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4页(共44页)2024-2025下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期中必刷题之分子结构与性质(解答大题)一.解答题(共15小题)1.(2025•河东区一模)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N,如图所示:(1)硼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这些电子有种不同的能量。与硼元素在同一周期,其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有。(填元素符号)(2)写出上述由B2O3制备BN的化学方程式。(3)BN的两种晶型:六方晶型(类似于石墨)及立方晶型(类似于金刚石),结构如图。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六方氮化硼晶体层间存在化学键B.两种晶体中的B和N都是sp3杂化C.两种晶体中B和N间的化学键均为极性共价键D.立方氮化硼含有键和π键,是共价晶体,硬度大②立方相氮化硼晶体中,氮的配位数是。(4)常温常压下硼酸(H3BO3)晶体结构为层状,其二维平面结构如图。①硼酸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有。A.离子键B.共价键C.范德华力D.配位键②1mol该晶体中含有mol氢键。(5)硼酸可由三卤化硼(BX3)水解制备,机理如图。从结构的角度解释CCl4水解反应很难进行的原因。2.(2024秋•济南期末)用Na2PO3F作牙膏的添加剂可预防龋齿。回答下列问题:(1)Na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为;基态F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同周期中,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比O多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2)比较NH3和PH3的还原性:NH3PH3(填“>”或“<”,下同),键角:NH3PH3。(3)已知:H3PO4的结构为,Na2PO3F的结构为。①H3PO4中P原子采取的轨道杂化方式为,Na2PO3F中P的化合价为。②Na2PO3F与水反应生成两种钠盐,该过程中P—F键断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024秋•上虞区期末)富马酸亚铁(FeC4H2O4)是一种补铁剂。富马酸分子的结构模型如图所示:(1)Fe位于元素周期表区,基态Fe2+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2)组成富马酸亚铁的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写元素符号)。(3)下列关于富马酸分子说法正确的有。A.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B.每个分子中σ键和π键个数比为8:3C.键长:b>a>cD.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H2O和CO(4)Cu与Fe均为过渡元素,从结构的角度解释高温下CuO易分解为Cu2O的原因是。4.(2024秋•盐城期末)硫及其化合物有许多用途。(1)硫与铁的化合物X的晶胞如图所示,与NaCl晶胞类似。①基态铁原子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基态硫原子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形;F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区。②化合物X的化学式为。(2)S8的结构如图所示:①其熔点(115.2℃)和沸点(444.6℃)要比二氧化硫的熔点(﹣75.5℃)和沸点(﹣10.0℃)高很多,主要原因为。②部分环状分子(如苯)中由于存在大π键,增强了分子的稳定性,S8分子中不能形成大π键的原因是。(3)固体三氧化硫中存在如图所示的三聚分子,该分子中S的轨道杂化类型为。(4)气态SO3以单分子形式存在。H2S、SO2、SO3的气态分子中,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不同于其他分子的是。5.(2024秋•湖南期末)主族元素N、F、P、As、Se、Cl等的某些化合物对工农业生产意义重大。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P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N、F、P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H3的VSEPR模型为。(2)检验微量砷的原理为:2AsH3+12AgNO3+3H2O=As2O3↓+12HNO3+12Ag↓。NO3-的空间结构为;AsH3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3)已知:NF3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熔点﹣207℃,沸点﹣129℃;NCl3为黄色油状液体,熔点﹣40℃,沸点70℃,95℃以上易爆炸。NCl3熔、沸点高于NF3的原因是。(4)中国医学工作者曾因“硒与克山病”和“硒预防肝癌研究”的突破性科研成果而两次获得由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家协会颁发的“施瓦茨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A.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d区B.SeO3属于极性分子C.键角:SeO2大于SeO3D.酸性:H3AsO4小于H2SeO46.(2025•炎陵县开学)2022年9月,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发现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嫦娥石”属于陨磷钠镁钙石族,其中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为Ca9NaMg(PO4)7。请回答下列问题:(1)钠在火焰上灼烧的黄光是一种(填字母)。a.吸收光谱b.发射光谱(2)P原子最高能级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形状为,其价电子排布式为,电负性PO(填“>”或“<”)。(3)PCl3分子空间结构为,PCl3与Cl2反应生成PCl5,PCl5结构为,PCl5是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其中P原子的杂化类型是(填字母序号)。a.spb.sp2c.sp3d.sp3d7.(2024秋•吉林期末)铜的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已知下列反应:[Cu(N(1)H2O中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为。(2)NH3分子的空间结构为,其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是。(3)CH3COOCH=CH2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是,1molCH3COOCH=CH2中含σ键的数目为。(4)相同条件下,CO2与SO2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的是(填分子式),CO32-中的O—C—O键角(填“>”“<”或“=”)SO32-中的8.(2024秋•潍坊期末)过渡金属元素能够与NH3甘氨酸H2NCH2COOH)等含氮物质形成多种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锌与镉(Cd)位于同一族的相邻周期,铜、锌、镉的第一电离能、第二电离能数值如表。电离能/(kJ•mol﹣1)ABCI1746868906I2195816311733A的价电子排布式为,第三电离能最大的是(填元素符号)。(2)NH3存在自耦电离2NH3⇌NHNH2-的空间结构是(3)甘氨酸与铜形成的化合物甘氨酸铜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同分异构体,结构如图。甘氨酸铜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顺式甘氨酸铜在水中溶解度远大于反式甘氨酸铜,主要原因是。(4)环状含氮结构更易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化合物,一种多氮环的合成方法如图,所得产物含有Π56大1号N原子的孤对电子占据轨道。已知杂化轨道中s成分越多,所形成的化学键越稳定,则氮氮键键长反应物产物(填“>”“<”或“=”)。9.(2024秋•西安期末)镓(Ga)是一种重要的金属,镓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太阳能、液态合金、医疗化工等诸多领域,被称为电子工业的“脊梁”。(1)基态Ga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是。(2)GaCl3在270℃左右以二聚体Ca2Cl6存在,结构式如图。①GaCl3可以形成二聚体的原因是。②GaCl3和Ca2Cl6中Ga原子采用的杂化方式分别是。③CaF3的熔点为1000℃,GaCl3的熔点为77.9℃,CaF3的熔点远远高于GaCl3的熔点,从结构角度解释原因。(3)Ga3+可与(甲基麦芽酚)形成配合物Ga()3。甲基麦芽酚的分子式是,甲基麦芽酚中,与Ga3+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10.(2024秋•抚顺期末)高氯酸三碳酰肼合镍{[Ni(CHZ)3](ClO4)2}是一种新型的起爆药,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氯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2)基态氧原子核外电子云有种不同的伸展方向。(3)ClO4-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ClO4-的VSEPR模型是(4)化学式中的CHZ为碳酰肼,其结构为,是一种新型的环保锅炉水除氧剂:①CHZ中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②1molCHZ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NA。③键角:CO32-(填“>”“<”或“=”)(5)常温下,0.01mol•L﹣1的HClO溶液的pH约为[已知:Ka(HClO)=4.0×10﹣8,lg2≈0.3]。11.(2024秋•郴州期末)铜(Cu)、铁(Fe)、银(Ag)、镍(Ni)、钛(Ti)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1)Fe3+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Fe2+比Mn2+更易失去电子的原因是。(2)配合物[Cu(NH3)4]SO4与NH3相比,H—N—H的键角前者后者(填“>”、“<”或“=”)。(3)某镍配合物由1个Ni2+与2个离子组成。组成该镍配合物的元素中,属于第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4)已知Ti元素的电负性为1.5,O元素的电负性为3.5,则Ti、O原子之间通过形成化合物TiO2(填“离子键”或“共价键”)。(5)Cu2+能与NH3、H2O、OH﹣、Cl﹣等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Cu2+可以与乙二胺(H2N—CH2CH2—NH2)形成配离子,如图所示:乙二胺分子中N原子成键时采取的杂化类型是。乙二胺和三甲胺[N(CH3)3]均属于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很多,原因是。12.(2024•杨浦区校级三模)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1)NH3分子的价层电子对(VSEPR)空间构型是。(2)可用于检验NH3的试剂是。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B.希夫试剂C.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D.浓盐酸(3)NH2Cl的熔点为﹣66℃。解释NH2Cl与NH4Cl熔点差异的原因:。(4)现有0.010molAgOH沉淀恰好完全溶于100mL氨水的原浓度是mol/L(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已知:AgOH的Ksp=2.0×108,Ag++2(5)银氨溶液与醛反应生成银镜。Fe3+的氧化能力稍弱于Ag+,但使用FeCl3溶液来洗涤银镜却有很好的效果。从平衡的角度作出解释:。Ag3PO4晶体是一种高效光催化剂,可用于光催化CO2制备甲醇以实现“碳中和”。(6)可用配位—沉淀法制备Ag3PO4高效光催化剂,流程如图所示。银氨溶液与Na2HP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7)光催化CO2制备甲醇的机理历程表示如下:①A②2③(完成该步反应过程)。13.(2024•杨浦区校级三模)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C原子的核外电子有种空间运动状态。(2)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将养蚕技术与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结合,发现通过给蚕宝宝喂食含有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桑叶,可以获得更加牢固的蚕丝纤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烯像烯烃一样,是一种有机物B.碳纳米管具有丁达尔效应C.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D.蚕丝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3)甲酸(HCOOH,Ka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COOH中的C原子为sp3杂化B.HCOOH中的H—C=O的键角略大于120°C.甲酸钠溶液中:[Na+]>[HCOO﹣]>[H+]>[OH﹣]D.甲酸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中性:[Na+]=[HCOO﹣]+[HCOOH]Ⅱ.甲酸可在固体催化剂表面逐步分解,各步骤的反应历程及相对能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各步反应中,②生成③的速率最快B.催化剂为固态,其表面积对催化反应速率有影响C.若用D(氘)标记甲酸中的羧基氢,最终产物中可能存在D2D.甲酸在该催化剂表面分解,放出14.2kJ热量(4)有机酸种类繁多。如表是一些有机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5℃)。有机酸CH3COOHCHCl2COOHCH2BrCOOHHOOC—COOH电离平衡常数Ka1.8×10﹣55.0×10﹣21.3×10﹣3KaKaⅠ.分析乙酸的官能团结构,可以使用以下仪器分析手段(不定项)。A.原子吸收光谱B.红外光谱C.质谱D.射线衍射Ⅱ.CH2BrCOOH与少量Na2C2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Ⅲ.CH2Cl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可能是。A.6.4×10﹣6B.3.9×10﹣4C.1.4×10﹣3D.8.0×10﹣2Ⅳ.25℃时,相同pH的两种一元弱酸CH3COOH与CHCl2CO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定项)。A.a点的[H+]大于b点的[H+]B.a点溶液的导电性小于b点溶液C.同浓度的NaA与NaB溶液中,[A﹣]大于[B﹣]D.HA是CH3COOHⅤ.常温下,将0.1mol•L﹣1NaOH溶液滴加到20mL0.1mol•L﹣1H2C2O4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随NaOH溶液滴入量的关系如图所示。①z的近似数值是(保留1位小数)。②b点时[H2C2O4][C14.(2024秋•浙江月考)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用途。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N原子核外有种不同能量的电子,其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2)已知N4H44+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请画出N4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u(NHB.一种配离子的结构如图所示,该配离子中∠HOH的键角大于单个水分子中∠HOH的键角C.分子的极性:NCl3比PCl3的大D.氧化性:Fe3+>Fe(SCN)3(4)铁和氮形成一种物质,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N原子的配位数(紧邻的Fe原子)为。(5)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硅的价层有可以利用的空d轨道,部分含硅化合物的性质与结构会与硅的3d空轨道有关。化合物N(SiH3)3为平面结构,如图所示。该物质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N(SiH3)3与H+形成配位键的能力于(填“强”或“弱”)于N(CH3)3。15.(2023秋•固原期末)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Cr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基态S原子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形(每空1分)。(2)稳定性:Fe2+Fe3+(填“>”或“<”)。(3)水是生命之源,通常水加热至100℃时变为水蒸气,破坏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包含,加热至2000℃会缓慢分解为H2和O2时破坏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是。(4)硼砂中阴离子Xm-(含B、O、H三种元素)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则在Xm-中,2号硼原子的杂化类型为;4号硼原子是否参与形成配位键?(5)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4-的空间结构为
2024-2025下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期中必刷题之分子结构与性质(解答大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15小题)1.(2025•河东区一模)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N,如图所示:(1)硼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这些电子有3种不同的能量。与硼元素在同一周期,其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有C、O。(填元素符号)(2)写出上述由B2O3制备BN的化学方程式B2O3+2NH3高温¯2BN+3H2O(3)BN的两种晶型:六方晶型(类似于石墨)及立方晶型(类似于金刚石),结构如图。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六方氮化硼晶体层间存在化学键B.两种晶体中的B和N都是sp3杂化C.两种晶体中B和N间的化学键均为极性共价键D.立方氮化硼含有键和π键,是共价晶体,硬度大②立方相氮化硼晶体中,氮的配位数是4。(4)常温常压下硼酸(H3BO3)晶体结构为层状,其二维平面结构如图。①硼酸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有BD。A.离子键B.共价键C.范德华力D.配位键②1mol该晶体中含有3mol氢键。(5)硼酸可由三卤化硼(BX3)水解制备,机理如图。从结构的角度解释CCl4水解反应很难进行的原因碳原子价层无空轨道,不能接受水的进攻。【答案】(1)1s22s22p1;3;C、O;(2)B2O3+2NH3高温¯2BN+3H2O(3)C;4;(4)①BD;②3;(5)碳原子价层无空轨道,不能接受水的进攻。【分析】(1)硼为5号元素,则硼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有1s、2s、2p三个原子轨道,则这些电子有3种不同的能量;与硼元素在同一周期,其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2)根据给出的制备路径可知,由B2O3制备BN的化学方程式为:B2O3+2NH3高温¯2BN+3H2O(3)①A.六方晶型(类似于石墨),石墨层间是通过范德华力结合的;B.石墨导电是因为有离域的π电子,而六方BN中,虽然结构类似,B和N的电负性差异较大,电子可能被束缚;C.无论是六方还是立方BN,B和N之间都是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D.立方BN结构类似于金刚石,金刚石中只有σ键,没有π键;②在金刚石结构中,每个C原子连接4个其他C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立方BN结构类似,所以每个N原子应连接4个B原子,配位数为4;(4)①A.根据其二维平面结构可知,硼酸是一种共价化合物;B.B、O原子间,O、H原子间存在极性共价键;C.根据其二维平面结构可知,硼酸晶体中不含配位键;D.硼酸晶体结构为层状,层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②由晶体结构可知,每个硼酸分子可通过氢键与周围的分子形成稳定的层状结构,一个硼酸分子可以形成6个氢键,但只有3个氢键属于硼酸分子;(5)根据机理图可知,水分子进攻B原子,破坏B﹣X键,最终生成H3BO3。CCl4中C原子外层电子已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解答】解:(1)硼为5号元素,则硼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有1s、2s、2p三个原子轨道,则这些电子有3种不同的能量;与硼元素在同一周期,其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排布式可以为1s22s22p2、1s22s22p4,对应的元素是C、O,故答案为:1s22s22p1;3;C、O;(2)根据给出的制备路径可知,由B2O3制备BN的化学方程式为:B2O3+2NH3高温¯2BN+3H2O故答案为:B2O3+2NH3高温¯2BN+3H2O(3)①A.六方晶型(类似于石墨),石墨层间是通过范德华力结合的,范德华力不属于化学键,故A错误;B.石墨导电是因为有离域的π电子,而六方BN中,虽然结构类似,B和N的电负性差异较大,电子可能被束缚,不能自由移动,不导电,故B错误;C.无论是六方还是立方BN,B和N之间都是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均为极性共价键,故C正确;D.立方BN结构类似于金刚石,金刚石中只有σ键,没有π键,立方BN是共价晶体,硬度大,故D错误;故答案为:C;②在金刚石结构中,每个C原子连接4个其他C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立方BN结构类似,所以每个N原子应连接4个B原子,配位数为4,故答案为:4;(4)①A.根据其二维平面结构可知,硼酸是一种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故A错误;B.B、O原子间,O、H原子间存在极性共价键,故B正确;C.根据其二维平面结构可知,硼酸晶体中不含配位键,其结构主要由共价键和氢键组成,故C错误;D.硼酸晶体结构为层状,层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华力,故D正确;故答案为:BD;②由晶体结构可知,每个硼酸分子可通过氢键与周围的分子形成稳定的层状结构,一个硼酸分子可以形成6个氢键,但只有3个氢键属于硼酸分子,则1mol该晶体中含有3mol氢键,故答案为:3;(5)根据机理图可知,水分子进攻B原子,破坏B﹣X键,最终生成H3BO3。CCl4中C原子外层电子已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没有空的轨道来接受水分子的孤对电子,因此水分子无法进攻C原子,故答案为:碳原子价层无空轨道,不能接受水的进攻。【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具体涉及原子的表示、VSEPR模型、形成过程、核外电子排布等,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2.(2024秋•济南期末)用Na2PO3F作牙膏的添加剂可预防龋齿。回答下列问题:(1)Na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为第3周期第ⅠA族;基态F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5;同周期中,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比O多的元素是N(填元素符号)。(2)比较NH3和PH3的还原性:NH3<PH3(填“>”或“<”,下同),键角:NH3>PH3。(3)已知:H3PO4的结构为,Na2PO3F的结构为。①H3PO4中P原子采取的轨道杂化方式为sp3,Na2PO3F中P的化合价为+5。②Na2PO3F与水反应生成两种钠盐,该过程中P—F键断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PO3F+H2O=NaH2PO4+NaF。【答案】(1)第3周期ⅠA族;2s22p5;N;(2)<;>;(3)①sp3;+5;②Na2PO3F+H2O=NaH2PO4+NaF。【分析】(1)Na的核电荷数为11,电子层数=周期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族序数,F原子核电荷数9,最外层电子数7,同周期中,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比O多的元素是氮元素;(2)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由上向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其相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由上向下电负性依次减小,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越小,键角越小;(3)①已知:H3PO4的结构为,P原子sp3杂化,Na2PO3F的结构为,P元素化合价+5价;②Na2PO3F与水反应生成两种钠盐,该过程中P—F键断裂,反应生成NaF和NaH2PO4。【解答】解:(1)Na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为:第3周期ⅠA族,基态F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5,同周期中,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比O多的元素是N元素,价电子中含3个未成对电子,故答案为:第3周期ⅠA族;2s22p5;N;(2)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由上向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其相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强,还原性的强到弱的顺序为:NH3<PH3,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由上向下电负性依次减小,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越小,键角越小,所以氢化物的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H3>PH3,故答案为:<;>;(3)①H3PO4的结构为分析可知,H3PO4中P原子采取的轨道杂化方式为:sp3,Na2PO3F的结构为,P元素化合价+5价,故答案为:sp3;+5;②Na2PO3F与水反应生成两种钠盐,该过程中P—F键断裂,反应生成NaF和NaH2P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PO3F+H2O=NaH2PO4+NaF,故答案为:Na2PO3F+H2O=NaH2PO4+NaF。【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杂化理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物质性质等知识点,注意知识的熟练掌握,题目难度中等。3.(2024秋•上虞区期末)富马酸亚铁(FeC4H2O4)是一种补铁剂。富马酸分子的结构模型如图所示:(1)Fe位于元素周期表p区,基态Fe2+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2)组成富马酸亚铁的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C>H>Fe(写元素符号)。(3)下列关于富马酸分子说法正确的有AC。A.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B.每个分子中σ键和π键个数比为8:3C.键长:b>a>cD.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H2O和CO(4)Cu与Fe均为过渡元素,从结构的角度解释高温下CuO易分解为Cu2O的原因是Cu2+价层电子为3d9,而Cu+价层电子为3d10,3d轨道全充满,较稳定。【答案】(1)d;;(2)O>C>H>Fe;(3)AC;(4)Cu2+价层电子为3d9而Cu+价层电子为3d103d轨道全充满,较稳定。【分析】(1)Fe的核电荷数为26,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Ⅷ族,Fe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6;(2)组成富马酸亚铁的元素为C、O、H、Fe,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也大;(3)A.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B.原子间形成共价键一定含1个σ键,双键中含1个π键,三键中含2个π键;C.富马酸分子的结构得到结构简式:HOOC—CH=CH—COOH;D.元素守恒分析判断;(4)洪特规则特例可知,处于半充满、全充满为稳定状态,反应向稳定状态进行。【解答】解:(1)基态Fe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64s2,位于周期表的d区,Fe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6,其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故答案为:d;;(2)组成富马酸亚铁的元素为C、O、H、Fe,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C>H>Fe,故答案为:O>C>H>Fe;(3)A.富马酸分子的结构得到结构简式:HOOC—CH=CH—COOH,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故A正确;B.富马酸分子的结构得到结构简式:HOOC—CH=CH—COOH,每个分子中σ键和π键个数比为11:3,故B错误;C.a、b、c的化学键分别为:C=C、C—C、C—H,键长:b>a>c,故C正确;D.HOOC—CH=CH—COOH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H2O、CO、C,故D错误;故答案为:AC;(4)高温下CuO易分解为Cu2O的原因是:Cu2+价层电子为3d9,而Cu+价层电子为3d10,3d轨道全充满,较稳定,故答案为:Cu2+价层电子为3d9,而Cu+价层电子为3d10,3d轨道全充满,较稳定。【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和应用,注意知知识的熟练掌握,题目难度中等。4.(2024秋•盐城期末)硫及其化合物有许多用途。(1)硫与铁的化合物X的晶胞如图所示,与NaCl晶胞类似。①基态铁原子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基态硫原子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F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②化合物X的化学式为FeS2。(2)S8的结构如图所示:①其熔点(115.2℃)和沸点(444.6℃)要比二氧化硫的熔点(﹣75.5℃)和沸点(﹣10.0℃)高很多,主要原因为S8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二氧化硫,分子间作用力大于二氧化硫。②部分环状分子(如苯)中由于存在大π键,增强了分子的稳定性,S8分子中不能形成大π键的原因是S8分子中S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无剩余p轨道用于形成π键。(3)固体三氧化硫中存在如图所示的三聚分子,该分子中S的轨道杂化类型为sp3。(4)气态SO3以单分子形式存在。H2S、SO2、SO3的气态分子中,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不同于其他分子的是H2S。【答案】(1)①;哑铃;d;②FeS2;(2)①S8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二氧化硫,分子间作用力大于二氧化硫;②S8分子中S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无剩余p轨道用于形成π键;(3)sp3;(4)H2S。【分析】(1)①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轨道表示式为,则铁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4;②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位于顶点和面心的铁原子个数为8×18+6×12=4,位于棱上和体心的S2个数为(2)①S8和二氧化硫都是分子晶体,S8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二氧化硫,分子间作用力大于二氧化硫;②S8分子中S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无剩余p轨道用于形成π键;(3)由图可知,二氧化硫的三聚分子中硫原子与4个氧原子形成4个σ键;(4)硫化氢分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则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分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都为3。【解答】解:(1)①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轨道表示式为,则铁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4,最高能级3p的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故答案为:;哑铃;d;②晶胞中位于棱上和体心的S2个数为12×14+1=4,位于顶点和面心的铁原子个数为8×18+6×1故答案为:FeS2;(2)①S8和二氧化硫都是分子晶体,S8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二氧化硫,分子间作用力大于二氧化硫,所以S8的熔沸点高于二氧化硫,故答案为:S8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二氧化硫,分子间作用力大于二氧化硫;②S8分子中S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无剩余p轨道用于形成π键,所以不能形成大π键,故答案为:S8分子中S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无剩余p轨道用于形成π键;(3)二氧化硫的三聚分子中硫原子与4个氧原子形成4个σ键,则硫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故答案为:sp3;(4)硫化氢分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则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分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都为3,则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所以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不同于其他分子的是硫化氢,故答案为:H2S。【点评】本题考查化学键,侧重考查学生杂化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5.(2024秋•湖南期末)主族元素N、F、P、As、Se、Cl等的某些化合物对工农业生产意义重大。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P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3或[Ne]3s23p3,N、F、P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F>N>P,NH3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2)检验微量砷的原理为:2AsH3+12AgNO3+3H2O=As2O3↓+12HNO3+12Ag↓。NO3-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AsH3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已知:NF3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熔点﹣207℃,沸点﹣129℃;NCl3为黄色油状液体,熔点﹣40℃,沸点70℃,95℃以上易爆炸。NCl3熔、沸点高于NF3的原因是二者为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4)中国医学工作者曾因“硒与克山病”和“硒预防肝癌研究”的突破性科研成果而两次获得由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家协会颁发的“施瓦茨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填标号)。A.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d区B.SeO3属于极性分子C.键角:SeO2大于SeO3D.酸性:H3AsO4小于H2SeO4【答案】(1)1s22s22p63s23p3或[Ne]3s23p3;F>N>P;四面体形;(2)平面三角形;sp3杂化;(3)二者为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4)D。【分析】(1)P的原子序数是15,基态P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3;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变强,元素的电负性变强;同主族由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电负性减弱;(2)NO3-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5+1-2×32=3(3)NF3和NCl3是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且都不存在分子间氢键,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4)A.Se的原子序数为34,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4;B.SeO3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6-2×32=3C.SeO2、SeO3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相同,SeO2中S有1个孤电子对,SeO3中S没有孤电子对,孤电子对有较大斥力;D.非金属性:As<Se,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H3AsO4<H2SeO4。【解答】解:(1)P的原子序数是15,基态P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3,可简化为[Ne]3s23p3。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变强,元素的电负性变强;同主族由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电负性减弱;非金属性:F>N>P,则电负性:F>N>P;NH3的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4,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3或[Ne]3s23p3;F>N>P;四面体形;(2)NO3-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5+1-2×32=3,没有孤电子对,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AsH3故答案为:平面三角形;sp3杂化;(3)NF3和NCl3是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且都不存在分子间氢键,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故熔、沸点:NCl3>NF3,故答案为:二者为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4)A.Se的原子序数为34,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4,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p区,故A错误;B.SeO3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6-2×32=3,不含孤C.SeO2、SeO3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相同,SeO2中S有1个孤电子对,SeO3中S没有孤电子对,孤电子对有较大斥力,故键角:SeO3>SeO2,故C错误;D.非金属性:As<Se,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H3AsO4<H2SeO4,故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键,侧重考查学生杂化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6.(2025•炎陵县开学)2022年9月,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发现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嫦娥石”属于陨磷钠镁钙石族,其中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为Ca9NaMg(PO4)7。请回答下列问题:(1)钠在火焰上灼烧的黄光是一种b(填字母)。a.吸收光谱b.发射光谱(2)P原子最高能级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形状为哑铃形,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3,电负性P<O(填“>”或“<”)。(3)PCl3分子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PCl3与Cl2反应生成PCl5,PCl5结构为,PCl5是非极性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其中P原子的杂化类型是d(填字母序号)。a.spb.sp2c.sp3d.sp3d【答案】(1)b;(2)哑铃形;3s23p3;<;(3)三角锥形;非极性;d。【分析】(1)金属的焰色反应属于发射光谱;(2)P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3,最高能级为3p,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3,电负性比O小;(3)PCl3中P的价层电子对数=3+5-1×32=4,含有一对孤电子对,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PCl5分子是对称的,中正负电荷是重合,PCl5是非极性分子,其中P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5+5-1×52=【解答】解:(1)钠在火焰上灼烧的黄光是一种发射光谱,故答案为:b;(2)P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3,最高能级为3p,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形状为哑铃形,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3,电负性P<O,故答案为:哑铃形;3s23p3;<;(3)PCl3中P的价层电子对数=3+5-1×32=4,含有一对孤电子对,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PCl3与Cl2反应生成PCl5,PCl5结构为,分子中正负电荷是重合的,PCl5是非极性分子,其中P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5+5-1×52=5故答案为:三角锥形;非极性;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子的空间构型,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等,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7.(2024秋•吉林期末)铜的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已知下列反应:[Cu(N(1)H2O中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为2。(2)NH3分子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其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是sp3。(3)CH3COOCH=CH2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是sp2和sp3,1molCH3COOCH=CH2中含σ键的数目为11NA。(4)相同条件下,CO2与SO2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的是SO2(填分子式),CO32-中的O—C—O键角>(填“>”“<”或“=”)SO32-中的【答案】(1)2;(2)三角锥形;sp3;(3)sp2和sp3;11NA;(4)SO2;>。【分析】(1)水分子中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2)氨分子中氮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1;(3)乙酸乙烯酯分子中饱和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双键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分子中单键为σ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4)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孤对电子对数为0,二氧化硫分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对电子对数为1,由相似相溶原理可知,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二氧化硫;碳酸根离子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对电子对数为0,离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亚硫酸根离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1。【解答】解:(1)水分子中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12故答案为:2;(2)氨分子中氮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1,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故答案为:三角锥形;sp3;(3)乙酸乙烯酯分子中饱和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双键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分子中单键为σ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则1mol乙酸乙烯酯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1mol×11×NAmol—1=11NA,故答案为:sp2和sp3;11NA;(4)二氧化硫分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对电子对数为1,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结构不对称的V形,属于极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孤对电子对数为0,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结构对称的直线形,属于非极性分子,由相似相溶原理可知,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二氧化硫;亚硫酸根离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1,离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碳酸根离子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对电子对数为0,离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则碳酸根离子中的O—C—O键角大于亚硫酸根离子中的O—S—O键角,故答案为:SO2;>。【点评】本题考查化学键,侧重考查学生共价键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8.(2024秋•潍坊期末)过渡金属元素能够与NH3甘氨酸H2NCH2COOH)等含氮物质形成多种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锌与镉(Cd)位于同一族的相邻周期,铜、锌、镉的第一电离能、第二电离能数值如表。电离能/(kJ•mol﹣1)ABCI1746868906I2195816311733A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第三电离能最大的是Zn(填元素符号)。(2)NH3存在自耦电离2NH3⇌NH4++NH2-的空间结构是(3)甘氨酸与铜形成的化合物甘氨酸铜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同分异构体,结构如图。甘氨酸铜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3、sp2,顺式甘氨酸铜在水中溶解度远大于反式甘氨酸铜,主要原因是顺式甘氨酸铜分子属于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4)环状含氮结构更易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化合物,一种多氮环的合成方法如图,所得产物含有Π56大1号N原子的孤对电子占据sp2杂化轨道。已知杂化轨道中s成分越多,所形成的化学键越稳定,则氮氮键键长反应物<产物(填“>”“<”或“=”)。【答案】(1)3d104s1;Zn;(2)NH4+>NH3>(3)sp3、sp2;顺式甘氨酸铜分子属于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4)sp2杂化;<。【分析】(1)s轨道全满时,更难失去电子,锌与镉属于同族元素,从上向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锌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3d10全充满稳定结构,第三电离能最大;(2)NH3是三角锥形,键角是107°18′,NH4+是正四面体形,键角是109°28′,NH2-是V形,键角小于(3)根据相似形容原理进行分析;(4)由图可知,1号N原子的σ键数为2,孤电子对数为1,价层电子对数=2+1=3,N原子为sp2杂化,已知杂化轨道中s成分越多,所形成的化学键越稳定,反应物中N原子为sp杂化,产物中,N原子为sp2杂化,则反应物中,氮氮键键长更短,更稳定。【解答】解:(1)铜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锌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2,镉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d105s2,5s轨道全满时,更难失去电子,所以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铜,则A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锌与镉属于同族元素,从上向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所以B为镉,C为锌,锌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3d10全充满稳定结构,第三电离能最大,即第三电离能最大的是Zn,故答案为:3d104s1;Zn;(2)NH3存在自耦电离2NH3⇌NH4++NH2-,NH3是三角锥形,键角是107°18′,NH4+是正四面体形,键角是109°28′,NH2故答案为:NH4+>NH3>(3)甘氨酸铜中含有饱和碳原子和双键碳元素,所以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3、sp2,顺式甘氨酸铜在水中溶解度远大于反式甘氨酸铜,主要原因是顺式甘氨酸铜分子不对称,属于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故答案为:sp3、sp2;顺式甘氨酸铜分子属于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4)由图可知,1号N原子的σ键数为2,孤电子对数为1,价层电子对数=2+1=3,N原子为sp2杂化,则孤对电子占据sp2杂化轨道,已知杂化轨道中s成分越多,所形成的化学键越稳定,反应物中N原子为sp杂化,产物中,N原子为sp2杂化,则反应物中,氮氮键键长更短,更稳定,所以氮氮键键长:反应物<产物故答案为:sp2杂化;<。【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具体涉及第一电离能、键角的比较,杂化方式、键长的判断等,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对能力要求较高,难度中等。9.(2024秋•西安期末)镓(Ga)是一种重要的金属,镓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太阳能、液态合金、医疗化工等诸多领域,被称为电子工业的“脊梁”。(1)基态Ga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是。(2)GaCl3在270℃左右以二聚体Ca2Cl6存在,结构式如图。①GaCl3可以形成二聚体的原因是GaCl3中Ga原子含有空轨道、Cl原子含有孤电子对,Ga和Cl原子之间能形成配位键。②GaCl3和Ca2Cl6中Ga原子采用的杂化方式分别是sp2、sp3。③CaF3的熔点为1000℃,GaCl3的熔点为77.9℃,CaF3的熔点远远高于GaCl3的熔点,从结构角度解释原因GaF3为离子晶体、GaCl3为分子晶体。(3)Ga3+可与(甲基麦芽酚)形成配合物Ga()3。甲基麦芽酚的分子式是C6H6O3,甲基麦芽酚中,与Ga3+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O。【答案】(1);(2)①GaCl3中Ga原子含有空轨道、Cl原子含有孤电子对,Ga和Cl原子之间能形成配位键;②sp2、sp3;③GaF3为离子晶体、GaCl3为分子晶体;(3)C6H6O3;O。【分析】(1)基态Ga原子4s、4p能级上的电子为其价电子;(2)①含有空轨道的原子和含有孤电子对的原子之间易形成配位键;②GaCl3中Ga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个数是3、Ca2Cl6中Ga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个数是3;③离子晶体熔点较高,分子晶体熔点较低;(3)中C、H、O原子个数依次是6、6、3;甲基麦芽酚中,与Ga3+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含有孤电子对的原子。【解答】解:(1)基态Ga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故答案为:;(2)①GaCl3中Ga原子含有空轨道、Cl原子含有孤电子对,Ga和Cl原子之间能形成配位键,所以GaCl3可以形成二聚体,故答案为:GaCl3中Ga原子含有空轨道、Cl原子含有孤电子对,Ga和Cl原子之间能形成配位键;②GaCl3中Ga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个数是3、Ca2Cl6中Ga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个数是3,Ga原子杂化方式:前者为sp2、后者为sp3,故答案为:sp2、sp3;③离子晶体熔点较高,分子晶体熔点较低,GaF3为离子晶体,熔点较高,GaCl3为分子晶体,熔点较低,故答案为:GaF3为离子晶体、GaCl3为分子晶体;(3)中C、H、O原子个数依次是6、6、3,分子式为C6H6O3;甲基麦芽酚中,与Ga3+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含有孤电子对的原子,为O原子,故答案为:C6H6O3;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明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配位键形成原理、原子杂化类型的判断方法等知识点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0.(2024秋•抚顺期末)高氯酸三碳酰肼合镍{[Ni(CHZ)3](ClO4)2}是一种新型的起爆药,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氯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Ne]3s23p5。(2)基态氧原子核外电子云有4种不同的伸展方向。(3)ClO4-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ClO4-的VSEPR(4)化学式中的CHZ为碳酰肼,其结构为,是一种新型的环保锅炉水除氧剂:①CHZ中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②1molCHZ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11NA。③键角:CO32-=(填“>”“<”或“=”)(5)常温下,0.01mol•L﹣1的HClO溶液的pH约为4.7[已知:Ka(HClO)=4.0×10﹣8,lg2≈0.3]。【答案】(1)[Ne]3s23p5;(2)4;(3)4;正四面体;(4)①sp3;②11;③=;(5)4.7。【分析】(1)基态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2)基态氧原子核外能级为s、p,s轨道只有1个伸展方向,p轨道有3个伸展方向;(3)ClO4-中Cl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12(7+1﹣2×4)=(4)①CHZ中氮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均为4,VSEPR模型均为四面体;②单键均为σ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③CO32-、NO3-中C、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分别为3+12(4+2﹣2×3)=4、3+12(5+1﹣2×(5)根据c(H+)=cKa计算0.01mol•L﹣1HClO溶液中c(H+),结合pH=﹣lgc(H+)计算溶液的【解答】解:(1)基态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其简化电子排布式为[Ne]3s23p5,故答案为:[Ne]3s23p5;(2)基态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s轨道只有1个伸展方向,p轨道有3个伸展方向,则基态氧原子核外电子云有4种不同的伸展方向,故答案为:4;(3)ClO4-中Cl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12(7+1﹣2×4)=4,故答案为:4;正四面体;(4)①CHZ中氮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均为4,含有1对孤电子对,VSEPR模型均为四面体,则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故答案为:sp3;②单键均为σ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则1molCHZ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11NA,故答案为:11;③CO32-、NO3-中C、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分别为3+12(4+2﹣2×3)=4、3+12(5+1﹣2×3)=4,均无孤电子对,故答案为:=;(5)0.01mol•L﹣1HClO溶液中c(H+)=cKa=0.01×4.0×10-8mol/L=2.0×10﹣5mol/L,则该溶液的故答案为:4.7。【点评】本题考查原子杂化方式及简单离子空间构型判断、核外电子排布,侧重基础知识检测和运用能力考查,把握价层电子对数计算及VSEPR模型的应用、核外电子排布、共价键类型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1.(2024秋•郴州期末)铜(Cu)、铁(Fe)、银(Ag)、镍(Ni)、钛(Ti)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1)Fe3+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Fe2+比Mn2+更易失去电子的原因是Mn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为半充满状态,较稳定。(2)配合物[Cu(NH3)4]SO4与NH3相比,H—N—H的键角前者>后者(填“>”、“<”或“=”)。(3)某镍配合物由1个Ni2+与2个离子组成。组成该镍配合物的元素中,属于第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由高到低的顺序为N>O>C(用元素符号表示)。(4)已知Ti元素的电负性为1.5,O元素的电负性为3.5,则Ti、O原子之间通过离子键形成化合物TiO2(填“离子键”或“共价键”)。(5)Cu2+能与NH3、H2O、OH﹣、Cl﹣等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Cu2+可以与乙二胺(H2N—CH2CH2—NH2)形成配离子,如图所示:乙二胺分子中N原子成键时采取的杂化类型是sp3。乙二胺和三甲胺[N(CH3)3]均属于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很多,原因是乙二胺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答案】(1)3d5;Mn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为半充满状态,较稳定;(2)>;(3)N>O>C;(4)离子键;(5)sp3;乙二胺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分析】(1)基态Fe原子价电子排布为3d64s2,失去3个电子生成Fe3+;(2)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间的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间的斥力;(3)同一周期从左向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势,第ⅤA族元素呈半满状态能量较低,比较稳定;(4)两个成键元素间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二者通常形成离子键,两个成键元素之间的差值小于1.7,二者通常形成共价键;(5)乙二胺分子中氮原子成键时,σ键数目为3,含有1对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数为(3+1)=4,乙二胺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使其熔沸点升高。【解答】解:(1)基态Fe原子价电子排布为3d64s2,失去3个电子生成Fe3+,则基态Fe3+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Mn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为半充满稳定状态,再失去一个电子要比Fe2+难,故答案为:3d5;Mn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为半充满状态,较稳定;(2)NH3中N原子为sp3杂化,存在一个孤电子对,[Cu(NH3)4]SO4中N原子为sp3杂化,没有孤电子对,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间的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间的斥力,使得键角变小,故配合物[Cu(NH3)4]SO4与H—N—H的键角比NH3中H—N—H的键角大,故答案为:>;(3)同一周期从左向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势,第ⅤA族元素呈半满状态能量较低,其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的ⅥA族,则组成该镍配合物的元素中,属于第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由高到低的顺序为N>O>C,故答案为:N>O>C;(4)Ti元素的电负性为1。5,O元素的电负性为3.5,电负性差值为3.5﹣1.5=2.0>1.7,则Ti、O原子之间通过离子键形成化合物TiO2,故答案为:离子键;(5)乙二胺分子中氮原子成键时,σ键数目为3,含有1对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数为(3+1)=4,VSEPR模型为四面体,则N原子采取的杂化类型是sp3,乙二胺和三甲胺[N(CH3)3]均属于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很多,原因是乙二胺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使其熔沸点升高,故答案为:sp3;乙二胺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点评】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原子杂化方式判定、键角比较、电离能规律等知识,侧重辨析能力和基础知识运用能力考查,把握VSEPR模型的应用、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第一电离能变化规律、离子结构与其稳定性的关系等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2.(2024•杨浦区校级三模)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1)NH3分子的价层电子对(VSEPR)空间构型是四面体。(2)可用于检验NH3的试剂是D。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B.希夫试剂C.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D.浓盐酸(3)NH2Cl的熔点为﹣66℃。解释NH2Cl与NH4Cl熔点差异的原因:NH2Cl是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NH4Cl是离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离子键,分子间作用力比离子键弱,故离子晶体的熔点高于分子晶体熔点。(4)现有0.010molAgOH沉淀恰好完全溶于100mL氨水的原浓度是0.42mol/L(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已知:AgOH的Ksp=2.0×108,Ag++2(5)银氨溶液与醛反应生成银镜。Fe3+的氧化能力稍弱于Ag+,但使用FeCl3溶液来洗涤银镜却有很好的效果。从平衡的角度作出解释:溶液中氯化铁与银反应存在如下平衡Fe3++Ag⇌Fe2++Ag+,反应生成的Cl﹣Ag+与Cl﹣反应生成AgCl沉淀,c(Ag+)下降,平衡正向移动,导致银镜能快速溶解。Ag3PO4晶体是一种高效光催化剂,可用于光催化CO2制备甲醇以实现“碳中和”。(6)可用配位—沉淀法制备Ag3PO4高效光催化剂,流程如图所示。银氨溶液与Na2HP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Ag(N(7)光催化CO2制备甲醇的机理历程表示如下:①A②2③CO2+6e【答案】(1)四面体;(2)D;(3)0.42;(5)溶液中氯化铁与银反应存在如下平衡Fe3++Ag⇌Fe2++Ag+,反应生成的Cl﹣Ag+与Cl﹣反应生成AgCl沉淀,c(Ag+)下降,平衡正向移动,导致银镜能快速溶解;(6)3[Ag((7)CO【分析】(1)NH3分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为3+5-3(2)A.氨气是碱性气体;B.希夫试剂可以检验醛基的特征试剂;C.淀粉碘化钾试纸试用来检验氧化性物质;D.浓盐酸易挥发产生氯化氢气体与氨气相遇,产生大量白烟;(3)NH2Cl是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NH4Cl是离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离子键,分子间作用力比离子键弱;(4)①AgOH(s)⇌Ag++OH﹣Ksp=2.0×10-8,②Ag++2NH3⇌[Ag(NH3)2]+K=1.0×107,①+②,沉淀溶解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OH(s)+2NH3⇌[Ag(5)溶液中氯化铁与银反应存在如下平衡Fe3++Ag⇌Fe2++Ag+,反应生成的Cl﹣Ag+与Cl﹣反应生成AgCl沉淀,c(Ag+)下降,平衡正向移动;(6)银氨溶液主要成分为[Ag(NH3)2]OH,根据流程图信息,加入Na2HPO4溶液后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得Ag3PO4高效光催化剂,可知Na2HPO4与[Ag(NH3)2]OH反应生成Ag3PO4;(7)光催化CO2制备甲醇,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从+4价降低至﹣2价。【解答】解:(1)NH3分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为3+5-32=4故答案为:四面体;(2)A.氨气是碱性气体,应该使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故A错误;B.希夫试剂可以检验醛基的特征试剂,故B错误;C.淀粉碘化钾试纸试用来检验氧化性物质,故C错误;D.浓盐酸易挥发产生氯化氢气体与氨气相遇,产生大量白烟,可以检验,故D正确;故答案为:D;(3)NH2Cl是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NH4Cl是离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离子键,分子间作用力比离子键弱,故离子晶体的熔点高于分子晶体熔点,故答案为:NH2Cl是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NH4Cl是离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离子键,分子间作用力比离子键弱,故离子晶体的熔点高于分子晶体熔点;(4)①AgOH(s)⇌Ag++OH﹣Ksp=2.0×10-8,②Ag++2NH3⇌[Ag(NH3)2]+K=1.0×107,①+②,沉淀溶解时,AgOH(s)+2NH3⇌[Ag(NH故答案为:0.42;(5)溶液中氯化铁与银反应存在如下平衡Fe3++Ag⇌Fe2++Ag+,反应生成的Cl﹣Ag+与Cl﹣反应生成AgCl沉淀,c(Ag+)下降,平衡正向移动,导致银镜能快速溶解,故答案为:溶液中氯化铁与银反应存在如下平衡Fe3++Ag⇌Fe2++Ag+,反应生成的Cl﹣Ag+与Cl﹣反应生成AgCl沉淀,c(Ag+)下降,平衡正向移动,导致银镜能快速溶解;(6)银氨溶液主要成分为[Ag(NH3)2]OH,根据流程图信息,加入Na2HPO4溶液后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得Ag3PO4高效光催化剂,可知Na2HPO4与[Ag(NH3)2]OH反应生成Ag3PO4,离子方程式为3[Ag(故答案为:3[Ag((7)光催化CO2制备甲醇,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从+4价降低至﹣2价,则第③为:CO故答案为:CO【点评】本题考查化学键,侧重考查学生配位键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13.(2024•杨浦区校级三模)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C原子的核外电子有4种空间运动状态。(2)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将养蚕技术与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结合,发现通过给蚕宝宝喂食含有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桑叶,可以获得更加牢固的蚕丝纤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A.石墨烯像烯烃一样,是一种有机物B.碳纳米管具有丁达尔效应C.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D.蚕丝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3)甲酸(HCOOH,Ka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HCOOH中的C原子为sp3杂化B.HCOOH中的H—C=O的键角略大于120°C.甲酸钠溶液中:[Na+]>[HCOO﹣]>[H+]>[OH﹣]D.甲酸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中性:[Na+]=[HCOO﹣]+[HCOOH]Ⅱ.甲酸可在固体催化剂表面逐步分解,各步骤的反应历程及相对能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各步反应中,②生成③的速率最快B.催化剂为固态,其表面积对催化反应速率有影响C.若用D(氘)标记甲酸中的羧基氢,最终产物中可能存在D2D.甲酸在该催化剂表面分解,放出14.2kJ热量(4)有机酸种类繁多。如表是一些有机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5℃)。有机酸CH3COOHCHCl2COOHCH2BrCOOHHOOC—COOH电离平衡常数Ka1.8×10﹣55.0×10﹣21.3×10﹣3KaKaⅠ.分析乙酸的官能团结构,可以使用以下仪器分析手段BD(不定项)。A.原子吸收光谱B.红外光谱C.质谱D.射线衍射Ⅱ.CH2BrCOOH与少量Na2C2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2BrCOOH+Na2C2O4=CH2BrCOONa+NaHC2O4。Ⅲ.CH2Cl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可能是C。A.6.4×10﹣6B.3.9×10﹣4C.1.4×10﹣3D.8.0×10﹣2Ⅳ.25℃时,相同pH的两种一元弱酸CH3COOH与CHCl2CO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不定项)。A.a点的[H+]大于b点的[H+]B.a点溶液的导电性小于b点溶液C.同浓度的NaA与NaB溶液中,[A﹣]大于[B﹣]D.HA是CH3COOHⅤ.常温下,将0.1mol•L﹣1NaOH溶液滴加到20mL0.1mol•L﹣1H2C2O4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随NaOH溶液滴入量的关系如图所示。①z的近似数值是4.3(保留1位小数)。②b点时[H2C2O4]<[C【答案】(1)4;(2)CD;(3)Ⅰ.B;Ⅱ.D;(4)Ⅰ.BD;(Ⅱ)CH2BrCOOH+Na2C2O4=CH2BrCOONa+NaHC2O4;(Ⅲ)C;(Ⅳ)BC;(Ⅴ)①4.3;②<。【分析】(1)C原子序数为6,基态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s22s22p2;(2)A.石墨烯是一种很薄的石墨片,属于单质,而有机物一般是指含碳化合物;B.碳纳米管在合适的分散剂中才能形成胶体分散系;C.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D.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3)Ⅰ.A.甲酸中的C采取sp2杂化,形成三个新的杂化轨道,共平面且键的方向指向正三角的三个顶点;B.根据A分析,由于π键的形成,HCOOH中的H—C=O的键角略大于120°;C.甲酸为弱酸,甲酸钠溶液中的甲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D.甲酸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中性,[OH﹣]=[H+],根据电荷守恒[Na+]+[H+]=[HCOO﹣]+[OH﹣];Ⅱ.A.各步反应中,②生成③的活化能最小,速率最快;B.甲酸可在固体催化剂表面逐步分解,其表面积越大;C.若用D(氘)标记甲酸中的羧基氢,可能两分子甲酸中的羟基氢结合为氢气分子;D.没有明确甲酸的物质的量;(4)Ⅰ.A.原子吸收光谱利用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B.红外光谱测定未知物中所含有各种化学键和官能团;C.质谱通过分析最大的碎片离子测出分子的相对质量;D.射线衍射可识别微观粒子的结构;(Ⅱ)由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HC2O4>CH2BrCOOH>HC2O4-,依据强酸制弱酸判断CH2BrCOOH与少量Na2C2O4溶液反应生成CH2BrCOONa(Ⅲ)HOOC—COOH含两个羧基酸性较强,CH2ClCOOH只含一个羧基,酸性小于HOOC—COOH,CH3﹣是推电子基团,导致羧基中O—H键极性减小,酸性减弱;CH2Br﹣、CH2Cl﹣、CHCl2﹣均是吸电子基团,导致羧基中O—H键极性增大,酸性增强,数量越多,吸电子能力越强;(Ⅳ)pH相同的酸,稀释相同倍数时,酸性强的酸的pH的变化大,酸性较弱的酸的pH的变化小;(Ⅴ)①c点为等物质的量的Na2C2O4和NaHC2O4混合溶液,缓冲溶液的pH=pK②b点为NaHC2O4溶液,Kh【解答】解:(1)C原子序数为6,基态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s22s22p2,有4种空间运动状态,故答案为:4;(2)A.石墨烯是一种很薄的石墨片,属于单质,而有机物一般是指含碳化合物,如烯烃中含有碳、氢元素,故A错误;B.碳纳米管在合适的分散剂中才能形成胶体分散系,故B错误;C.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正确;D.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D正确;故答案为:CD;(3)Ⅰ.A.甲酸中的C采取sp2杂化,形成三个新的杂化轨道,共平面且键的方向指向正三角的三个顶点,分别与一个H、两个O原子相连,C余下的P轨道(有一个电子)与双键上的O原子的P轨道(有一个电子)形成π键,A错误;B.根据A分析,由于π键的形成,HCOOH中的H—C=O的键角略大于120°,故B正确;C.甲酸为弱酸,甲酸钠溶液中的甲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故离子浓度关系为:[Na+]>[HCOO﹣]>[OH﹣]>[H+],故C错误;D.甲酸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中性,[OH﹣]=[H+],根据电荷守恒[Na+]+[H+]=[HCOO﹣]+[OH﹣],故[Na+]=[HCOO﹣],故D错误;故答案为:B;Ⅱ.A.各步反应中,②生成③的活化能最小,速率最快,故A正确;B.甲酸可在固体催化剂表面逐步分解,其表面积越大,化反应速率越快,故B正确;C.若用D(氘)标记甲酸中的羧基氢,可能两分子甲酸中的羟基氢结合为氢气分子,则最终产物中可能存在D2,故C正确;D.没有明确甲酸的物质的量,不能计算甲酸在该催化剂表面分解放出的热量多少,故D错误;故答案为:D;(4)Ⅰ.A.原子吸收光谱利用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故A错误;B.红外光谱测定未知物中所含有各种化学键和官能团,判断结构,故B正确;C.质谱通过分析最大的碎片离子测出分子的相对质量,故C错误;D.射线衍射可识别微观粒子的结构,故D正确;故答案为:BD;(Ⅱ)由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HC2O4>CH2BrCOOH>HC2O4-,依据强酸制弱酸判断CH2BrCOOH与少量Na2C2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2BrCOOH+Na2C2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冬季课件名称
- 冬季健康知识讲座课件
- 宣传交通知识课件
- 2025届六安市重点中学物理高一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拆墙工程合同纠纷解决免责责任合同样本
- 2025版产业园区环保节能改造项目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班组安全生产安全评价协议
- 二零二五年WPS合同在线签订与履行服务合同
- 2025版共享租房平台服务标准合同
- 二零二五年企业资源计划ERP-SaaS服务合同
- 门诊分诊知识培训课件
- 猥亵谅解协议书范本
-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 2025年专业保安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林下中药材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智能运营平台解决方案
- 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施工方案
- 盘扣模板支撑体系技术交底(二级)
- 考勤离职管理制度内容
- 2011电子设计竞赛综合测评题
- 中建质量样板策划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