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十二古诗词曲阅读——模拟提升(2022·湖北襄阳·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各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中梦境写得酣畅淋漓,将爱国之心、忠君之念及自己的豪情壮志推向顶点。结句猛然跌落,在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对照中,宣泄了词人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B.“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C.辛弃疾作词多用典故,这首词成功的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霹雳”等多个典故。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战斗的激烈和顺利。2.请你为这首词中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句名句点赞,请写出你点赞的理由。(2022·河南南阳·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3.请从炼字的角度,分析“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中“始”字的丰富内涵。4.简要分析这首诗是如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悲剧命运的。(2022·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5.这首诗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之情,一个“__________”字最能概括这种情感。6.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画面。(2022·山东德州·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甲】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乙】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①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①浮云:陆贾《新语·慎微篇》中说:“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7.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从体裁形式看,两诗均为七言律诗。B.这两位诗人都是盛唐时期的代表,他们的作品都闪烁着盛唐诗歌特有的“盛唐气象”。C.两诗皆从虚处生发,登临吊古。所以,从题材来看,两诗既属登临诗,也属怀古诗。我们学过的此类诗还有《登幽州台歌》《过零丁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咸阳城东楼》等。D.两首诗选择的意象都跟登临地点或多或少有所关联。如崔诗选择了黄鹤楼的典故和黄鹤楼附近的景色为自己诗歌的意象,而李诗选择了凤凰台的典故和凤凰台附近的景致为意象。8.两诗的颈联都是写景的千古名句,试赏析艺术手法的异同。9.两首诗的尾联都以“使人愁”做结,但抒发的情感却不尽相同,结合诗歌内容简析。(2022·湖北襄阳·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0.对这首词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句句扣住“月”来写,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B.在“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词人最终选择逃离现实。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1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美好祝愿?请简析。(2022·云南昭通·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问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2.诗人在描绘景物时善用叠词,请说说诗歌颔联和颈联的几个叠词的作用。1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日暮时分,总是会让入产生万千情思,本诗的尾联和晏殊《浣溪沙》中“夕阳下几时回”都写到了日暮。请分别说说两位作者在日暮时产生了怎样的情思?(2022·湖南娄底·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发潭州杜甫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贾傅①才未有,褚公②书绝伦。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注释】①西汉时以才高招忌被贬长沙的贾谊。②褚遂良,因谏阻立武则天为皇后而被贬潭州。14.颔联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15.“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2022·湖北襄阳·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6.下列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首联写望中所见,此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B.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本联以花、鸟寄托感时伤世之情。C.尾联转入沉思,刻画了一位苍颜白发、愁绪满怀、为国为民而忧心忡忡的诗人形象。D.全诗所写意象甚多,从近景的山河城郭,到远景的春花飞鸟,一直到自身的白发,步步推进,苍老如此之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17.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2022·黑龙江大庆·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渔家傲李清照(宋代)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8.下列对诗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气势磅礴而豪迈,想象丰富而奇特,一反李清照婉约词风。B.“路长嗟日暮”,表现了诗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经历和上下求索的情怀。C.“学诗谩有惊人句”,流露词人对自己创作的不满和对诗歌艺术的孜孜追求。D.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巧妙用典,隐含对现实的失望,对理想的向往。19.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2022·河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0.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元曲中的画线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21.这首元曲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022·陕西西安·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过零丁洋【北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2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与本诗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的都是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感。请你结合诗句内容,分别说说这两位诗人是如何抒发这种情感。(2022·河南南阳·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4.诗中“古人”“来者”各具体指代的什么人?25.“念天地之悠悠”一句,对塑造作者形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2022·河北唐山·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各题。[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打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26.[甲]词作者是______,他和[乙]词作者都是______(填词派)的代表。27.[甲]词中的“狂”和[乙]词中的“壮”,从内容到情感都有相似之处,说说你的理解。(2022·内蒙古鄂尔多斯·统考二模)阅读下面诗词,完成下面小题。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28.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中描绘的景物有何不同?29.这两首诗的最后两句都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这样写的作用。(2022·河南商丘·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0.“西风”这个意象经常出现在诗人笔下,例如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马致远这首诗歌中的“西风”有两层含义,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022·江苏南通·统考二模)请运用比较阅读法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甲】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乙】狼山晓行[明]江一山①晓起向南麓②,星河落涧桥③。鸡声红日近,雁影白云遥。江静晨光发,山明雨意悄。丈夫踪迹远,未许混④渔樵⑤。【注】①江一山:字子云,南通人。②南麓:狼山南坡。③洞桥:山石之间架起的桥梁。狼山从海中逐渐成陆,初时上山须过渡,后来须过洞桥。④混:混杂其中。⑤渔樵:渔夫和樵夫,这里指普通人。32.异中求同。两首诗的正文均未出现“早”字,但运用相同的手法写出了“早”。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33.同中求异。两首诗都写了早行所见,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2022·山东滨州·统考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苦笋陆游藜藿①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②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③,约束儿童勿多取④。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⑤战风雨。【注释】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耿介:正直不阿,廉洁自持。③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④勿多取:不要取太多。干霄:高入云霄。3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侧面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C.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35.简要分析诗中苦笋有着怎样的特点?(2022·江苏宿迁·统考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吉祥寺赏牡丹①苏轼人老簪②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③。【注】①苏轼当时在杭州做官。②簪:插戴。③十里珠帘半上钩:十里长街,百姓们上卷珠帘。36.请说说“花应羞上老人头”中“羞”字的妙处。37.阅读诗歌,描绘诗人醉归的情景。38.林语堂说苏轼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下列不属于苏轼“乐天派”行为是(
)A.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B.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C.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2022·江苏无锡·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西江月·平山堂苏轼三过平山堂①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②。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③。【注释】①平山堂为苏轼恩师欧阳修生前所建。苏轼曾三次游历,皆处于政治处境艰难时。第三次是作此词时,此时距苏轼和欧阳修末次见面已达九年。②龙蛇飞动:指欧阳修在平山堂壁题留的墨迹。③此句改自白居易《自咏》:“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