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课题中国古代诗词鉴赏与创作_第1页
文化传承课题中国古代诗词鉴赏与创作_第2页
文化传承课题中国古代诗词鉴赏与创作_第3页
文化传承课题中国古代诗词鉴赏与创作_第4页
文化传承课题中国古代诗词鉴赏与创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传承课题中国古代诗词鉴赏与创作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1.请首先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身份证号和地址名称。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一、选择题1.诗词背景及作者

李白的《静夜思》是哪首诗的一部分?

A.《庐山谣》

B.《将进酒》

C.《月下独酌四首》

D.《静夜思》

2.诗词意境分析

下列哪句诗句最能体现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意境?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诗词格律判断

下列哪首诗不符合七言绝句的格律?

A.杜甫《月夜忆舍弟》

B.李商隐《无题》

C.王之涣《登鹳雀楼》

D.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诗词主题概括

下列哪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A.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B.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C.李清照《如梦令》

D.李白《将进酒》

5.诗词情感理解

下列哪句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A.王维《相思》中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杜甫《赠卫八处士》中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C.李白《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白居易《问刘十九》中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6.诗词修辞手法

下列哪句诗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A.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李清照《如梦令》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7.诗词风格辨识

下列哪首诗的风格更接近唐代边塞诗?

A.杜甫《春望》

B.王维《鹿柴》

C.李白《将进酒》

D.李清照《如梦令》

8.诗词文化内涵

下列哪句诗句体现了中国古代对月亮的神话传说?

A.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李白《把酒问月》中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答案及解题思路:

1.D(李白《静夜思》是《静夜思》这首诗本身。)

2.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诗人远望的意境。)

3.D(《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七言律诗,不符合七言绝句的格律。)

4.D(《将进酒》的主题是豪放饮酒,不涉及对故乡的思念。)

5.B(《赠卫八处士》中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

6.B(《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使用了比喻。)

7.B(《鹿柴》的风格更接近唐代边塞诗。)

8.B(《望月怀远》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体现了月亮的神话传说。)

解题思路:通过分析诗词中的关键词句、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结合文学常识,判断出正确答案。二、填空题1.诗词原文填空

(1)青青园中葵,______。

(2)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

(3)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

2.诗词出处填空

(1)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出自李商隐《锦瑟》)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自王之涣《登鹳雀楼》)

(3)______,疏影横斜水清浅。(出自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诗词作者填空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作者:______)

(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作者:______)

(3)______,江畔何人初见月。(作者:张若虚)

4.诗词题材填空

(1)______,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题材:怀古)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题材:爱情)

(3)______,夜泊牛渚怀古。(题材:山水)

5.诗词时代背景填空

(1)______,安得广厦千万间。(时代背景:唐代)

(2)______,长风破浪会有时。(时代背景:宋代)

(3)______,白日放歌须纵酒。(时代背景:唐代)

6.诗词流派填空

(1)______,悠然见南山。(流派:田园诗)

(2)______,疏影横斜水清浅。(流派:山水诗)

(3)______,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流派:边塞诗)

7.诗词文化现象填空

(1)______,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文化现象:诗画相映)

(2)______,诗中有史,史中有诗。(文化现象:诗史并重)

(3)______,诗中有哲理,哲理中有诗。(文化现象:哲理诗)

8.诗词修辞手法填空

(1)______,春水初生,春林初盛。(修辞手法:拟人)

(2)______,疏影横斜水清浅。(修辞手法:借景抒情)

(3)______,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修辞手法:排比)

答案及解题思路:

答案:

1.(1)朝露待日晞(2)不教胡马度阴山(3)飞流直下三千尺

2.(1)只是当时已惘然(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3)何人初见月

3.(1)李白(2)张若虚(3)杜甫

4.(1)怀古(2)爱情(3)山水

5.(1)唐代(2)宋代(3)唐代

6.(1)田园诗(2)山水诗(3)边塞诗

7.(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2)诗史并重(3)哲理诗

8.(1)拟人(2)借景抒情(3)排比

解题思路:

1.根据诗词内容,结合作者及时代背景,填入相应的原文。

2.根据诗词题目,查找出处,填入诗词的出处。

3.根据诗词作者,填写诗词的作者。

4.根据诗词内容,判断诗词的题材。

5.根据诗词内容,分析诗词的时代背景。

6.根据诗词风格,判断诗词的流派。

7.根据诗词内容,分析诗词所体现的文化现象。

8.根据诗词修辞手法,填写相应的修辞手法。三、判断题1.诗词作者生平判断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水之美,代表作有《将进酒》、《庐山谣》等。()

杜甫生活在唐代中期,他的诗作以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疾苦为主,被誉为“诗史”。()

2.诗词主题判断

《登鹳雀楼》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自然风光,表达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滕王阁序》主要描写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象,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和送别之情。()

3.诗词格律判断

《静夜思》是一首五言绝句,符合唐代律诗的格律要求。()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七言律诗,其格律严谨,对仗工整。()

4.诗词风格判断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通俗易懂,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等。()

李清照的词作情感细腻,善于运用意象,代表作有《如梦令》、《声声慢》等。()

5.诗词修辞手法判断

《江雪》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满江红》中运用了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气势。()

6.诗词文化内涵判断

《离骚》反映了屈原对楚国政治腐败的忧虑,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7.诗词影响判断

《唐诗三百首》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唐诗的百科全书”。()

《宋词三百首》对后世词坛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词的发展。()

8.诗词地位判断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对后世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很高的文学地位。()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桃花扇底送刘郎》,体现了作者曹雪芹的高超文学造诣,具有很高的文学地位。()

答案及解题思路:

答案:

1.√2.√3.√4.√5.√6.√7.√8.√

解题思路:

1.通过对李白生平和作品的了解,判断其诗歌特点。

2.分析诗词内容,确定其主题。

3.根据诗词的平仄、韵律等判断其格律。

4.分析诗词的语言、意象等,判断其风格。

5.识别诗词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6.结合诗词的背景和内容,理解其文化内涵。

7.根据诗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判断其重要性。

8.分析诗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判断其文学价值。四、简答题1.诗词背景介绍

请简要介绍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的写作背景,包括作者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以及创作动机。

2.诗词主题分析

分析《春望》的主题,探讨诗人如何通过这首诗表达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3.诗词意境描绘

描述《春望》中描绘的春日景象,分析这些意象如何共同营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4.诗词格律特点

说明《春望》在格律上的特点,包括诗的韵律、平仄、对仗等方面。

5.诗词情感表达

分析《春望》中诗人表达的情感,包括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6.诗词修辞手法分析

举例说明《春望》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分析这些手法如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7.诗词风格特点

探讨《春望》的风格特点,与杜甫的其他诗作相比,这首诗有哪些独特之处。

8.诗词文化内涵阐释

阐释《春望》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包括对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哲学思考。

答案及解题思路:

1.诗词背景介绍

答案:《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期所作,当时国家动荡,百姓流离失所,杜甫亲身经历了战乱之苦,因此创作了这首表达对国家和人民深切关怀的诗篇。

解题思路:结合杜甫生平和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理解诗人创作此诗的时代动机。

2.诗词主题分析

答案:《春望》的主题是对国家兴衰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诗中通过春日的景象反映了战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苦难。

解题思路: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提炼出主题,并结合时代背景进行解释。

3.诗词意境描绘

答案:诗中描绘了春日长安城荒废的景象,落花时节的哀愁,以及烽火连天的战乱,营造出一种凄凉、悲壮的意境。

解题思路:从诗中的自然景象和情感描写入手,分析意境的营造。

4.诗词格律特点

答案:《春望》是一首七言律诗,遵循严格的平仄、对仗规则,韵律和谐,结构严谨。

解题思路:分析诗的格式,判断其是否符合律诗的要求。

5.诗词情感表达

答案: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解题思路:通过诗中的情感词和意象,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

6.诗词修辞手法分析

答案: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比喻,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解题思路:识别诗中的修辞手法,分析其作用。

7.诗词风格特点

答案:《春望》的风格特点是沉郁顿挫,与杜甫其他诗作相似,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解题思路:比较《春望》与其他诗作的风格,找出其共同点。

8.诗词文化内涵阐释

答案:《春望》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哲学思考,如对战争的反思、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等。

解题思路:结合诗中的意象和情感,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五、论述题1.中国古代诗词创作手法探讨

论述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创作手法,如赋、比、兴、夸张、对仗等,并分析其在诗词作品中的运用及艺术效果。

2.中国古代诗词题材研究

以唐代为例,分析中国古代诗词中山水田园、边塞、爱情等题材的演变,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中国古代诗词文化传承

探讨中国古代诗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传承与创新,分析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4.中国古代诗词在当代的传播与应用

分析古代诗词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播方式,如网络传播、教材普及等,并探讨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5.中国古代诗词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论述中国古代诗词对现代文学创作的影响,举例说明现代作家在作品中借鉴古代诗词的表现手法和主题思想。

6.中国古代诗词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探讨中国古代诗词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关系,分析诗词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价值观。

7.中国古代诗词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

阐述中国古代诗词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分析其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贡献。

8.中国古代诗词对个人修养的影响

论述古代诗词对个人修养的影响,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诗词如何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养。

答案及解题思路:

答案:

1.中国古代诗词创作手法包括赋、比、兴、夸张、对仗等。赋是以铺陈描写为主,比是以类比手法表达,兴是以情起兴,夸张是放大或缩小事物特点,对仗是字数、声韵、意义相对应的修辞手法。这些手法在诗词作品中丰富表现力,增强艺术效果。

2.唐代诗词题材丰富多样,山水田园诗描绘自然风光,边塞诗展现战争场景,爱情诗抒发人间情感。这些题材的演变反映了时代背景和民族心理,对后世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3.中国古代诗词在历史发展中不断传承与创新,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形成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诗词在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价值观和审美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4.古代诗词在当代传播方式多样化,网络传播使诗词文化走向全球,教材普及让诗词成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古代诗词在现代社会中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广告、影视等,体现了其旺盛的生命力。

5.古代诗词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体现在作家借鉴诗词的表现手法和主题思想。如鲁迅在《阿Q正传》中运用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深刻的社会批判。

6.中国古代诗词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价值观。如唐诗中的爱国情怀、宋词中的文人气质,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7.中国古代诗词在国际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李白、杜甫等诗人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8.古代诗词对个人修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养。诗词中的哲理、情感和审美体验对个人心灵成长具有重要价值。

解题思路:

1.理解题目要求,明确论述重点。

2.搜集相关资料,分析中国古代诗词的创作手法、题材、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内容。

3.结合实际案例,论述古代诗词在当代的传播与应用、对现代文学的影响等。

4.分析古代诗词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以及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

5.结合个人修养的角度,探讨古代诗词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6.撰写答案时,注意语言表达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保证论述清晰、有条理。六、诗词创作题1.模拟古代诗词创作

题目:请以唐代诗人杜甫的风格,创作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五言律诗。

2.以某一诗词题材创作一首诗

题目:选取“山水田园”这一题材,创作一首七言绝句。

3.模仿某一诗人风格创作一首诗

题目:模仿宋代诗人苏轼的豪放风格,创作一首五言律诗,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4.结合古代诗词元素创作一首诗

题目:结合古代诗词中的“月亮”、“酒”等元素,创作一首七言绝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5.以古代诗词为主题创作一首诗

题目:以《离骚》为主题,创作一首五言律诗,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6.模拟古代诗词创作比赛

题目:请根据以下要求,创作一首符合要求的诗词:

(1)题目:《春夜喜雨》

(2)要求:五言律诗,描绘春夜雨景,表达喜悦之情。

7.结合现实生活创作一首诗

题目:以“家乡的变化”为题材,创作一首七言绝句,表达对家乡发展的感慨。

8.创作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

题目:请以“思念”为主题,创作一首五言律诗,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及解题思路:

1.杜甫风格春日五言律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解题思路:选择杜甫的五言律诗风格,注重描绘自然景色;运用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表现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

2.山水田园七言绝句:

山青水秀映晴空,鸟语花香入画中。

耕夫荷锄归来晚,牧童骑牛唱晚风。

解题思路:选取“山水田园”这一题材,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运用对仗、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句更具韵律美。

3.苏轼风格五言律诗:

千里共婵娟,相思两处愁。

江水东流去,何时到吾舟?

解题思路:模仿苏轼的豪放风格,运用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以江水东流为比喻,寓意思念之情如江水般连绵不断。

4.古代诗词元素七言绝句:

月照楼台酒满杯,夜深人静思故乡。

花前月下独徘徊,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解题思路:结合“月亮”、“酒”等古代诗词元素,描绘夜晚景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运用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使诗句更具情感。

5.《离骚》主题五言律诗:

理想与现实相矛盾,心中愁绪难排遣。

欲求仙道求不得,空余哀叹泪满衫。

解题思路:以《离骚》为主题,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句更具内涵。

6.春夜喜雨五言律诗:

春雨润如酥,润物细无声。

喜看麦苗绿,愁看江水清。

解题思路:根据题目要求,描绘春夜雨景,表达喜悦之情;运用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使诗句更具韵律美。

7.家乡变化七言绝句:

昔日田园变高楼,家乡美景渐难求。

儿时记忆随风去,岁月沧桑泪满楼。

解题思路:以“家乡的变化”为题材,表达对家乡发展的感慨;运用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使诗句更具情感。

8.思念五言律诗:

千里共婵娟,相思两处愁。

月照楼台酒满杯,夜深人静泪满楼。

解题思路:以“思念”为主题,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运用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使诗句更具情感。七、综合题1.中国古代诗词与历史事件结合

题目:请结合《长恨歌》分析唐代“安史之乱”对诗人的影响,并谈谈这首诗对后世研究历史的价值。

解题思路:

首先介绍《长恨歌》的背景和作者;

分析诗中描写的历史事件,即“安史之乱”;

探讨“安史之乱”对诗人李白的影响;

总结《长恨歌》对后世研究历史的启示和意义。

答案: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通过描写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安史之乱”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在诗中,李白以诗人的独特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对“安史之乱”的深刻反思和批判。同时《长恨歌》对后世研究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还从文学角度揭示了“安史之乱”对唐代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2.中国古代诗词与地理环境结合

题目:请以苏轼的《题西林壁》为例,分析古代诗词中地理环境对诗歌意境的影响。

解题思路:

介绍《题西林壁》的背景和作者;

分析诗中的地理环境描写;

探讨地理环境对诗歌意境的影响;

总结地理环境在古代诗词创作中的重要性。

答案:

苏轼的《题西林壁》描绘了庐山的美景,其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庐山的地理环境。在这首诗中,地理环境与诗歌意境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地理环境对古代诗词意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理环境可以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地理环境可以衬托诗人的情感;地理环境可以为诗歌赋予独特的意境。

3.中国古代诗词与民间传说结合

题目:请结合《白蛇传》中的民间传说,分析古代诗词在传承民间文化中的作用。

解题思路:

介绍《白蛇传》的民间传说背景;

分析古代诗词在《白蛇传》中的运用;

探讨古代诗词在传承民间文化中的作用;

总结古代诗词在民间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答案:

《白蛇传》是一部充满浪漫色彩的民间传说,古代诗词在传承这一民间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古代诗词为《白蛇传》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使得故事更具吸引力;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有助于传达故事的主题;古代诗词在民间传说的传承过程中,发挥了传播和弘扬民间文化的作用。古代诗词在民间文化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4.中国古代诗词与现代科技结合

题目:请以李白《将进酒》为例,探讨古代诗词在当代科技发展中的启示。

解题思路:

介绍李白《将进酒》的背景和作者;

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探讨古代诗词在当代科技发展中的启示;

总结古代诗词对科技发展的借鉴意义。

答案:

李白的《将进酒》以豪放、奔放的笔触,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在当代科技发展中,这首诗具有以下启示:古代诗词的豪放精神鼓励我们在科技领域不断摸索创新;古代诗词的乐观态度提醒我们在面对科技挑战时保持积极心态;古代诗词的丰富内涵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科技发展方向的智慧。古代诗词在当代科技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5.中国古代诗词与哲学思想结合

题目:请以陶渊明《归园田居》为例,分析古代诗词中哲学思想对诗歌意境的影响。

解题思路:

介绍陶渊明《归园田居》的背景和作者;

分析诗中的哲学思想;

探讨哲学思想对诗歌意境的影响;

总结哲学思想在古代诗词创作中的地位。

答案:

陶渊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