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选择题1.一个池塘里所有的生物形成了一个()。A.生态系统 B.群落 C.物种 D.食物网2.植物种子能够顺利萌发的必备条件是()A.阳光、空气、水分B.土壤、适宜的温度、空气C.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D.土壤、阳光、适宜的温度、空气3.到了秋冬季节,猫和狗等动物都要换上厚厚的毛,这是为了适应环境中的()变化。A.光照 B.温度 C.阳光 D.湿度4.我们用来制作生态瓶的瓶子是要透明的,这是因为()A.让里面的植物见光B.看起来干净些C.既让里面的植物受到光照,又便于观察D.让生态瓶更加美观5.下面材料中,不适宜制造船的是()。A.石头 B.木头 C.钢铁 D.竹子6.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A.相互利用的关系 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 D.互惠互利的关系7.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8.海洋深处没有绿色植物的生存,最主要是因为那儿缺少()。A.阳光 B.温度 C.动物 D.空气9.从食物链的角度看,大量使用农药反而使害虫增多的原因是()。A.环境的污染严重 B.益虫被大量消灭C.使害虫产生抗药性 D.食虫鸟大量减少10.渡船的底部特别宽阔,这样设计的目的是()。A.提高船的稳定性 B.提高船的载重能力C.减小船的阻力 D.更加美观11.用相同的正方形铝箔做成不同底面积的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船舷越高,载重量越大。 B.底面积越大,载重量越大。C.底面积越大,载重量越小。 D.以上说法都不对。12.在三个同样的小船中放入不同数量的垫圈,它们均能浮在水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只小船排开的水量一样多,所以受到的浮力也一样大。B.装载垫圈最多的小船排开的水量最大,受到的浮力也就最大。C.装载垫圈最多的小船排开的水量最小,受到的浮力也就最大。D.装载垫圈越多的小船排开的水量越大,但三只小船受到的浮力一样大。13.潜水艇要浮到水面上来,应()A.排出水舱中的水,减轻潜水艇的重量。B.向水舱里充水,增加潜水艇的重量。C.增加潜水艇的体积,增大浮力。D.减小潜水艇的体积,增大浮力。14.许多同学都设计制作了生态瓶,评价其设计与制作水平的主要标准是()A.生态瓶中植物数量的多少。 B.生态瓶中动物数量的多少。C.整个生态瓶的美观程度。 D.生态瓶维持稳定的时间长短。15.下列食物关系的描述中,不能形成食物链的是()A.小鱼被大鱼吃,虾米被小鱼吃 B.青草被小羊吃,小羊被狼吃C.菜叶被青虫吃,青虫被小鸟吃 D.禾苗被蝗虫吃,蝗虫被小鸟吃16.晓敏设计实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都相同,一组放在阳光下,一组放在暗箱中。晓敏研究的是哪个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A.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B.土壤对种子发芽的影响C.光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D.水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17.蛇到了冬天要冬眠,而老鼠却在四季都能正常活动,这说明()。A.蛇的生命没有老鼠顽强B.只有老鼠能适应寒冷的环境C.蛇无法在冬天寒冷的环境下生存D.每种动物都有与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生活方式18.小科同学将泡沫塑料按入水中,他会感觉到()。A.手受到竖直向上的力B.手受到竖直向下的力C.手不受力D.手先受到竖直向上的力再受到竖直向下的力19.将一个漂浮的泡沫块慢慢按入水中,一直按到水底,这个过程中它受到的浮力会()A.先增大后不变 B.先增大后减小C.一直增大 D.不变20.在独木舟上放置多个钩码时,最可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是()A.正中叠加B.均匀放置C.均匀搁置(船舱上部)D.随意放置21.在制作生态瓶的实验中,下列哪种做法不会使小鱼频繁浮到水面。()A.减少水草的数量 B.增加小鱼的数量C.向生态瓶中加更多的水 D.减少生态瓶中的水22.“水稻→田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A.水稻 B.田鼠 C.蛇 D.鹰23.与独木船相比,竹筏有很多优点,下列属于竹筏的优点的是()。A.能够浮在水面上B.竹筏的载重量变大,竹筏的稳定性更好C.竹筏的防水性好D.制作简单24.蚯蚓喜欢阴暗、潮湿、安静的环境,主要以腐烂的落叶、蔬菜碎屑、作物秸秆等为食。下面最适合蚯蚓生活的是()A.晒干的食物残渣堆B.养鸡场潮湿的粪便、余料垃圾堆C.可供回收的塑料收集盒D.砂石、钢材堆积的建筑垃圾场25.下列选项不属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A.温带地区许多植物到冬天会出现落叶现象B.生长在热带雨林中的植物一般叶子比较宽大C.河边垂柳的树枝长向河心D.浮在水面的植物一般根系不太发达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26.蜻蜓点水是为了适应气候环境的变化。()27.银杏树到冬天会落叶,这是它对冬天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28.做种子发芽实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放多粒种子,是为了减少实验的偶然性。()29.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互相影响,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30.绿豆苗的茎和叶会向着有光的方向生长。()31.测试竹筏的载重量时,将螺母全堆放在竹筏的前端,可以放更多的螺母。()32.如果我们制作的小船不能通过测试,要进行改进,不能轻易放弃。()33.我国古代发明的龙骨结构可以大大增加船的牢固程度。()3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完整的食物链。()35.在大自然中,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三、连线题36.将下列植物所具有的特征以及其适应的环境用线连起来。松树叶刺热带雨林仙人掌针叶沙漠莲藕叶片宽大山地芭蕉树茎叶上有许多空洞水中四、综合题37.下表是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做的实验记录,请观察表格回答问题。(1)小组中的果果选择了图中的①号杯和③号杯进行对比实验,她想研究的是种子发芽是否需要。(2)贝贝想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她应该选择号杯和号杯进行探究。(3)上述实验中,除了贝贝和果果所研究的条件外,还可以研究其他的条件。②号杯和③号杯可以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③号杯和④号杯可以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4)经过我们的研究可以得出:、、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5)完成种子发芽研究后,明明和乐乐把发芽的绿豆种在学校一个花坛里,在生长程中绿豆苗和花坛里其它生物可能发生什么样的食物关系,请写出其中一条食物链。38.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根据此图回答问题。(1)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共有()种生物。A.6 B.5 C.4(2)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青蛙,那么短期内出现的现象是()A.蜘蛛的数量保持不变B.蛇的数量迅速增加C.蝗虫会大量繁殖(3)该食物网中的能量最终会流向()。A.食虫鸟 B.蛇 C.蜘蛛(4)如果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效益,大量捕食蛇、青蛙和鸟类,会造成、和的大量繁殖,毁坏该系统。39.琳琳组用橡皮泥设计、制作小船(如下图)并进行了实验,他们发现:

(1)把一块实心的橡皮泥放入水中会,把它做成空心的船型或碗型在水中可以。(填“下沉”或“漂浮”)(2)把用橡皮泥制作的小船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是水的。(3)用同样大小的橡皮泥制成的小船,体积越大,小船的载重量越;体积相同的两个小船,用的橡皮泥越多,小船的载重量越。(4)用橡皮泥制作的两个平行船体的小船比单个船体的小船更,这使得他们明白“赤壁之战”中曹操用铁索将战船连在一起的原因了。(5)他们把船首做成流线型可以减小船在水中的受到的;靠风力行驶的小船无法自行持续行驶,他们给小船装上了装置,解决了这个问题。40.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船的研究》,并尝试了用浮的材料和沉的材料造船。请回忆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船舶发展史中,最古老的船是____。A.竹筏 B.独木舟 C.帆船(2)竹筏与独木舟相比,主要解决了独木舟的____缺点。A.材料易得 B.制作简单 C.容易倾覆(3)竹筏的一端向上翘起,主要是为了。(4)如果用一块边长12厘米长的铝箔纸做船,小明设计了三种不同底面积的船,如图2所示。①底面积最大的是。(填“甲”“乙”或“丙”)②船舷最高的是。(填“甲”“乙”或“丙”)③货物装载量最大的是(填“甲”“乙”或“丙”),理由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分析】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一个池塘里所有的生物可以看成一个生物群落。2.【答案】C【解析】【分析】种子是有生命的,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要落在适宜的环境里,它就能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3.【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通常会有冬眠、迁徙、换毛、洄游等行为。到了秋冬季节,猫和狗等动物都要换上厚厚的毛,这主要是为了适应温度的变化。4.【答案】C【解析】【分析】生态瓶就是把一些小动物、植物(提供氧气)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自给自足,短时间内不加任何食物,生物皆能生存,这就是生态瓶。我们用来制作生态瓶的瓶子是要透明的,这是因为既让里面的植物受到光照,进行光合作用,给动物提供食物和氧气;而且还便于我们观察。5.【答案】A【解析】【分析】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木头、钢铁、竹子适宜制造船,石头不适宜制造船。6.【答案】B【解析】【分析】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所以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7.【答案】B【解析】【解答】热带温度太高,不适宜种植苹果树,北方温度太低,不适宜种植柑桔。【分析】本题考查制约植物生长的因素。8.【答案】A【解析】【分析】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海洋深处没有绿色植物的生存,最主要是因为那儿缺少阳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9.【答案】B【解析】【分析】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的,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从食物链的角度看,如果大量使用农药,食虫鸟会因误食有毒的害虫而被毒死,从而害虫会因为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10.【答案】A【解析】【分析】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为了提高船的稳定性可以把船舱分隔开或增加船的底面积。所以渡船的底部特别宽阔,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提高船的稳定性。11.【答案】D【解析】【分析】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所以用相同的正方形铝箔做成不同底面积的船,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12.【答案】B【解析】【分析】船的载重量是船舶装载货物重量的能力,是判断船运载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船的载重量等于总排水量减去空船重量。在三个同样的小船中放入不同数量的垫圈,装载垫圈最多的小船排开的水量最大,受到的浮力也就最大。13.【答案】A【解析】【分析】潜艇靠调节自身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下潜和上浮。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为了让潜艇上浮可以通过排出压载舱里的海水减少自身重量,为了让潜艇下沉可以通过向压载舱里加海水增加自身的重量。14.【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瓶由生物和非生物两部分组成,我们制作的小生态瓶要想长期维持稳定,应该注意的是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配比合理,不合理,就不能维持生态平衡,所以我们在评价自制的生态瓶时,主要的评价标准是生态瓶维持平衡的时间长短。15.【答案】A【解析】【分析】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的源头在绿色植物,终点是凶猛的肉食动物。

A:小鱼被大鱼吃,虾米被小鱼吃,错误;没有生产者;

B:青草被小羊吃,小羊被狼吃,正确;

C:菜叶被青虫吃,青虫被小鸟吃,正确;

D:禾苗被蝗虫吃,蝗虫被小鸟吃,正确。16.【答案】C【解析】【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都相同,一组放在阳光下,一组放在暗箱中。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光照,所以研究的是光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17.【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通常会有冬眠、迁徙、换毛、洄游等行为。蛇到了冬天要冬眠,而老鼠却在四季都能正常活动,这说明每种动物都有与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生活方式。18.【答案】A【解析】【分析】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19.【答案】A【解析】【分析】将一块漂浮的泡沫块慢慢按入水中,由于开始浸入水中的泡沫面积小,受到的浮力小;当泡沫慢慢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在增大;若泡沫完全浸入水中一直按到水底,受到的浮力不再变化;整个过程它所收到的浮力是先增大后不变。20.【答案】B【解析】【分析】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为了提高船的稳定性可以把船舱分隔开或增加船的底面积。在独木舟上放置多个钩码时,将钩码均匀放置,可以保持相对稳定。21.【答案】C【解析】【分析】动物和人类一样,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从外界获取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在制作生态瓶的实验中,减少水草的数量、减少生态瓶中的水、增加小鱼的数量都会减少瓶中的氧气,使小鱼频繁浮到水面;向生态瓶中加更多的水,氧气增多,不会使小鱼频繁浮到水面。22.【答案】A【解析】【分析】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是能够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多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题中食物链的生产者是水稻,田鼠、蛇、鹰都是消费者。23.【答案】B【解析】【分析】竹筏通过加大船体、增加底面积,比独木舟更稳定,装载的货物也更多;竹筏弥补了独木舟的部分不足,缺点是易浸水。24.【答案】B【解析】【分析】蚯蚓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陆生生物与土壤生态传递的桥梁。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所以养鸡场潮湿的粪便、余料垃圾堆最适合蚯蚓生活。25.【答案】C【解析】【分析】A:温带地区许多植物到冬天会出现落叶现象,属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B:生长在热带雨林中的植物一般叶子比较宽大,属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C:河边垂柳的树枝长向河心,错误;体现了植物的向水性;

D:浮在水面的植物一般根系不太发达,属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26.【答案】错误【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蜻蜓点水是为了产卵。27.【答案】正确【解析】【分析】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银杏树到冬天会落叶,这是它对冬天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28.【答案】正确【解析】【分析】一般实验我们都会进行两到三次,反复进行多次实验,可以避免偶然因素干扰实验结果,使实验结论更科学、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同理做种子发芽实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放多粒种子,是为了减少实验的偶然性。29.【答案】正确【解析】【分析】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比如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互相影响,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30.【答案】正确【解析】【分析】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绿豆苗的茎和叶会向着有光的方向生长。31.【答案】错误【解析】【分析】测试竹筏的载重量时,将螺母全堆放在竹筏的前端,这样容易导致侧翻;应该将螺母均匀放置在竹筏上,这样可以放更多的螺母。32.【答案】正确【解析】【分析】做实验不能轻言放弃。33.【答案】正确【解析】【分析】船底的龙骨结构,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不但能使船更加坚固,而且使其抗御风浪的能力大大增强,对世界船舶结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34.【答案】错误【解析】【分析】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的源头在绿色植物,终点是凶猛的肉食动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没有生产者,即绿色植物,所以不是一个完整的食物链。35.【答案】正确【解析】【分析】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网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所以在大自然中,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36.【答案】【解析】【分析】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芭蕉树叶宽大,有利于水分蒸发,生活在热带雨林中;松树的叶呈针形,可减少水分蒸发,生活在山地里;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状,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生活在沙漠中;莲藕生活在水中,茎叶上有许多空洞。37.【答案】(1)水分(2)③;⑤(3)空气;适宜的温度(4)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5)绿豆苗→蚜虫→七星瓢虫【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水,所以研究的是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

(2)对比实验中每组实验只有唯一的变量,由于研究的是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唯一的变量是,所以他应该选择③号杯和⑤号杯进行探究。

(3)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②号杯和③号杯控制的因素是空气,所以②号杯和③号杯可以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空气。③号杯和④号杯控制的因素是温度,所以③号杯和④号杯可以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

(4)种子是有生命的,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要落在适宜的环境里,它就能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5)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在生长程中绿豆苗和花坛里其它生物的食物链有:绿豆苗→蚜虫→七星瓢虫38.【答案】(1)B(2)C(3)B(4)蜘蛛;蝗虫;鼠【解析】【分析】(1)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蝗虫→蜘蛛→青蛙→食虫鸟→蛇,共有6种生物。

(2)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这个平衡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青蛙,那么短期内出现的现象是蜘蛛的数量和蝗虫会大量繁殖,蛇的数量减少。

(3)食物链的生产者能够自己制造食物,消费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是吃与被吃的过程中,能量发生了传递,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它们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该食物网中的能量最终会流向蛇。

(4)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网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如果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效益,大量捕食蛇、青蛙和鸟类,会造成蜘蛛、蝗虫和鼠的大量繁殖,毁坏该系统。39.【答案】(1)下沉;漂浮(2)浮力(3)大;小(4)稳定(5)阻力;风力推进【解析】【分析】(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橡皮泥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做成船型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