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届九年级一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答题时间为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1)山川风物,总让文人感怀至深。游琅琊山,欧阳修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记》)抒写寄情山水的旷达情怀;远眺泰山,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岳》)抒发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登临黄鹤楼,崔颢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表达游子的思乡愁绪。(2)面对别离,我们思绪万千,文人骚客更是如此。中秋之夜,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表达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送别友人,王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元二使安西》),抒发对友人远行的担忧和真挚而深沉的惜别之情。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甲】幼虫爬出洞口后,会寻找一个空中支点爬上去,用前爪牢牢地抓住,脑袋昂着,休息片刻,让悬着的爪臂变硬。接着,中胸从背部裂开来,蝉从壳中蜕变而出。刚蜕变的蝉双翼湿rùn、沉重、透明,身体呈浅绿色带白斑。它需长时间沐浴在空气和阳光中强壮身体、改变体色,最后体色变深,完成蜕变。乙】螳螂体型jiǎo健,上衣雅致,体色淡绿,薄翼修长,小嘴尖尖。借助柔软脖颈,它的头可以转动,能左右旋转,俯仰自如,几乎带有面部表情。然而,它看似典雅优美,实则是昆虫界的“老虎”,是埋伏着捕捉新鲜肉食的妖魔,那看似祈祷的臂膀,实则是可怕的劫掠工具。(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蜕()变湿rùn()jiǎo()健劫()掠(2)《昆虫记》被称为“昆虫史诗”,书中的昆虫就是一首首诗,请仿照下面示例,以【甲】文段中的昆虫为对象,写一首三行诗。示例:圣甲虫你以污秽为食却时刻吐露着母爱的馥郁(3)法布尔笔下的昆虫世界充满趣味,螳螂“看似典雅优美,实则是昆虫界的‘老虎’”。请结合《昆虫记》整本书阅读,谈谈你对螳螂这一特点的认识。3.复兴学校开展以“魅力安徽风情游”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学校计划拍摄一部宣传安徽乡村的短视频,假如你是短视频策划人,请策划短视频的拍摄主题、主要内容,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2)下面是安徽旅游的标识,同学们对标识的内容和创意展开讨论,请你根据情境,将对话补充完整。学校小皖:标识将安徽许多标志性元素巧妙融合。比如青山造型形似黄山山峰,展现了安徽丰富的自然山水资源。小徽:是的,还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小安:标识下方“美好安徽迎客天下”的字体采用传统书法风格,富有传统韵味与艺术感。小宁:是的,而且这四个字也传达出②_________________(3)下面是李华同学为本次活动拟写的宣传稿,请你帮他修改、完善。踏上魅力安徽风情游之旅,邂逅别样精彩。走进西递古村,观看如诗如画的水墨景致;来到宣纸作坊,触摸千年传承的技艺温度;[甲]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民俗活动精彩纷呈,花鼓灯热情奔放,傩戏神秘古朴。[乙]这里还有徽菜飘香,臭鳜鱼、毛豆腐……,众多美食以独特风味唤醒你的味蕾。徽风皖韵,山水成诗。[丙]在风情多元的安徽,一定能让你收获美好旅程。①在[甲]处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句式。②[乙]处画线句子有一处标点使用有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③[丙]处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二、阅读(55分)[一](23分)苦槠豆腐刘国芳①村里有几个老人,总是坐在一起。冬天,到处草枯叶黄,包括他们边上的苦槠树,叶子差不多也落光了。树上还有苦槠子。风吹来,苦槠子沙沙地落下,落雨一样。离他们不远,还有一棵乌桕树。这个季节,乌桕树只剩下果实了,果实外面的皮也脱落了,只剩下白白的乌桕子。风吹来,乌桕子也时不时地落下来。离乌桕树不远,是无患子树。冬天里,无患子树叶也落光了。树上有无患子。风吹来,无患子也是左一个右一个跌落在地。还有一棵柚子树,是那种没人吃的土柚子。因为没人吃,柚子只能在树上长老。风吹来,扑腾一个柚子掉下来。风不停地吹,柚子树下便扑腾扑腾地响个不停。几个老人都看到柚子落下来,也看到苦槠子、乌桕子在风中落下,当然还看到无患子左一个右一个落在地上。一个老人便叹一声,跟其他几个老人说:“忽然觉得我就是这无患子。”②几个老人看着他。③老人又说:“记得小时候,我们都用无患子洗衣服。”④一个老人接嘴:“现在没人用它洗衣服了。”⑤又一个老人接嘴:“现在莫说拿它洗衣服,大多数年轻人恐怕都不知道这东西可以洗衣服。”⑥说着话时,风吹来,啪嗒啪嗒,几颗无患子落下来。那个把自己比喻成无患子的老人又说:“所以我说我是无患子,没有用了。”⑦一个老人便看着乌桕子说:“你说你是无患子,那我便是乌桕子。”⑧一个老人接嘴:“以前乌桕子可以卖钱,现在怎么没人收乌桕子呢?”⑨那个把自己比喻为乌桕子的老人说:“没用呗,就没人收。”⑩他们说着话时,一个小女孩来了,她喊:“爷爷,我们来捡苦槠子。”一个老人便起身,和孙女一起到苦槠树下捡苦槠子。⑪坐在这里一共有四个老人,一个起身去捡苦槠子,还剩下三个坐在那里。呆坐了一会儿,一个老人说:“你们一个说自己是无患子,一个说自己是乌桕子,那我就是柚子。”⑫一个老人接嘴:“以前柚子最有用,不但可以吃,柚子皮还可以做菜,做柚丝、柚子糖。”⑬一个老人说:“现在谁吃这土柚子!”⑭一个老人说:“如果有人吃,柚子也不会跌得满地都是。”⑮那个把自己比喻为柚子的老人说:“一句话,现在的土柚子,包括我们都没有用了。”⑯说到这里,三个老人看着那个捡苦槠子的老人说:“我们三个,一个是乌桕子,一个是无患子,一个是柚子,你是什么呢?”⑰捡苦槠的老人说:“那我就是苦槠子。”⑱一个老人说:“也是,你现在都在捡苦槠子。”⑲另一个老人则说:“捡这东西做什么呢?”老人的孙女说:“做苦槠豆腐呀。”⑳一个老人说:“那多麻烦,我才懒得去做这东西。”㉑捡苦槠的老人说:“我孙女喜欢吃。”㉒几个老人不再说什么,呆坐着。后来风大了,几个老人起身走了,只有那个老人还在和他孙女一起,捡苦槠子。㉓这个冬天非常寒冷,几个老人中的一个忽然就爬不起床了。那时候捡苦槠子的老人坐在门口剥苦槠子,把苦槠子外面的硬壳剥掉。有人过来跟他说:“李阿公病了,床都起不了。”㉔捡苦槠子的老人便去看那个叫李阿公的老人。见后,李阿公跟他说:“人老了,真不行了,忽然就起不了床了。”捡苦槠子的老人说:“头痛脑热的,正常,会好。”㉕只是,老人没好,后来一直卧床不起。这之后不久,另一个老人忽然就走了,连什么病都不知道。接着,又一个老人也走了。㉖四个老人,病了一个,走了两个,还留下一个健在,就是那个捡苦槠子的老人。他还在做苦槠豆腐——先用石磨磨苦槠子,磨好,用清水漂……总之,做苦槠豆腐很复杂,就像先前那个老人说的那样,太麻烦。但老人不怕麻烦,他最终把苦槠豆腐做好了。煮给孙女吃时,孙女说:“爷爷,苦槠豆腐真好吃。”㉗寒冷的冬天慢慢过去了,春天来了,苦褚树上又冒出了新叶。老人和他孙女都看见了苦椭树上长出的新叶,小女孩于是跟爷爷说:“爷爷,苦槠树上又长叶子了。到时候结出苦槠子,我们再去捡苦槠子,做苦槠豆腐。”㉘老人说:“好。”(选自“小小说选刊”公众号2025年2月19日,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个冬天,当初坐在一起聊天的四个老人,病了一个,走了两个,只有捡苦槠子的老人还健在。B.文章通过对话,展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故事的发展,使读者体会到老人的感慨和对传统的眷恋。C.春天苦槠树长出新叶时,小女孩主动跟爷爷说还要做苦槠豆腐,是为了让老人觉得自己还有用处。D.通过描写老人做苦槠豆腐时如“用石磨磨苦槠子”“用清水漂”等动作,展现出老人的娴熟与专注。5.小说开头写苦槠树等树的树叶凋零、果实掉落,有什么作用?6.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两处,并简要分析其作用。7.请简要分析文中捡苦槠子的老人的形象。8.文章借无患子、乌桕子、柚子和苦槠子这些果实表达了哪些主题?请简要分析。[二](16分)材料一在建筑布局上,苏州园林从总体来说是自由的,特意避免中轴,讲究不规则的奇缺美,讲究曲径通幽。那蜿蜒错落的小径使游客放慢脚步,仔细欣赏如诗如画的美景。如惯用长廊和粉墙花窗来分隔园景,但又隔而不断,相互掩映。透过漏窗看景色,有“步移景异”之趣,使得园林变幻无穷。尤其与山、池、树、石组合,使得园林灵活多变,主体突出,宾主分明。善用借景,拓宽空间,丰富内涵,体现和谐美。所有建筑都精致美观,令人心情舒畅怡然。如留园池南涵碧山庄、明瑟楼和池东曲溪楼、西楼是一组高低错落、紧密相连的建筑群。间有小院,在石峰和绿树衬映下,显得造型丰富而又有变化。(选自高桃芝《苏州园林甲天下》,有删改)材料二①苏州园林的最大特点,是纯属私家,不沾皇气。其核心受归隐文化影响。园子的主人,或是当官者被贬,或是当权者下野,或是年长者告老还乡。一般地讲,古时为官者一有文化,二不缺钱。山林野趣,是古人最向往的。②早期的苏州园林不是一次完成的,往往是园子的主人在“基本建设”刚搞完的时候,就把一些文人雅士请来把脉,饮酒赋诗、题匾撰联,好的主意便融到往下造的亭台楼阁中去了。(选自徐风《苏州园林:文人趣味与归隐文化》,有删改)材料三中国古典园林具有综合艺术性,文化场所功能突出。无论诗歌、绘画、书法,还是茶道、琴曲、戏剧,在中国古代多以园林为舞台。亭台楼榭之中可抚琴可作诗,可吹拉弹唱,可笔墨雅集,古典园林与古典艺术和谐共生。苏州网师园中有看松读画轩、怡园有坡仙琴馆,江南才子余怀在无锡寄畅园欣赏昆曲后,写下名篇《寄畅园闻歌记》……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古典园林,大多承载着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的流韵余响。(选自黄晓《园林创新诗意栖居》,有删改)材料四①如果说山是园林的骨骸,那么,水就是园林的血脉。苏州园林多水,而且大多引用活水,或暗通源泉,使水流终年不尽。②网师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小家碧玉”,它的面积不大,占地8亩左右,却巧妙运用透视学原理,使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的技艺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③水池四周的建筑虽紧贴水面,但体态轻盈,而较大的建筑则退避池岸,留出空间植树种花。在池岸的处理上也昼使之亲近水面,矶石低矮,表现池水充盈。在涓涓溪流上架起尺度极小的舞台布景式的小桥,形成桥小池大的强烈对比。以水田、小溪的虚虚实实反衬出水池的疏朗宽阔。④江南美,美在水,江南园林之美,也离不开涟漪轻泛的一泓碧水。拙政园,以水池为中心,悠悠流水萦绕着园内主要建筑。整个水面约占全园面积的五分之三,既有分隔变化,又彼此贯通,互相联系,形成朴素开朗、淡雅素净的自然风貌,再现了秀丽江南的山山水水的美色。(选自“央视网·中国风”2025年3月5日,有删改)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州园林常用长廊和粉墙花窗来分隔园景,隔而不断,能让游客感受“步移景异”之趣。B.苏州园林竣工后,主人邀请文人雅士饮酒赋诗、题匾撰联,再对园林亭台楼阁进行修改。C.中国古典园林与古典艺术和谐共生,网师园的松读画轩和怡园坡的仙琴馆均有体现。D.网师园面积不大却运用透视学原理营造小中见大效果;拙政园流水萦绕园内主要建筑,10.下面材料能否作为材料二的佐证材料?请说明理由。拙政园由明代御史王献臣所建,“拙政”二字取自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的“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11.材料四的语言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12.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三](16分)【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夫江者,众水之所归也。其源滥觞①于岷山,经行乎蜀、楚、吴、越数千里之地,纳百川合万派,浩瀚汪洋,横无际涯。其势盛,其声大,其色苍然以深,其流混混以浊。余尝夜卧听之浩浩乎若奔雷汹汹乎若战鼓,又如百万之师,衔枚②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少焉,风息浪平,江声寂然,惟闻四壁虫声唧唧,与夫渔舟之欸乃,樵歌之悠扬而已。方其奔腾澎湃之时,虽有豪士健卒,无所施其勇;虽有智士辩客,无所用其谋。及其安流顺轨,一苇可杭③,虽童子妇女,皆能操舟而济。(选自江盈科《雪涛阁记》)【注释】①滥觞:泛指事物起源。②枚:士兵口衔的用具,用以防止喧哗。③杭:渡。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前人之述备矣备:_____(2)南极潇湘极:_____(3)衔枚疾走疾:_____(4)及其安流顺轨及:_____14.请用“/”给画波浪线句断句,限断两处。余尝夜卧听之浩浩乎若奔雷汹汹乎若战鼓15.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虽有智士辩客,无所用其谋。16.两文都善用修辞手法来表现水的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三、写作(55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在多彩又充满挑战的初中生活里,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高光的时刻。或是在运动场上力压群雄冲过终点线的畅快淋漓,或是在舞台上自信从容地唱出动人旋律的熠熠生辉,或是在学科竞赛中思维敏捷、对答如流的胸有成竹……那一刻,你不再是人群中默默无闻的一员,而是成了自己生活这部大剧里当之无愧的主角,绽放出只属于你的独特光芒。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自拟标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

25届九年级一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答题时间为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题答案】【答案】①.醉翁之意不在酒②.在乎山水之间也③.会当凌绝顶④.一览众山小⑤.日暮乡关何处是⑥.烟波江上使人愁⑦.但愿人长久⑧.千里共婵娟⑨.劝君更尽一杯酒⑩.西出阳关无故人【2题答案】【答案】(1)①.tuì②.润③.矫④.jié(2)示例:蝉你深藏地下度过漫长的黑夜却给人们带来了夏日的欢歌(3)在《昆虫记》里,螳螂是极具反差感的独特存在。它外形优雅,薄翼修长,小嘴尖尖,颈部灵活。可一旦进入捕猎状态,就尽显“老虎”本性。它前肢如锐利的大刀,瞬间出击,动作迅猛,能精准捕获猎物,毫不留情。在求偶时,雌螳螂还会吃掉雄螳螂,尽显冷酷凶残。(意思对即可)【3题答案】【答案】(1)示例:拍摄主题:邂逅皖美乡村,共赴田园之约。主要内容:开篇展示乡村的晨曦与宁静田野,接着呈现村民劳作、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的场景,再展示乡村美食的烹饪过程,最后以游客在乡村游玩的欢乐画面收尾。(2)①.示例:飞檐翘角的徽派建筑,体现出安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或“崖边傲立的迎客松,表现了安徽人的热情好客”)②.安徽热情好客,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的友好态度。(3)①示例:登上黄山之巅,观赏缥缈灵动的云海奇松②删去第二个逗号。③风情多元的安徽,一定能让你收获美好旅程(或“在风情多元的安徽,你一定能收获美好旅程”)。二、阅读(55分)[一](23分)【4~8题答案】【答案】4.C5.①营造出衰败、萧瑟、冷清的氛围,为故事的展开奠定了压抑的情感基调。②以凋零的景象烘托出老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突出了老人的孤独感和对自身价值的迷茫。③果实掉落引发了老人之间关于果实用途和自身价值的讨论,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6.①果实今昔对比,无患子、乌桕子、土柚子过去用处大,如今却被弃用,展现出时代变迁对传统事物的冲击。②老人间的对比,其他老人感慨自身无用,捡苦槠子的老人却积极为孙女做豆腐,坚守传统,表现出捡苦槠子老人积极的心态。7.示例:①疼爱晚辈:老人不顾做苦槠豆腐工序烦琐,只因孙女喜欢吃,便耐心去捡苦槠子、剥皮、制作豆腐,在寒冷冬日为孙女带来温暖与满足,尽显对孙女的疼爱。②坚守传统:即便身边老人感慨传统事物无用,他仍执着于捡苦槠子做苦槠豆腐,保留着这一传统技艺,展现出对传统的坚守。③积极乐观:面对同伴患病、离世等生活的沉重打击,他没有过度悲伤消沉,依旧认真生活,用心做苦槠豆腐,有着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8.无患子、乌桕子、柚子以前各有用途,如今无人问津,作者借此表达了对时光变迁与传统消逝的感慨;文中老人们将自己比作无患子、乌桕子、柚子,象征着一些老人觉得自己在现代社会中失去了价值,作者借此表达了对老年人命运和价值的思考;苦槠子经过复杂的工序能制成苦槠豆腐,给孙女带来快乐,并且到春天苦槠树又长出新叶,作者借此表达了对生命的坚韧与亲情的赞美。[二](16分)【9~12题答案】【答案】9.B10.能。拙政园是明代御史王献臣所建的,“拙政”取自体现归隐之意的《闲居赋》,王献臣为官身份及“拙政”二字来源,都体现了苏州园林受归隐文化影响,且为私家园林,与材料二苏州园林属私家、受归隐文化影响的观点相符。11.示例:①生动形象,“山是园林的骨骸”“水就是园林的血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山和水在园林中的重要地位和各自的特点;②准确严谨,在介绍网师园面积时,明确指出“占地8亩左右”,用具体的数字准确地说明了网师园的规模大小;③富有诗意和美感,“江南美,美在水,江南园林之美,也离不开涟漪轻泛的一泓碧水”,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江南及江南园林与水的密切关系,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12.①建筑布局自由灵活,组合多变,善用借景。②属私家园林,受归隐文化影响。③具有综合艺术性,文化场所功能突出。④园中多活水,建筑与水搭配精妙。[三](16分)【13~16题答案】【答案】13.①.详尽②.至、到达③.快速④.待,等到14.余尝夜卧听之/浩浩乎若奔雷/汹汹乎若战鼓15.(1)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2)即使有聪明的谋士和能言善辩的人,也无法运用他们的智谋。16.示例:甲文中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运用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洞庭湖湖水连接远山、吞吐长江的磅礴景象,展现出湖水的浩渺无垠。乙文中的“又如百万之师,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百万之师衔枚疾走的声音作比,细致地描绘出江水流动时低沉而宏大的声音,突出了江水的雄浑气势(“方其奔腾澎湃之时,虽有豪士健卒,无所施其勇”“及其安流顺轨,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