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现代农业生产更趋集约化,包括油茶产业在内,均应从技术角度出发,寻求更多突破,谋求更多的生产效益。本文以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价值为切入点,在此技术上论述油茶丰产栽培问题以及技术措施、油茶常见病虫害以及防治技术,就选种与苗期管理、除草与施肥、整形与授粉、病虫害的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技术手段进行论述,服务未来油茶丰产栽培管理,控制各类病虫害破坏,持续为产业建设提供支持。关键词:油茶生产;丰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化学手段1前言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香港、广西、湖南及江西五个省份,年产量在20万吨左右,市场需求量大,这也要求做好培育管理,以进一步释放其经济活力,为农业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建设提供更多支持。我国广西河池地区大范围种植油茶,但在产业发展水平、生产管理水平方面,各生产主体的能力良莠不齐,不利于提升油茶产量和品质,也不利于乡村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落实[1]。在此背景下,分析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价值、技术方法等,具有较突出的现实意义。2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价值2.1提升经济效益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直接价值在于提升经济效益。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因其经济价值、营养价值较高,有“东方橄榄油”之称,管理粗放、病虫害威胁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油茶的产量、品质均会不同程度下降。如油茶炭疽病,该病害在广西河池等地时有发生,未能得到控制可导致油茶减少产量20%~40%,严重者可达到50%以上,各生产主体的经济回报也因此无法保证,降低油茶生产的经济效益。做好油茶炭疽病的防治,可避免或降低油茶出现该病害的可能,也可以早期进行病害控制,降低其破坏性[2]。2.2积累管理经验做好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也能为管理工作积累经验,长期服务农业生产、油茶生产活动。如丰产栽培技术,我国各地的油茶生产技术方法带有一定相似性,但各地环境条件各有不同,油茶的品种、树龄也各有差别,这又要求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出发,根据油茶生产作业现状,寻求技术、管理层面的突破。以选种技术为例,广西河池地区可培育桂北红毛油茶、广东大果油茶等品类,也有一部分茶农以普通油茶、中果油茶为核心组织生产。在丰产栽培思路下,可对高产品种、耐抗病害品种进行推广,使本地以及其他地區生产主体了解油茶生产特点、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也为农业部门管理工作提供经验,持续促进油茶生产工作走向集约化、现代化[3]。3油茶丰产栽培问题以及技术措施3.1油茶丰产栽培问题3.1.1选种与苗期管理不当油茶丰产栽培问题在各地均不少见,此问题的成因复杂,主要表现为生产主体不能妥善根据本地特点选择油茶品种、苗期管理粗放影响土壤肥力和油茶生长等。原则上选种时应关注本地气候特点,以契合本地情况的品种为宜,部分生产者盲目套用其他地区生产经验,引进了不适合本地的高产品种,影响油茶的产量和品质。也有部分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偏重成树管理,在油茶幼苗期给予的重视不足,未能采用现代化农业技术,导致土壤肥力不足,油茶树苗生长缓慢、长势不佳等情况。选种与苗期管理工作直接影响油茶后续生产,且此阶段出现的管理问题、技术问题可能无法得到及时察觉,需要在油茶进入收获期时处理,导致严重影响生产效益[4]。3.1.2田间管理不到位油茶丰产栽培需要重视田间管理,包括用水管理、用肥管理、除草管理等。从现状上来看,油茶的生长习性比较明确,河池等地茶农能有效的组织用水管理,但在除草管理、用肥管理方面仍有不足。部分生产者认为增加复合肥料的使用量可以增产,但过量使用化肥影响土壤结构,也带来浪费问题,也有部分生产者忽视有机肥料价值,导致土壤内有机物不足、微生物活性下降,不利于茶园的产期生产和肥力调控。除草工作也面临类似问题,部分生产者大量使用农用药物除草,效率尚可,但影响油茶品质。也有部分生产者只进行一次除草,效果不佳,不能完成杂草根系灭活,影响土壤内养分的争夺,不利于油茶树成长。3.1.3整形授粉不及时整形、授粉是油茶生产的两项关键技术,整形可以避免油茶非挂果枝条抢夺树木养分,降低挂果率,授粉技术可以提升油茶树的授粉效果,直接增加油茶的产量和产油率。部分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忽视了整形工作,导致一些无价值的枝条消耗了养分,油茶树看似长势良好,但结果数目和产油率并不高。部分生产者没有掌握授粉技术,不关注人工授粉,或没有准确挑选授粉时间,在自然虫媒数目不足、活跃度不高的情况下,油茶树部分花蕾的授粉率下降,产量也会对应减少,难以达到丰产目标[5]。3.2油茶丰产栽培技术3.2.1选种与苗期管理以实现丰产为目的,应在油茶栽培时做好选种和苗期管理。选种方面,应选取高产油茶品种,兼顾其耐抗病虫害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结合生产经验、本地实际情况,选择与本地气候条件、自然气候相匹配的品种,为其高产打下基础。在尝试引入新品种时,可在小范围内进行试种,了解其长势情况、产量水平,根据试种结果决定是否大范围引入新品种。苗期管理方面,除要求常规保墒育苗外,还应关注茶园的日常管理、土壤管理等工作。按照广西河池等地工作经验,油茶喜温暖,怕寒冷,要求年平均气温16~18℃,花期平均气温为12~13℃。突然的低温或晚霜会造成落花、落果。要求有较充足的阳光,否则只长枝叶,结果少,含油率低。油茶需水分充足,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如花期连续降雨则影响授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坡度和缓、侵蚀作用弱的地方栽植,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一般适宜土层深厚的酸性土,而不适于石块多和土质坚硬的地方。此外,可以借助现代技术进行套种以改善土壤肥力水平,在油茶幼苗期,选取豆类、花生等,在距离油茶幼苗50到60cm处进行培育,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墒情。3.2.2除草与施肥田间管理工作中,除草与施肥的价值较为突出,当前广西河池等地生产者基本可以有效进行用水管理,加以保持即可。用肥管理方面,复合肥以及有机肥的运用均应予以关注。在油茶幼苗期,应提供含氮、磷、钾的肥料,三者的比重应在10∶6:8左右。施肥时可以采用环垄施用、点施用等方法,点施用技术下,在油茶幼苗周围挖掘若干小孔,将肥料置入孔中、封孔,利用油茶根系的作用完成养分吸收。环垄施用技术运用更普遍,一般在油茶树周围挖掘宽度25cm左右、深度10cm左右的沟渠,将肥料置入沟渠中,以泥土覆盖。油茶幼苗期多以点施用技术供肥,进入成树期以环垄施用方式供肥。实际工作中还应考虑茶园内土壤营养成分情况,确定氮、磷、钾比重,并适当提供微量元素。有机肥的使用量在1500到2500kg/亩左右,可作为基肥,在油茶栽培前完成施肥。除草工作一般应进行两次,且应控制药物使用量。河池可以在每年5到6月份进行第一次除草,以人工或小型机械进行杂草处理。当年8到9月份,可组织第二次除草,杂草铲除后如果未使用药物,也可以将其堆放在油茶树周边,以提升茶园内的有机物含量,原则上不宜直接堆放在油茶根部,以避免出现根腐病等问题。如果杂草数量较多、除草困难,可使用低毒性类药物进行控制,如甘草酸除草剂等,一般可以1∶2000到3000的比例进行稀释,以减少药物的毒性对油茶树的破坏,也控制其残留问题。3.2.3整形与授粉油茶树的整形与授粉主要影响其挂果率。一般整形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在油茶已经进入挂果期前,每年4月份进行修剪整形,将幼树长势较弱的枝条去除,保留3到5根强壮枝条即可。次年每个主要分支保留2到3根分枝。油茶已经进入挂果期后,每年春季进行修剪,主要去除非挂果枝条、长势不佳的枝条,此外对油茶树冠区域进行必要修剪,提升空气流动能力,也能控制病害。油茶树的人工授粉一般在每年秋季进行,部分虫媒秋末活跃度下降,应采用人工授粉的方式作为替代。河池当地可在每年11月组织人工授粉,也可以在茶园内引入人工蜂源,利用蜜蜂虫媒属性进行授粉,提升授粉率、坐果率,改善茶园的油茶产量。4油茶常见病虫害以及防治技术4.1油茶常见病虫害4.1.1油茶常见病害油茶病害在各地略有差别,广西河池多见油茶病害包括油茶炭疽病、根腐病和软腐病等。油茶炭疽病威胁嫩枝、果实以及绿叶,茶树发病区域可见红褐色病斑,随病情发展逐步增大,可导致大面积落叶、果实开裂问题,导致油茶减产20%到40%不等,且存在导致油茶树死亡的可能。软腐病主要危及油茶芽梢、绿叶等,多见于夏季季节,可导致茶树大量落叶,影响其光合作物、呼吸作用,导致茶树长势衰弱、产量下降。根腐病危及油茶根系、根茎区域,可导致茶树营养输送能力下降,同时也存在导致油茶树死亡的可能性。4.1.2油茶常见虫害油茶常见虫害类别较多,广西河池等地多见的危及油茶生长、产量的害虫包括茶毒蛾、金龟子、象鼻虫、油茶茶梢蛾、油茶织叶蛾、油茶蓝翅天牛、油茶蠟蝉、油茶袋蛾、白蚁等,可大致分为鳞翅目和鞘翅目两大类。大部分害虫均威胁油茶的枝叶,少部分害虫危害油茶树干、果实,害虫会导致油茶减产、降低油茶品质,也有一定可能增加病害的发生率,甚至导致油茶树死亡。4.2油茶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4.2.1基本原则油茶常见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以预防为主、控制为辅、防治结合。首先关注以技术、管理手段等,降低各类病虫害的发生率,已经发生病虫害的情况下应用药物进行控制,原则上避免使用剧毒药物,以免影响茶园内微生态,尤其是地下生物的活跃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主张以物理性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包括引入天敌控制害虫、以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时效性等等。4.2.2管理防治管理防治是指以管理技术减少油茶病虫害的发生率,控制已经出现的病虫害,减少其破坏性。部分害虫可能在茶园内过冬,要求在每年冬季或初春进行茶园浅耕,借助小型设备进行土壤翻耕,耕深在10到15cm之间即可消灭大部分地下害虫,每3到4年,组织一次深耕,耕深达到20cm左右,可以提升茶园内的土壤透气性,有利于油茶的生长以及地下微生物的活动,提升油茶树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对于出现炭疽病、蓝翅天牛破坏的枝条,应集中进行处理,采用焚烧或深埋的方式,避免害虫二次产生破坏,同时减少炭疽病菌扩散的可能。部分害虫危害树干,应以更具针对性的方式进行处理。可通过对油茶树干等处的观察,了解是否存在蓝翅天牛等害虫的虫洞,发现虫洞应注入药物进行灭虫,封堵虫洞,以控制虫害破坏,其他病虫害的处理也需要适当提升针对性,改善处理质量。4.2.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油茶病虫害防治的重点技术,是指应用农用药物进行病虫害的快速控制,具有效率较高、适用性广的优点。不同病虫害的用药方案各有差别,炭疽病、软腐病、根腐病三种病害的用药方法如下:虫害的用药方法也各有差别,如茶毒蛾可使用浓度0.12%的灭虫丁可湿性粉剂,稀释为1000~1500倍稀释液喷洒灭虫,也可以使用克菲尔菌粉,稀释为2000倍稀释液喷洒灭虫,主要强调保证用药针对性,同时避免使用剧毒药物。4.2.4其他防治方法油茶病虫害防治还可以采用其他技术方法,包括天敌防治、物理防治等等。如茶毒蛾,该害虫可通过物理性手段加以控制。每年秋末到次年春季,可对茶园内茶树进行检查,人工摘除、处理黄色绒毛状的卵块,一般可以连同卵块附着的叶片一并摘除,集中后以热水灭杀。茶毒蛾成虫具有一定趋光性,可在夜间利用灯具进行诱捕,将灯具悬挂在茶园中,放置若干含有煤油、汽油的水盆,诱杀茶毒蛾成虫。茶梢蛾的防治方式与此不同,可在每年冬季、春季组织茶园管理,将一些存在或可能存在茶梢蛾幼虫的枝条剪除、烧毁。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天敌进行虫口控制,茶梢蛾的天敌包括茧蜂、小蜂、寄生蝇、蜘蛛、步行虫、蜻蜓等,应一体保护。其他虫害、病害可以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商务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icl相关知识课件
- 2025年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血友病的护理
- 脑血栓的诊断
- AFP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 护理文化与护士
- 2019交通安全课件
- 支付宝解除账户支付申请书
- TY/T 1105-2023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安全评估技术导则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泄密事件报告表
- 单原子催化剂
- 半自动打包机维修手册
- 特许经营管理手册范本(餐饮)
-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之术中保温(手术科培训课件)术中低体温的预防
- 市场管理能力笔试测试题
- 学习探究诊断 化学 必修二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公民基本义务) 课件
- 简易施工方案模板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