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2、辨认六组形近词,并正确书写。
3、了解“吗、呢、吧”的用法,练习用它们说疑问句,发展语言。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培养语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仔细观察,辨认形近字。
教学难点:了解“吗、呢、吧”的用法,会用它们说疑问句。
正文: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2、辨认六组形近词,并正确书写。
3、了解“吗、呢、吧”的用法,练习用它们说疑问句,发展语言。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培养语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仔细观察,辨认形近字。
教学难点:了解“吗、呢、吧”的用法,会用它们说疑问句3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会认。
1、自己读读这些字。(不认识的字查查生宇表)
2、检查读,订正。
3、想想每组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
4、小组内互相读读问问。
5、用卡片变顺序抽读。
二、我会读。
1、介绍游戏方法:又快又准确地读出水果后面的词语,读对了就能得到一
张水果贴图。
2、同桌练读,小组练读。
3、做游戏,教师适时正音。(指名选读,小组选读,男女生分别选读)
三、比比写写。
1、
出示12张生字卡,指名读,开火车读。
2、游戏:在这12个字中,有六对兄弟,小朋友能不能找到他们?
(1)请6名学生分别上台找一找,把找到的字卡摆在一起。
(2)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它们是“兄弟”?
(3)全班交流。
3、扩展训练:在你认识的字朋友中,还有这样的“兄弟”吗?
4、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读句说句比褰(读读说说)
1、指导读句子。
(1)出示三句话,教师范读。
(2)指名读。
2、找找这三句话的共同点。
(1)读了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2)同桌互相读读、问问。
3、说句子比赛。
(1)小组合作,用“吗、呢、吧”分别说句子。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
(3)评议。
二、朗读比赛。
1、教师范读《天上的小白羊》,学生边听边想象。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学。
4、指导朗读。
5、朗读比赛。
6、扩展训练。
(1)讨论:天上的白云有时象成群的小白羊,有时又象什么?
(2)全班交流。
三、作业设计。
1、给下面的字加部首成新的字,再组词。
巴()()主()()羊()()
子()()见()()京()()
2、把下面的几个词排列成一句话。
1、我洗学会手绢了
()。
2、自己我上学
()o
板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这节课学生要
通过读、想、议、画、比、写等形式,主动地探求知识,进入古诗的意境。教
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全程积极参与,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
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幻灯、画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破题质疑
1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说说自己想要提出的问题和对题目的理
解。
2简介《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
3师介绍鹳雀楼的地理位置和得名的原因,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登上高处远
眺的所见和心理感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字音。
2自由朗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3启发和鼓励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结合的方法,解释字的意义。
4在学生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5师配音范读,学生思考:哪两句诗是写景的?哪两句诗是写作者的感想
的?
(三)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1师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自由读。
3指名读。
4电脑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填空。
①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依、入、目、上、尽、流)。
②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白、黄)。
⑤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T里、一层)。
5分小组讨论诗句中所描写的景色。
6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鼓励学生画得不要
与文中插图雷同。画的时候要考虑你的观察点在何处?夕阳、山峰、黄河应画
在什么位置?画好再涂上颜色。
7幻灯展示学生的简笔画,师生结合诗句共同点评。
8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鹳雀楼山水面。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
闭目遐想,老师用语言描述诗的境境。
9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分组
上台比赛,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精彩。
(四)总结全文,拓展廷伸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拓展性小练笔,把你站在高处观察的景物月一二段话写出来。
3教师小结。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j、q、x,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j、q、x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二拼音节,熟练掌握二拧音
节的拼读方法,知道j、q、x和ii相拼ti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搭积木、下棋”2人词语;正确朗读儿歌《在一
起》。
4.认识“棋、鸡”2个生字。
教学重点:声母j、q、x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难点:知道j、q、x和U相拼U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正确认读声母j、q、x,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小朋友们学习拼音真积极(jiji),做起(qi)游戏(xi)真高兴。“j、q、
x”忍耐不住了,也想和你们一起玩,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认识它们吧!(板书:
j、q、x)
设计意图:儿童化的语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看图找韵母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再找找j、q、X三个声母。
2.学生看图,在小组中说一说图上的内容,并找出j、q、X三个声母。
3.交流观察的结果,代表展示。
生1:“鸡”是j的音,母鸡和蝴蝶组成jo
生2:“7”和“气”是q的音,气球的形状像qo
生3:“西”是x的音,西瓜的切口的形状像X。
三、借助课件,学习声母jqX。
(一)学习声母j。
1.教师示范发j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舌
面前部抬起贴紧硬腭前端,然后再将舌面稍稍离开,与硬腭形成一条窄缝,让
气流挤出来。”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
图,借助“鸡”读准j的音: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母鸡抬头
jjj”。
3.教师范读:(多读几遍,让学生逐步地模仿着读,悟出读法)学生学读。
(二)学习声母口。
教师示范发q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发
音部位、方法跟j大体相同,只是送出的气流较强。”学生观察、模仿,体会
q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
法,“左上半圆qqq”。
(三)学习声母“X”,
教师示范发X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舌
面前部抬起靠近硬腭,形成一条窄逢,让气流从中摩擦而出。”学生观察、模
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
x的发音方法,“大西瓜,甜蜜蜜,一个大叉xXX。”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编创顺口溜,认读字母的发音,激发学生学习护音
的积极性。
四、指导书写
j、q、X的笔画不难,指导时重点要让学生观察J.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它
是唯一一个四线格中占据上、中、下三格的字母。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x
两个字母的笔顺。
J两笔写成,占上、中、下三格。书写时要注意“"的竖要写得直,到下
格后才开始往左弯。
q两笔写成,占中格和下格,注意竖要从中格一直写到下格。
x两笔写成,占中格,书写时先写左斜,从右往左写,再写右斜,从左往
右写。注意左斜右斜的角度要一致。
设计意图:先观察,后仿写,在教师的指导下,规范书写,学习正确的书
写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拼读j、q、x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熟练掌握三井音
节的拼读方法,知道j、q、x和ii相拼ti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搭积木、下棋”2人词语;正确朗读儿歌《在一
起》。
3.认识“棋、鸡”2个生字。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习旧迎新,导入新课
1.师生谈话: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畅游了拼音乐园,还认识了三位新
朋友,你们还记得它们吗?现在我们就一起边唱儿歌边喊出它们,好吗?
教师读儿歌的前半句,学生接读。母鸡蝴蝶一一jjj,七个气球一一qqq,
刀切西瓜一一。(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三个声母的卡片。)
设计意图:复习就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故事激趣,护读音节
1.过渡:同学们刚刚认识了三个新朋友,我们的拼音宝宝们也想和它们交
朋友,快看,第一个要和j、q、X交朋友的是谁?
2.(出示i的拼音卡片)小i和j、q、x交朋友后就组成了一个个新的音
节,你们会拼读吗?
3.学生练习拼读j、q、x与带调i组成的音节:qixT0
4.讲故事:看见小i和j、q、x玩得这么开心,小11也来了,它也要和
」、q、x交朋友,小(1特别有礼貌,见到j、q、x后,它马上把帽子摘了下
来,然后彬彬有礼地说:“我可以和你们交朋友吗?”于是小U就和j、q、x
手拉着手,一起做起了游戏,而且嘴里边还唱着:“小U小U有礼貌,见到
j、q、x就摘帽,小U见到j、q、x,去掉两点还念U。”
(1)课件出示儿歌,师生共同拍手唱儿歌,巩固新知。
儿歌:小U见了jqx,摘下帽子笑嘻嘻。
小U碰见jqx,去掉两点还读(1。
jqx,真淘气,从不和u在一起,它们和(1来相拼,见了帽子就摘去。
(2)引导学生练习拼读j、q、x与(1组成的音节:
课件出示音节:j—U—juq—u—qux—0—xu
(3)选一选,连一连
把正确的音节和图相连。
设计意图:教师用生动的故事,朗朗上口的儿歌帮助学生记忆,这样不但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学习知识,而且可以加深学
生的记忆。
三、故事激趣,学习三拼音节
1.讲故事突破难点:小i、小U都和j、q、x交上了朋友,这可急坏了小
。,它也想来交朋友,可是j、q、X却有一个怪脾气,小。要想和j、q、X交朋
友就一定要请到小i来帮忙,没办法,小Q只好去请小i了,一边走它还一边
在嘴里念叨着:“j、q、X脾气怪,不和小a单独见,小。要见j、q、X,必须
小i来联系。”
2.师生共同读儿歌。
3.引导学生拼读三拼音节(课件出示三拼音节:jiQqiuxiG)学生练习拼
读。教师强调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编创顺口溜、儿歌,拼读相应的音节,激发学生学
习拼音的积极性。
四、图文结合,学词学字
1.过渡:交了这么多朋友,j、q、X非常高兴,现在它们想带领大家去认
识两个新朋友,你们看,它们来了。课件出示书中两幅图片,来打个招呼吧!
2.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看图说话,说完整话。
1.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音节:
dajimu???xiaqi
搭积木下棋
(1)学生自由拼读。
(2)开火车拼读。
(3)学生齐声拼读。
(4)去掉拼音出示“棋”,齐声读。
(5)引导学生用“旗”说句话。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看图画,学生字,将枯燥无味的识字变得
生动有趣。
五、自主学习,练读儿歌
1.过渡:大家看,老师还想给大家介绍一群恃别可爱的小家伙,它们是
谁?(课件出示一群小鸡的图片。)
2.引导学生读儿歌《在一一起》。
(1)教师范读儿歌,学生认真听儿歌中每个字的读音。
(2)学生自主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
(3)同桌互相读儿歌,互相纠正读音,圈画儿歌中(本课要求学会)的音节。
(4)学习会认字“鸡”,带领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5)引导学生用“鸡”说句话。
(6)指名读儿歌,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7)借助课件齐读儿歌,注意读准本课所学音节词的读音。
设计意图:利用儿歌巩固本课所学音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懂得学拼
音的好处。
六、巩固朗读。
播放《j、q、x儿歌》朗读视频。
七、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jqx
JJ-i-jia
qq----i-a-qia
xx----i-a-xia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jqx》时,教师首先让孩子们观察声母jqx的表音表形图,有意
识地培养孩子观察的能力,为了让孩子们记住jqx的发音,教师耐心引导他们
只要把“母鸡”的“鸡”发短音就是声母j的发音了;把“气球”的“气”读
第一声,读得短一些,轻一些,就是声母q的读音;把“西瓜”的“西”读得
短一些,轻一些就是声母x的发音.然后自编儿歌记住jqx的形:母鸡母鸡,
jjjo左上半圆,qqq。打个叉叉,。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尝试编儿歌记住拼音
字母。在教学jqx与相拼去点规则时,让学生熟记儿歌:“小U见到j、q、
x,擦干眼泪笑嘻嘻。”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而且因为是自己编的,
记忆也犹为深刻。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创编儿歌学拼音,不仅能让枯燥的拼
音课变得有趣味性,而且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重点不突出。这节课的重点是jqx与
U相拼时省去两点的规则,这也是这节课的难点,应用多的时间去解决。就如
本节课来说,在教完jqx与(1相拼的顺口溜后,教师只是让学生带上声调读
ju、qu、xu读了两三遍,觉得都会读就进行了下一个环节,等读到带这三个音
节的词时,好多学生就读不出来了,这说明学生还未掌握ju,qu,xu的带声调
读,这同时也说明了刚才在处理重点上处理的不到位,没有用更多的时间让学
生多读,多练。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正确掌握五个前鼻韵母aneninun(In的发音方法,认识两个整体认读
音节yinyun0体会拼音识字的乐趣,乐意拼读。
2.练习与学过的声母相拼,巩固、认识班、人、林、村、军、音、云等
字,正音。
3.以富有趣味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以及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五个前鼻韵母的发音位置和发音方法,正确与声母相
拼。
教与学活动过程:
一、复习学过的护音。
l.ffi:同学们,你们结识的拼音朋友今天被老师请来了一些,请大家一起
叫出它们的名字吧。
2.电脑依次出示声母、韵母和音节。学生齐读,教师及时正音,相机评
价.
ncfdaiiuerou
shui水f浮ku二快yu月
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表现得棒极了,老师决定送给大家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听,
你们可要用心来听呀,因为这个故事会教给你新知识的。
2.(师边讲边出示配乐电脑课件)老师要讲的是《门的故事》:从前有一位
兔妈妈,有五个孩子。老大是小。、老二叫小e、老三是小i、老四叫小u、最
小的是小。一天,兔妈妈把五个孩子叫到跟前对他们说:孩子们,我在一家商
店里为咱们家的新房子订了一扇门,你们五个今天得把它运回来安上。妈妈的
话音刚落,老大小。就抢先说:我是老大,我来负责安(an)门。接着小e说:
好吧,你安好了门,我负责在门上安一个用手一握(en)就响的门铃。这时小连
忙说:我最小,我负责把门运(u)回来,可去那家商店的路我不认识呀。就在小
为难时,小i开口了;没关系,我认识,我来给你引(in)路。这时小u急了,
问:我干什么呀?妈妈说:你呀,负责解决最后一个大问(un)题,给门安上锁
吧。孩子们赶紧行动吧,把门安好了,妈妈奖励每人一个大鸭梨。于是五个孩
子七手八脚地忙起来,没过多时,一扇漂漂亮亮的大门安在了小兔子家的新房
子里。
三、回忆故事,准确认读。
1.学习an的发音。
(1)师:同学们记住这个故事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吧。看,这是
兔妈妈(在黑板上贴出兔妈妈的画片),老大小。负责干什么呢?(贴出小ad勺画
片)
(2)学生答:安门,师板书:an
(3)师:因为是小a负责安门,所以读an时要先摆出小。的口型,让声
音从鼻子里发出来。
(4)师范读,学生边听边观察口型。
(5)学生练读。先自读找感觉再指名读,然后分小组读an的四声。
(6)拼读b-an-bGn(班)
2.学习PH的发音.
(1)师:谁记得小e给门安了一个什么样的门铃?(贴出小e的画片)
(2)(指名答)师相机板书:en
(3)师领读。
(4)(指名)说说老师是怎样发出en的音的?
(5)同位相互练读,注意观察口型和舌头的位置是否正确。
(6)喜欢读on的儿声的同学就站起来读一读。
(7)拼读r-en-rn(人)
3.学习un的发音。
(1)师:最后一个大问题是谁解决的?
(2)(指名答)师相机贴小u的画片,并板书:un
(3)学生齐读找感觉。
(4)认为uu的几声最美就起来读一读,并说说是怎样读出来的。
(5)拼读c-un-cijn(村)
4.学习inn发音。
(1)师:小和小i负责干什么呢?谁能上来讲一讲,领着大家读一读?
(贴出小和小i的画片)
(2)(指名)到前面领读n和in
(3)认为它们的几声最难读,就来读一读,要敢于向困难挑战!
(4)相机拼读1-inTn(林)、J-n-jQn(军)什么军?(启发扩词)
5.认识整体认读音节yin和yun。
(1)电脑出示yinyun
(2)会读的一起读。
(3)指名读音和云。
四、趣味练习,提高能力。
1.看图拼读词语。
(1)ffi:小朋友们学拼音学得真好。你们都很聪明。看这儿有些漂亮的卡
片大家想拼一拼吗?
(2)出示卡片,鼓励学生自己拼读对照插图检查。
(3)指名领拼再指名拼读,并将每一张卡片送给拼读准确的同学,激励课
后带领同学拼读。
2.介绍好朋友。
(1)师:有几个同学想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请他们上台来。
(2)指四名同学拿着写有好朋友名字的卡片上台。
(3)生:请大家拼一拼我的好朋友是谁?
(4)学生自由拼,读出名字。(名字音节中的韵母及整体认读音节都与本
节所学的有关)
(5)台上同学领拼。
(6)介绍好朋友的特点,如:王某某皮肤很白,身材有些胖。她讲的故事
可好听了。希望同学们都和她成为好朋友。
(7)逐个介绍:张某某马某某李某某边某某
3.小组合作拼读、摆宇、组句。
(1)师:老师也愿意与每个同学成为好朋友,互相学习。下面每个小组奖
励一个大礼包。
(2)师发给每组学生一张设计成水果形状的卡纸和组句用的生字卡片。
(3)提要求:小组里需要小组长组织大家合作完成。先拼读卡片上带音节
的字,再把所有的字读一读、想一想、摆一摆,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4)学生小组合作练习。
(5)展示各组作业,读每一句话。
A当学生摆出妈妈关心我时,启发大家想出大同的意思,如我关心妈妈。
B我的爸爸是军人。
C一群小鸟飞来了。
D写字很有用。
E小虫慢慢爬。F蓝蓝的天上有白云。
4.韵母与图连线。
师: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五个韵母,因为这五个韵母的声音都是从鼻子里发
出来的,所以叫它们鼻韵母。你们能将它们与这里的图连起来吗?(将书中的
图与字母打乱顺序,让学生在重新设计的画面上壬韵母与有关的图画连起来,
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连J
五、实践作业,巩固提高。
自己当一回小老师,把《门的故事》讲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玩具听。教给
它们五个鼻韵母的发音。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三、教学策略
教学时可以结合插图、讲述少数民族故事、结合升国旗仪式等内容,让学
生对“祖国、我是中国人、民族”等有初步感受和概念;充分运用多媒体课
件,通过图片、歌曲、视频等形式,展示中国地图、天安门图片、历史故事视
频、少数民族风俗图片等资料,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四、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翻开语文书第一页,在这页美丽的图画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预设:许多小朋友、国旗、天安门广场、花、“我是中国人”五个字。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观察教材插图,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兴趣。
(二)补充资料,谈话引导
1,小朋友们,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自己的祖国
吧。
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天安门、中国国旗的图片。
(1)中国地图:我们祖国的地图是什么形状的?
(2)天安门:你们都去过天安门广场吗?天安门广场是什么样子呢?
(3)中国国旗:我们的国旗是什么颜色的,国旗里有什么形状呢?
预设:生自由说话,加深学生对国旗等的印象。
播放欣赏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可鼓励学生跟唱;也可播放升国旗的图
片和视频。
通过补充各类资料,让学生对祖国有基本的认识;发散思维,练习说话。
2,课文图画里的小朋友们,他们代表了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
(1)你们找一找,哪一位小朋友穿的衣服和我们穿的衣服很像?哪位同学
是少数民族,请你举手,好吗?
预设:可以引导学生找到汉族小朋友的图片;如有少数民族的学生,可以
引导说说自己的民族。
(2)通过图片介绍蒙古族、藏族、满族等少数民族。
(3)让学生在以上说话的基础上,读一读“我是中国人”等语句。
让学生初步知道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特色。
(三)拓展欣赏,课后延伸
1,欣赏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2,回家后,同学们可以把今天我们了解的关于祖国的内容说给爸爸妈妈
听。
让学生在欣赏歌曲、聆听歌词的基础上对爱国有进一步感性的认识;课后
延伸的回家说话,加深学生所学并助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
教学目的:
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2.复习巩固汉语扶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会5个生字和4种基本笔画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教学难点:在出格中正确书写“四”,特别注意字的笔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图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本课插图)小朋友们,这幅图画美吗?你觉得什么地方
美?(生:图上的花美。远处的山美。山上的小亭子很美。山下的很多小房子很
漂亮。……)
2、大家说的真好:在宋朝的时候,有个名叫邵雍的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写
了一首诗,题目是“山村”。(板书课题:山村)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老师范读一遍这首诗。
2、通过你的听,1尔认识了哪几个字,到投影前指着字带大家读。
3、谁觉得自己读的好,想读给大家听?(指名2—3人读)
4、谁会背这首古诗?(自己背,同桌互相背。请一个同学背。)
5、在大家背诗的时候,淘气的生字娃娃从课文中跑出来了,你们还认识
吗?(出示生宇卜)山村台九枝四五六七1(学生抢着读)
三、小组合作,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表:四五六七十)这五个字是我们应该会写的,要想写好这儿
个字,先要学习两个笔画:“一、I"。谁知道这两个笔画怎样写?(生:
“一”从左边向右边写。“|”从上往下写。)(学生练习写)
2、出示:“七”。同桌互相说说“五”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先写第一个横
要倾斜,再写第二笔竖弯钩。
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老师范写,学生练习写。评议。
3、出示:“十”。同桌互相说说“十”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先横后竖)观
察横、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自己练习写,反馈,评议。
四、小结,学生谈感受。
教学后记:
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课文,主要目的就是在文中识字。根据我的学生的
接受能力我设计了以上环节,在学生读文的环节,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朗读都
很到位,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教师要加强对生字的书写的指导。在下节课的时
候要做到啊。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五、四、六、七、十”。
2.指名朗读儿歌。
二、学习书写“五、四、六、七、十”
1.回忆第一课书写的方法:
(1)观察位置⑵观察写法⑶亲自实践
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每个字笔画的占格位置,观察后自己试着在书中写一
个。
3.请学生提出书写有困难的生字:“六、五、四”
(1)书写“四”字,
①看板书“四”,请学生们再一次观察每笔的占格位置,观察后请学生说
一说。
②教师范写,学生观察老师的写法。
③学生修改书中自己写的“四”字后再写一个“四”字。
(2)书写“五”字
(3)书写“六”字
①看板书观察占格位置,请学生说一说。
②观察教师范写,教师提示:第一笔“点”写在竖中线上,起笔要轻,收
笔时轻轻顿一下,第二笔“横”写在横中线上边一点。第三笔“撇”、第四笔
“点”分别写在竖中线两侧,起笔、收笔大致要对齐。最后一笔“点”注意引
导学生观察与第一笔“点”有所不同。
4.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进行评议。
三、巩固复习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
第一课时dtnl
教学目标
1.学会dlnl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2.学会dlnl与单
韵母组成的音节及四声。3.培养学生看图和读书的能力。
重点:学会dtnl的音、形。难点:练习dtnl与aciu相拼的音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读6个单韵母。2.齐读4个声母bpmf3.认读音节:
二、指导学习声母:
1.学习d(1)(Li示第一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马在奔跑)
(2)示范发d的音,d就是马奔跑时发出的声音,发d音时,舌夹抵住上
牙床,舌尖突然放开就能发出这个音。
(3)学习顺口溜:左下半圆d—d—d(4)d一一b有什么区别?
2.学习t(1)(已示第二幅图)图上画了什么?t的形状像什么?(伞
柄)
(2)示范t的发音,方法与d差不多,但.t要送气。
(3)练习发音(4)学习顺口溜:伞柄朝下t-t-t
3.学习u(1)(已示第三幅投影)图上画了什么?(一个门洞)
(2)n的顺口溜:一扇小门n—n—n
(3)示范发音:发n音时,用舌尖顶住上牙床,让气从鼻子里出来。
(4)学生练习发音
4.学习I
(1)(出示第四幅投影)图上画了什么?(一根小棒)
(2)示范发1音,发音时舌头顶住上牙床,让气从舌头边出来,叫舌边
音。
(3)学生练习发音(4)学习顺口溜:一根小棒1一1一1
5.指导书写:d的形状像什么?(马蹄印)d的笔顺:cd共两笔,占中格
和上格。
t的笔顺:|t共两笔,t写在上格和中格In共两笔,占中格。1竖要写
直,占中格和上格。
三、巩固练习
L认读声母dtnl
2.说顺口溜猜字母
第二课时dtnl
教学目标
一、复习检查
1.指读声母dtnl
2.区分bpd的不同点,m和n的不同点,t和f的不同点。小组讨论,指
名说。
3.拼读音节: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拼读
1.看图练说,图上画了什么?(爸爸打字,小刚拿玩具,妈妈提篮子,桌
子上有梨。)
2.出示音节d3
自由试拼、指名挣读,集体拼读。
3.出示音节n2toi0,
分小组拼读、指名拼。
4.教直呼方法,拼音时,先摆好d的口形,紧接着用d的本音连带调a的
韵母,一口气呼出音节。用同样方法看图学习其他音节
三、出示音节,让学生练习拼读或直呼
dadedidutatetitu
四、拼读音节并作比较
n-(-n(n-[-n[l-]-l]1-)-1)
五、指导学生朗读课后短文
六、总结
我们学习了四个声母dtnl,它们发音时都用舌尖顶住上牙,口形像e一样
半开。
1.学会“dtnl”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并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
写。
2.读准“dtnl”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掌握三拼音连读的拼音方法,拼读介母是“u”的音节。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
一、教材简析
这个语文园地共有五项内容,分别是:复习同偏旁的字、读词语、比较形
近字、读句记句和读儿歌。第一课时完成前3部分:“我会认”、“我会
读”、“比比写写”。通过“我会认”中复习同偏旁的字,让学生用归类认读
的方式加深记忆。“我会读”,是通过读了词语练习,让学生巩固以前学过的
生字,积累词语。“比比写写”是引导学生仔细辨认,把字看清楚。“读读说
说”则是通过读句子,了解“吗,呢,吧”的用法,会用它们说疑问句。“我
会读”是通过琅琅上口的儿歌让学生感知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二、设计理念
1、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单一性,让学生在读中学,游戏中学习,合作中
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
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
2、要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
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乐趣。
3、”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关心学生的
内心需求;在充分注重学生差异性的同时,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能力表现
的不同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健康地发展。
三、教学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2、辨认六组形近字,并正确书写。
3、了解“吗、呢、吧”的用法,练习用它们说疑问句,发展语言。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培养语感。
四、课前准备:在图、苹果图、苹果、小黑板。
第1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语文园地”去玩几个有趣的游戏。
二、我会认
1、小朋友,你们瞧,小兔、小猴、小狗正忙着摘苹果呢!我们一起去帮
他们摘,好么?
2、出示苹果树贴图(树上贴三种苹果:红苹果、黄苹果、青苹果三种苹
果背面贴着带有“彳、口、言”的字,在苹果树的下面贴出分别写着“彳、
口、言”的三个筐)。树上的苹果可真多,我们赶快去帮他们吧。
A.哪个小朋友愿意上台来摘苹果?并把它贴到相应的筐上。
B.当一当小老师带大家认一认这字。
C.找出三组字各组的字形特点(小组读一一全班读)
3、扩展练习:这棵树还会长出哪些苹果?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
带有这三个偏旁的字,鼓励在生活中识字。
三、我会读
1.刚才我们帮小动物摘了苹果,它们可感谢大家了,还非要送了大家一
些苹果。
2.出示装苹果的筐(筐里装满了苹果,正面写上词语)
A、我们来看一看它们送给我们的苹果吧(学生自由练读)
B、合作读:你能跟你的小伙伴说说都有口那些苹果吗?
C、个别读:现在我要把这些苹果送出去了,只要你能读准它,就能得到
它
4、扩展练习:你能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词来说一句话吗?
四、比比写写
1、小黑板出示六组形近字,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认一认这些字,你有什
么发现?
A、自由练读
B、汇报(这些字长得都很像)
可以用组词的方式来识记。
2、指导书写
A、写字前,你有叶么要提醒自己和大家的吗?(握笔、写字姿势;把字写
的端正、整洁。)
B、把你认为最美的字给你的小伙伴展示一下。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读句说句比赛
引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到语文园地里痛快地玩了一节课C这节课•,我们再
一起到语文园地参加两项比赛吧!
1、指导读句子
A、出示三句话,教师范读。
B、指名读。
2、读了这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呢?
A、同桌讨论,仝班交流
B、同桌互相读读、问问
3、说句子比赛
A、小组合作,用“吗、呢、吧”分别说句子'
B、汇报并比赛
C、评议:“吗、呢、吧”是否用得准确,说话时否体现出问问的语气。
D、鼓励说得不理想的学生再试一次。
二、我会读(朗读比赛)
1、教师范读《天上的小白羊》,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
2、交流感受:听了朗读,你好象看见了什么?
3、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圈出不会读、读不好的字。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各自遇到的困难,互帮互学。
5、指名读,评议。
6、教师指导朗读,重点指导“站、躺、凉、肥、才”五个字及多音字
“看”,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读出与白云交流的语气。
7、朗读比赛(个别比一一男女赛读)
8、扩展练习:天上的白云有时像成群的小白羊,有时又像什么呢?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9
一单元教材
分析本单元包括《怀素写字》《小河与青草》练习6组成。《怀素写字》介
绍了唐代大书法家怀素小时候勤奋练字的故事,对激励学生发愤学习,刻苦练
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有着积极的影响,符合一年级学生初学写字的具体情
况。一些句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特点,对积累和运用具有很强的实际意
义.《小河与青草》是一篇童话故事,它通过小草与小河的对话,告诉我们:河
水的清澈离不开小草市河岸泥土的紧紧拥抱,小草的碧绿也离不开小河充足水
分的供给,揭示出事物间是有联系的,自然界中的万物相互依存。使学生懂得
只有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彼此才能生活得更好的道理。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
意识。整篇文章语言生动,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叙述,读来生动有趣。
二单元目标要求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
做好的道理。
4、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食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
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5、激励学生学习怀素刻苦练字、好学上进的精神。
三单元设计意图
1、学习本单元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同学们有身临其境之
感。
2、学习过程中,应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寻找不同的切入点:一是引导学生
学会表演,指导学生补充事情发生的原因、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对话,让学生带
着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当堂表演;二是开办诵读大会,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
的热情与兴趣;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四是适当做一些仿写练习,让学生
尝试写一些见闻。
3、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指导朗读,要在朗读训练中,引导学生领会课文内
容,体会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情感。
4、课后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观察图片,边看边讲,使学生既认识美丽的自然
景观,也对课文的描绘有更深的理解。
四单元目标达成分析
课题10、怀素写字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学习用普通话正
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Q
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
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重点与难点:读
通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挂图
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
达成情况
一、听说训练
听说训练
老师说句子,每个句子说两遍句子:
(1)这里的风景真美呀!
(2)小方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二、看图导入
1.出示第一幅图,引言:图上的人在干什么?(板书:写字),他是什么
时候的人呢?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板书:怀素)
2.简单介绍:怀素
3.指名读课题1.说说怀素在干什么?什么时候的人?
2.齐读课题学生能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三、学习新课
1.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自学。
巡视,个别指导
2.检查自读情况。
3.指导朗读,理解第一自然段
4.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2)板书新笔画
(3)范写1.看课文听音朗读,边听边想:怀素是怎样写字的?
2.自读课文两遍,(1)不认识的字多读,(2)句子读通
个别读,齐读
3.说说怀素是怎样学写字的.
1.读准生字,读准字音
2.分析字形结构,理解字义,组成词语。
3.书空,描红
4.仿影,临写学会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习字册
板书:板书:怀素写字写字古先日长书(带拼音)
作业:1、把今天学习的生字每个写4个。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
教材与学情分析
《小小的船》是一首富有童趣、朗朗上口的儿童诗。诗歌将弯弯的月儿和
小小的船巧妙地联系起来,描绘了一幅有趣的夜景图一一月儿是停泊在天空中
的小船,“我”坐在“船”上看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诗歌以合理的比喻为
纽带,将遥挂天空的月儿瞬间拉到眼前,把现实和奇妙的幻想不留痕迹地融合
在一起。读着诗歌,脑海中便会闪现一幕幕形色兼具的图景,带来亦真亦幻的
奇妙感受。
诗歌共有两句,第一句运用比喻,将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两幅图景带进
读者脑海里,弯弯的月牙和小小的船在形状上相似,都是“弯弯的”“两头
尖”,二者合二为一。第二句说“我”坐在小船上,实际是想象自己坐在月亮
上看星空,以充满童趣的幻想,勾画了坐在月亮船,与星星相伴,畅游蓝天的
浪漫图景。文中出现3个“小小的船”,第一个指的是真实的小船,第二、
三个指的是弯弯的月亮。课文插图画了一个小女孩躺在月亮上,伸出手,向着
蓝空中的星星说些什么,两颗星星正对着她微笑,充满想象和童趣。
文是叶圣陶先生的名作。韵文以简洁明快、丰富有趣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
一个美丽、静谧的夜晚,也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大自然的妙趣及夜色的
温柔。本课教案设计意在通过创设情境,在观看夜空美景的情境中识字,把孩
子们带入飞上月亮、遨游太空的画面之中,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培养他们的
想象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训练来表达他们脑海中的夜景,激发他们走大
自然的喜爱之情。
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
1.认识的船等10个生字和门字框1个偏旁;会写月儿等4个字和
横折钩竖弯钩2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插图,想象诗歌描绘的图景,感受夜空
的美丽
3.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的字短语,积累的字短语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读准船两等生字的字音;会写横折钩和竖弯钩2.想象诗歌描绘的图
景,感受夜空的美丽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有关星空及带有歌曲《闪烁的小星》《小小的船》的多
媒体。(教师)
2.熟读课文,预习生字。(学生)
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激发兴趣。
(1)(多媒体配乐)出示美丽星空图:一个小女孩儿坐在月亮上,一只手吒着
小星星非常高兴地看周围一闪一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空……
(2)导问:看了这嗝图,你有什么感受?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揭示课题。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中月亮的形状,引导想象:你们看,这月儿弯弯的,
两头尖尖的,像什么?(小船)
(2)引出课题:叶圣陶老爷爷把它写成了一篇韵文,便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小小的船》。
3.读课题一
(1)教师指导正确读课题:“船”字谁会读?谁还想读?大家一起读。你们
见过哪些船?教师出示各种船的图片,并相机指导学生认识“舟”字旁,了解
带有“舟”字旁的字一般与船有关。
(2)导学:在“船”的前面加个“小小的”,请你读一读,你感觉这艘船怎
么样?(小小的、很轻、很可爱……)
(3)教师指导学生感受小船的可爱,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题。
4.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想知道些什么?
5.过渡:课文真的是写船吗?请同学们读课文,看插图,找找答案。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展现美丽的画面,把学生带入晴朗
夜空优美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提出感兴
趣的问题或想知道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帮助学生把生活
经验、文本、美丽的图画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喜欢上阅
读。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提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再往下读。
⑵用“”把要求会认的字画出来,用“—”把要求会写的字画出来。
(3)把生词多读几遍,不会的向同学、老师请教,再多读几遍。
2.学生同桌互相检查读,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识字情况。
(1)开火车认读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
提示:“船、看、见、闪”是前鼻音;“船、闪”是翘舌音。
(2)教师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去掉拼音的生字并及时评价。
4.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练习朗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认真听、仔细评。
5.教师检查练习朗读情况,提示学生读准字音.(“月儿、船儿”的
“儿”要读二声。“在”是平舌音。“闪、船”是翘舌音。“的”读轻声。)
设计意图:提出自学要求,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意
识;学生互帮互学,培养了合作精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对易错字的读
音和儿化音进行指导,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仝诗。
2.启发想象: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预设:
(1)学生自由说自己想到的图画:晴朗的夜晚,蓝蓝的天空,弯弯的月亮,
闪闪的星星,一个小朋友飞到太空中坐到月亮船里面。
教师随机用演示星星忽明忽暗的景象,帮助学生理解“闪闪的”这个词
语。
3.教师提出朗读要求并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出示朗读要求:
①想一想:课文共有几行,由几句话组成?
②把自己喜欢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生按要求朗读课文。
4.教师组织学生汇报朗读成果,及时评议。
5.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画出停顿。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6.学生自由练读后,教师指名读,大家评议。
7.多媒体出示课文填空,指导学生朗读叠词,巩固识字效果。
(弯弯)的月儿月、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C
8.出示“朗读争霸赛”情境,提出评价标准,组织学生挑战读。
(1)出示评价标准:
声音响亮,读音正确。朗读流利,读出韵味。
(2)组织学生有序地比赛,读后及时评价。
(3)评出优胜者,给予奖励。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意在进行学法指导,教会学生朗读的方法,在朗读
中巩固识字,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精神。针对小朋友好胜的
心理特点设计了“朗读争霸赛”,帮助学生展示朗读的成果,激发学生喜欢阅
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
四、指导识记,书写生字
1.组织学生做采蘑菇的游戏。
(1)讲明游戏规则后请3名同学到前面来做采造菇的游戏。(多媒体播放歌
曲)
(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①教师指导学生认识“门”字框、“白”字旁。请同学说一说在生活中你
还认识了哪些带有这些偏旁的字。
②猜谜识记“闪”:一个人站在门里。
熟字加偏旁识记“闪”:人+门=闪。
③做动作识记会意字“看”:“手”放在“目”上就是“看”。
④组词识记:见一再见、看见、见面。
⑤教师指导识记多音字,并请学生给多音字组词。
预设:
“看”也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讪,在“看门”一词中读dn。
2.给蘑菇找朋友。
(1)导学:生活中有哪些朋友可以和这个字组成词语呢?你还能用这个词语
说一句话吗?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说得又多又好!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
(3)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预设:
①组词:小船星星看见闪闪的里面两头不在
②造句:
看见:在动物园里,我看见了老虎和狮子。
闪闪的:闪闪的霓虹灯引人注目。
3.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里的范字“月、儿”,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这两个字,
你发现了什么?(“月”和“儿”都有钩,但钩的方向不一样。)
(2)教师一边示范,一边指导新笔画的书写。
横折钩的写法:横要平,竖要直,向左向上钩。
竖弯钩的写法:竖要直,弯要圆,向右向上钩。
(3)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每一笔写在什么位置,同桌交流。(“月”里面
的两个横画之间距离要适当,不与横折钩相接。“儿”的竖弯钩要写在竖中线
上。)
(4)教师范写“月”和“儿”,一边示范,一边巩固横折钩和竖弯钩的写
法。学生书空。
(5)指导学生观察“头、里”。
预设:“头”有三个点,它们的位置不一样。“里”的横画比较多,它们
之间的距离均匀,长知不一样。
(6)教师指导学生书空。(“头”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里”的笔顺可
记成写完“甲”再写两横。)
(7)指导学生先描红,再自由练写,比比谁写得工整、漂亮。
(8)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议。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识字,有利于学生自主表达。交流多种识字方法,能
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从构字规律上帮助学生认识生字,便于学生认识
汉字,并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练习组词、说
话,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根据“月、儿、头、里”四个生字的字形特
点,分组呈现,有利于学生抓住特点正确书写汉字。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I.引导问顾:谈谈你的收获.(这节课你记住了哪些字?学会了儿种识字
方法?你认为你写得最好的字是哪一个?)
2.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学习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针对学生
学习情况布置作业,有利于巩固识字效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再现情境
1.引导回顾: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你还记得课文写了什么吗?
2.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配上音乐,出示星空图片。
3.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想象:让我们飞起来吧!飞到美丽的蓝天上。看,许
多一闪一闪的星星在向我们招手。我们快飞吧,飞吧!飞上蓝天坐在小船上。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预设:
(1)我好像看见了一闪一闪的星星。
(2)我仿佛看见了宇宙飞船上天。
(3)我仿佛看见了月球人,很帅气。
(4)我好像看见了蓝色的天空特别大。
设计意图:在学生回忆课文的过程中再现情境,使学生集中精神;配上音
乐,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把学生带入有声有色的情境中。静中有动的
图画情境,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习情绪高涨。
二、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1.学习第一、二行诗。
(1)导问:我们坐在哪儿了?(小船上)这小船不是真船,它就是月儿,你感
觉怎么样啊?
预设:我感觉很快乐。我很开心。
(2)(出示月亮的图片)导学:图片上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3)指导朗读。出示句子: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请学生自由读,个别读,
最后互相评一评。
⑷指导学生画出描写“月儿”“船”的词语。
(5)设疑:为什么用“弯弯的”“小小的”,而不用“弯的”“小的”?
(6)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不同点。
弯的月儿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预设:
学生分别朗读这两句话,说说自己的体会:“弯弯的月儿”比“弯的月
儿”更能突出月儿弯的程度;“小小的船”比“小的船”更能突出月儿的可
爱,读起来也更上口。
(7)指导朗读。“小小的”“弯弯的”读出欢快的节奏,表达出月儿的可
爱、有趣。
(8)导学:“月儿”除了是“弯弯的”,还是什么样的?指导学生自读自
画,画出月儿的形状一一两头尖。出示月儿的形状,并引导学生知道,这生把
弯弯的月儿比作了小小的船,写的是月儿的形状。
(9)齐读。通过朗读读出月亮的可爱,以及自己满怀喜悦的心情。
2.学习第三、四行诗。
(1)过渡:我们一起划船在蓝天上面到处走走,哟,你们看到了什么?:星
星、天空)
(2)出示词语:星星、蓝天。
(3)课文写星星是叶么样的?(闪闪的)天空呢?(蓝蓝的)
(4)设疑:为什么用“闪闪的”和“蓝蓝的”?
①出示两个句子,指学生分别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只看见星星和天。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
②出示星星一闪一闪和深蓝的天空广阔无边的情境,引导学生对照图片体
会叠词的作用。
(5)练习叠词:星星是(闪闪)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宣城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艺术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手动操作功能讲解
- 新生儿眼护护理
- aib知识培训课件
-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
- 9001基础知识课件
- 《劝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生版)
- 微观市场潜力分析课件
- 新课标下如何上好音乐课
- 员工宿舍物业管理服务方案
- 专题人寿保险的九大法律优势
- 工程结算审核服务方案技术标
- 老旧小区改造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2
- (完整版)浙江大学研究生复试体检表
- 项痹病的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
- GB/T 3512-200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
- GB/T 10458-2008荞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