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1.120.01
C23
团体标准
T/CACMXXXX.XX-202X
薄荷-玉米间作生态种植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ecologicalplanting
ofBohe-maizeintercropping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T/CACMXXXX.XX-202X
薄荷-玉米间作生态种植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薄荷-玉米间作生态种植技术的范围、术语和定义、植物来源、技术来源及应用历
史、技术核心内容、技术关键点、技术评价、核心机理。
本文件适用于江苏句容市、海门市、太仓市、安徽省太和县、江西省吉安市等薄荷产区的薄荷-玉
米间作生态种植,其他薄荷产区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569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T/CACM1021.28-2018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薄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态种植ecologicalplanting
应用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设计,综合考虑经济、生态和
社会效益,充分应用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实现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种植方
式。
3.2
间作intercropping
间作是指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4薄荷基原植物及其生态生物学特征
来源于唇形科薄荷属植物薄荷MenthacanadensisLinn.。
薄荷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90 cm;茎四棱形,茎直立或基部平卧,多分枝;叶片卵形或长
圆形,对生,两面疏生柔毛或在叶背面上有毛和油腺点;轮伞花序腋生,花时径约18 mm,具梗或无
梗;小坚果长圆状卵状,平滑。在我国广泛分布,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均有野
生。薄荷适应力较强,其根茎宿存越冬,能耐-15℃低温,其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5~30℃,气温低于
1
T/CACMXXXX.XX-202X
15℃时生长缓慢,高于20℃时生长加快,在20~30℃时生长速度最快。薄荷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在
一般土壤中均能生长,以砂质壤土、冲积土为好,土壤酸碱度以pH值为6.0~7.5为宜。野生薄荷多生
于水旁、沟边。
5薄荷-玉米间作生态种植技术
5.1地块选择
5.1.1地理位置
选择向阳的平原、丘陵地带,避免低洼易涝地块。
5.1.2气候环境
年平均气温15℃左右,最低气温≥-15℃,最高气温≤40℃;年平均降雨量1000~1500mm左右,
年降雨天数70~120d左右。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标准。
5.1.3土壤条件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砂壤土,不可选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土壤质
量应符合GB15618标准。
5.2品种选择
薄荷品种可选用“738”、“687”等优质品种,玉米品种可选优质的中晚熟、高杆、抗倒伏品种。
5.3茬口安排
可与小麦、水稻等作物或非根(或根茎)类中药材轮作,不适宜与大蒜、洋葱或其他根(或根
茎)类药材轮作,忌连作。
5.4种植模式确定
薄荷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但夏季阳光直射,易造成叶片损伤,适当遮荫有利于薄荷生
长,并且使阳光得到充分利用。另外,间作可以提高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提高药材品质,因此
选择与高杆作物玉米间作的生态种植模式。
5.5田间管理
5.5.1整地
栽种前将土地深翻30 cm,除去杂草、石块。施入基肥,每hm2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40000~50000 kg(或生物有机肥4500~6500 kg),深耕后耙碎整平,做畦。畦宽260 cm,高
15~20 cm,畦间距离留30~45 cm。每4 m开一竖排水沟,30 m开一横排水沟,50 m开一条深的中心
排水沟。
5.5.2种茎选择
选择新鲜色白、粗壮且节间短、无病虫害的根茎作为种茎,随挖随种。
5.5.3播种时间和方法
2
T/CACMXXXX.XX-202X
播种在11月中下旬至12月初进行。用地下根茎作播种材料,播种前先进行检验或检疫,剔除患
病虫害的根茎。使用条播法,将种根截成6~10 cm长的小段,按30 cm的行距开沟,沟深6~9 cm,在
沟内按10~15 cm的株距撒放根茎或每隔15~18 cm顺沟摆放2段根茎,覆土,厚度6 cm,每畦两侧各
留40 cm间作玉米。每hm2播种量为2250 kg左右,土质较好的田块每hm2播量为1500 kg。
5.5.4间作玉米
于每年春季5月上旬,在已播种薄荷种根的两侧预留畦面上间作玉米,每畦种植两行玉米,播种
玉米的行距为40 cm,株距为30 cm。每hm2用种量8~15 kg。
5.5.5间苗补苗
播种后要及时查苗补苗,保证田间薄荷不缺苗、无断条,一般保持每hm260万株左右为宜。同
时,拔除田间过密玉米幼苗,每穴留双株即可,缺苗地块及时补苗。
5.5.6中耕除草
薄荷出苗后,要中耕除草一次,然后在植株封垄前进行第二次,两次都应浅耕,收割前应再拔除
杂草一次。
5.5.7排水灌溉
薄荷的地下根茎和须根入土较浅,因此抗旱性和抗涝性较弱。梅雨季节应及时清理排水沟,排除
积水,以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天气干旱时,应及时进行灌溉。灌水时必须防止田间积水,夏季以早
晚或夜间灌溉为宜。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5084水质标准
5.5.8施肥
施足底肥,辅以追肥,施用有机肥,不用化肥。每hm2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40000~50000 kg(或
生物有机肥4500~6500 kg)。5月上旬,在薄荷生长旺盛时进行追肥,每hm2施用饼肥750 kg(土壤潮
湿,可磨成粉撒施;土壤干燥,需加水发酵后施)以及腐熟粪水15000 kg。
5.5.9二刀薄荷的田间管理
头刀薄荷收获后,用锋利的铁塔、锄头等农用器具进行“刨根”,将收割时残留在地表的直立茎和
地面匍匐茎、杂草等刨掉,并进行适当的灌溉。
5.5.10病虫害防治
5.5.10.1主要病虫害
薄荷主要病虫害有黑斑病、锈病、白绢病、造桥虫、地老虎、蚜虫、斜纹夜蛾等。
5.5.10.2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主要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方法。
5.5.10.3农业防治
选用优良抗病品种,薄荷选择色白、粗壮、节间短、无病虫害的根茎作为种根,及时排水并清除
田间杂草等。
3
T/CACMXXXX.XX-202X
5.5.10.4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趋光性,使用黑光灯诱杀造桥虫、地老虎;使用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使用性诱剂诱杀
斜纹夜蛾。
5.5.10.5生物防治
使用苦参碱、Bt等植物源和生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
5.6采收
5.6.1采收期
薄荷可进行两次采收,第一次采收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二次收获在10月上旬。采收时选择
应选择在晴天、无大风、高温、光照充足的上午9时至下午3时收割。
9~10月份,玉米成熟后,使用农用机械进行采收。
5.6.2采收方式
薄荷使用农用工具或小型机械采收,割取离地面以上10 cm的地上部分。玉米使用农用机械进行
采收,采收完毕后,直接将秸秆粉碎,进行秸秆还田。
5.7产地加工
鲜薄荷收割后,立即摊晒,至7~8成干时,扎成小把,在阴凉通风处晾干,除去老茎和杂质。注
意切勿雨淋或夜露,以防止变质发霉。以身干满叶、叶色淡绿、香气浓郁者为佳。
5.8包装、贮存和运输
5.8.1包装
检验合格的薄荷按照T/CACM1021.28-2018进行分级,采用无毒环保材料进行包装,在包装物上
注明产地、品名、净重、毛重、生产者、生产日期及批号。
5.8.2贮存
薄荷贮存在阴凉、通风、干燥、清洁卫生、无污染源及污染物、无虫害、鼠及霉菌污染的库房
中,要求温度不超过15℃、相对湿度不高于65%。
5.8.3运输
使用清洁、通风良好的汽车、火车、拖拉机等运输交通工具运输,在运输时防止日晒雨淋。
4
T/CACMXXXX.XX-202X
附录A
(规范性)
薄荷-玉米间作生态种植技术关键点
A.1选地与整地
选地:最好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耕作层土厚40 cm以上)、土质肥沃、地势平坦、排灌良好、阳光
充足、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黏土、连作地均不宜栽培。
整地:栽种前将地深翻30 cm,除去杂草、石块。施入基肥,深耕后耙碎整平,做畦。畦宽
260 cm,高15~20 cm,畦间距离留30~45 cm宽。
A.2间作模式
不同的种植模式对作物产量、品质、水分利用率、病虫害发生率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如图A.1
和图A.2所示,使用种植行数薄荷:玉米为6:2的比例进行间作,每畦可种6行薄荷与2行玉米,薄
荷之间行距为30 cm,薄荷与玉米行距为35 cm。将每畦边缘空间进行充分利用,不仅可以提高薄荷和
玉米的总产值,还可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提升薄荷品质。
A.3秸秆还田
将玉米秸秆还田,不仅可以使田间保湿防止杂草生长,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多样性,
改良土壤,促进薄荷生长。
图A.1薄荷-玉米间作模式图
5
T/CACMXXXX.XX-202X
图A.2薄荷-玉米间作图
6
T/CACMXXXX.XX-202X
附录B
(资料性)
薄荷-玉米生态种植技术评价
B.1经济效益
以江苏省句容市为例,该产区2021年采用薄荷-玉米间作生态种植模式,起15~20 cm高小高垄,
垄宽2.6 m,每hm2可种植薄荷60万株左右,可种植玉米2.5万株左右,每hm2须投入薄荷种苗费约
4200元,玉米种子费900元左右,肥料、机耕、电费等其他费用4800元,每hm2共投入9900元左
右。该种植模式下每hm2可采收新鲜薄荷鲜品15000 kg,晾干或阴干后可得3150 kg薄荷干品,目前
市场单价18元/kg,薄荷每hm2收入56700元,每hm2可采收玉米2900 kg左右,目前市场单价2.74元
/kg,玉米每hm2收入8000元左右,每hm2收入总计64700元左右。因此,每hm2可净收入54800元
左右。
按传统薄荷种植模式,每hm2须投入薄荷种苗费约4500元,肥料、农药、机耕、电费等其他费用
5100元,每hm2共投入9600元左右。传统种植模式下,薄荷易感病导致产量和质量下降,每hm2可
采收新鲜薄荷鲜品14900 kg,晾干或阴干后可得3015 kg薄荷干品,目前市场单价18元每kg,薄荷每
hm2收入54200元。因此,每hm2净收入44600元。相比之下,采用薄荷-玉米间作生态种植模式,每
hm2比单种薄荷可多收入10200元。
B.2生态效益
将薄荷和玉米间作,不但促进了薄荷的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而且抑制了杂草的生长,有效减
少了农药、化肥的施用量,能起到增肥、保湿、调温、压草、抗病虫等多重作用。另外,玉米秸秆还
田,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7
T/CACMXXXX.XX-202X
附录C
(资料性)
薄荷-玉米生态种植技术核心机理
C.1生态学原理
1)生物多样性原理。栽培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可以产生种间互利互作的条件,提高药材的产量和品
质。间作是一种基于生物多样性的种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不同作物间互利关系,通过改善根系在土
壤中的分布和形态,组成合理的复合群体结构,充分利用养分和土地资源。将玉米与薄荷间种,不但
可以涵养水土、而且还能增加害虫天敌数量,是生产绿色、安全、无污染的薄荷产品的关键技术之
一。另外将收获后的玉米秸秆还田,为薄荷创造了适宜的生态环境,阻止了杂草的发展,提高生态系
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提高了生态和经济效益。
2)生态位原理。薄荷和玉米处于不同的生态位,对于地上部分来说,玉米较为高大处于间作系统
的上层,对于地下部分来说,玉米的根系分布深,处于间作系统的下层,而薄荷的地上和地下部分均
处于地面附近。另外,玉米分别种于薄荷两侧,充分发挥边际效应,以此实现了各层次空间生态位
光、气、热、肥资源的充分利用。
3)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化原理。环境在塑造植物的同时,植物也在改善环境。玉米属于禾本科菌
根植物,将薄荷与玉米进行合理间作,玉米根系可以活化土壤,使土壤团粒结构得到改善,增加非毛
管空隙,提高氧化还原电位,为薄荷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根际环境。另外玉米的秸秆还田改善了农业
生态环境,促进了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环境更适宜薄荷生长,薄荷更高产。
C.2经济学原理
1)将玉米与薄荷间种,可以涵养水土、增加害虫天敌数量,从而减少田间杂草和害虫数量,降低
劳动成本。
2)利用边际效应将玉米与薄荷合理间作,提高空间利用率,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在提高薄荷质
量和产量的同时,增加玉米收入,从而增加经济总收入。
3)由于玉米的根际作用、诱集蚜虫效应、秸秆还田等改善了薄荷生长环境,当季薄荷增产效果显
著,进而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C.3工程学原理
1)层次结构理论。用高秆作物玉米与薄荷间作,将薄荷的栽培环境层次进行了提高,更接近薄荷
的野生生长环境,薄荷产量品质更高。
2)自然调控原理。利用玉米根际作用和改善土壤作用,使得薄荷生长环境的光照、温度、水分、
土壤微生物等环境因子得到调控,更适宜薄荷生长发育。
8
T/CACMXXXX.XX-202X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394.
[2]邵扬,叶丹,欧阳臻,黄璐琦,彭华胜,张小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辽源货运从业资格考试
- 咖啡连锁品牌扩张战略:2025年市场细分与品牌竞争力评估报告
- 医疗美容消费者2025年心理需求与服务体验优化分析报告
- 数字艺术作品版权保护与版权保护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研究报告
- 文化产业金融政策与2025年融资渠道拓展模式创新研究分析报告
- 组织结构图的绘制2讲课文档
- 2025年压力表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石英玻璃材料及制品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电子美容仪合作协议书
- 班组长的个人年终总结
- 毕节社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CSCO胃癌诊疗指南解读
- 保洁部安全培训课件
- 外墙保温工程质量验收管理规范
- ISO27001:202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全套文件+表单
- 2025年成都市锦江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资治通鉴》与为将之道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武警指挥学院
- 挤压车间生产工艺流程
- 港航疏浚事业部直属项目工程分包管理办法
- 成都市公安局锦江区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真题
- 企业搬迁重置规划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