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0燃烧及灭火能源的开发利用
考点01燃烧的条件及探究
考点02灭火的原理及探究
考点0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及火灾防护
考点04化石燃料及新能源
考点01燃烧的条件及探究
1.(2024·北京·中考真题)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若a、b均为白磷,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若a、b均为红磷,判断该实验能否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并说明理由:。
2.(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控制条件可以调控化学反应。“启航”小组以“调
控化学反应”为主题展开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火有道】
(1)观察生活:小组同学观察到天然气、木炭能燃烧,而水和石头不能燃烧,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实验探究:为继续探究燃烧的条件,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图1所示实验。
已知: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磷燃烧时产生污染空气的五氧化二磷白烟。
【现象与结论】
(2)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②小红根据现象,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评价与反思】
(3)①实验中小组同学认为图1装置存在不足,于是设计了图2所示装置。图2装置的优点为。
②小明对小红的结论提出质疑,设计了图3所示装置,对燃烧过程中的氧气含量进行测定,得到图4所示
图像。结合图像分析,“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应准确地表述为。
【调控有术】
化学反应速率与多种因素有关,为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小组同学分别取足量且等质量的过
氧化氢溶液完成了下列实验。
实验序号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二氧化锰粉末的质量/g温度/℃10秒共收集到氧气的体积/mL
①3%010几乎无
②5%020几乎无
③5%0.52014
④10%0.52080
(4)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序号是;对比实验③和实验④,可得出
的结论是;上述实验无法探究出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写一条即可)。
【应用有方】
(5)通过探究,小组同学认识到,生活中也可以通过控制条件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
①用天然气做饭,发现炉火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这时需要(填“调大”或“调小”)灶具的
进风口。
②炒菜时如果油锅着火,可采取的灭火措施是(写一条即可)。
3.(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生活处处即化学,对下列生活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煤炉火越扇越旺—增大可燃物浓度
B.煤粉比煤块燃烧更旺—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油锅着火放入青菜后熄灭—降低油的着火点
D.移除炉灶内木柴后灶火熄灭—隔绝空气
4.(2024·江苏徐州·中考真题)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向粘有蜡烛的烧杯中加入水并点燃蜡烛,装置如图。蜡
烛燃烧至水面处时熄灭,其主要原因是()
A.蜡烛与氧气隔绝B.蜡烛的着火点降低
C.蜡烛没有可燃性D.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5.(2024·宁夏·中考真题)实验活动课上,同学们进行“燃烧的条件”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物质白磷木材煤
着火点/℃(通常状况下)40250~330700~750
【设计与实验】
(1)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步骤1:
小木块燃烧,小石块不燃烧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
步骤2: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空气
步骤3:
小木块燃烧,小煤块不燃烧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问题与交流】
(2)甲同学对步骤2的实验结论提出疑问:空气中的哪种成分支持可燃物的燃烧?
乙同学认为可以通过课堂上老师演示的实验(如图1、图2所示),观察到的现象,证明是空气中的氧气
支持可燃物的燃烧。
(3)实验室用如图3所示的装置,选择合适的药品为热水中的白磷提供氧气,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为;该装置还能用于制取气体。
【拓展与延伸】
(4)同学们通过实验步骤2还获得了一种灭火的方法。你还能用方法使燃着的蜡烛熄灭,其原理
是。
6.(2024·贵州·中考真题)燃烧是常见的化学变化。科学利用和控制燃烧为人类服务,可推动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
(1)蜡烛燃烧
用燃着的火柴将图1中相同大小的两支蜡烛点燃。
①用火柴引燃蜡烛,为蜡烛燃烧提供的条件是。
②乙的烛芯比甲长,导致燃烧时更旺,原因是。
③围绕甲、乙两支蜡烛的燃烧,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
(2)氢气燃烧
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该火箭
的发动机使用液氧液氢作为推进剂,火箭发动机运行简示图如图2。
①火箭升空时,燃烧室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点是可以通过调控发动机内阀门来燃烧室调控动力。火箭运行过程中,为增大动力,
应进行的操作是。
7.(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11
A.实验①: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约,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
55
B.实验②:电解水的玻璃管内分别生成H2和O2,说明水由H和O两种元素组成
C.实验③:白磷燃烧但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
D.实验④:反应前后称量的总质量不同,说明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8.(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B.利用简易净水器获得C.探究燃烧需要氧气(着火D.检验久置的氢氧化钠
A.干燥氢气
纯水点:白磷40℃,红磷240℃)溶液是否变质
9.(2024·西藏·中考真题)暑假期间,达瓦同学一家人去过林卡。晚上,大家围着篝火跳起了欢快的锅庄,
场面十分和谐、幸福。
(1)木材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和。
(2)篝火晚会结束后,为防止失火,达瓦同学可以通过(填一种灭火方法即可)将篝火熄灭。
(3)为响应垃圾分类的倡议,达瓦同学将喝完水的塑料瓶投入_____桶里最合适。
A.厨余垃圾B.其他垃圾
C.有害垃圾D.可回收垃圾
10.(2024·湖南·中考真题)花鼓戏《补锅》中唱到“于拉风箱呼呼响,火炉烧得红旺旺”。下列说法最合
理的是()
A.风箱拉动过程中增加了可燃物
B.手拉风箱为煤的燃烧提供了充足氧气
C.火炉烧得旺是因为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D.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11.(2024·福建·中考真题)下列灭火方法主要是利用“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原理的是()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B.关闭燃气灶阀门熄灭火焰
C.用水浇灭炭火D.用锅盖盖灭油锅火焰
12.(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火的使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或措施正
确的是()
A.可燃物接触氧气即可发生燃烧
B.将木材架空可以降低其着火点
C.电线短路起火,可用冷水浇灭
D.炒菜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13.(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炒菜时油锅起火,可用锅盖盖灭
C.可以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D.夜间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14.(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
B.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可调小灶具进风口
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
考点02灭火的原理及探究
1.(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花生油的主要成分为淀粉
B.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
C.制作门窗的铝合金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铁钉在干燥的空气中比在潮湿的空气中更易生锈
2.(2024·海南·中考真题)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
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从化学的视角解释下列应急措施的原理。
(1)炒菜时锅中的油着火了,可用锅盖盖灭。
(2)逃离火灾现场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题)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化学与健康
A.化学与环保
①青少年食用含铁元素丰富的食物,可有效预防
①生活污水应处理达标后排放
甲状腺肿大
②塑料垃圾可通过焚烧处理,减少白色污染
②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C.化学与能源D.化学与安全
①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①面粉厂、加油站附近应严禁烟火
②太阳能和风能是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清洁能源②油锅起火可用锅盖盖灭
考点0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及火灾防护
1.(2024·四川内江·中考真题)下列有关防火与实验安全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燃气泄漏,立即关闭燃气阀
B.火灾现场烟雾较浓,可用湿毛巾捂口鼻,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处置森林火灾,开辟防火隔离带
D.实验用剩的药品,直接倒入下水道
2.(2024·北京·中考真题)下列标志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B.
C.D.
3.(2024·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②尽量贴近地面逃离,寻找安全出口
③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
④跳楼
⑤打湿床单,披在身上
⑥携带贵重物品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
4.(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起火,用水浇灭
B.添加过量防腐剂,延长食品保质期
C.厨房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通风
考点04化石燃料及新能源
1.(2024·重庆·中考真题)“嫦娥六号”探测器的发射火箭用到了无污染的高能燃料。该燃料最有可能是()
A.液氢B.液氧
C.酒精D.石油
2.(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煤完全燃烧时不会产生污染
C.石油为原料能制造合成纤维D.天然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
3.(2024·四川泸州·中考真题)《汉书》中记载:“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地下冒出的黑色“洧水”指的
是()
A.石油B.猪油
C.矿泉水D.盐湖水
4.(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B.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可造成酸雨
C.乙醇汽油用作汽车燃料可减少空气污染
D.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5.(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煤完全燃烧时不会产生污染
C.石油为原料能制造合成纤维
D.天然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
6.(2024·湖北·中考真题)在探究甲烷的元素组成时,做了如下图的两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B.左侧烧杯内壁有小液滴产生
C.右侧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D.可得出甲烷含有氧元素
7.(2024·甘肃白银·中考真题)202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符合这一
主题的是()
A.随意焚烧秸秆B.乱丢废旧电池
C.发展清洁能源D.提倡毁林造田
8.(2024·四川泸州·中考真题)《汉书》中记载:“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地下冒出的黑色“洧水”指的
是()
A.石油B.猪油
C.矿泉水D.盐湖水
9.(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合成氨是20世纪伟大的成就之一。研究氨气的组成、性质及用途具有重要
意义。
(1)液氨可用作制冷剂。构成氨分子的微粒是氮原子和。液态的氨转化为氨气的过程中,氨分
子间的距离(填“变大”或“变小”)。
(2)反应8NH3+3Cl2=6NH4Cl+N2可用于检查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泄漏。
①N的质子数为7,核外第一层有2个电子,则第二层有个电子。由Cl转化为Cl﹣的过程中,Cl
(填“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
②NH4中H的化合价为+1价,则N的化合价为价。
(3)NH3在能源与环境领域应用广泛。
①NH3燃烧生成N2和H2O,未来可用作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从产物的角度分析,作为燃料NH3相比于
CH4的优点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综合试卷(二)教师版
-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联络口译》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汕头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摸底调研测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郑州大学《民航英语听说》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省绿春县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化学试题综合练习(四)含附加题含解析
- 红河职业技术学院《书写技能(硬笔字)》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企业管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数字影像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平顶山市鲁山县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娄底市新化县2025年五下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 野外生存教程第五章:野外避陷与课件
- 一般现在时(英语)知识讲解课件
- 零售药店处方药销售自查整改报告word(范文)
- 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
- Q∕GDW 12070-2020 配电网工程标准化设计图元规范
- 《孤独症认知训练》PPT课件
- 汽车半悬挂系统建模与分析(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
- 高分子化学6离子聚合阳离子
- 毕业设计论文土木工程专业五层单身宿舍楼框架结构设计
- 石膏板项目可行性分析与经济测算(范文参考)
- 晋江文件归档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