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第01期)(学生版)_第1页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第01期)(学生版)_第2页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第01期)(学生版)_第3页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第01期)(学生版)_第4页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第01期)(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考点01物质的变化考点0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考点03化学研究方法与价值考点01物质的变化1.(2024安徽,1)下列展示我国古法酿酒的工序中,以发生化学变化为主的是A.捣碎酒曲B.谷曲混合C.发酵成酒D.泉水勾兑2.(2024湖南,2)下列过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竹片弯曲B.彩纸裁剪C.蜡烛燃烧D.灯笼悬挂3.(2024河北,9)如图所示为我国唐代名画《捣练图》。画卷呈现的工序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捶打织品B.梳理丝线C.缝制衣物D.烧炭熨烫4.(2024河南,1)我国的古代发明及应用所包含的下列物质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陶瓷烧制C.活字印刷D.火药爆炸5.(2024湖北,1)在下列粽子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采粽叶B.洗粽叶C.包粽子D.煮粽子6.(2024山东滨州,1)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境主要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B.火上浇油C.立竿见影D.杯弓蛇影7.(2024江苏连云港,1)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过程中水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水降温结冰B.溶解蔗糖C.电解水制取H2和O2D.蒸馏自来水获得蒸馏水8.(2024江苏扬州,2)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粉碎铁矿石B.高炉炼铁C.钢铁的腐蚀D.用盐酸除铁锈9.(2024重庆A卷,2)五育并举,让劳动成为一种教育。在下列劳动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扫地B.生火C.摘菜D.提水10.(2024甘肃白银,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锅生锈B.玻璃破碎C.石蜡熔化D.酒精挥发11.(2024江苏扬州,3)反应Na2SO3+S=Na2S2O3可用于制备Na2S2O3。该反应的类型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2.(2024江西,1)端午时节,粽叶飘香。粽子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采粽叶B.洗糯米C.系粽绳D.煮香粽13.(2024重庆B卷,1)制作豆腐的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挑选黄豆B.研磨制浆C.过滤豆渣D.燃火煮浆14.(2024四川达州,1)达州出产的富硒茶,畅销全国各地。下列有关“茶”的描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茶叶采摘B.茶叶清洗C.茶叶运输D.醋除茶垢15.(2024四川广安,1)2024年广安市博物馆开馆运行。现代的3D数字画卷与传统的铁犁、石磨、风车等展品让广大市民大饱眼福。下列选项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铁犁生锈B.纺纱织布C.石磨磨豆D.风车吹谷16.(2024四川乐山,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研碎胆矾B.蜡烛燃烧C.品红扩散D.金刚石切割玻璃17.(2024四川泸州,1)泸州酿造白酒的历史悠久,被称作“一座酿造幸福的城市”!下列由高粱酿造白酒的工艺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淀粉水解B.发酵产酒C.窖藏增香D.用水稀释18.(2024四川眉山,2)中华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春节放烟花B.端午赛龙舟C.中秋赏明月D.重阳插茱萸19.(2024四川南充,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生产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湿法炼铜C.海水晒盐D.黏土烧瓷20.(2024四川遂宁,1)遂宁射洪市享有“子昂故里、诗酒之乡”的美誉,当地的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对于研究我国传统生物发酵工业具有极高的价值。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研磨B.发酵C.蒸馏D.灌装21.(2024云南省卷,12)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B.该装置可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C.该装置净水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D.河水经该装置净化后仍是混合物22.(2024山西,12)我国是世界上锌冶炼最早的国家。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是:“每炉甘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锌)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即倭铅(锌)也。”此工艺过程分解模拟如图。(已知:Zn的冶炼温度为904℃,Zn的沸点为906℃。)请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思考,解决问题:(1)装入原料器之前,将炉甘石敲碎的目的是。(2)高温炉内,碳酸锌(ZnCO3)在高温条件下与煤的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生成Zn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生成物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价。(3)冷凝器中发生的变化属于。(4)我国古代冶锌晚于铁和铜,结合已知信息,分析说明其中的原因是。考点0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23.(2024河北,12)下列物质在生活中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A.盐水用于选种B.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味C.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水银用作体温计的测温物质24.(2024湖南,1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不能与水反应B.浓硫酸有挥发性C.催化剂不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25.(2024江苏连云港,2)黑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由C、S和KNO3等混合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S均具有可燃性B.黑火药可存放于高温处C.黑火药爆炸时吸热D.KNO3属于氧化物26.(2024江苏连云港,5)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石墨很软有滑腻感,可制造石墨电极B.CO2能与NaOH反应,可用于人工降雨C.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炼铁D.NaHCO3呈白色,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27.(2024江苏苏州,1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镁有银白色光泽,可用于生产烟花B.氮气是无色无味气体,可用作保护气C.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铅笔芯D.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28.(2024四川成都,7)2024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火箭成功发射。下列材料用途的对应性质解释不合理的是偏二甲肼作火箭燃料——可燃性 B.铝合金作火箭的骨架——密度大C.碳纤维复合材料作飞船外壳——耐高温 D.特种橡胶制成太空服加压层——弹性好29.(2024江苏扬州,10)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铜呈紫红色,可用作导线B.石墨能导电,可用作润滑剂C.金刚石无色透明,可用于切割玻璃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30.(2024四川南充,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冰箱除味剂B.钛合金密度小,可用来制造人造骨C.盐酸有挥发性,可用于除铁锈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生产氮肥31.(2024云南省卷,3)下列叙述中,属于C60化学性质的是A.常温下为固体B.密度为1.68g/cm3C.熔点高于280℃D.能与钾等金属反应32.(2024江西,11)下列物质在常温常压下呈固态的是A.大理石B.汞

C.植物油

D.33.(2024山西,13)阅读分析,解决问题:世界之最2021年1月13日,全球第一辆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问世,它运用磁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运行时速可达620公里每小时,这一发明,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速度。高温超导的“高温”是-196℃左右的温度,是相对于-270℃至-240℃之间的温度而言的,不是我们传统认知里的“高温”。而超导就是超级导电。科学研究发现,当把超导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电阻会神奇消失,从而具有超级导电性。液氮在磁悬浮列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在-196℃时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在运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液氮具有制冷作用,经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向轨道上喷射液氮后,可以降低轨道和车轮的温度,既能保持轨道的超导性。同时也能在列车底部形成气垫,使列车与轨道隔离,减少摩擦和空气产生的气动阻力,大大提高了运行速度。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的运行不需要燃油,液氮的来源也比较丰富,有效地降低了运营成本。(1)高温超导的“高温”,所指的温度是。(2)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具有环保特性的原因是。(3)液氮在磁悬浮列车系统中的作用是,液氮来源丰富的原因是。(4)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上磁铁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这种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5)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利用了氮气的化学稳定性,但在一定条件下氮气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NO),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考点03化学研究方法与价值34.(2024福建,1)下列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研究领域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研制碳纳米管材料B.研制新型显示材料C.研发数字货币加密技术D.研发高纯稀土金属提取技术35.(2024河南,3)科学无止境,精神永流传。发明了将制碱、制氨结合的“联合制碱法”的科学家是A.侯德榜B.张青莲C.袁隆平D.徐光宪36.(2024湖北,4)2024年我国环境日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B.工业废水处理后排放C.推广使用煤炭燃料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37.(2024湖南,8)湖南大力实施千村美丽示范建设工程。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废旧家俱随意丢弃B.生活垃圾没有分类处理C.全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D.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38.(2024江苏盐城,1)盐城,一个让你打开心扉的地方!下列做法中不利于建设美丽盐城是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倡导使用清洁能源C.生活污水排入河道 D.积极行动植树造林39.(2024江苏盐城,5)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我国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侯德榜B.张青莲C.屠呦呦D.徐光宪40.(2024江苏扬州,1)自然界存在多种元素及物质的循环。下图表示的是自然界中的A.氮循环 B.硫循环 C.碳循环 D.水循环41.(2024山东滨州,6)2024年六五环境日以“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工厂废水直接排放C.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42.(2024山东烟台,1)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大国责任与担当。“碳中和”的“碳”是指A.二氧化碳B.碳元素C.碳原子D.所有含碳物质43.(2024四川成都,6)2023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①竹子资源丰富②竹子是可再生资源③竹子韧性好④能减少‘白色污染’⑤能减少碳排放”等表述中属于“以竹代塑”优势的有A.只有①②⑤ 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44.(2024山东烟台,3)今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动车不能在居民楼内充电,以免发生火灾B.厨房天然气泄漏,要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C.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能朝着自己或他人D.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45.(2024山东烟台,6)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下图是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简易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杯中的水是淡水 B.该过程中水分子大小发生改变C.该过程中用到蒸馏的方法 D.获取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某学习小组开展“自制简易净水器”的实践活动,作品如图。完成下面46~48小题。46.(2024四川成都,1)任务一:学习净水原理。下列净水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静置沉淀B.砂石过滤C.活性炭吸附D.投药消毒47.(2024四川成都,2)任务二:设计并制作净水器。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用聚氯乙烯塑料制作外壳,安全环保B.小卵石和石英砂主要除去可溶性杂质C.用活性炭净水是因为其结构疏松多孔D.蓬松棉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净水的速率48.(2024四川成都,3)任务三:展示并评价作品。下列评价不合理的是A.净化水硬度变得更小B.制作材料廉价易得C.制作简单,操作简便D.作品设计简洁美观49.(2024山西,6)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会面临来自环境、资源、健康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挑战,以下不会对人们造成威胁的一项是A.疾病防控B.资源匮乏C.火山喷发D.洪涝灾害50.(2024山西,9)研究发现,当把取出茶叶的塑料网状茶包浸泡在95℃的水里几分钟后,就会有大约116亿个塑料颗粒和31亿个纳米塑料出现在杯子里。该颗粒可进入人体内各种器官,导致疾病发生,只有极少量可被唾液分解。关于塑料网状茶包的分析正确的是A.很难分散于热水中B.容易被人体分解C.是由合成材料制成D.对人体没有危害51.(2024重庆A卷,1)“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习总书记对重庆的嘱托。下列措施与此不相符的是A.开发新技术新能源B.继续推进长江禁渔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D.生活垃圾露天焚烧52.(2024重庆B卷,2)能源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风能 B.氢能 C.石油 D.潮汐能53.(2024重庆A卷,7)2024年全国安全生产月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油站、面粉厂应严禁烟火B.浓硫酸溅上皮肤后立即用食醋冲洗C.霉变花生洗净和煮熟后仍不宜食用D.天然气泄漏时先开窗通风后,再开灯检查54.(2024四川广安,2)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A.经常使用一次性木质餐筷B.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C.合理开发使用新能源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55.(2024重庆A卷,11)海水含有丰富的化学资源,关于海水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海水蒸发说明水分子在不断运动B.海水占全球总储水量的绝大多数C.蒸馏可以从海水中获得淡水D.相同条件下海水的导电能力比纯水弱56.(2024四川乐山,1)化学与生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