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富乐教育集团中考历史一检试卷_第1页
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富乐教育集团中考历史一检试卷_第2页
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富乐教育集团中考历史一检试卷_第3页
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富乐教育集团中考历史一检试卷_第4页
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富乐教育集团中考历史一检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富乐教育集团中考历史一检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下图是“走”字在中国甲骨文、埃及象形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中的写法。这反映了()A.世界文明同宗同源 B.中华文明在交流中发展传承 C.思想家拥有天才的条件 D.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3分)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们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并建有希腊式剧场和体育场,这些城市定期巡回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B.希腊的城邦制度影响深远 C.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D.亚历山大东征的客观作用3.(3分)有人认为中世纪曾是“黑暗时代”,但在15世纪的某一时期,黑暗终于消失了,欧洲苏醒了,涤除了污垢,又开始了思考和创造,……欧洲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的结构,已在世界上所有其他文明当中占有决定性的优势。其中,经济结构占有决定性优势指的是()A.封建经济开始衰落 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大机器生产的推广 D.“蒸汽时代”的到来4.(3分)所谓全球史观,简而言之就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平地看待历史。如果以这种角度看殖民扩张应该是()A.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B.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给亚非拉造成了无穷尽的苦难 D.“带着血泪的进步”5.(3分)以下史实所体现的共同主题是()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A.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扩展 B.工业革命与社会变化 C.启蒙思想在欧美广泛传播 D.欧美封建制度的衰落6.(3分)与图1所示的科技发明相比,图2所示的科技进步()A.开工业文明之先河 B.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C.提高了织布的速度 D.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7.(3分)毛泽东曾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材料说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由于()A.思想家个人的努力结果 B.积极吸收借鉴优秀文化 C.思想家拥有天才的条件 D.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8.(3分)1861年后,一位俄国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对人民发生变化的原因理解最为正确的是()A.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B.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D.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9.(3分)如表为1913年和1920年欧美大国人口(单位:百万人),表中人口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国别时间俄国美国德国法国英国1913年175.197.366.939.745.61920年126.6105.142.83944.4A.第一次世界大战 B.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C.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D.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10.(3分)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这部分内容应该属于()《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A.—战后初期的世界 B.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C.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D.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11.(3分)某同学研究“罗斯福新政”,以下可信度最高的材料是()A.纪录片《世界史:罗斯福新政》 B.小说《美国的悲剧》 C.《罗斯福传记》 D.当时拍摄的建设田纳西水库照片12.(3分)1819年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等地,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以上事件都属于()A.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B.维护国家统一的抗争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13.(3分)漫画发表于1947年苏联某杂志(图中的俄文意为“财政贷款”)。该漫画说明了()A.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西欧的策略 B.资本主义采用隐蔽手段以稳定舆论 C.国家意识形态斗争渗透到新闻传媒 D.世界多极化趋势遏制美国霸主地位14.(3分)对如图三幅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主题解读最精准的是()A.冷战局面的形成 B.世界格局的演变 C.霸权主义的萌芽 D.殖民体系的瓦解15.(3分)如框为“遇见2025:联合国大事件表”。据此可知,联合国致力于()•宣布2025年为国际和平与信任年•宣布2025﹣2034年为联合国防治沙尘暴十年•联合国人口基金发起2025年全球援助募捐呼吁,保障危机中的妇女和女孩的福祉A.加强区域间的团结合作 B.推动世界性问题的解决 C.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D.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发展16.(3分)2017年1月,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演讲时指出:我们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不能搞“一国独霸”或“几方共治”。世界命运应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由各国共同分享。这体现的主题是()A.既定的国际规则不需要改变 B.霸权主义威胁已经不复存在 C.要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世界由单极化向多极化转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7.(32分)战争的伤痛刻写历史,和平的曙光从未缺席,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思想浪潮引和平】材料一“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和平,生活——每当我睁开眼睛寻觅着它。”——(意大利)米开朗琪罗百家争鸣后,随着秦统一六国,中国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在西欧,文艺复兴之后建立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决然不同于封建主义的任何一种形态。百家争鸣、文艺复兴都给各自的国家、民族奠定了深厚而牢固的文化基础,从而带来了长久的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李静、萧洪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1)(7分)根据材料概括三句名言的共同追求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举出为实现这一追求,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及其思想主张(不能照抄原文)。并分析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运动承担的相同历史使命。【战争反思祈和平】材料二(2)(7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从第10课到第15课的历史期间,有哪些力量的积蓄为二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据图二概括两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争取和平的共同方式。【科技创新护和平】材料三(3)(8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对世界格局演变有何影响。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个领域的成就,第三次科技革命还在哪些领域取得成就?(4)(8分)结合上述图片和文字材料,谈谈如何合理利用科技才能有效的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18.(20分)参观名人馆——探寻历史轨迹林肯纪念馆列宁纪念馆邓小平缅怀馆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革新•发展”的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正确,至少选择两个名人来证明观点,条理清晰260字左右)。

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富乐教育集团中考历史一检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ADBDABDDAAD题号1213141516答案AABBC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下图是“走”字在中国甲骨文、埃及象形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中的写法。这反映了()A.世界文明同宗同源 B.中华文明在交流中发展传承 C.思想家拥有天才的条件 D.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本题考查甲骨文、埃及象形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甲骨文、埃及象形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在表“走”这个意思时,都采用了较为形象的图形,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早期不同地区的文明在文字创造上有相似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世界文明同宗同源的特点,A项正确;题干仅展示了不同文明关于“走”字的写法,没有体现出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的交流,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任何关于思想家的内容,与题目所给信息无关,排除C项;题目中只是呈现了不同文明的文字,没有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A。2.(3分)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们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并建有希腊式剧场和体育场,这些城市定期巡回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B.希腊的城邦制度影响深远 C.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D.亚历山大东征的客观作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流的新时代。【解答】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率军东征,他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最远到达印度河流域,从而建立起一个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的东征严重破坏了被征服地区经济的发展,但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东方文化逐渐渗入到希腊文化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题干信息“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在每一座城市中都建有希腊式的会所、剧场和体育场,而希腊的巡回演出剧团则定期在这些城市的剧场中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这段话表明了亚历山大东征的客观作用,D符合题意;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希腊的城邦制度影响深远在题干信息中未体现,排除B;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排除C。故选:D。3.(3分)有人认为中世纪曾是“黑暗时代”,但在15世纪的某一时期,黑暗终于消失了,欧洲苏醒了,涤除了污垢,又开始了思考和创造,……欧洲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的结构,已在世界上所有其他文明当中占有决定性的优势。其中,经济结构占有决定性优势指的是()A.封建经济开始衰落 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大机器生产的推广 D.“蒸汽时代”的到来【分析】本题考查资产阶级的萌芽,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解答】根据“但在15世纪的某一时期,黑暗终于消失了,欧洲苏醒了,涤除了污垢,又开始了思考和创造,……欧洲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的结构,已在世界上所有其他文明当中占有决定性的优势”,结合所学可知,15世纪欧洲的社会状况从经济角度分析是生产力水平提高,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和工场手工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项正确;封建经济开始衰落是15世纪某一时期欧洲经济状况的一种,但不是这一时期欧洲经济结构的决定性优势,排除A项;“大机器生产的推广”和“蒸汽时代”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下半叶,和材料中“在15世纪的某一时期”的描述不符,排除CD项。故选:B。4.(3分)所谓全球史观,简而言之就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平地看待历史。如果以这种角度看殖民扩张应该是()A.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B.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给亚非拉造成了无穷尽的苦难 D.“带着血泪的进步”【分析】本题以全球史观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以这种角度看殖民扩张。【解答】首先要知道全球史观是站在人类立场上的,客观的评价历史。殖民扩张对被殖民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但是也是世界逐渐连接为一个整体,有利于世界的进步,因此是“带着血泪的进步”。故选:D。5.(3分)以下史实所体现的共同主题是()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A.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扩展 B.工业革命与社会变化 C.启蒙思想在欧美广泛传播 D.欧美封建制度的衰落【分析】本题考查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美国颁布《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的诞生,建立起资本主义国家;法国颁布《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俄国、日本通过资产阶级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表格体现的共同主题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扩展。故A符合题意;题干表格与工业革命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日本明治维新与启蒙思想在欧美广泛传播无关,排除C;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排除D。故选:A。6.(3分)与图1所示的科技发明相比,图2所示的科技进步()A.开工业文明之先河 B.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C.提高了织布的速度 D.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解答】A.开工业文明之先河的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图1)。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排除。B.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图2),能够提供强大而稳定的动力,不受自然条件限制,相比传统动力如人力(图1珍妮纺纱机靠人力转动)、水力等更加便利,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符合题意。C.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提高的是纺纱的速度,而不是织布速度,且图2蒸汽机主要是提供动力,和提高织布速度无关,排除。D.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和图2瓦特改进的蒸汽机不是同一概念,排除。故选:B。7.(3分)毛泽东曾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材料说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由于()A.思想家个人的努力结果 B.积极吸收借鉴优秀文化 C.思想家拥有天才的条件 D.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原因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据题干可知,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思想家参加阶级斗争与科学实践的结果,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果,D项正确;思想家个人的努力结果与材料“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信息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吸收借鉴优秀文化,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是思想家拥有天才的条件,排除C项。故选:D。8.(3分)1861年后,一位俄国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对人民发生变化的原因理解最为正确的是()A.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B.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D.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影响,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根据材料“1861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有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不得干涉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农奴有占有动产和不动产、从事工商业活动等权利;农奴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得赎买这块地。因此,对人民发生变化的原因理解最为正确的是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D项正确;俄国人民发生变化的原因俄国废除了农奴制,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不是导致人民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排除A项;题干材料说明俄国人民发生变化的原因俄国废除了农奴制,而变化的原因不是“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排除B项;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排除C项。故选:D。9.(3分)如表为1913年和1920年欧美大国人口(单位:百万人),表中人口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国别时间俄国美国德国法国英国1913年175.197.366.939.745.61920年126.6105.142.83944.4A.第一次世界大战 B.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C.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D.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合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分析作答。【解答】根据材料“1913年和1920年欧美大国人口”及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零3个月,参与国家33个,15亿人口卷入战争,战火燃遍欧、亚、非三大洲,造成几千万人伤亡,350万人成为终身残疾,30万人失踪。战争消耗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故A选项正确;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与材料无关,故B选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发生于1929年,与材料无关,故C选项错误;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与材料无关,故D选项错误。故选:A。10.(3分)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这部分内容应该属于()《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A.—战后初期的世界 B.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C.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D.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战后的国际格局、一战后民族民主运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根据材料“《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部分内容反映的是一战后初期世界的变化。一战结束后,为了重新确立世界秩序,列强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署了《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俄国在一战期间爆发了十月革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一战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A项正确;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不是资本主义国家,题干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世界,与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无关,排除B项;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题干反映的时间是一战后,不是二战后,排除C项;二战后,亚非拉国家有了新发展,题干时间是一战后,排除D项。故选:A。11.(3分)某同学研究“罗斯福新政”,以下可信度最高的材料是()A.纪录片《世界史:罗斯福新政》 B.小说《美国的悲剧》 C.《罗斯福传记》 D.当时拍摄的建设田纳西水库照片【分析】本题考查了罗斯福新政,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应付日益严俊的经济危机,罗斯福一上任,就宣布实施新政。其内容之一是推行“以工代赈”,通过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且当时拍摄的建设田纳西水利工程的照片属于一手史料,可信度最高,D项正确;纪录片《世界史:罗斯福新政》是后人创作的,具有主观色彩,不属于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排除A项;小说是文学作品,经过后人艺术加工,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历史,不是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排除B项;人物传记是属于文学作品,不属于可信度最高的材料,排除C项。故选:D。12.(3分)1819年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等地,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以上事件都属于()A.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B.维护国家统一的抗争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非洲独立运动等相关知识。解题关键在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材料的正确解读。【解答】据材料“1819年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等地,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各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个殖民地区发生了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A正确;玻利瓦尔领导的是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1990年纳米比亚实现独立,与维护国家统一无关,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各地区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无关,排除C;玻利瓦尔领导的是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纳米比亚是非洲的,与亚洲无关,排除D。故选:A。13.(3分)漫画发表于1947年苏联某杂志(图中的俄文意为“财政贷款”)。该漫画说明了()A.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西欧的策略 B.资本主义采用隐蔽手段以稳定舆论 C.国家意识形态斗争渗透到新闻传媒 D.世界多极化趋势遏制美国霸主地位【分析】本题考查冷战政策,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漫画的题目是“美国最新式战车”,说明这是美国的一种斗争方式。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说明这一斗争方式采用经济上提供财政贷款的方式。再结合1947年这一时间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指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苏联发表这一漫画寓意是揭露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西欧的策略,A符合题意。漫画说明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西欧的策略,不是强调资本主义采用隐蔽手段以稳定舆论,排除B;漫画说明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西欧的策略,不能体现国家意识形态斗争渗透到新闻传媒,排除C;漫画说明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西欧的策略,不能体现世界多极化趋势遏制美国霸主地位,排除D。故选:A。14.(3分)对如图三幅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主题解读最精准的是()A.冷战局面的形成 B.世界格局的演变 C.霸权主义的萌芽 D.殖民体系的瓦解【分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答。【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确定了新的国际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因此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B项正确;冷战局面的形成表述片面,排除A项;图三粉碎的“霸主梦”不能反映霸权主义的萌芽,排除C项;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材料未涉及殖民体系的瓦解,排除D项。故选:B。15.(3分)如框为“遇见2025:联合国大事件表”。据此可知,联合国致力于()•宣布2025年为国际和平与信任年•宣布2025﹣2034年为联合国防治沙尘暴十年•联合国人口基金发起2025年全球援助募捐呼吁,保障危机中的妇女和女孩的福祉A.加强区域间的团结合作 B.推动世界性问题的解决 C.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D.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发展【分析】本题考查联合国,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解答】根据题干信息“宣布2025年为国际和平与信任年”“宣布2025﹣2034年为联合国防治沙尘暴十年”“联合国人口基金发起2025年全球援助募捐呼吁,保障危机中的妇女和女孩的福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是当今社会最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题干中涉及的联合国大事件表表明联合国致力于推动世界性国际问题的解决,B项正确;联合国是世界性国际组织,与加强区域间的团结合作无关,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推动世界性问题的解决,与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无关,排除C项;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发展与世界贸易组织相关,排除D项。故选:B。16.(3分)2017年1月,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演讲时指出:我们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不能搞“一国独霸”或“几方共治”。世界命运应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由各国共同分享。这体现的主题是()A.既定的国际规则不需要改变 B.霸权主义威胁已经不复存在 C.要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世界由单极化向多极化转变【分析】本题考查世界格局多极化,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据题干“我们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不能搞‘一国独霸’或‘几方共治’。世界命运应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由各国共同分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的主题是要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改变不合理的国家政治格局,推动世界先多极化方向发展等。ABD说法错误,排除。故选:C。二、非选择题17.(26分)战争的伤痛刻写历史,和平的曙光从未缺席,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思想浪潮引和平】材料一“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和平,生活——每当我睁开眼睛寻觅着它。”——(意大利)米开朗琪罗百家争鸣后,随着秦统一六国,中国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在西欧,文艺复兴之后建立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决然不同于封建主义的任何一种形态。百家争鸣、文艺复兴都给各自的国家、民族奠定了深厚而牢固的文化基础,从而带来了长久的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李静、萧洪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1)根据材料概括三句名言的共同追求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举出为实现这一追求,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及其思想主张(不能照抄原文)。并分析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运动承担的相同历史使命。【战争反思祈和平】材料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从第10课到第15课的历史期间,有哪些力量的积蓄为二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据图二概括两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争取和平的共同方式。【科技创新护和平】材料三(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对世界格局演变有何影响。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个领域的成就,第三次科技革命还在哪些领域取得成就?(4)结合上述图片和文字材料,谈谈如何合理利用科技才能有效的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第三次科技革命,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解答】(1)共同追求:根据材料一“礼之用,和为贵”“兼相爱,交相利”和“和平,生活——每当我睁开眼睛寻觅着它”可知,这三句名言的共同追求是和平、和谐相处。学派、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百家争鸣的知识,可举例儒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仁”,要求统治者“以德为政”。历史使命:结合所学文艺复兴和百家争鸣可知,可从其社会转型、思想解放等角度进行分析,例如解放思想,为社会发展奠定思想文化基础,推动社会变革。(2)力量:根据材料二“第10课到第15课”的内容并结合二战胜利的知识,可从社会主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等角度进行分析,因此可知主要力量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民族解放运动的推动、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共同方式:根据材料二图二关键信息“国际联盟、联合国”可得出,成立国际组织;根据材料二图二关键词信息“《凡尔赛条约》”和“《联合国宪章》”可得出,制定国际公约等。(3)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8月29日,苏联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增强了苏联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使美苏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推动了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对峙局面的加剧。领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航天技术领域的成就。领域:结合所学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还在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成就。(4)做法: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利用科技发展经济,缩小各国差距,减少因资源争夺等引发的战争风险;将科技用于和平事业,如医疗、环保等领域,增进人类福祉;通过科技发展军事防御力量,形成战略威慑,遏制战争爆发;加强国际间科技合作与交流,增进各国相互理解与信任,避免因科技竞赛引发冲突。故答案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