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威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教学质量评价二(期中)试题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评分一、填空题。1.刚从游泳池里出来,会感觉到身上冷,这是因为身上的水在的过程中,要周围的热量。2.降落到地面的水,有的渗入地下形成;有的汇聚成江河,流入海洋。水在陆地、和大气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3.当我们乘船沿江而下时,有时会看到大河中央有一些由沙石堆积而成的“小岛”,人们称它们为沙洲。小明通过实验了解到沙洲的形成原来是流水从大河的携带了大量沙石,当流到中下游河道变的地方,流速,沙石沉积从而形成了沙洲。4.联合国将每年的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5.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它的结构非常,用肉眼或放大镜是看不到的,只有借助才能看到。二、判断题。6.人们在盛暑天气大汗淋漓,靠汗的蒸发吸热,以此保持体温不致升高。()7.水蒸气凝结成水珠是一个放热的过程。()8.在我国北方,露和霜都出现于秋季的早晨。()9.强降而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10.人工降雨就是使用飞机在空中洒水。()11.因为水不断地循环运动。所以淡水资源非常丰富,我们不用节约用水。()12.鹅卵石与沙洲的形成都是受到流水的冲刷、搬运作用的影响。()13.将特征不同的植物进行一分为二的分类方法叫做二歧分类法。()14.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睁一只眼睛就可以。()15.温度是影响水结冰和水沸腾的主要因素。()三、选择题。16.洗过的衣服挂在()干得最慢。A.有阳光照射的地方B.窗口通风处C.背阴不通风的卫生间17.寒冷的冬天张嘴哈气,嘴边会出现“白气”,这个现象叫水的()。A.蒸发 B.凝结 C.凝固18.水在0℃以下,以()状态存在。A.液态 B.固态 C.气态19.在“造霜”实验中加入盐是为了()。A.没什么作用B.吸收周围的热量C.把热量散发到周围的冰中20.关于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出现在春、秋季的早晨或者是雨后的清晨B.打开窗户,眼前白茫茫一片C.太阳出来后,雾不会消失21.比较雨和雪的形成过程,导致这两种不同降水形式的主要原因是()。A.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B.高空中风的大小C.气温的高低22.下列行为不会造成水土流失的是()。A.过度放牧 B.退耕还林 C.乱砍滥伐23.()图是小明在下游河滩上捡回来的石子标本。A. B. C.24.我们可以根据()将植物分成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A.茎的粗细B.是否开花C.是否在秋冬季多数或全部落叶25.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是()。A. B. C.四、分类题。26.下列植物中哪些是开花植物?哪些是不开花植物?请你分分类。(填序号)①海藻②苔藓③郁金香④水绵⑤桃树⑥蟹爪兰⑦肾蕨⑧一串红开花植物:不开花植物:五、实验与探究。27.实验名称:流动的雨水对地表的影响实验材料:水槽、托盘、塑料瓶、土壤、小石子、木块等。实验方法:先用土壤、小石子在托盘中制造一个小景观,再将托盘斜放在水槽里,最后挤压装水的塑料瓶,让水从瓶盖上的小孔喷出,浇在土壤上。(1)土壤会慢慢变,托盘中的水越来越,会携带着流到水槽里。(2)托盘中的渐渐变少,出现一道道沟壑。(3)推想: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土质结构松散,缺乏的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期间,容易受到侵蚀。由于长期的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六、简答题。28.什么情况下土地最容易发生侵蚀,土地侵蚀会给我们带来哪些灾害?29.写出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大致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蒸发;吸收【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刚从游泳池里出来,会感觉身上冷,这是因为身上的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2.【答案】地下水;海洋【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的。它无处不在,通过蒸发、冷凝、降水等方式连续不断地循环。在水循环中,水从海洋到陆地,又从陆地回到海洋里。地球表面的水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到大气中,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变成雾或云。有的云在当地上空形成雨或雪降落下来;有的云飘到其他地方形成雨或雪。降落到地面的水,有的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有的会聚成江河,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3.【答案】上游;宽;变慢【解析】【分析】沉积作用是指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的作用。当我们乘船沿江而下时,有时会看到大河中央有一些由沙石堆积而成的“小岛”,人们称它们为沙洲。沙洲的形成原来是流水从大河的上游携带了大量沙石,当流到中下游河道变宽的地方,流速变慢,沙石沉积从而形成了沙洲。4.【答案】6月17【解析】【分析】荒野荒漠化现象的加剧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1994年12月,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委员会)的建议,决定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5.【答案】细胞;微小;显微镜【解析】【分析】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它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目前已知的生物中除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外,其他生物均为细胞构成。细胞的结构非常微小,用肉眼或放大镜是看不到的,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6.【答案】正确【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人们在盛暑天气大汗淋漓,靠汗的蒸发吸热,以此保持体温不致升高。7.【答案】正确【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凝结时,水从气态变成液态,需要释放热量。8.【答案】错误【解析】【分析】露和霜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的,形成露的温度在0℃以上,形成霜的温度在0℃以下。所以在我国北方,露出现于秋季的早晨,霜出现于冬季的早晨。9.【答案】正确【解析】【分析】强降雨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当某一地区连降暴雨时,常会突发山洪、泥石流等,造成水库垮坝、江河横溢、房屋被冲塌、农田被淹没、交通和电信中断,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10.【答案】正确【解析】【分析】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过程中,干冰进入云层,从周围空气吸收热量,直接变为水蒸气。是干冰的升华现象。周围空气放出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时,直接变为小冰粒,这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小冰粒渐大后下落,遇暖吸收热量,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熔化为雨滴。11.【答案】错误【解析】【分析】虽然水不断地循环运动,但是地球的水资源中,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不到万分之一。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12.【答案】正确【解析】【分析】当我们乘船沿江而下时,有时会看到大河中央有一些由沙石堆成的“小岛”,人们称它们为沙洲。鹅卵石与沙洲是由于流水的冲刷、搬运作用形成的。13.【答案】错误【解析】【分析】二歧分类法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法,它确定一个标准,将不同种类的生物按这个标准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14.【答案】错误【解析】【分析】为了更清楚地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我们观察时,左眼对准接目镜注视,右眼睁开,便于画图。15.【答案】正确【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所以温度是影响水结冰和水沸腾的主要因素。16.【答案】C【解析】【分析】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的高低、空气流动的快慢、蒸发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有关,加热,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物态表面空气流速都能加快水的蒸发。所以洗过的衣服挂在背阴不通风的卫生间干得最慢。17.【答案】B【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寒冷的冬天张开嘴哈气,嘴边出现“白气”,这个现象中,水所经过的状态变化是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18.【答案】B【解析】【分析】通常情况下,水从常温持续下降到0℃以下的环境就会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慢慢变成了固体状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水的凝固。所以水在0℃以下,以固态状态存在。19.【答案】B【解析】【分析】在“造霜”实验中,向冰块上撒上盐后,盐可以降低水的凝固点,能让冰快速融化。冰融化吸热,这样温度就会变低。20.【答案】C【解析】【分析】A:出现在春、秋季的早晨或者是雨后的清晨,正确;

B:打开窗户,眼前白茫茫一片,正确;

C:太阳出来后,雾不会消失,错误;太阳出来后,雾会蒸发,所以就会消失。21.【答案】C【解析】【分析】当空中的水蒸气较多时,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相互碰撞、合并,变成越来越大的水滴。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如果低空气温高于0℃以上,降落的是雨;如果低空气温低于0℃以下,降落的是雪。所以导致这两种不同降水形式的主要原因是气温的高低。22.【答案】B【解析】【分析】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当、地面植被遭破坏、耕作技术不合理、土质松散、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退耕还林可以保护植被,不会造成水土流失。23.【答案】C【解析】【分析】高山上的岩石经温差、冰、植物等的风化作用,掉到山脚下,崩塌下来的碎石被山洪、大雨等冲到河里,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受水的冲击和互相磨擦,变得越来越圆,最后形成了鹅卵石,上流水流比较急,落差大,鹅卵石停不下来,到了中下游鹅卵石沉积下来,越往河流下游走会发现鹅卵石越光滑。所以C图是小明在下游河滩上捡回来的石子标本,光滑、体积小。24.【答案】C【解析】【分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动植物。根据是否在秋冬季多数或全部落叶可以把植物分为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25.【答案】A【解析】【分析】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形,细胞里有较大的液泡,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小黑点是细胞核。A是洋葱表皮细胞,B是血红细胞,C是草履虫。26.【答案】③⑤⑥⑧;①②④⑦【解析】【分析】植物按有没有花可以分为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藻类和苔藓类等。它们和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郁金香、桃树、蟹爪兰、一串红都属于开花植物;海藻、苔藓、水绵、肾蕨都属于不开花植物。27.【答案】(1)湿;多;土壤(2)土壤(3)植被;暴雨;流水【解析】【分析】(1)这是一个模拟实验,在实验中,喷水模拟的是降雨。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土壤会慢慢变湿,托盘中的水越来越多,会携带着土壤流到水槽里。

(2)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托盘中的土壤渐渐变少,出现一道道沟壑。

(3)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其最大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土质结构松散,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受到侵蚀。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28.【答案】在降雨量大、土地坡度大、无植被覆盖的情况下最容易发生侵蚀。土地侵蚀会造成土壤流失,使土壤贫瘠,降低农作物产量:山区还会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解析】【分析】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所以在降雨量大、土地坡度大、无植被覆盖的情况下最容易发生侵蚀。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土地侵蚀会造成土壤流失,使土壤贫瘠,降低农作物产量:山区还会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