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季之美》教案2一、教学目标1.会认"窠、臼"等9个生字,会写"黎、晕"等15个字,正确读写"黎明、红晕"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作者对四季之美的独特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4.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写作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品味语言,感受四季之美。体会作者描写景物的细致和写作方法的巧妙。2.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在不同季节中捕捉细微的景物变化,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让学生能够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播放一段四季美景的视频,视频中展现春天的百花盛开、夏天的绿树成荫、秋天的金黄麦浪、冬天的银装素裹。2.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视频美不美?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呢?为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对四季景色的印象和感受。3.教师总结:四季的景色各有千秋,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美。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清少纳言一起走进《四季之美》,去领略四季那别样的美丽。(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重点讲解"窠臼(kējiù)"一词,结合图片或简单的解释,让学生理解其意思为"现成格式;老套子"。例如:"这部电视剧的剧情落入了窠臼,缺乏新意。""凛冽(lǐnliè)",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中冬天寒冷的感觉,理解该词形容极为寒冷。如:"在凛冽的寒风中,人们都裹紧了棉衣。""红晕(hóngyùn)",强调"晕"在这里的读音和意思,指中心浓而四周渐淡的一团红色。像天边泛起的红晕,非常美丽。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如"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让学生说说"急急匆匆"在文中描绘出归鸦怎样的状态,从而理解该词意思。找近义词反义词理解:"红晕"的近义词是"红潮",反义词可引导学生思考后得出"pale(苍白)"等(英语拓展,让学生了解不同语言对颜色描述的词汇差异)。直观演示理解:对于一些不太好理解的词语,如"炭火",可以展示炭火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四季之美的?每个季节分别写了哪些景物?4.指名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顺序:时间顺序四季景物:春:黎明夏:夜晚秋:黄昏冬:早晨(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20分钟)1.学习"春天之美"指名朗读描写春天黎明的段落。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春天黎明之美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分析:"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从颜色变化的角度,"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细腻地描绘出春天黎明天空色彩的逐渐变化,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和对色彩捕捉的敏锐。提问学生:"如果你是画家,你会怎样用画笔描绘这黎明的天空?"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一步感受文字的画面感。指导朗读,读出春天黎明的柔和、静谧之美。语速适中,语调轻柔,突出颜色变化的层次感。例如:"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2.学习"夏天之美"请学生朗读描写夏天夜晚的部分。小组讨论:作者描写夏天夜晚美在哪里?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通过描写细雨夜晚中萤火虫的微光飞行,以动衬静,营造出一种朦胧、清幽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夏天夜晚独特的魅力。提问:"在夏天的夜晚,你还观察到过哪些让你觉得美的景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教师范读,表现出夏夜的宁静与神秘。学生跟读,注意模仿教师的语调,读出夏夜的独特韵味。如:"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3.学习"秋天之美"学生齐读描写秋天黄昏的段落。引导学生思考:这段文字是如何体现秋天黄昏之美的?分析:"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作者从视觉(归鸦、大雁)和听觉(风声、虫鸣)两个角度描写秋天黄昏的景色。归鸦"急急匆匆"、大雁"比翼而飞",展现了秋天黄昏时分动物们匆忙归巢的动态画面;风声和虫鸣则增添了夜晚来临前的宁静氛围,使整个画面动静结合,生动地表现出秋天黄昏的美好。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的秋天黄昏中,感受这种美好,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指导朗读,读出秋天黄昏的动感与宁静交织的美感。读归鸦和大雁部分时,语速稍快,体现出它们的匆忙;读风声、虫鸣部分时,语调轻柔缓慢,表现出宁静。例如:"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4.学习"冬天之美"指名朗读描写冬天早晨的段落。思考:作者笔下冬天早晨的美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后,教师讲解:"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作者通过描写不同天气状况下冬天早晨的情景,重点突出了人在寒冷早晨的活动及感受。无论是落雪、白霜还是无雪无霜的早晨,生起火盆,手捧火盆穿过走廊,这种情景给人一种闲适、温暖的感觉,让学生体会到冬天早晨别样的美,感受到寒冷与温暖、闲适的交织。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冬天早晨的类似经历,说说当时的心情,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冬天早晨的寒冷与温暖交织的独特韵味。读寒冷部分时,语调稍低、语速稍慢;读温暖闲适部分时,语调上扬,语速适中。例如:"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四)总结写作方法(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思考作者是如何把四季之美写得如此生动形象的。2.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教师总结写作方法: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条理清晰,使读者能清楚地了解每个季节不同时段的景色特点。从多个角度描写景物,如颜色、声音、动态等。春天黎明写天空颜色变化,夏天夜晚写萤火虫微光(视觉)、风声虫鸣(听觉),秋天黄昏写归鸦大雁动态(视觉)、风声虫鸣(听觉),冬天早晨写不同天气状况及人的活动感受,让景物描写更加丰富立体。融入作者的独特感受,如"这情景着实迷人""叫人感动""愈发叫人心旷神怡""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等,使文章不仅是景物的描写,更饱含作者对四季之美的喜爱之情。3.举例说明这些写作方法在其他写景文章中的运用,加深学生理解。比如朱自清的《春》:"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从颜色角度描写春花,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春花的艳丽色彩。又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从视觉角度描写济南冬天的水,通过描写水藻的绿以及水不结冰等特点,还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水和水藻以人的情感,展现出济南冬天水的温暖与生机。(五)拓展延伸(5分钟)1.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选择一个季节,写一段描写这个季节景色的短文。要求按照时间顺序,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并融入自己的感受。2.提示学生可以参考课文的结构,如先点明季节,再分别描写不同时段的景色。在描写景物时,注意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3.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字数在200字左右。(六)课堂小结(5分钟)1.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我们学习了《四季之美》这篇课文,领略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时段的美丽景色。了解了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景物,从多个角度展现景物特点,并融入自身感受的写作方法。2.强调大自然的美无处不在,希望同学们能够用心去观察生活中的美景,用我们的笔记录下这些美好的瞬间,感受生活的美好,热爱大自然。(七)布置作业(课后完成)1.背诵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2.完成小练笔,将课堂上写的描写季节景色的短文进行修改完善,认真书写,下次课上进行分享交流。3.阅读其他描写四季景色的文章,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峻青的《秋色赋》等,比较不同作者描写四季的异同点,做好读书笔记。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包含四季美景的图片、视频,生字词的讲解动画,以及课文相关的拓展资料。2.相关的阅读书籍,如散文集《枕草子》(清少纳言著),以便学生更深入了解作者及作品风格。六、教学板书设计四季之美清少纳言时间顺序:春:黎明天空颜色变化(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夏:夜晚萤火虫微光、风声虫鸣(以动衬静)秋:黄昏归鸦大雁、风声虫鸣(动静结合)冬:早晨落雪或白霜或无雪无霜,人捧火盆(寒冷与温暖、闲适交织)写作方法:按时间顺序,多角度描写,融入感受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四季之美有了更深刻的感受,能够体会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高安全教育
- 自行车店装修终止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北京市图书寄存保管协议范本
- 2024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渭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胎头吸引术的护理笔记
- 2024湖南省汨罗市职业中专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湖北省十堰市商业技工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河北城铁轨道职业技工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非机动车交通管理及规划研究
- 劳务派遣及医院护工实施预案
- 华电行测题库及答案2024
- 产后病(中医妇科学)
- 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原卷版)
- 社区获得性肺炎教学演示课件
- 农村蓝莓树补偿标准
- 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申报书(麻醉科)
- 1.3.1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课件
- 冷链疫苗管理课件
- 【课件】信息系统的优势与局限性 2023-2024学年人教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