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一、总则1.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工程测量作业流程,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及时性,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地形、地貌、坐标、高程等测量资料,满足工程设计、施工及质量控制的要求。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项目的测量工作。3.引用标准GB500262020《工程测量规范》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GJ8201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二、测量仪器及工具1.测量仪器全站仪:用于角度、距离、高差测量及坐标放样等工作。应定期进行校准和检定,确保仪器精度符合要求。水准仪:用于水准测量,测定两点间的高差,从而得到高程。水准仪需按规定周期进行检验校正。GPS接收机:具备高精度定位功能,可用于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等。使用前应进行初始化设置和参数调整。电子经纬仪:用于角度测量,在一些特定测量场景中可辅助全站仪进行工作。同样需要定期校准。2.测量工具水准尺:有铟瓦水准尺和木质水准尺等,水准尺应保持完好,刻度清晰。花杆:用于指示目标方向,辅助测量。棱镜:与全站仪配合使用,用于距离测量和坐标放样。钢尺:用于钢尺量距,测量精度应符合相应要求。工具包:用于存放测量仪器配件、记录表格、绘图工具等。三、测量人员要求1.专业资质测量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测量专业知识和技能,持有相关测量职业资格证书,如测量员证、注册测绘师资格证等。2.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各类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仪器的安置、对中、整平、观测及数据处理。熟悉各种测量方法和流程,能够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案。3.职业道德测量人员应具备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遵守测量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如实记录测量数据,不得篡改或伪造数据。四、测量工作流程(一)施工控制测量1.首级控制网建立根据工程规模和特点,结合现场地形条件,采用全站仪、GPS接收机等测量仪器,建立首级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首级控制网应具有足够的精度和可靠性,能够满足后续测量工作的需要。平面控制网可采用导线网、GPS网等形式。导线测量时,应按照《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选点、埋石、观测和数据处理。GPS测量应符合GB/T183142009的规定,进行同步观测、基线解算和网平差计算。高程控制网可采用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建立。水准测量应按照国家二等或三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观测,使用铟瓦水准尺或高精度电子水准仪,确保高程精度。三角高程测量应进行对向观测,以减弱大气折光等因素的影响。2.加密控制测量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根据施工需要,进行加密控制测量。加密控制点应分布均匀,便于施工放样和测量工作的开展。加密控制测量的方法和精度要求应与首级控制网一致。(二)地形测量1.准备工作收集测区的已有地形图、控制点成果等资料,对测区进行现场踏勘,了解地形地貌、地物分布及工程建设情况。根据测区范围和精度要求,确定地形测量的比例尺和等高距。准备好测量仪器和工具,对仪器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2.碎部测量采用全站仪或GPSRTK等测量方法进行碎部点测量。全站仪测量时,应在控制点上设站,对中、整平仪器,后视另一控制点定向,然后依次观测碎部点的角度和距离,记录相关数据。GPSRTK测量可实时获取碎部点的三维坐标。对于地形复杂的区域,应增加碎部点的密度,确保地形地貌的准确反映。同时,应注意测量地物的特征点,如房屋的角点、道路的转折点、河流的边界等。在测量过程中,应绘制草图,详细记录碎部点的位置、地物的连接关系等信息,以便后续进行绘图和数据处理。3.数据处理与成图将测量得到的碎部点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使用专业的测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包括坐标转换、数据编辑、绘制等高线等操作。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绘制地形图。地形图应包括地形、地物、控制点等内容,比例尺应符合规定要求。地形图绘制完成后,应进行检查和审核,确保图形准确、清晰、完整。(三)施工放样测量1.准备工作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尺寸和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施工图纸和控制点成果,计算出建筑物各特征点的施工放样坐标和高程。准备好测量仪器和工具,对仪器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仪器精度满足放样要求。2.平面位置放样采用全站仪或GPSRTK等测量方法进行平面位置放样。全站仪放样时,在控制点上设站,输入放样点的坐标,仪器自动计算出放样角度和距离,通过棱镜配合进行放样。GPSRTK放样可直接在现场获取放样点的三维坐标,实现快速放样。在放样过程中,应注意仪器的对中、整平,确保放样精度。同时,应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校核,如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等,以保证放样的准确性。3.高程放样采用水准仪或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高程放样。水准仪放样时,在已知高程点上设站,后视该点读取后视读数,然后根据放样点的设计高程计算出前视读数,通过水准尺进行放样。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放样时,应在控制点上设站,测量控制点与放样点之间的高差,从而确定放样点的高程。高程放样完成后,应进行检查,可采用往返测或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等方法,确保放样高程的精度。(四)变形监测测量1.监测方案制定根据工程特点和要求,制定变形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应包括监测对象、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频率、监测精度要求等内容。监测对象主要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基坑、边坡等。监测内容包括沉降、位移、倾斜、裂缝等。监测方法可采用水准测量、全站仪测量、GPS测量、裂缝观测仪等。2.监测点布置在监测对象上合理布置监测点。监测点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监测对象的变形情况。对于建筑物,监测点可布置在墙角、柱基、楼顶等部位;对于基坑,监测点可布置在坑壁、坑底等位置。监测点应牢固可靠,便于长期观测。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3.监测实施按照监测方案规定的监测频率和方法进行监测。监测过程中,应认真记录监测数据,包括观测时间、观测值、天气情况等信息。对于水准仪测量,应严格按照水准测量规范进行操作,确保高差测量精度。全站仪测量时,应准确测量监测点的坐标和高程,计算出变形量。4.数据处理与分析将监测数据及时传输到计算机中,使用专业的变形监测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平差、变形量计算、绘制变形曲线等操作。通过对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了解监测对象的变形规律和趋势,判断变形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如发现异常变形,应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五、测量数据记录与整理1.记录要求测量数据记录应使用统一格式的记录表格,表格应包括测量日期、测量仪器型号、测量方法、观测值、计算结果等内容。记录数据应清晰、准确、完整,不得涂改。如有错误,应在错误数据上划一条横线,在其上方填写正确数据,并注明修改人及修改日期。观测过程中,应实时记录观测数据,不得事后补记。记录人员应与观测人员密切配合,确保记录数据的准确性。2.数据整理测量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整理内容包括数据分类、编号、计算、审核等。将测量数据按照不同的测量项目和时间段进行分类整理,建立相应的数据文件或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编号,便于查找和管理。对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计算结果应与规范要求进行对比,如有不符,应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纠正。数据整理完成后,应由专人进行审核。审核人员应检查数据记录的完整性、计算的准确性、数据处理方法的合理性等,确保数据质量符合要求。六、测量成果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完善的测量成果质量控制体系,明确质量控制的目标、程序和方法。质量控制体系应包括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制度、质量检验流程等内容。2.过程质量控制在测量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和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测量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准和检定,确保仪器精度满足要求。加强测量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实行自检、互检和专检相结合的制度。自检由测量作业人员自行检查;互检由同组作业人员相互检查;专检由质量管理人员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3.成果质量检验测量成果完成后,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质量检验内容包括数据准确性、计算正确性、图形绘制规范性等。可采用内业检查和外业抽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质量检验。内业检查主要检查测量数据记录、计算、绘图等是否符合要求。外业抽检可选择部分控制点或放样点进行实地检测,检查测量成果的实际精度。对质量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直至测量成果质量符合要求。七、安全注意事项1.仪器设备安全测量仪器应妥善保管,避免碰撞、日晒、雨淋等。仪器箱内应放置干燥剂,防止仪器受潮。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震措施,确保仪器安全。搬运仪器时,应轻拿轻放,避免剧烈震动。仪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电源,将仪器装箱存放。2.野外作业安全野外测量作业时,应注意交通安全。在道路上行走或作业时,应穿着反光背心,遵守交通规则,注意来往车辆。在山区、河流等危险区域作业时,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测量作业,如暴雨、雷电、大风等。野外作业人员应携带必要的通讯工具,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如遇紧急情况,应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自救措施。3.仪器操作安全仪器操作人员应熟悉仪器的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办公空间玻璃隔断艺术装饰设计与施工合同
- 老人急救护理规范
- 班级创意活动课件
- 建筑涂料运输租车合同
- 2024沈阳市于洪区职业教育中心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济南市莱芜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药品运输操作流程
- 房地产租赁合同模板
- 森林抚育承包合同协议书范本
- 酒店委托管理合同协议书
- 10kV电缆中间接头击穿故障
- 素材-单元7实践制作图书订购单
- 《管子》的智慧课件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送元二使安西》课件
- 【国企】火力发电工程建设安全标准化图册230P
- 2023年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标准版)
- DB21T 3353-2020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技术规程
- 抚州市崇仁县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统计表
- 扒胎机的使用
- 民用爆炸物品出口审批单
- 好书推荐——《青铜葵花》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