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毒隔离制度一、目的为加强产房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母婴安全,特制定本消毒隔离制度。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产房内的一切诊疗、护理活动。三、人员管理1.产房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定期接受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掌握消毒隔离技术和无菌操作原则,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2.工作人员进入产房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口罩、鞋套,必要时穿无菌手术衣。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接触产妇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均应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3.工作人员如有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疾病时,应避免进入产房工作,以免将病原体传播给产妇和新生儿。四、环境与物品管理1.产房布局产房应分为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限制区包括分娩室、无菌物品存放间等;半限制区包括刷手间、消毒间等;非限制区包括办公室、更衣室等。各区域之间应严格分开,标志明显。产房应保持清洁、整齐、通风良好,温度控制在2224℃,湿度控制在50%60%。2.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每天对产房的地面、墙壁、天花板等表面进行湿式清洁,有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地面可选用含氯消毒剂等进行擦拭消毒,擦拭顺序为由上而下、由里向外,消毒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墙壁、天花板等表面可采用紫外线消毒或化学消毒剂喷雾消毒。对产床、仪器设备等物体表面,应在每班使用后进行清洁消毒。产床等直接接触产妇和新生儿的表面,应使用一次性中单或无菌布类覆盖,一用一更换;如被污染,应及时更换并进行消毒处理。仪器设备表面可根据其材质选择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如含氯消毒剂、醇类消毒剂等。3.空气消毒产房应安装空气净化设施,如空气消毒机等。在无人状态下,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或化学消毒剂喷雾消毒等方法进行空气消毒。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时,应确保照射时间和强度符合要求,一般每立方米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化学消毒剂喷雾消毒可选用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消毒剂,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手术过程中,应持续保持空气净化系统正常运行,维持手术间内空气洁净度。4.无菌物品管理无菌物品存放间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温度低于24℃,湿度低于70%。无菌物品应分类放置,并有明显标识。无菌物品应按照灭菌日期先后顺序摆放,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过期无菌物品应重新灭菌后方可使用。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镊),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无菌持物钳(镊)应每天更换消毒,干燥保存。无菌包在未污染的情况下,有效期一般为7天;如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五、诊疗器械与物品管理1.器械消毒灭菌产房内的诊疗器械应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规范进行处理。可重复使用的器械,使用后应立即清洗,去除血液、黏液等污染物,然后进行消毒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方法进行灭菌,如手术器械、各种穿刺针等。对于不耐热、不耐湿的器械,可选用环氧乙烷灭菌、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等方法。消毒灭菌后的器械应妥善保存,在有效期内使用,并做好使用记录。2.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具有医疗器械注册证和产品合格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内,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以上。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密闭包装,送医疗废物暂存处集中处理,严禁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3.复用物品管理复用的布类物品,如手术衣、手术单等,使用后应及时送洗衣房清洗消毒。清洗消毒过程应遵循相关规范,确保清洗质量和消毒效果。复用的诊疗器械,如产钳、吸引器等,使用后应按照清洗、消毒、灭菌的流程进行处理,并有详细的记录。六、分娩过程中的消毒隔离措施1.产妇准备产妇进入产房前,应更换清洁的病号服,去除首饰、手表等物品。对产妇会阴部进行清洁消毒,可选用碘伏等消毒剂,按照由上至下、由外向内的顺序进行擦拭消毒。2.接生过程接生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戴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铺无菌巾。分娩过程中使用的器械、物品等应保持无菌状态,如胎儿吸引器、产钳等使用后应及时更换无菌套或进行消毒处理。胎儿娩出后,应及时清理呼吸道,断脐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使用无菌脐带夹或无菌线结扎脐带。3.产后处理产后应及时为产妇更换床单、衣物等,清理产床。对产妇的伤口进行清洁消毒,如有渗血、渗液等情况应及时处理。新生儿娩出后,应立即用温热的无菌毛巾擦干全身,进行皮肤清洁护理。为新生儿滴眼、滴鼻时,应使用无菌眼药水瓶和滴鼻剂,防止交叉感染。对新生儿的脐带进行护理,保持脐带残端清洁干燥,每天用碘伏消毒12次,直至脐带脱落。七、感染产妇与新生儿的管理1.感染产妇管理对患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应采取隔离措施,安置在隔离产房进行分娩。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病原体传播给其他产妇和工作人员。隔离产房的物品、器械等应专用,使用后按照消毒隔离要求进行处理。工作人员进入隔离产房应穿戴隔离衣、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更换,并进行手卫生。产妇分娩后,如需转科治疗,应通知接收科室做好隔离防护准备,确保转运过程中不发生交叉感染。2.感染新生儿管理对感染或疑似感染的新生儿,应采取隔离措施,安置在单独的隔离病房或区域进行观察和治疗。接触感染新生儿的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穿戴隔离衣、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操作前后均应进行手卫生。隔离病房的物品、器械等应专用,使用后按照消毒隔离要求进行处理。对感染新生儿使用过的物品,如尿布、衣物等,应进行消毒处理后再清洗。对感染新生儿的分泌物、排泄物等,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规定进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八、医疗废物管理1.产房内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置于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或利器盒内。包装袋和利器盒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有明显的警示标识。2.医疗废物应及时密封,日产日清,由专人负责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处,与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进行交接,做好交接记录。3.严禁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中,严禁随意丢弃医疗废物。对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暂存等环节应严格进行登记,确保可追溯。九、监督与检查1.产房应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对产房消毒隔离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对产房环境、物品、器械等进行消毒质量监测,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2.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产房消毒隔离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跟踪整改效果。对违反消毒隔离制度的行为,应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3.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自我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解决。十、培训与考核1.产房应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技术、手卫生规范、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等。培训方式可采用集中授课、现场演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确保培训效果。2.对新入职的工作人员,应进行岗前消毒隔离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在职工作人员,应每年进行至少一次消毒隔离知识考核,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挂钩。3.通过培训与考核,使工作人员熟练掌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范本:货运车辆租赁标准
- 2024年二月车位转让协议附属设施验收标准补充版
- 药品代理销售合同模板范本
- 智能家居安装合同详细范文
- 无限连带责任担保合同示范文本
- 化工制图与识图测试题(附答案)
- 新工程承包合同
- 睾丸扭转病人护理
- 铝合金门窗采购合同范文正规范本
- 合同纠纷处理物业服务中心
- 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例)
- 钢拱桥专项吊装方案终稿
- 24式太极拳教案(1~4课)
- 哈萨克斯坦铁路车站代码
- 产业经济学的课后复习答案
-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之路(PPT-37张)课件
- 客房控制系统——RCU系统培训PPT通用通用课件
- 履带式液压挖掘机挖掘机构设计
- 川崎病诊治指南最新ppt课件
- (会议纪要(2011)第29期)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会议纪要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