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答案版)_第1页
专题一 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答案版)_第2页
专题一 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答案版)_第3页
专题一 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答案版)_第4页
专题一 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答案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答案考点1考点1区域定位1.A2.A3.B【解析】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在经纬网地图中按经线和纬线所指示的方向辨认,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的分布规律是: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纬线的分布规律是:向南增大为南纬,向北增大为北纬,据此判断,a点的经纬度为(80°W,30°N),b点的经纬度为(50°E,40°S),b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A正确,BCD错误,故选A。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据此判断,图中c点经纬度为(40°E,50°S),位于的半球分别为南半球、东半球。A正确,BCD错误,故选A。3.依据经纬度的判读,读图可知,区域①的经纬度范围为50°S~60°S,50°E~60°E;区域②的经纬度范围为30°N~40°N,90°W~100°W。两地所跨经纬度数相同,②地距离赤道近,所在纬线长,由此可判定,区域①和区域②所表示的面积大小关系为②>①。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4.B5.A【解析】4.根据经纬度示意图可知,甲处位于116°E,32°S附近,乙处位于122°W,38°N附近,从经度来看,甲位于乙的西部,从纬度来看,甲位于乙的南部,故甲位于乙的西南方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比例尺越大,其表示的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小,则其表示的范围越大;由图分析可知,甲城图整个图经度跨度接近15°,乙城整个图经度跨度接近13°,甲乙城两图整个图纬度跨度接近10°,由此可知,与甲城图相比,乙城图所示范围较小,其比例尺较大,表示的内容更详尽,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一般而言,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则显示的实际范围愈大,其内容愈简洁,愈不精确。6.B7.A【解析】6.结合所学可知,纬线圈长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纬度越低,相同经度差的纬线段越长。由图可知,甲、乙和丙三地中,三地距离180°的经度差均为5°,甲地纬度最高,乙地纬度最低,丙地居中,因此甲、乙、丙三地离180°经线由近到远依次为甲、丙、乙,当轮船的时速相同,故甲、乙、丙三艘轮船到达的先后顺序是甲、丙、乙,B正确,ACD错误。故选B。7.结合所学可知,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从20°W向东到160°E,西半球的范围为20°W向西到160°E,根据三地的经度,甲乙位于175°E,丙位于175°W,甲乙位于同一经线上,三地都位于20°W向西到160°E之间,所以甲、乙、丙都位于西半球,A正确,C错误;由图示可知丙所在纬度比乙所在的纬度靠南,丙位于乙的南方,丙乙经度和相加大于180°,此时西经度数在东,所以丙在乙的东面,故丙在乙的东南方,B错误;丙在乙的东面,乙和甲位于同一经线,可知丙也在甲的东面,即甲在丙的西边,甲纬度位置比丙靠北,因此甲又位于丙的北边,甲位于丙的西北方,D错误。故选A。【点睛】纬线圈长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纬度越低,相同经度差的纬线段越长。利用经纬网判断东西方向时,如果同为东经度,度数越大越在东;如果同为西经度,度数越大越在西;如果一东一西:度数之和大于180°,西经在东,东经在西。度数之和小于180°,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度数之和等于180°,不分东西。8.A9.C【解析】8.由图示方向标可以看出,学校在火车站的正北。A正确。故选A。9.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由图示比例尺1厘米表示150米即1:15000,学校到科技园图上距离约3厘米,可以算出实际距离约为450米。C正确。故选C。【点睛】地图阅读,默认上北向南。有指向标的看指向标。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0.B11.A【解析】10.从图乙分析,沿EF是一山坡;从图丙分析,该山坡的中部向上凸起。所以该地貌为山脊。B正确,A、C、D错误。故选B。11.根据图乙可知,③地靠近F,根据图丙可知,④地靠近N。再结合图甲,可知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方向:1、在没有任何标记的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考点2考点2区域特征分析12.A13.D【分析】12.中南半岛地形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山脉、大河多南北向延伸,A正确;主要属热带季风气候,B错;地势北高南低,C错;其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和热带种植园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不发达,D错。故选A。13.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便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河流流速慢,水能不丰富。①错,②③④正确,故选D。【点睛】东南亚的地形和气候总结如下: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河流下游多平原;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14.A15.D【解析】14.结合所学知识,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都是热带季风气候,三大半岛都是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A正确;甲为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半岛通用阿拉伯语,多信仰伊斯兰教,排除B;乙半岛为印度半岛,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排除C;丙半岛为中南半岛,该地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排除D。故选A。15.结合图中信息可知,①表示的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降水少,当地民居多以土坯房为主,墙体厚,窗户小;②表示的中南半岛因气候湿热,当地民居多以高脚屋为主,屋顶坡度大,墙体薄,与气温、地形相比,影响两地民居最显著的差异是降水不同,土壤对民居影响不大,故选D。【点睛】亚洲三大半岛指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位于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之间,西临孟加拉湾、安达曼海和马六甲海峡,东临太平洋的南海,为东亚大陆与群岛之间的桥梁。印度半岛,也称南亚次大陆是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一大片半岛形的陆地,亚洲大陆的南延部分。阿拉伯半岛东临波斯湾、阿曼湾,南临亚丁湾和阿拉伯海,西隔红海与非洲大陆相望,北与亚洲大陆的分界大致在西起红海东北部的亚喀巴湾北端东至波斯湾的阿拉伯河口一线,是世界最大的半岛。16.A17.A【解析】16.本题考查区域的特征。划分我国四大区域最基本的因素是气候和地貌,不同区域的气候和地貌等自然特征有所不同。区域内部有相似性和连续性,也存在一定的分异,A对,C错;区域之间的界线,有的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的是不明确的,B错;区域与区域之间是存在着联系的,D错。故选A。17.本题实际考查我国四大区域的特征。①为我国西北地区,荒漠面积广大,黄沙漫漫,被称为“金色中国”,其原因是地处内陆,气候干旱,A对;②位于青藏地区,该区地势高,气温较低,冰川广布,雪峰众多,称为“银色中国”,这是由于其高寒多冰雪,是地势影响,B错;③是我国南方地区,雨热同期的气候,植被葱郁,称为“绿色中国”,受气候影响,C错;④是我国北方地区,因有广阔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色中国”,黄土高原受到风力沉积影响,华北平原主要是流水沉积作用,D错。故选A。【点睛】区域通常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区域具有一定的界限,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特色、优势和功能。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地区。18.D19.A20.B【解析】18.一般行政区划之类的区域是有明确界线的,而自然区域边界通常具有过渡性质,没有明确边界,A错误;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但是内部自然特征不可能完全一致,区域内部也具有差异性,B错误;图中Ⅰ—Ⅲ区域属于同层次的不同区域,C错误;图中Ⅰ—Ⅲ区域是云南不同的反季节蔬菜产区,是为发挥不同区域的优势而划分的,D正确。故选D。19.云南地形崎岖,海拔差异较大,水热条件垂直差异较大,能为植物提供多种生长环境,因此云南的蔬菜品种较为丰富,A正确;降水较丰沛与气温较高都不是蔬菜品种丰富的最主要原因,B、C错误;云贵高原多为红壤,土壤贫瘠,D错误。故选A。20.Ⅰ区域为高原坝地产区,以生产喜凉蔬菜为主,辽宁纬度较高,夏季平均气温较低,也能种植喜凉蔬菜,不需要从云南调入,A错误;广东夏季气候炎热,不易种植喜凉蔬菜,而云南有夏季“天然凉棚”的称号,且Ⅱ为高海拔山地产区,气温较低,能为广东提供喜凉蔬菜,B正确;Ⅲ区域为河谷及盆地产区,以河谷农业为主,甘肃有河西走廊,也可以发展河谷农业,所以不需要从云南调入,C错误;广西夏季气温高,对反季节蔬菜的需求以喜凉蔬菜为主,而Ⅲ区域不易生产喜凉蔬菜,无法满足广西夏季对反季节蔬菜的需求,D错误;故选B。【点睛】蔬菜没有“天时地利”,也能种出反季节蔬菜,世界上最执着于种菜的国家非我国莫属。我国地大物博,气候类型多样,除了能利用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种植反季节蔬菜,我们还能利用各种设施种植反季节蔬菜,如地膜、小拱棚、大棚、温室等,这种利用各种设施种植的反季节蔬菜就是设施蔬菜,设施蔬菜主要利用的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21.甲国的地理位置特征:①该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地处北美洲南部;②位于低纬度地区(或位于热带);③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④北接洪都拉斯,南连哥斯达黎加。甲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位于低纬,热带,热量条件充足;濒临大西洋和太平洋,有利于发展海洋运输业;靠近北美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邻国众多,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分析】本大题以某国简图为材料,涉及位置特征的描述和地理位置优越性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综合思维、区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