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上历史第3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03单元测(版)_第1页
统编版八上历史第3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03单元测(版)_第2页
统编版八上历史第3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03单元测(版)_第3页
统编版八上历史第3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03单元测(版)_第4页
统编版八上历史第3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03单元测(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2022·吉林长春·八年级期中)1.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集团分裂为三大派系,其中不包括()A.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 B.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C.以冯国璋和曹银为首的直系 D.以阎锡山为首的晋系【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以阎锡山为首的晋系不属于北洋军阀,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段祺瑞是皖系军阀的代表,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冯国璋是直系军阀的代表,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2022·吉林长春·八年级期中)2.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振兴中华”口号是()A.林则徐 B.洪秀全 C.陈独秀 D.孙中山【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D项正确;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排除A项;洪秀全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排除B项;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排除C项。故选D项。(2022·湖北·八年级阶段练习)3.孙中山在总结黄花岗起义的影响时说:“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概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材料说明黄花岗起义()A.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 B.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C.推翻了清朝腐朽的统治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概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可得邮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却激起了革命党人的革命斗志,推动了革命形势向前发展,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不是黄花岗起义作为序幕的地位,排除A项;C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排除C项;D项是新中国成立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2020·辽宁本溪·八年级期末)4.辛亥革命的爆发地是()A.上海 B.北京 C.天津 D.武昌【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D项正确;上海、北京、天津,均不符合史实,排除A、B、C项。故选D项。(2020·辽宁本溪·八年级期末)5.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不正确的是()A.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称为辛亥革命 B.结束中国两千封建社会C.推翻了清朝二百多年的封建统治 D.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而不是封建社会,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A、C、D项均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2019·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6.下列历史人物与其革命活动,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章炳麟著《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陈天华创作《革命书》C.邹容创作《猛回头》 D.康有为创办光复会【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形势不断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其中章炳麟创作《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宣传革命思想,A项正确;陈天华创作的是《猛回头》《警世钟》,邹容创作的是《革命军》,排除BC项;光复会是蔡元培、陶成章、徐锡麟等人在上海创立的革命团体,与维新派康有为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019·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7.要参观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会址要到哪个城市()A.上海 B.东京 C.长沙 D.武汉【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05年8月,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创办《民报》作为机关报。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B项正确;上海、长沙、武汉与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2019·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8.下列人物被誉为革命先行者的是()A.林则徐 B.毛泽东 C.孙中山 D.蒋介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先后组织成立了兴中会、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C项正确;林则徐是封建地主阶级,主持了虎门销烟,排除A项;毛泽东领导了无产阶级革命,排除B项;蒋介石是国民党的领导人,晚于孙中山,排除D项。故选C项。(2022·山东·荣成市第三十五中学七年级阶段练习)9.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发表演说:我们必须倾建设民国……废除专制,实行共和。据此指出孙中改造中国的方式是()A.农民阶级暴动 B.地主阶级改良C.资产阶级革命 D.无产阶级起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我们必须倾建设民国……废除专制,实行共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改造中国的方式是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C项正确;ABD项与孙中山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2021·湖南邵阳·八年级期中)10.“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这是蔡元培先生为孙中山先生书写的挽联中的上联,其中“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是指()A.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B.结束了民族民主革命C.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D项正确,排除A项;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国结束了民族民主革命,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排除BC项。故选D项。(2022·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模仿西式工业化的改良运动,引进了大量西方18世纪以后的科学技术成果,引入、译入了大量各类西方著作文献,培养了第一批留学童生,打开了西学之门;学习近现代公司体制,兴建了一大批工业企业,开启了日后中国的工业发展和现代化之路。——摘编自《创造民族新文化与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材料二: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是中国知识分子中的开明分子,面对世界性的现代化潮流和民族危亡而采取了防卫性的、自觉的现代化变革尝试。他们从西方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制度的角度,力图对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变革。……无论如何,戊戌变法为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拉开了序幕,这是它在中国历史上应有的地位,不能因其结果的失败而抹杀。——周嫦妮《现代化视野中的戊戌变法》材料三: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1)根据材料一,归纳洋务运动取得的成果?(2)根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3)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是中国人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进行的三次艰辛探索。请问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答案】(1)引进西方技术,培养近代人才,创建了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戊戌变法为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拉开了序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辛亥革命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4)都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成果,都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引进了大量西方……打开了西学之门”概括可知,洋务运动促进了西方近代科学的传播,培养了近代的人才。根据“学习近现代公司体制……现代化之路”概括可知,洋务运动引进了先进的技术与现代公司制度,创建了一批近代企业,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小问2详解】根据“面对世界性的现代化潮流……力图对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变革”概括可知,戊戌变法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运动的目的在于挽救民族危亡。根据“为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拉开了序幕……不能因其结果的失败而抹杀”概括可知,戊戌变法为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拉开了序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小问3详解】根据“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概括可知,辛亥革命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根据“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可知,辛亥革命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由二者概括可知,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小问4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者都是近代中国人民探寻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其目的都在于救亡图存。其次,洋务运动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来救中国。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主张学习外国政治制度来救国。因此三者虽然所学内容与方向不同,但都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12.1839年,林则徐在这座城市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1911年,革命党人在这座城市高举义旗,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史称“黄花岗起义”。“这座城市”是()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武汉【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虎门进行了禁烟运动;1910年,孙中山同黄兴、赵声等人商讨在广州举行起义,1911年4月,由于情况发生变化,黄兴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临时决定提前举事,革命党人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苦战一昼夜,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后来,将收殓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起义也被称为黄花岗起义。C项正确;北京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上海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武汉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022·四川广安·中考真题)13.《辛丑条约》签订后,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等著作()A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B.宣传维新思想,号召变法图强C.号召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答案】C【解析】【详解】《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C项正确;A项是洋务运动的目的,排除;B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排除;D项是新文化运动内容,排除。故选C项。(2022·辽宁盘锦·中考真题)14.“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绩是()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C.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D.使中国实现独立自主【答案】C【解析】【详解】辛亥革命最大功绩是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的终结。C项正确;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收的是洋务运动,排除A项;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是长征胜利的意义,排除B项;使中国实现独立自主是新中国的成立,排除D项。故选C项。(2022·广西百色·中考真题)15.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它”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辛亥革命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C项正确;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排除A项;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主要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新的思想开辟了道路,同时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排除D项。故选C项。

(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16.“以暴力推倒了帝制,代之以民国……打下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以暴力推倒了帝制,代之以民国……打下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通过暴力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中华民国,D项正确;洋务运动是维护清政府统治,排除A项;戊戌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打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没有推翻封建帝制,排除C项。故选D项。(2022·辽宁沈阳·一模)17.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的措施有()①宣布清朝皇帝必须退位②临时政府要设在南京③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④颁布《中华民国约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结合所学可知,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等条件,②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清朝皇帝必须退位是孙中山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的条件,①与题意不符,排除AB两项;颁布《中华民国约法》的是袁世凯,不是孙中山,④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2022·山东临沂·二模)18.“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与我们民众大多数,没有关系。”材料意在说明辛亥革命()A.传播了民主思想 B.缺少了群众基础 C.推翻了君主专制 D.实现民众的联合【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与我们民众大多数,没有关系”可见材料认为辛亥革命并没有能够发动联合广大民众,因此实际上说明辛亥革命缺少群众基础,B项正确;题干的主旨是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没有体现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思想或推翻君主专制,排除AC项;“实现民众的联合”与题干的主旨矛盾相反,排除D项。故选B项。(2021·天津红桥·一模)19.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时间1894年1905年1912年1913年事件成立兴中会成立同盟会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动“二次革命”A.洪秀全 B.陈独秀 C.孙中山 D.章炳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表格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兴中会是中国国民党最早的前身,是孙中山于1894年11月在美国檀香山创建的中国近代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是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由于袁世凯又非法签订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力主武装讨袁,发动二次革命。因此,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孙中山的部分经历。C项正确;洪秀全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排除A项;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章炳麟与“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022·广西南宁·二模)20.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内,湖南、陕西等13省相继独立,清朝土崩瓦解。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制定《临时约法》,并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该材料描述的是()A.辛亥革命的过程 B.国民革命的过程C.辛亥革命的结果 D.南昌起义的结果【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一个月内,湖南、陕西等13省相继独立,清朝土崩瓦解。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制定《临时约法》”可得出这些都是辛亥革命的革命成果,C项正确;根据“武昌起义以后”可得出描述的不是过程,排除A项;材料与辛亥革命有关,与国民革命,南昌起义无关,排除BD项。故选C项。(2022·吉林长春·模拟预测)21.辛亥革命的性质是()A.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B.近代民族民主革命C.农民革命运动 D.新民主主义革命【答案】B【解析】【详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选项B符合题意。B项正确;ACD项都不是辛亥革命的性质,排除ACD项。故选B项。(2022·贵州黔西·中考真题)22.根据“近代先进人物关于社会变革的论述”材料,回答问题。人物变革论述出处梁启超“法者,天下公器也;变着,天下之公理也”……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的《变法通义》(1896年)孙中山全体人员正准备着要迎接一个变革,有大多数的诚实的人们,准备而且决心要进入公共民主的生活。孙中山《中国的现在和未来》(1897年)(1)梁启超主张的“变法”其目的是要建立什么政体?为此他参与领导了什么运动?(2)孙中山追求“公共民主”的目的是要建立怎样的国家?为此他领导了什么运动?(3)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梁启超与孙中山政治理念不同的原因。【答案】(1)政体:君主立宪制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维新变法运动)。(2)国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运动:辛亥革命。(3)原因:①与他们的出身、经历、所受教育的不同有关。②他们分别代表了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利益。【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梁启超变革的论述中主张“变法”目的是建立君主立宪制。根据所学知识,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即戊戌变法。【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孙中山追求“公共民主”的目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从他们的出身、经历、教育、所代表的的阶级利益不同分析梁启超与孙中山政治理念不同的原因。23.评一评:辛亥革命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辛亥革命。【答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中华民国实行的奖励实业等措施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生活方面:提倡平等等观念,对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平等自由思想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但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仍处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但它的功绩是主要的,其历史意义和功绩不容抹杀。【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如: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中华民国实行的奖励实业等措施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生活方面:提倡平等等观念,对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平等自由思想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但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仍处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但它的功绩是主要的,其历史意义和功绩不容抹杀。24.解说员:写一段关于孙中山的解说词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请你为孙中山写一段解说词。【答案】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名文,号逸仙。1894年,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同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1895年,孙中山回到香港,联络陆皓东等人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据点,后起义失败。广州起义失败后,他断发改装,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宋案”发生后,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后护国战争爆发。孙中山一生为革命事业奔波,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名文,号逸仙。旅居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他曾化名中山樵,以后遂以“中山”名世。孙中山少年时代特别爱听太平天国的故事,称赞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1894年,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失望之余,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同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1895年,孙中山回到香港,联络陆皓东等人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同时开展筹款、联络会党和军队等秘密工作,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据点。10月,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遭到清政府通缉,被香港当局驱逐出境。从此,他断发改装,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孙中山的主张逐渐得到其他革命党人的认同。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19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