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教学设计方案_第1页
排球教学设计方案_第2页
排球教学设计方案_第3页
排球教学设计方案_第4页
排球教学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排球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包括场地、规则、基本技术动作等。学生能够掌握排球的准备姿势、移动步伐、垫球、传球等基本技术动作,并能在实践中运用。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和节奏感,增强学生的上肢力量和心肺功能。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排球比赛视频、讲解示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在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游戏和比赛,让学生体验排球运动的乐趣,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通过团队合作,让学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的准备姿势和移动步伐,这是完成各项排球技术动作的基础。垫球和传球的动作要领,包括击球部位、用力方法和身体协调配合。2.教学难点垫球时的手臂角度和用力控制,以保证垫球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传球时的手指手腕用力和全身协调发力,使传球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攻击性。在比赛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技术,根据场上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三、教学方法1.讲解示范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和准确规范的动作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排球技术动作的要领和方法。2.分解练习法将复杂的排球技术动作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动作环节,逐步进行练习,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3.游戏竞赛法通过组织各种排球游戏和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游戏和比赛中巩固所学技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4.自主探究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排球技术动作的特点和规律,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练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分钟)1.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安排见习生。2.热身活动围绕排球场慢跑3圈,速度适中,保持队伍整齐。关节活动操: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膝关节运动、手腕踝关节运动,每个动作做4个八拍。

(二)基本部分(32分钟)1.排球运动基本知识讲解(3分钟)通过播放排球比赛视频片段,向学生介绍排球运动的起源、发展、特点和比赛规则等基本知识。结合视频画面,讲解排球场地的规格、比赛方法和计分规则等内容,让学生对排球运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2.准备姿势与移动步伐教学(6分钟)讲解示范准备姿势:双脚左右开立,略宽于肩,两膝弯曲,上体前倾,重心靠前,两臂自然下垂,手指稍分开,眼睛注视来球方向。移动步伐:讲解并示范并步、滑步、交叉步、跑步等常用移动步伐的动作要领。例如,并步移动时,前脚先向移动方向跨出一步,后脚迅速跟上,保持身体平衡;滑步移动时,双脚平行站立,向左(右)滑步时,左脚(右脚)先向左(右)侧跨出一小步,右脚(左脚)迅速向左(右)滑动,保持身体重心平稳。分解练习学生两人一组,一人做准备姿势,另一人检查其动作是否正确,然后两人交换练习。进行移动步伐的单个练习,每个步伐做4个八拍,先慢后快,体会动作的节奏感。组合练习将准备姿势与移动步伐结合起来进行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口令,依次完成准备姿势、并步移动、滑步移动、交叉步移动等动作,每个动作之间衔接自然,反复练习34次。3.垫球技术教学(12分钟)讲解示范垫球手型:双手手指重叠,两拇指平行,手腕下压,两臂外翻形成一个平面。击球部位:用手腕上方10厘米左右的地方击球的后下方。用力方法:下肢蹬地发力,通过提肩、顶肘、压腕的动作,将球垫出。垫球时,手臂要伸直,身体重心随击球动作向前上方移动。教师进行完整的垫球动作示范,让学生观察垫球的全过程,包括准备姿势、移动取位、击球动作和击球后的身体平衡等。分解练习垫固定球练习:两人一组,一人双手持球于腹前,另一人用垫球手型击球的固定部位,体会垫球的动作要领。练习时,注意手臂的角度和用力方向,每组练习1015次,然后两人交换。自抛自垫练习:学生自己将球抛向空中,然后用垫球技术将球垫起,连续垫球10次为一组,练习34组。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抛球的高度和方向,尽量使球落在自己能准确垫击的位置上,同时体会垫球的用力感觉和身体协调配合。对墙垫球练习学生距离墙壁35米站立,将球垫向墙壁,反弹回来的球再用垫球技术垫向墙壁,如此反复进行。要求垫球的高度适中,控制球的落点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每组练习2030次,练习34组。通过对墙垫球练习,提高学生垫球的准确性和控制能力。两人一组对垫练习两人相距35米面对面站立,进行对垫练习。开始时,垫球速度较慢,力量较轻,重点体会垫球的动作要领和相互配合的节奏。随着练习的深入,逐渐加快垫球速度,增加垫球的力量和难度。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对方垫球的方向和力量,及时做出调整,保持球的来回运转。每组练习12分钟,练习34组。4.传球技术教学(11分钟)讲解示范传球手型:双手自然张开成半球形,手指微屈,拇指相对成"一"字形或"八"字形,手腕稍后仰。击球部位:用拇指内侧、食指全部、中指的二、三指节触球的后下方。用力方法:下肢蹬地发力,通过伸臂、展腕、手指拨球的动作,将球传出。传球时,身体重心随击球动作向前上方移动,全身协调用力。教师进行完整的传球动作示范,让学生观察传球的准备姿势、迎球动作、击球动作和击球后的身体姿势等。分解练习原地传球模仿练习:学生两人一组,一人做传球的准备姿势,另一人用手势模拟传球的动作,让练习者进行模仿练习,体会传球的手型和用力方法。每组练习1015次,然后两人交换。抛球自传练习:学生自己将球抛向空中,然后用传球技术将球传出,连续传球10次为一组,练习34组。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抛球的高度和方向,尽量使球落在自己能准确传球的位置上,同时体会传球的用力感觉和身体协调配合。两人一组对传练习两人相距35米面对面站立,进行对传练习。开始时,传球的距离较短,力量较轻,重点体会传球的动作要领和相互配合的节奏。随着练习的深入,逐渐增加传球的距离和力量,提高传球的难度。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对方传球的方向和力量,及时做出调整,保持球的来回运转。每组练习12分钟,练习34组。5.游戏:"传球接力赛"(4分钟)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人数相等。每组学生站成一列纵队,排头手持排球。游戏开始,排头将球传给第二个人,第二个人接球后再传给第三个人,依次类推,最后一名学生接球后跑到队伍前面,将球交给排头,然后站到队尾。最先完成传球接力的小组获胜。游戏规则传球过程中,必须用传球技术,不得用其他方式击球。接球时,必须双手接球,否则视为犯规,犯规一次在本队总时间上加5秒。交接球时,必须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否则视为犯规,犯规一次在本队总时间上加3秒。游戏目的通过游戏,巩固学生所学的传球技术,提高学生的传球准确性和速度,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结束部分(5分钟)1.放松活动带领学生进行放松拉伸练习,如手臂拉伸、肩部拉伸、腿部拉伸等,每个动作保持1530秒,帮助学生缓解肌肉疲劳,放松身心。深呼吸放松,学生跟随教师的口令,进行深呼吸练习,慢慢地吸气,然后慢慢地呼气,重复35次,使身体和精神得到充分的放松。2.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动作,强调重点和难点。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表扬在本节课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3.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排球技术动作,进行自我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人或朋友一起进行简单的排球对垫练习,增加练习的次数和时间,提高自己的排球技术水平。4.宣布下课师生再见,收拾器材,宣布下课。

五、教学预计1.预计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排球的准备姿势、移动步伐、垫球和传球等基本技术动作,部分学生能够在练习中较好地运用这些技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2.预计本节课学生的运动强度适中,练习密度为40%50%,平均心率为120130次/分钟,最高心率不超过160次/分钟。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和节奏感将得到提高,上肢力量和心肺功能将得到增强,同时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意志品质也将得到培养。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对排球运动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积极参与各项练习,较好地掌握了排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通过游戏和比赛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到了排球运动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个别学生的技术动作纠正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