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支模方案附计算书一、工程概况(一)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二)工程地点[详细地点]
(三)建筑结构形式[结构类型,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四)高支模区域位置及范围高支模区域位于[楼层]的[具体位置],该区域平面尺寸为[长×宽],涉及梁、板等混凝土构件。
(五)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具体强度等级]
二、编制依据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4.《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5.工程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6.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三、施工计划(一)施工进度计划1.模板支设:[开始时间1][结束时间1]2.钢筋绑扎:[开始时间2][结束时间2]3.混凝土浇筑:[开始时间3][结束时间3]
(二)材料与设备计划1.材料钢管:选用外径48.3mm,壁厚3.6mm的钢管,材质符合GB/T13793或GB/T3091标准。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GB15831规定。模板:选用18mm厚的优质木胶合板。方木:采用50mm×100mm的方木。2.设备塔吊:型号[塔吊型号],负责垂直运输模板、钢管等材料。施工电梯:型号[电梯型号],用于人员及小型材料的垂直运输。混凝土输送泵:型号[泵型号],进行混凝土的水平及垂直输送。
四、施工工艺技术(一)模板支撑体系设计1.立杆布置立杆间距根据梁、板荷载情况确定,梁下立杆间距为[梁下立杆间距],板下立杆间距为[板下立杆间距]。立杆底部设置可调底座,顶部设置可调顶托。2.水平杆设置沿高度方向每[步距高度]设置一道纵横向水平杆。扫地杆距地面高度不大于200mm。3.剪刀撑设置模板支架四周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纵、横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其间距不大于4.5m。水平剪刀撑在竖向剪刀撑顶部及扫地杆处各设一道。4.梁模板支撑梁底采用双钢管立杆支撑,立杆间距同梁下模板支架立杆间距。梁侧模板采用对拉螺栓加固,对拉螺栓间距根据梁高确定,一般为[对拉螺栓间距]。
(二)模板安装1.基层处理清除基层杂物,对不平整的基层进行找平处理。2.模板铺设按照设计要求铺设木胶合板模板,模板拼接处应严密平整,相邻模板高差不大于2mm。板模板铺设时,从四周向中间铺设,板与板之间应留12mm的缝隙,以便于后期调整。3.梁模板安装先安装梁底模板,按照梁的中心线位置铺设,梁底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1‰3‰。安装梁侧模板,梁侧模板与底模板连接牢固,采用方木加固,方木间距根据梁高确定,一般为[方木间距]。安装梁侧对拉螺栓,对拉螺栓外套PVC套管,以便于拆除。
(三)钢筋绑扎1.钢筋加工钢筋在现场加工棚内加工,钢筋加工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2.钢筋绑扎板钢筋绑扎时,先摆放下层钢筋,钢筋的间距、位置应准确,然后绑扎上层钢筋,上层钢筋采用马凳筋支撑,马凳筋间距为[马凳筋间距]。梁钢筋绑扎时,先绑扎梁底钢筋,再绑扎梁侧钢筋,梁的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四)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浇筑顺序按照从一端向另一端、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混凝土浇筑。先浇筑梁混凝土,待梁混凝土浇筑至板底标高后,再浇筑板混凝土。2.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梁混凝土,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不再下沉为宜。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板混凝土,振捣时应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3.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采用覆盖塑料薄膜和浇水养护的方式,养护时间不少于[养护天数]。
五、高支模计算书(一)参数信息1.模板参数木胶合板模板厚度:18mm方木规格:50mm×100mm2.荷载参数混凝土自重:[混凝土容重]kN/m³钢筋自重:[钢筋容重]kN/m³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kN/m²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振捣荷载标准值]kN/m²3.支撑参数钢管规格:φ48.3×3.6立杆间距:梁下[梁下立杆间距]m,板下[板下立杆间距]m步距:[步距高度]m剪刀撑设置:四周及中间纵横向连续设置,间距不大于4.5m
(二)计算内容1.模板及方木验算计算模板的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及挠度。计算方木的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及挠度。2.钢管立杆验算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考虑风荷载及施工荷载作用。计算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3.扣件抗滑验算计算扣件的抗滑承载力。
(三)计算过程1.模板及方木验算模板计算:按三跨连续梁计算模板抗弯强度:均布荷载设计值:$q=1.2(q_1+q_2)+1.4q_3$,其中$q_1$为混凝土及钢筋自重,$q_2$为模板及方木自重,$q_3$为施工及振捣荷载。计算跨中弯矩$M$:$M=0.1ql^2$($l$为计算跨度)。抗弯强度验算:$\sigma=\frac{M}{W}\leqf$,其中$W$为模板截面抵抗矩,$f$为模板抗弯强度设计值。模板抗剪强度计算:计算剪力$V$:$V=0.6ql$。抗剪强度验算:$\tau=\frac{V}{bh}\leqf_v$,其中$b$为模板宽度,$h$为模板厚度,$f_v$为模板抗剪强度设计值。模板挠度计算:计算挠度$w$:$w=\frac{5ql^4}{384EI}$,其中$E$为模板弹性模量,$I$为模板截面惯性矩。挠度验算:$w\leq[w]$,其中$[w]$为模板允许挠度。方木计算:按三跨连续梁计算方木抗弯强度:均布荷载设计值:$q=1.2(q_1+q_2)+1.4q_3$,此处$q_1$、$q_2$、$q_3$同模板计算。计算跨中弯矩$M$:$M=0.1ql^2$($l$为计算跨度)。抗弯强度验算:$\sigma=\frac{M}{W}\leqf$,其中$W$为方木截面抵抗矩,$f$为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方木抗剪强度计算:计算剪力$V$:$V=0.6ql$。抗剪强度验算:$\tau=\frac{V}{bh}\leqf_v$,其中$b$为方木宽度,$h$为方木高度,$f_v$为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方木挠度计算:计算挠度$w$:$w=\frac{5ql^4}{384EI}$,其中$E$为方木弹性模量,$I$为方木截面惯性矩。挠度验算:$w\leq[w]$,其中$[w]$为方木允许挠度。2.钢管立杆验算长细比计算:立杆计算长度:$l_0=kμh$,其中$k$为计算长度系数,$μ$为考虑模板支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h$为步距。长细比:$\lambda=\frac{l_0}{i}$,其中$i$为钢管回转半径。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计算:根据长细比$\lambda$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附录A得稳定系数$\varphi$。立杆轴向力设计值计算:每根立杆承受的荷载标准值:$N_0=\frac{1}{n}(q_1+q_2)A+\frac{1}{n}q_3A$,其中$n$为立杆根数,$A$为立杆截面积。考虑风荷载时立杆轴向力设计值:$N=1.2N_0+0.9×1.4N_w$,其中$N_w$为风荷载产生的轴向力设计值。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轴向力设计值:$N=1.2N_0+1.4N_0$。立杆稳定性验算:考虑风荷载时:$\frac{N}{\varphiA}\leqf$,其中$f$为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不考虑风荷载时:$\frac{N}{\varphiA}\leqf$。3.扣件抗滑验算计算扣件抗滑承载力:$R_c=8kN$(单个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计算扣件所承受的轴向力:$N\leqR_c$,若满足则扣件抗滑满足要求。
(四)计算结果经计算,模板及方木的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及挠度均满足要求;钢管立杆的稳定性满足要求;扣件抗滑满足要求。
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一)组织保障1.成立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等任成员。2.明确各成员的职责,确保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二)技术措施1.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熟悉高支模施工工艺及安全要求。2.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模板支撑体系的搭设,确保搭设质量。
(三)监测监控1.在高支模区域设置监测点,对模板支撑体系的变形、沉降等进行实时监测。2.安排专人负责监测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当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应立即停止施工,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四)应急预案1.制定高支模坍塌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应急响应程序等。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施工人员的应急救援能力。
七、劳动力计划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1084-2-2:2003 EN-D Cable trunking and ducting systems for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 Part 2-2: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 Cable trunking systems and cable ducting system
- 【正版授权】 IEC 60896-22:2004 FR-D Stationary lead-acid batteries - Part 22: Valve regulated types - Requirements
- 【正版授权】 IEC 60730-1:1999+AMD1:2003+AMD2:2007 CSV FR-D Automatic electrical controls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use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正版授权】 IEC 60099-4:1991+AMD1:1998+AMD2:2001 CSV EN-D Surge arresters - Part 4: Metal-oxide surge arresters without gaps for a.c. systems
- 燃气安全知识教育主题班会
- 幼儿中班工作方案2025年演讲稿
- 护理制度无声践行有我
- 2025年幼儿园工作方案总结
- 医美行业如何维护客情
- 2025年学期教学个人工作方案
- 2024年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从业人员考核试题库-中(多选题)
- 写字楼商业楼宇招商租赁制度流程规范五个案例合集
- 新公司组织架构图及人员设置
- 2024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题-清晰解析版
- 小学中段 劳动教育-清洁与卫生《清洗T恤》教学设计
- 拖拉机驾驶员用工合同
- 2024无孩无共同财产离婚协议书模板
- 软件工程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天津科技大学
- 胆囊息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 起诉闲鱼起诉书
- 医院自体输血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