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案2_第1页
三年级数学教案2_第2页
三年级数学教案2_第3页
三年级数学教案2_第4页
三年级数学教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大约是几倍和课时一课时

几倍多一些等

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年龄问题,经历了解大约是几倍

和几倍多一些等问题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

题,能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语言的联系,培

养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解大约是几

倍和几倍多。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方法指导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1、文字题:一学生自由练习复习导入新授

个数是5,另一

个数是它得倍,

另一个数是多

少?

2、填空题:3

的4倍是(),

48是6的()

倍。

3、有余数的除

法:67除以7

等。

出示情境图,创

二、探究新知。学生提出自己引导学生学习

设问题情境,引

的问题并解决新知

导学生提出关

问题。

于倍的问题。

师:根据他们的

谈话,选择信息

O

提出你的问题。

课堂练习练一练中的习题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作业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解决问题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与同仔合作解决问题和交流讨论

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能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

简单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

应用,丰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重点、难点能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牛活中的简单问题,初

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方法指导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情境交流1.出示情境问学生小组合作让学生小组合

“玩碰碰车问题:(师生谈话)讨论租车方案作讨论租车方

题”木周日,阿姨要案

带同学们去玩

碰碰车,同学们

愿意运用最近

学会的乘除法

知识,帮助阿姨

做出租车方案

吗?相机出示

情境图,学生观

察画面,了解相

关信息,进行交

流。O

二、交流方案:教师相机记录小组代表汇报小组交流租车

“议一(板书)不同的本组设计的租方案。

议”方案:车方案,并讨论

①每人1辆,那种租车方案

5元X23=115最合适。

元。花钱太

多了。

②2人1辆,

需要11辆;还

剩1人,再租1

人车。

8元X11=88元

88+5=93元

③用10辆2

人车,再用1辆

3人车。

8元X10=80

元、80+10=90

④租3人车7

辆,剩2人再租

2人车。

10元义7=70

70+8=78元

这样最省

钱!

2,议一议:你

认为哪种方案

最好,为什么?

课堂练习练一练中的习题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整理复习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两位

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会

解决生活中与这些量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能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

数学问题,会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

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探索搭配问题的过程,发展

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

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1.会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两位数除以一位

数的除法。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

会解决生活中与这些量有关的问题。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方法指导

教学设计

复习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计算大比竖式计算要求学生自由练习,复习竖式计算

拼算得又快又准并全班交流

计时开始

26X8=

64X5=

58X6=

60X7=

27X3=

92X4=

814-3=

744-5=

91+7=

684-4=

574-6=O

90+4=

二、应用大赢家教师根据学生学生自己读题,复习应用题

交流情况适当尝试解答

引导点拨。

课堂练习练一练中的习题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探索乐园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中熟悉的事情,经历自主探

索、交流搭配方法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搭配方法的过程中,能进行简

单、有条理的思考和简单的归纳推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活动,体

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在探索搭配方法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有条理的

思考和简单的归纳推理。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方法指导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联系生活师生谈话,结学生交流自主通过学生的总

导入新课合生活实际引探索的结果。结,让学生掌握

出穿衣搭配的简单的搭配的

问题,鼓励学生方法。

自主探。

面包、汽水搭配师:请大家观察一个面包有四引导学生进行

情景图,说一说种搭配方法,那有条理的思考

自己了解到的么三个面包就和方法的归纳。

信息,明确题H有3*4=12种。

要求:买一种面同样,一瓶饮料

包和一瓶饮料,有三种搭配方

可以有多少种法,那么,四种

不同的买法?饮料就有

4*3=12种。

搭配饭菜如果选一种主学生自由搭配巩固所学

食和一种菜,一

共有多少种不

同的搭配方法。

如果选一种主

食和两种菜,一

共有多少种不O

同的搭配方法。

课堂练习练一练中的习题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混合运算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

级混合运算。在自主解决问题、改写算式等活动中,

初步感受混合运算顺序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性。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

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不带括号的两级混

合运算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在交流各种算法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正确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方法指导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检复:1、把两个算式学生自由做题,复习导入

合成一个算式全班交流

123+237=360

360-250=110

650-330=320

119+320=510

2、说说先算哪

一步

227-291+12

6119+208-3O

03227-(560

-410)

一、创设情境,出示:要求学生交流解决问题学生看图列式,

提出问题。仔细观察情景的方法,展示自全班交流C

图,从图上能知己的解题思路。

道些什么?指

名学生说说看

到了什么?谁

能算一算一共

有多少瓶饮

料?

计算改写后的混合运算中既总结算法

算式,说一说算有乘法又有加、

式中每一步运减法我们应先

算求的是什么,算乘法。

进而了解混合

运算的顺序。

二、自主探究,出示例2情境学生应用今天利用让学生自

解决问题。图,引导学生仔所学的新知识己观察、理解学

细观察,了解观(混合运算进习新课。

察到的信息和行计算)

要解决的问题,

鼓励学生独立

试算。

引导学生结合学生归纳、总结通过小组合作

前面两个问题,混合运算的顺探讨、交流总结

总结、归纳两级序。出算法。

混合运算的顺

序。

师板书:一个算

式里,既有乘、

除法,又有加、

减法,要先算乘

除法。

课堂练习练一练中的习题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解决实际问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

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带括号的

两级混合运算的过程。

「法:理解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

行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自主解决问题、改写算式

等活动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在实际应用中的

合理性。

重点、难点理解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带

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方法指导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提出1.认真读题:默读、自让学生了解文字及图

问题1.电脑出示:由读、指名读。中的数学信息和问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2.讨论,交流,自主解题,在头脑中形成清

情景图,从图上能知决。晰的解题思路。

道些什么?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

指名学生说说看到同桌先互相说说看到了

了什么?什么?学生把所看到的

(电脑闪动:50元信息进行整理,为解决

钱,买香蕉用去了

问题作好准备。

14元钱,桔子每千

克3元)谁能替妈妈

算一下,可以买几千

克?

2.教师提出兔博士1.学生改写算式,并1.在交流解决问题

的问题,鼓励学生试讨论、交流正确的列的思路和方法后,

着将两个算式改写式方法。在改写的过程中,

成个算式。然后请2.计算改写后的算学生根据解决问题

学生到前面板演,①式。的实际计算过程

学生可能会出现两中,自然产生添加

种情况,一种是带小小括号的需要。

括号的,一种是不带2.感受混合运算顺

小括号的,可请学生序在实际应用中的

说一说,这两种列式合理性。

方法,那一种是正确

的呢?为什么?②

也有可能学生写小

出带小括号的算式C

教师要作重点指导,

“这样列式能先求

50-14吗?”

“想什么办法才能

先求出50-14呢?

看一看,谁是我们班

的智慧星呢?”总结归纳解题思路。

“要想求出可以买

几千克橘子,就必须

先求出什么?”

二、自主探索解决1.指导学生读题,并观1.交流解决问题思

问题察情景图,了解问题。路。重点了解学生

1.“李大伯家的黄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思能够写成一个算

瓜丰收了,我们一起考的过程与方法。式,帮助学生理解

来看看他遇到了什3.学生汇报交流结果。写成一个算式时加

么问题?(电脑出示小括号的道理。

情景图),谁来帮他2.引导学生总结、

解决一下?”归纳带小括号的两

2.教师对学生可能级混合运算的运算

出现的情况及时总顺序。

结①34+27=6161X

4=244(2)34X4=136

27X4=108

136+108=244③

(34+27)X4=244

“究竟哪一种解题

方法既简单又方便

呢?列出两个或三总结归纳解题思路。

个算式的同学,能不

能将它改写成一个

算式呢?”

“要想求出李大伯

一天摘的黄瓜能买

多少元,就必须先求

出什么?”

三、练一练1.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

L引导学生先说一过程和方法。要求其他带小括号与不带小括

说运算顺序,在计学生参与评价。号的区别。

算。交流时教帅要引

导其他学生参与评

价。2.学生独立解答,全班

2.应用新知,巩固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

课化。

方法。

指导学生先观察每

道题中两个算式的

3.读题,弄清题意,再

联系,再改写成一个

算式。确定解题方法。

3.电脑出示第3题:

王霞买来一本140

页的故事书,已经看

了86页。剩下的计

划6天看完,每天要

看多少页?师引导

学生分析题意。要求

“每天要看多少

页?”,必须先算

()。算式

是:()C

4.电脑出示第4题:

一把椅子的价钱是

25元,一张桌子的

价钱是一把椅子的

3倍,买一把椅子和

一张桌子共用多少

元?师引导学生分

析题意。

要求“买一把椅

子和一张桌子共用

多少元?”,必须先

算()。

算式是:

()o

四、小游戏一猜一两名学生报出年龄、身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

猜:高,师说出教师的年龄、起来,让学生体会出

身高与两名学生年龄、新知的用途,学起来

身高的关系,让学生猜自然、真实、亲切,

一猜老师的年龄、身高。不仅达到了学以致用

的目的,同时增添课

堂情趣。

小结通过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简单的三步混课时一课时

合运算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

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两级三步或带括号的两步混

合运算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

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同一问题解决策略。

重点、难点进一步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进

行计算。

教具准备情境图片、口算卡片、习题板

教学方法指导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检复铺垫:1、口算:学生自由坐在复习导入新课。

100-94练习本上,然后

32+28集体交流。

58-34

60X6

4X6+2X7

3993244-8

24X2274-3

100-40X2

2、将先算的部

分画上横线,再

计算:

30X5-100

79-404-4

(12+24)4-9O

指名板演,集体

订正。

二、出示情境问师生谈话,引出学生尝试自主通过小组合蚱,

题:问题:学校计划解决,小组合作学习新知

给每个班配置探讨学法,并集

一个保温桶和体交流。

一个垃圾桶。每

个保温桶65元,

每个垃圾桶17

元。6个班一共

要用多少钱?

三、交流解题思“想一想”如果学生自己独立通过交流解题

路和方把问题改成“买完成教师所提思路让学生学

法:6个保温桶比买出的问题。会算法。

6个垃圾桶多花

多少钱?”该怎

样计算?

集体订正时,重

点追问三步混

合运算65X6-

17X6的计算

顺序。

课堂练习练一练中的习题

课堂小结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新收获?

作业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探索图形中的课时一课时

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小组合作探索图形中的数的排列

规律以及特殊运算规律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能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惊醒探索

活动,发展初步的数学思维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探索活

动的挑战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难点小组合作探索图形中的数的排列规律以及特殊运算

规律的过程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方法指导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探索规律。Ei示组图(1)小组合作,按找学习新知

观察三个图中出的规律,在第

的数,找出图中(1)题后面三

三个数之间的个图的空格中

关系(上面的数填数,再交流。

是下面两个数

的乘积)。

出示组图(2)学生自己在下让学生通过小

观察第一排三面三个图中的组合作,探讨出

个图,分小组进。里填上合适规律。

行探索,交流找的数。

出规律,即左下

角的数是其它

两个数的乘积。

出示组图(3)全班交流,互相让学生在学习

让学生自己找学习,分享每个中体会到学习

规律填数。同学的成功。的乐趣。

二、按顺序操出示第一题。师交流每个人的通过学生计算,

作。说生写即教师算式和计算结让学生在交流

说一个要求,生果。过程中,理解算

即按要求去做。法。

出示第二题。学生独立计算。

看省略号,再写交流计算结果。

出几个这样的

算式。

三、议一议。-19中任意两学生了解1—9让学生知道9的

个数字组成两中任意两个数倍数。

个的两位数,它字组成的两个

们的差荷有什两位数,它们的

么关系?求出差是9的倍数,

的商与这两个并且求出的商

数字有什么关正好是两个数

系?字的差。

课堂练习练一练中的习题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周长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

活动,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借助实际操作,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发

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能

力以及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

学,并能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

题。

重点、难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综合运用

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指导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课件):秋天学生观看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

入:到了,秋姑娘带兴趣。

着礼物来到了

我们身边,想知

道是什么礼物

吗?(出示:叶

子)秋天到,落

叶飘,秋姑娘用

这美丽的叶子

来装点我们的

生活,装扮我们

的秋天。这份礼

物,,尔喜欢吗?

快拿出你的来

看看吧!

二、实践探1、选择出你最学生描树叶,看课学生通过描树叶

究:喜欢的一片叶件,并回答教师所初步感知周长。

(一)描周子,把它的轮廓提出的问题。

长描在纸上。

2、说说你是怎

样描的?

3、刚才我们所

描的叶子一周

的长度,就是这

片叶子的周长0

4、看蚂蚁爬叶

子和蜻蜓的图

形,介绍图形一

周的长度就是

它的周长。学生动手操作,进进一步感知周

选择身边物体一步感知周长。长。

某一个面,摸一学生通过测量,总

(二)摸周摸它的周长。结出:测量不同图通过测量,让学

长1、量生活中的形的周长,就要选生知道测量周长

周长:腰围和头择不同的测量工的具。

围。具,这样就可以帮

(三)量周2、量老师给的助我们提高测量

长物品的周长:请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学们利用手

中的工具,想办

法知道它们的

周长是多少。先

估一估,再实际

去量一量,算一

算。

课堂练习练一练中的习题

课堂小结同学们现在正处在人生的春季,希望大家能从现在开

始,走好每一步,来迎接人生最灿烂的丰收季节!

作业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周长计算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经历

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过程,加深对周长

的理解,初步形成计算周长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

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意

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索、交流等

活动,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及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方格图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方法指导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景引入师:今天,老师交流个性化的通过练习,引入

探究新要带领你们去算法。学生了解新授

知图形王国,首长方形的长边

先,我们要了解有6个格,它的

的是同学们早长是6厘米等。

就认识的长方

形和正方形。

(出示方格图

中的长方形和

正方形,并让学

生观察,知道每

个小方格的边

长都是1厘米)

不用量,算一算

下面图形的周

长。

二、计算长方形呈现教材中的长方形的周长初步计算周长

和正方形两个图形,用自5*2+3*2

的周长己喜欢的方法(5+3)*2

计算,交流学生5+5+3+3

个性化的算法,正方形的周长

使学生感受到3+3+3+3

解决问题的多3*44*3

种策略。

先讨论一下自学生自由讨论,理解周长的公

己喜欢哪种方然后交流自己式

法,再师生共同的想法集体交

总结长方形和流。

正方形的周长

的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二

(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二

边长*4

课堂练习练一练中的习题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本节课主要在以卜三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

果:

1、本节课以四次“活动”为基础,组织学生“经历”四

次探索求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过程。从直观感知图

形的周长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从老师指

令出题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到学生自己出题

自己解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从探索计算公式的

方法中让学生切实经历了探索与体验的过程。

2、本节课通过谈话交流,算法交流,四次活动的反

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学会

怎样研究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3、提倡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多样化就是为了尊重学

生独立思考的成果,尽量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如果激励让学生掌握某一种方法,学生难免因对某

一种方法难以理解、掌握而失败。学生通过反馈交

流、评价沟通,体验、学习别人的活动成果,提高

自己对解题的认识,优化自己的解题思路,学会灵

活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课题长、正方形周长课时一课时

的复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长、正方形的特征,进一步

理解和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

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认真,一丝不苟的

良好的学风。

重点、难点通过复习长、正方形的特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周

长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方法指导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基本概念复问:指出下面学生自由回答复习概念

习:出示图形这些图形中的

长方形和正方

形。

问:你是根据

什么判断的?

长、正方形的特

征各是什么?

出示图形间:结合图形进学生回答教师复习周长的计

一步观察比较,所提出的问题,算公式

长方形和正方长方形的周长二

形有什么相同(长+宽)X2

点,有什么不同正方形的周长二

点?它们之间边长X4

有什么内在联

系?

问:正方形是长

和宽都相等的O

长方形,计算

长、正方形周长

的方法一样

吗?为什么?

问:说一说怎样

计算长、正方形

的周长

课堂练习练一练中的习题

课堂小结我们应该运用长、正方形的特征来计算长、正方形

的周长计算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明确所求问题所必

须的条件,如果是间接条件,要首先把它转化为直

接条件,再运用公式进行正确计算.

作业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室外测量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和

方法进行室外实际测量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能估计周长,并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周

长。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

的应用,培养热爱生活,保护环境和爱护公物的意

识。

重点、难点能估计周长,并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周长。

教具准备直尺

教学方法指导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测量树干在室外选择一学生用不同的让学生小组合

周长。课较粗的大树,计量单位和方作学习实际测

以小组合作的法测量树干的量。

方式完成测量周长。如用手

树干周长的过量、用两臂抱、

程。用软尺量等等。

二、测量校园内测量花坛可以学生小组合作对学生进行爱

物体表面的测量内周长,也进行测量护公物的教育。

周长。可以测量内周

长。

课堂练习练一练中的习题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认识万以内的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

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个位、十位、

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等活动,初步理

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

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

并与他人交流;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

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

力,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促进数感的发展。

重点、难点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教具准备搜集生活中家用电器,工资收入等万以内数的物品。

教学方法指导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订意图

一、生活导入1、师:同学们,学生交流搜集我们没有开始

现在家用电器的资料学生汇就搬用田中的

在我们生活中报。实例,而是让学

到处可见,一时生自己说出家

一刻也离不了中电器价钱,R

了,那谁来说一的是让数学与

说你家的一样生活联系更加

电器花了多少紧密,导入更加

钱呢?自然,进而也增

2、针对有特点加了学生对数

的数相应板书:学的亲切感。又

A、(如千以内的通过对千以内

数)学生大声数的复习,使学

读。指名说各数生的思维迁移

的组成。到最近发展区。

B、(如万以内的

数或更大的数)

同学们,这些都

是生活中我们

用到的比较大

的数,从这节课

开始就来一起

认识一下。(板

题)万以内数的读

二、探索感知。写是一个教学

针对万以内的难点,特别是夹

数:0和尾0的情

A、指名读。况。但有了前面

B、自由读。千以内的数的

C、同学们,这认识的复习,读

些数我们都会写就不成问题

读了,而且读的了,所以我让学

非常好,那有谁学生汇报。生通过变换形

知道它们的组式地大量的读、

成呢?反复的写具体

2、到目前为止,的感知,让读数

我们已经学过和写数贯穿始

了那儿个数终。做到在生活

位?从右到左中学习,在学习

数,第五位是什中了解生活。

么位?

3、汇报后小组学生自由回答

间写出数位顺

序表,把教材中

74页的实例或

搜集到的数填

写在表中,交流

各数的组成。小组间写出数

4、完成“练一位顺序表

练”第1题。

5、同学们真不

简单,对于这些

生活中的大数

很轻松地都会

读了,那会写这环节我想采

吗?取典型事例或

6、(出示75页典型图片的形

的实例)阅读式,通过交流活

后:你了解到什动,丰富学生对

么?请试写出数的认识,感受

这些数,小组间数学与生活的

检验并交流写联系和应用,进

法。而渗透德育。

7、完成“练一

练”第2题。

8、同学们,生

活中除了这些

大数,你还知道

哪些大数,与同

学们交流一

下?小组间互

说互写。

学生自己独立

完成

课堂练习练一练中的习题

课堂小结课下再次搜集生活中的大数,了解它们作用和使用

的好处,把你的发现写一篇数学日记。

作业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认识一万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现实素材和多种数学活动,经历

认识并感受一万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能认、读、写

一万。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感受一

万的实际意义,培养初步的数感。

重点、难点认识计数单位“万”,感受一万的大小。

教具准备计数器、正方形模具

教学方法指导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感知。1、(1)、针对或写学生小组合作本节我想通过

认识计数单位出10000问:这探讨教师所提大量的动手操

“万二是多少?你怎出的问题,并全作、图片和生活

么知道的?(可班交流。实例,让学生认

能以前认识过识完计数单位

了,也可能从生“万”后,自己

活中得知。)确实地感受到

(2)把10000“万”的大小,

写在数位顺序多少,注重过

表中,问:“1”程,其它的可免

在什么位I".?则免,以免混淆

从右边起,第儿重点,所以我开

位是万位?头与结尾只是

2、感知“一万”。问:你们在平时学生问答教师一带而过。

的生活当中用所提出的问题,

过“万”这个计并具体感知“一

数单位吗?你万”

们觉得万这个

计数单位大不O

大呢?你知道

“一万”究竟有

多少吗?下面

我们来数一数

吧:(小组合作)

A、拿出课前准

备的火柴,先一

根一根数,再十

根十根数……

B、拿出课前准

备的卡片。先一

张一张的叠,再

十张十张的

叠……

下面我们再来

看一看吧:

A、在刚刚结束

的第二十八届

雅典奥运会上,

我国女子长跑

运动员邢慧娜

获得了女子

10000米跑的冠

军。你知道她围

着体育场的跑

道跑了多少圈

吗?(25圈)

B、我们学校有

多少人?(大约

1000人)想象一

下,一万人大约

有多少?(10

个我们学校这

么多人。)

C、一张纸非常

薄,10张纸叠起

来大约厚1毫

米。一万张纸叠

起来有多厚

呢?(1米)

D、如果每秒数

一个数,连续不

停的数,数到一

万,大约需要多

长时间?(3小

时,就是同学们

从上早自习起

到第三节课下

课那么长的时

间。)

下面我们再来

读一读书中的

实例:教材第

77-78页。

问:现在同学们

对一万有什么

感受?

课堂练习练一练中的习题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万以内数的大课时一课时

小比较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

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做事

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

的方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方法指导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师:昨天请同学学生自由汇报生活入手,亲切

们调查了关于而乂自然,让学

家中家具的价生在愉快的学

格,谁能给我们习氛围中进入

说说你的调查学习活动。

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