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1月玉林市高二教学质量监测试题文科综合地理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政治:必修3,必修4第一单元。历史:人民版必修第一、二、三册、选修1.地理:人教版必修1、2、3,世界地理考到亚洲(包含亚洲)。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提出自2021年1月1日起,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餐饮打包外卖服务以及各类展会活动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通知出台缓解的环境问题主要是()A.全球变暖 B.资源短缺 C.环境污染 D.森林减少2.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的影响有()①塑料替代产品需求增加②外卖行业即将消失③有利于节约石油资源④商品价格大幅提高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2题答案】【答案】1.C2.C【解析】【1题详解】分析材料可知,该通知主要内容是在很多场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大量塑料制品的使用会导致塑料污染,从而破坏环境,C正确;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碳主要来自煤、石油等矿物类燃料的燃烧,A错误;塑料袋的使用对缓解资源短缺影响不大,B错误;塑料的制作原料是石油,因此使用塑料袋对森林影响很小,D错误。故选C。【2题详解】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型料购物袋将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故替代性产品增加,①正确;可能会影响外卖行业,但不会导致外卖行业消失,②错误;大多数塑料制品原料为石油,减少使用可节约石油资源,③正确;减少塑料制品使用,不会大幅提高商品价格,④错误。故选C。【点睛】不可降解塑料的危害:①、不可降解塑料袋掩埋地下,大约200年才能腐烂,会对土壤的酸碱度产生不良影响,使土壤环境恶化,进而影响庄稼的质量;②、不可降解塑料袋主要原料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当人们接触氯乙烯后就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③、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在加热到60°以上的时候产生的毒素对人体十分有害;④、废弃在地面上和水面上的塑料袋,容易被动物当做食物吞入,塑料袋在动物肠胃里消化不了,易导致动物肌体损伤和死亡。达坂城风区(下左图)位于乌鲁木齐市区东南,为长约80km、宽约15~30km的谷地,下右图示意不同年份达坂城风区大风日数逐月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达坂城风区年内月平均大风日数的总体表现为()A.-峰两谷 B.两峰两谷 C.一峰一谷 D.两峰一谷4.达坂城风区风力强劲的主要原因是()A.常年受高压控制 B.地势落差大C.狭管效应突出 D.南北温差大5.达坂城风区测风仪甲处一年的指向主要有()①西南向②西北向③东南向④东北向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3~5题答案】【答案】3.B4.C5.D【解析】【3题详解】由右图可知,月平均大风日数自2月开始增加,到5月左右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进入12月后,冷空气活动加强,月平均大风日数又有所增加。但峰值却远低于5月。所以达坂城风区月平均大风日数年内总体表现为两峰两谷的“W”形变化过程。故选B。4题详解】由图可知,达坂城风区所在区域为峡谷,且峡谷呈西北―东南走向,这与该地盛行风向一致,狭管效应突出,导致风力加强。故选C。【5题详解】达坂城风区所在区域为峡谷,且峡谷呈西北―东南走向,受峡谷走向的影响,风向与峡谷走向一致、一年盛行风主要为西北风和东南风。而风向仪甲的指向为风来的方向,故应为西北和东南。故选D。【点睛】地形的狭管作用,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这种地形峡谷对气流的影响称为“狭管效应”。由“狭管效应”而增大的风,称为峡谷风或穿堂风。日本著名的科技城筑波北依筑波山,东临霞浦湖,距离东京50多千米,总面积达284.07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20世起50年代,日本人口加速向大都市圈集中,1963年日本政府决定建设筑波新城市,搬迁并新建了大量国家级实验室、科研教育机构和大学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日本建设筑波新城的最初目的是()A.推进郊区城市化 B.抑制大城市发展C.疏解大城市职能 D.扩大城市规模7.筑波新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A.环境 B.政策 C.科技 D.交通8.推测筑波新城最主要的功能定位是()A.教育科研 B.生态旅游 C.金融中心 D.商贸物流【6~8题答案】【答案】6.C7.B8.A【解析】【6题详解】结合材料“20世纪50年代,日本人口加速向大都巿圈集中,1963年日本政府决定建设筑波新城”可知,随着人口过度集聚,东京城市化问题日趋严重,为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压力,日本开始建设卫星城(筑波新城)来疏解大城市职能。故选C。【7题详解】筑波新城是在政府的倡导和规划下建设而成的,所以影响筑波新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政策。从材料中不能得出环境、科技、交通对筑波新城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故选B。【8题详解】结合材料“1963年日本政府决定建设筑波新城,搬迁并新建了大量国家级实验室,,科研教育机构和大学等”可知,筑波新城是科技之城,注重教育,科技的发展。所以其城市功能定位应主要是教育科研。故选A。【点睛】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可以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自然因素有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有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政策等。宁夏中卫市的环香山地区,在干旱少雨的山坡地表铺上一层厚砂砾来种植西瓜,这种种植方式被称作压砂种瓜。因为这一带的土壤里富含硒,所以产出的西瓜中富含硒元素,故名“硒砂瓜”。当地刚开始种植西瓜时既不浇水,也不施肥,完全靠天吃饭。降水较多的年份,西瓜收成就会比较好,但如果碰上大旱,瓜农就可能颗粒无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瓜农在坡地上铺一层厚砂砾对西瓜生长的有利影响有()①减少水分蒸发②增加地表植被③提升瓜果品质④提高产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0.当地农民原来主要从事粗放的种植业和畜牧业,现在当地大多数土地被用来种植硒砂瓜。促使该地区种植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水源 B.土壤 C.市场 D.培育良种11.当地政府想要提升瓜农收入的稳定性,应该()A.提高植被覆盖率 B.修建水利工程设施C.培育抗旱品种 D.调整农业生产结构【9~11题答案】【答案】9.D10.C11.B【解析】9题详解】地处我国西北地区宁夏中卫市,气候干旱,雨天利于雨水下渗,晴天可有效减少蒸发,利于保持土壤水分,①正确。砂砾石对增加地表植被作用较小,②错误。砂砾石比热容小,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加大了地表附近的气温日较差,利于西瓜糖分积累,提升瓜果品质,③正确。这种做法对提高西瓜产量没有明显的作用,④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当地自然条件比较差,发展粗放种植业和畜牧业效益均比较低。西瓜种植比较适合当地的气候,西瓜产量和品质(尤其是品质)比较高,更重要的是经济作物的市场需求量大,其经济效益比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高,市场需求决定农作物的类型和规模,因此促使该地区种植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市场,故选C。【11题详解】当地干旱少雨,因此当地发展粮食种植业和畜牧业以及西瓜种植业主要限制性因素均为水源。由材料可知,当地瓜农收入高低或者西瓜产量的高低是由降水量决定的,如果当地政府想要解决降水量不稳定问题,就应该修建水利工程设施,B选项正确。提高植被覆盖率会增大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大水资源短缺问题,A选项错误。培育抗旱品种不是政府的职能,C选项错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指根据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改变农产品的生产结构,从而使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相协调的过程,种植硒砂瓜已经是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D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发展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农业节水技术,采用滴灌、喷灌;培育耐旱品种;大力发展水土保持产业,退耕还林(草);中小水利工程建设等。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耕作管理可以改变地表微地形条件。黄土区耕作中普遍采用直线坡面、人工掏挖、人工锄耕、等高耕作等耕作方式对地表进行处理。人工锄耕和人工掏挖方式下地表微地形表现为凹凸相间的小丘和洼地,且分布比较随机;等高耕作呈现沟垄相间的微地形特征。地表微地形起伏大小呈现出等高耕作>人工掏挖>人工锄耕>直线坡面的规律。下面图甲示意不同耕作方式对产流量(降雨量扣除损失形成径流的水量)的影响,图乙示意不同耕作方式对产沙量的影响。(1)描述不同耕作方式下坡面产流量的变化特征。(2)在降雨条件和坡度相同的条件下,指出地表微地形起伏大小对地表产流量和产沙量的影响。(3)简述耕作管理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环境生态作用。(4)推测降雨后地表微地形起伏程度的变化。【12~15题答案】【答案】(1)不同耕作方式下坡面产流量(自产流开始后)均先迅速增加﹐后平稳增加;产流量大小依次为等高耕作<人工掏挖<人工锄耕<直线坡面。(2)地表微地形起伏越大(小),地表产流量和产沙量越小(大);地表微地形起伏越大(小),产流量和产沙量变化幅度越小(大)。(3)耕作管理改变地表微地形起伏程度,减缓水流速度;增加下渗量,减少产流量和产沙量,从而抑制水土流失。(4)随着地表产流量产沙量增加,含沙水流促使地表凸处变低,凹处变高﹐地表微地形起伏程度降低。【解析】【分析】本题以黄土高原不同耕作方式对产流量和产沙量的影响为材料,涉及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等问题,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能力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影响流水作用的主要因素有流量、流速、土质、植被覆盖率等。从甲示意不同耕作方式对产流量的影响中可以看出,不同耕作方式下坡面产流量开始时变化迅速,大约持续12-18min后,产流量平稳增加。同时还可以看出任意耕作方式下坡面产流量大小依次为:等高耕作<人工掏挖<人工锄耕<直线坡面。【小问2详解】该题主要从不同时期不同坡面携沙能力的大小来进行分析,主要从土质、降水强度、地势坡度等方面考虑。结合图文材料可知:与直线坡面相比,耕作活动是造成地表微地形空间起伏的主要原因,不同的耕作方式下地表微地形空间差异明显,地表微地形起伏大小呈现“等高耕作>人工掏挖>人工锄耕>直线坡面”的规律。耕作方式增大了地表微地形起伏程度,具有明显降低地表侵蚀的效应。结合图可知,降雨条件和坡度相同的条件下,地表起伏较大的地表产流量和产沙量变化明显低于地表起伏较小的地表,且产流量和产沙量变化幅度也小;同时,地表微地形起伏越大,地表就越不容易产流,这样产流量和产沙量开始的时间越晚。【小问3详解】耕作管理对于水土流失的影响可以从地形、降水、地貌、冲刷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以上分析可知:耕作方式增大了地表微地形起伏程度,具有明显降低地表侵蚀的效应。因此耕作管理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环境的生态作用主要体现:通过增大地表微地形起伏程度,可以减缓水流速度,减小产流量和产沙量,增加下渗量,从而抑制水土流失,对防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小问4详解】降雨使地表径流增大。随着地表径流增大,地表产流量产沙量增加。随着地表产流量产沙量增加,流水作用表现为凸处侵蚀,凹处堆积。故含沙水流促使地表凸处变低,凹处变高﹐地表微地形起伏程度降低。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河南省位于华北平原南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境内河流众多,是我国的产粮大省。2021年7月17至24日,河南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极端暴雨天气,这次极端降雨给河南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截至7月2日,河南省全省农作物受灾1450万亩,成灾90万亩、绝收50万亩。受灾区主要集中在新乡、周口、开封、安阳、焦作、鹤璧、郑州等地,受灾作物主要有玉米、花生和大豆。下图为河南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图。(1)简述河南东北部河流的水文特征。(2)推测本次洪水产生的原因及对农业的影响。(3)列举河南灾后农业救治的合理措施。【13~15题答案】【答案】(1)汛期集中在夏季;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含沙量大等。(2)原因:极端天气出现,降水时间长,河水暴涨;雨水汇水区海拔较低,排水速度慢。影响:淹没耕地面积大,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绝收,农作物病虫害增加;洪水过后,泥沙淤积,增加土壤肥力。(3)灾后,政府派出工作组密切跟踪了解灾情,紧急调集,调运救灾物资;调用国家救灾储备种子,灾后改种,补种;发放救灾资金,支持灾后恢复生产;动员其他省份支持河南抢排农田积水;开展灾后施肥打药等作业服务。【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河南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河流的水文特征、洪灾及其成因、影响及防治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河南东北部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因此汛期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少,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冬季寒冷,河流有结冰期;黄河流经,含沙量大等。【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2021年7月17至24日,河南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极端暴雨天气”可知,极端暴雨天气出现,降水强度大、时间长,短时间内河水暴涨;雨水汇水区海拔较低,排水不畅,排水速度慢。洪水对农业的影响有有利和不利方面,不利方面:洪水淹没大面积的耕地,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绝收,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幼虫的繁殖,导致农作物病虫害增加;有利方面:洪水水量大,搬运大量的泥沙,洪水过后,泥沙淤积,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农业生产。【小问3详解】河南灾后农业救治的合理措施可从政府层面和社会层面展开分析;洪水灾害后,政府统一部署,派出工作组密切跟踪了解灾情,紧急调集,调运救灾物资,缓解灾区灾情;农业受灾严重,可调用国家救灾储备种子,灾后改种,补种,发放救灾资金支持灾后恢复生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可动员其他省份支持河南抢排农田积水,尽快恢复农田生产;开展灾后施肥打药等作业服务,尽可能减小灾情损失。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中国、老挝合作稳步前行。中老铁路成为双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该铁路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全长超过1000公里。中老铁路建成前,老挝仅有一段长约3.5公里的铁路连接泰国。随着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从万象到中老边境车程将2夭缩短至3小时,到昆明可朝发夕至。从2016年全线开工至今,中老铁路项目吸收当地5000余人参与建设,老挝青年走出大山,学习先进技术和知识,同时中老铁路联通缅甸、泰国等国,令泛亚铁路网脉络更加清晰,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下图是中老铁路示意图。(1)分析中老铁路的建设对老挝交通运输业带来的有利影响。(2)阐述我国工作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遇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道机车专业教学郑州铁路单绍平75课件
- 条码技术物流工程课件
- 中医职业医师课件
- 房贷合同协议书范本
- 医师劳动合同书
- 股东出资合作合同协议
- 世纪英才文化课件藏戏
- 销售人员合同
- 设备租赁合同范本详细
- 普法宣讲【法律学堂】第十六章 行政复议申请书-ldfjxs004
- 2025年度“基层法治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
- 2025年网络安全培训考试题库(网络安全专题)实战试题
- 血液科疾病常见症状护理
- 基于AI的网络安全威胁分析-全面剖析
- 湖南省2025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二次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巨幼细胞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 2024辽宁沈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DBJ51T 108-2018 四川省建筑岩土工程测量标准
- 2025年安徽芜湖市阳光电力维修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家保密基本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附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