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高一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听众的力量杨贝①古典时期,早慧的希腊人高度重视听众的力量。希腊人看到了听众在思想交流中的主导作用,悉心整理出一系列以听众为中心展开沟通的演说经验,是为修辞学。在十六世纪中期出版的《哲学拾珍》丛书中,有一幅以修辞学为主题的封面版画,画中的修辞学俨然一副女王模样,诗学、法学、历史学、自然哲学等学科围绕侍立。②从笛卡儿开始,听众的形象发生变化。从前的听众是有七情六欲的血肉之躯,但在笛卡儿之后,理性成为听众的唯一属性。人的情感与理性被对立起来,情感因为妨碍理性认知而被贬斥,修辞学所总结的调动听众力量的方法被贬为混淆视听、蛊惑人心的诡计。笛卡儿以后的人们相信,只要是真理,不论谁来说,不论以什么方式说,不论说给谁听,效果都是一样的。逻辑才是真理的良配,修辞不过是可有可无的侍婢。这样一来,曾经贵为三艺、七艺之一的修辞学,在二十世纪初期退出中小学课堂也就不足为奇。③但“二战”让人们看到理性的真相。爱因斯坦在一次反战演讲中说:“我知道讨论基本的价值判断是徒劳无望的。比方说,如果有人主张把灭绝人类种族作为目标,其他人很难从理性的基础上驳倒他。”如果基本的价值判断无从确证,单一真理论很容易成为罪恶的掩护。战后的人们更愿意相信心存怀疑、接纳不确定之于自由的意义。多元主义凭借包容性取代一元论,却让一个问题变得突出:人类究竞应该如何协调行动?新修辞学就在尝试回答这个问题。④“行动”是理解新修辞学的关键。行动视角使得理解思想交流、看待听众的维度更丰富、更立体,它们着重从事实的角度考察听众力量的产生、作用机制。新修辞学将听众由理性思考的大脑还原为有理性、有情感的心灵。开篇就对笛卡儿提出挑战、质疑笛卡儿所推崇的理性与推理,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笛卡儿“对我们的推理和证明能力的运用范围进行的完全未加证成、毫无根据的限制”,笛卡儿所倡导的理性与情感的二分法是“对人的能力进行完全人为的、与我们真实的思维过程相悖的区分”。新修辞学看到了知与行之间的沟壑,认识到“人们可能不依据看起来唯一合理的结论行动,对这一事实感到愤慨的那些哲学家,不得不补充他们对人性的看法,承认人们拥有与理性的教导相对立的激情与利益”。⑤行动视角还意味着把言语交流本身视作一种行为。新修辞学多次强调要将言谈视作一种行动。这使得语词之外的因素被纳入考虑范围。施特劳斯、拉康等人肯定了语言在塑造人类思维、建构自我认知中的作用,意义不再是以语言为管道进行传输,而是在语言中生长,由言说者与听众共同创造。新修辞学秉持相同的语言观,新修辞学甚至认为,每一个人就是一个特定的语境,言语、行为、人相互界定。语言的人身依附性由此变得不言而喻,权威的说服力顺理成章。源自权威的论辩是指某个主张被认同的原因不在于该主张本身而在于提出这一主张的人,这不符合就事论事的理性议事规则。但基于言语的人身依附性,言说者的声望事实上的确能促成该主张被认同。在现代法律程序中,证人本身的可信度与他所述证言的可信度被认为存在必然联系,其原理与权威论辩一致。⑥新修辞学在听众问题上采取的是现实主义、经验主义的立场,这一立场是修辞学在当代复兴的重要原因。当然,修辞学在当代社会的复兴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确定性缺失的现代社会,人们亟需能够处理或然性问题的理论与方法,这正是修辞学的传统长项。除此之外,视频、直播等即时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单一的文字交流不再是占据主导的交流方式,语调、表情、手势等不被重视的信息传递方式重新变得重要,作为行为的言语交流广受认同,这些都使得修辞学备受瞩目。在信息茧房、判断极化、认知撕裂的当代社会,修辞学在维系社会方面的作用尤其值得重视。1.下列看法不符合新修辞学“行动视角”观念的一项是()(3分)A.言说的意义来自于言说者与听众的共同参与、相互作用。B.言说者不应该关心语言的逻辑性,而应该重视修辞手法。C.言说者应该借助技术手段、自我的行为举止来增强效果。D.言说者要调动场景、措辞、听众等因素,赢得听众认同。2.新修辞学反驳笛卡尔的观点,下列有关他们的基本前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理性不是听众的唯一属性,人的情感与理性并不对立。B.不能对推理和证明能力的运用范围加以不恰当的限制。C.事实上人们往往并不依据看起来唯一合理的结论行动。D.听众兼有理性与情感,而且往往依据情感来采取行动。3.依据新修辞学的观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表达与交流需要具有“读者意识”。B.说理既要以理服人,也要以情动人。C.言说的意义有待读者共同创造完成。D.说理关注说给谁听而不是如何说理。4.第⑤段画线句是新修辞学围绕“权威的论辩”展开论述,请评估该论述的说服力。(4分)5.如果你是传统逻辑学的支持者,你将如何对“逻辑才是真理的良配,修辞不过是可有可无的侍婢”这一观点加以辩护?请简述你的辩护要点。(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战马魂蒙福森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援率大军平定交趾之乱,途经龚州,渡江之处名曰“将军古渡”,又名“将军滩”,后此地更是名声大噪。渡口夕阳曾饮马,陇头荒草觉怡颜。历代文人骚客在将军古渡留下了不少诗作,咏叹千年。摘录一二如下:其一:汉将征蛮地,威名重伏波。金衔曾饮马,铜鼓重鸣鼍。戈日迷津岸,帆风落战舸。狂澜经底定,舟楫近如何?其二:勋传铜柱曾平越,名在龚州话伏波。试看将军滩上水,犹留豪气击鸣鼍。在将军古渡不远,有一处空旷开阔的草坪,一马平川,绿草如茵,出征交趾前,马援曾经在此操练士兵。每日,旌旗招展,战马嘶鸣,声震四野。草坪中有一处泥潭,深可陷腹,宽数丈,野草覆盖,人所不知。一匹战马陷进去了。此马,名火龙驹,名马也,来自西域大宛,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渡水登山,如履平地。浑身赤色,毛如炭火,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顶,高八尺;嘶鸣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后人有诗云:此马若遂千里志,追风犹可到天涯。火龙驹是马援的坐骑,皇帝亲赠。多年来,此马跟随马援南征北战,保家卫国,开疆辟土,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立下赫赫战功。人、马浑然合一,不分彼此。那日,操练中,马援下马,解鞍卸甲,任由火龙驹在草地上吃草。忽然,火龙驹陷入泥潭之中。马援闻讯,大惊。火龙驹拼命挣扎,泥潭深可裹腹,无法脱身。泥潭像一个囚笼,牢牢地困住了火龙驹。到了中午,骄阳似火,大地如炙。很快,火龙驹因一直挣扎,耗去了力气,浑身汗津津的,疲惫不堪。马援想尽了种种办法,依然无法把火龙驹救出来。从黄昏到傍晚,从傍晚到深夜,从深夜到黎明,马援一夜不眠,坐在泥潭边,默默地陪伴着火龙驹,眼看着心爱的坐骑慢慢耗尽了力气,却一筹莫展。燃烧的篝火,映红了马援的脸庞。他的脑海中,往事一幕幕地回放:大漠,风沙,古道,草原,砂砾……火龙驹驰骋沙场,迅疾如风;战场上,刀光剑影,血染沙场;殷红的血,染红了火龙驹的躯体;那血迹,有马援的,有火龙驹的,有敌人的。天边露出了鱼肚白,远处,晨曦初露,绿野平畴,疏林野树,江水苍茫,水天一色,沙鸥飞翔,江中一叶轻舟,随波逐流。看来,火龙驹的生命,到了最后的时刻了。马援老泪纵横。揪心的是,火龙驹也流下了泪水,仿佛亲人间的生离死别。马援心如刀割。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向马援走来。老人深鞠一躬:“昨晚,闻将军的坐骑陷入泥潭之中,您束手无策,一夜不眠。老朽来自北方草原,自幼牧马,懂马。多年前随大军南下,负伤后留在龚州。今有一法,或可救将军的坐骑。”“请问何法?”马援紧紧地抓住老人的手,心急如焚地说。老人说:“此法未必有用,但到了此刻,不妨一试。”马援依照老人的方法,将所有的战马云集于草地上。老人头裹红布,腰系红绸,手持长鞭,身手敏捷,牵住其中一匹,跨身一跃而上。“嗷呼——”一声高喊,手起鞭落,抽打坐骑。马奔跑起来了。其他战马也跟着奔跑起来。老人挥舞长鞭,驱马绕着泥潭一圈儿一圈儿地奔跑。一时间,群马嘶鸣,响遏行云。马蹄翻飞,泥土飞溅,马蹄声急,声震四野。马群越跑越快,越跑越急,风驰电掣,气势如虹。马群像一股激流,如暴雨,如闪电,如飞沙,如走石,如飓风,如海啸,如天崩,如地裂……最初,火龙驹茫然地望着它的同伴奔跑。后来,随着群马的嘶鸣,飞奔,火龙驹沉寂的灵魂被唤醒了,激发了,一股与生俱来的力量,刹那间迸发出来,“咴——”但闻其一声嘶鸣,挣扎着,一跃而起。虽然,跃起一点儿,随即沉下,但它百折不挠,无所畏惧,不断地跃起,沉下,跃起,沉下,跃起,沉下……哪怕每次跃起,挪移只有一点点,但它依然顽强不屈,绝不放弃。马群依然在奔跑。火龙驹在跃起,沉下,跃起,沉下……像在战场上,它和它的伙伴们,披荆斩棘,永不退缩。它们驰骋沙场,无所畏惧。哪怕刀山火海,依然不折不挠,勇往直前。这,就是战马之魂。这是生命影响生命,生命激发生命,生命呼唤生命的壮举。马群唤醒了火龙驹沉寂的潜能,激发了它的斗志。火龙驹一步一步地,最终,跃出了泥潭。空旷的草地上,火龙驹劫后重生,那一刻,它浑然不觉体力极度透支后的疲惫、饥渴,蓦然间,它鬃毛竖立,前蹄高扬,“咴——”一声长嘶,穿云裂帛,声震荒野。此时,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红彤彤的,远处的田野、山峦、树木、村落、河流,殷红一片。“浮生几度,苍生困苦,功名付与酒一壶,醉怒吼,慷慨处,气吞万里如虎,十万弓弩,欲遮天幕,百万同袍,不知归路……”军营里,歌声忽起,慷慨激昂,悲壮苍凉。一年后,马援在征战五溪蛮时,病逝于军前,壮志未酬,年六十四岁。其坐骑火龙驹不吃不喝,日夜嘶鸣,绝食而死。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人如此,马亦如此。(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第一段介绍了龚州的“将军古渡”,它又名“将军滩”,是因马援将军渡江而得名。B.小说第九段作者生动形象地描写火龙驹的形象,不仅表现出其特点,更突出其不凡。C.“从黄昏到傍晚……从深夜到黎明”,小说通过时间的推移侧面表现了人们的焦灼心理。D.作者写马援将军病逝后,火龙驹日夜嘶鸣,绝食而亡,表现了英雄战马的忠贞品格。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开头和结尾都引用了诗歌,以突显军营将士的威名豪气,慷慨悲壮,感染力强。B.小说结尾部分红日升起的环境描写,既实写太阳的初升,又虚写隐喻火龙驹的重生。C.小说在交代战马陷入泥潭后,运用补叙宕开一笔,补充说明了火龙驹陷落的过程。D.小说主要运用记叙、议论的表达方式,展现战马挣脱泥潭的震撼场景,暗示了主旨。8.请从语言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9.小说标题是“战马魂”,文中时时写马,却处处写人,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材料一:武侯①曰:“严刑明赏,足以胜敌乎?”吴子②曰:“严明之事,非所恃也。发号布令,而民乐闻;兴师动众,而民乐战;交兵接刃,而民安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武侯曰:“致之奈何?”对曰:“君举有功而进之飨,无功而厉之。”于是武侯设坐庙庭,为三行飨士大夫。上功坐前行,肴席有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肴席器差减;无功坐后行,肴席无重。飨毕而出,乃又班赐有功者之父母妻子于庙门之外,亦以功为差数,唯无功者不得耳。死事之家,岁使使者劳赐其父母。行之三年,秦人兴师临于西河。魏士闻之,介胄不待吏令奋击之者以万数。吴子曰:“臣闻之,人有短长,气有盛衰。君试发无功者五万人,臣请率以当之,其可乎?今使一死贼伏于旷野千人追之莫不枭视狼顾何者?恐其暴起而害己也。是以一人投命,足惧千夫。今臣以五万之众,而为一死贼以率讨之,固难当矣。”武侯从之,兼车五百乘,骑三千匹,而以破秦五十万众,此励士之功也。(节选自《群书治要》)材料二:太宗③曰:“严刑峻法,使人畏我而不畏敌,朕甚惑之。昔光武以孤军当王莽百万之众,非有刑法临之。此何由乎?”靖④曰:“兵家胜败,情状万殊,不可以一事推也。如陈胜、吴广败秦师,岂胜、广刑法能加于秦乎?光武之起,盖顺人心之怨莽也。况又王寻、王邑不晓兵法,徒夸兵众,所以自败。臣按《孙子》曰:‘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此言凡将先有爱结于士,然后可以严刑也。若爱未加而独用峻法,鲜克济焉。”(节选自《唐李问对》)【注】①武侯:魏武侯,魏文侯之子,名魏击,战国初期魏国国君。②吴子:吴起,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魏武侯时期任西河郡守。③太宗:即唐太宗李世民。④靖:李靖,隋末至初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著有《卫公兵法》等。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今使一死A贼B伏于旷野C千人D追之E莫不枭视F狼顾G何者?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乐,乐于、乐意,与《赤壁赋》中“侣鱼虾而友麋鹿”的“侣”“友”用法不相同。B.厉,同“励”,指勉励、激励,与成语“变本加厉”中的“厉”意思相同。C.“五万之众”与《六国论》中“然则诸侯之地有限”的“之”用法相同。D.克,能够,与《谏太宗十思疏》中“能克终者盖寡”的“克”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武侯很想通过赏罚严明的方式来战胜敌人,但遭到了西河郡守吴起的完全否定。B.吴起主动请缨,率领五万无功之人抵御入侵的秦军,在魏武侯支援下,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赫赫战功。C.唐太宗疑惑的是,严刑峻法使百姓怕他而不怕敌人,光武帝没有使用严刑峻法来管理军队却能取得胜利。D.李靖认为,做将领的,首先要用爱心结交士卒,然后才可以用严刑来管理、约束军队。13.请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飨毕而出,乃又班赐有功者之父母妻子于庙门之外,亦以功为差数。(2)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14.同为军事家,在对待“赏罚”问题上,吴起与李靖的观点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诗,完成15-16题。江楼月[唐]元稹嘉陵江岸驿楼中,江在楼前月在空。月色满床兼满地,江声如鼓复如风。诚知远近皆三五,但恐阴晴有异同。万一帝乡还洁白,几人潜傍杏园东。【注】杏园:泛指都城长安新科进士游宴之处。采桑子[宋]吕本中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15.下面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诗首联颔联写在岸边驿楼望江水明月,点名时间地点,接着描写月色弥漫,江涛阵阵,静谧中隐藏着诗人思念的感伤。B.元诗颈联虽然自我安慰无论远近都有三五知己,但月亮阴晴圆缺却会不同,与苏轼“月有阴晴圆缺”有异曲同工之处。C.吕词清新婉丽中有缱绻情致,无论是赞月还是怨月实质上都是对“君”的刻骨思念,同时又有一种琅琅上口的民歌风味。D.两首诗词虽体裁不同,但都借江楼月这一眼前意象表达离别相思之情,元诗语言委婉含蓄,吕词明白晓畅、浑然天成。16.两首作品都是借月抒情,但具体写法不同,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一分。(6分)(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两句写神仙们驾着风云而来,画面神奇而飘逸。(2)在《虞美人》,李煜用“______,______”两句来抒发物是人非的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酒器代酒,通过祭酒行为表达某种人生感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应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用时间成就更好的自己。生活如同一场旅行,在旅途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岔路口,在选择面前感到迷茫。对有阅读习惯的人而言,拿起书,就是跨越迷茫最好的方式。书本所带来的不仅是知识和经验,更是对自我、对世界的认知。在日积月累的阅读中,我们得以不断思考,更新自我认知,直至越来越笃定从容。时间非常宝贵,拖延是最容易以“松毜感”为借口压垮一个人斗志的东西。我们不防试着每天睡前花上几分钟,列下明日要做的事,按重要程度、难易程度排个序,给每项任务分配合理的时间。如此提前规划,当新的一天开始,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A地朝着目标前行,让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向着更好的自己持续退变。很多时候,再美好的梦想与目标,再完美的计划和方案,如果不能在行动中落实,最终只能是B,沦为空想。从现在开始,提升学识,磨炼意志,成为一个既有清晰目标也有高度执行力的人。在日复一日的探索中,锚定自己的天赋和激情所在,在具体的行动中,体验“向目标逐步靠近”的满足感。18.文中第三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3分)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成语。(3分)20.小刚阅读语段后,进行了摘要,已经提炼出第一个要点,请仿照他的句式,提炼并表述另外两个要点。(4分)①少迷茫,多读书(二)语言文字应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基于嫦娥五号月壤样品,来自中国的科研人员采用多种测试方法,成功获得月球20亿年前的磁场信息。地核中有一层液态物质,主要成分是铁,也有少量其他元素,(甲),又可导电,被称为导电流体。地球外核中的导电流体运动产生了地球磁场,这套机制就像“磁场发电”,(乙),使地球磁场长期运行。①与地球类似相同,②月球也曾有“磁场发电机”。③由“发电机”产生的月球磁场可以反映月球内部结构,④并能够影响月表环境。⑤因此研究月球磁场的变化过程可以剖析月球演化历史提供重要信息。⑥因而目前关于“月球发电机磁场”中晚期的演化过程还存在较大争议。我国嫦娥五号在月球风暴洋区域采集了人类首批月球中纬度玄武岩样品。研究表明,这批玄武岩样品是迄今为止最年轻的月球玄武岩返回样品。研究团队对玄武岩样品开展了磁学分析,这些年轻玄武岩为获取月球中晚期古磁场数据提供了机遇。结果显示,20亿年前,(丙),这一过程产生的磁场仅为2~4微特。这表明,月球深部在20亿年前仍具有一定活力,保持一定的热对流或热传导,并可能向月球内部传输热量。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22.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应该具备两个觉悟:一是勇于从零开始,二是坦然于未完成。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二语文参考答案1.B2.D3.D4.示例:论述很有说服力。“权威的论辩”之所以被认同不在于主张,而在于权威的威望。新修辞学也承认这种观点不符合理性议事规则(逻辑),但是它既有理论依据——言语的人身依附性,又有言说者声望能促成该主张被认同的事实支撑,有效地论证观点。最后,以法律中证人的可信度与证言的可信度具有必然联系作类比,更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5.示例:逻辑之所以是真理的良配,在于它能够提供清晰的思维路径,保证了获取真理过程正确性,至少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替代工具;即使基本的价值判断无从确证,但是人类不可能否定其存在的正当性,否则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尺度;我们承认情感因素对人的重要性,我们也承认人们更多地依赖情感来行动,但是在公共说理领域我们不应该为了迎合听众而放弃理性,恰恰相反,人们更加需要理性的引导,否则新的纳粹又将粉墨登台、蛊惑人心。6.A7.B8.①运用比喻(博喻),把马群奔跑的状态比作彩虹、激流、暴雨、闪电、飞沙、走石、飓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马群奔跑的磅礴气势。②运用排比(铺排),增强语势,强调马群的风驰电掣,气势如虹。③多用短句,真实地表现出马群奔跑的迅疾感、急促有力的节奏感。9.①写火龙驹征战无数疆场,也是将军为国征战身经百战无所畏惧的体现。②写火龙驹受困后,被同伴激发潜能斗志,勾起永不退缩勇往直前的战马之魂,也是将士们无数次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折不挠的勇毅精神的映射。③写火龙驹最后随主人军前而去,也表现了马援的壮志未酬、视死如归和将士们“百万同袍,不知归路”的悲壮命运。总之,马与人相得益彰,使小说意蕴丰厚。10.CEG11.B12.A13.(1)宴会结束出来后,又在朝堂门外分发赏赐给有功之人的父母、妻子与儿女,也按照功劳大小而有所差别。(2)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被照着,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鞠躬的样子。14.同:吴起和李靖都强调对待“赏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刀切。异:①吴起更强调奖赏激励的作用与价值,要让全国军民都知道建功立业的光荣。②李靖则认为先要关心爱护士兵,然后才可用严刑来约束、管理军队。参考译文:材料一:魏武侯问:“赏罚严明,就足够用来战胜敌人吗?”吴起回答说:“赏罚严明一事,不是战胜敌人所依靠的。发号施令,而百姓乐于听从;兴师动众,而百姓乐于参战;两军交战,而百姓甘愿效死。这三方面,才是君主所应依靠的。”魏武侯问:“怎样才能做到呢?”吴起答道:“君王选出有功之人并将其召来设宴款待,对没有功劳的人也要勉励他们。”于是魏武侯在朝廷设席,分为三排座位宴请士大夫。功劳最大的坐在前排,席上摆有宝器和猪、牛、羊等美味;功劳次一等的坐在中排,席上佳肴、宝器则有所差别和减少;没有功劳的人坐在后排,只有佳肴而没有宝器。宴会结束出来后,又在朝堂门外分发赏赐给有功之人的父母、妻子与儿女,也按照功劳大小而有所差别,只有无功之人的家属得不到赏赐。对于为国捐躯者的家庭,每年派使者慰问赏赐他们的父母。这样做了三年之后,秦国出兵到达魏国西河边境。魏国的士民们听到这一消息,不等官吏下令,就主动披甲戴盔、奋勇抗敌的人数以万计。吴起说:“臣听说,人都有短处和长处,士气也有兴盛和衰败。君王不妨试着派遣五万名没有功劳的人,臣请求率领他们来抵挡秦军,可以吗?假如现在让一个不怕死的盗贼潜伏在荒郊野外,派一千个人去追捕他,那些追捕的人没有不瞻前顾后、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舅舅房子赡养继承协议书
- 肇庆手提电脑租赁协议书
- 朱砂原材料采购合同范本
- 碧桂园开发的合同协议书
- 网络服务代理合同协议书
- 苏陕两地协作框架协议书
- 肉牛供应买卖合同协议书
- 联合种植香芋协议合同书
- 阁楼钢结构制作合同范本
- 纸箱送货如何写合同协议
- (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知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4年绥阳县选聘城市社区工作者笔试真题
- 昆虫乐园活动方案
- 2024 年度投资者知权行权维权调查报告
- 物业费的催费技巧培训
- 2025年地区事业单位卫生类临床医学专业知识考试历年试卷
- 2025至2030中国枇杷果汁饮料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护理事业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 城市公园采购休闲座椅及户外家具及配套设施合同
- JG/T 366-2012外墙保温用锚栓
- HY/T 0465-2024红树林修复与利用地埋管网系统技术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