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全国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_第1页
人教版全国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_第2页
人教版全国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_第3页
人教版全国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_第4页
人教版全国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师选题)人教版全国通用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汇总

选择题

1、回答下列问题。

(1)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正确的是0

A.蕨类植被——被子植被——裸子植被

B.三叶虫一鱼类一恐龙

C.元古宙——古生代——太古宙

D.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鸟类

(2)下列地质年代中,恐龙盛行,裸子植物繁盛的是()

A寒武纪R石炭纪C白垩纪D第四纪

答案

A

C

【提示】

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

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

(1)略

(2)略

2、2C12年为太阳活动极大年。美国宇航局太阳动力学天文台于2012年11月16日观测到一次强烈的太阳活

动。K图为该天文台拍摄的太阳活动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太阳港总

(1)下列年份可能成为太阳活动极大年的是0

A.2031年B.2026年C.2O29年D.2023年

(2)图示太阳活动出现在()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太阳内部

(3)下列有关太阳活动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0

A.影响空间实验室的安全及地空联系

B.产生磁暴,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长波通讯

D.使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

答案

D

B

2

c

【提示】

太阳天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

【解答】

3、某学校高二年级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地球运动”内容时,选择学校附近一开阔平坦的地方用指

南针、量角器等进行研学实践活动(如图1所示)。某日11时20分(北京时间)测得的正午太阳高度和夜晚

测得的北极星高度(量角器方位固定不变,如图2所示)。还观洌到,这一天过后,同一时刻、同一地点测量

学生的身影稍变长。据此完成下列试题。

图2测最数据

(1)根据活动情况记录可判断,观测地点位于()

A.河南郑州B.贵州贵阳

3

C.新疆乌鲁木齐市D.吉林白山市

(2)观测日期为当地()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答案

B

D

【提示】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

B

D

4、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其数值表示地面散失热量的多少,12月3日

(晴天),一科研小组在张掖市(39°N,100°E)的某绿洲和沙漠通过观测绘制了地面有效辐射的日变化情况

(下图),该日当地北京时间17:57日落。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

建■有效■射川1a2

150r

-----沙漠

-----

(1)该日张掖的昼长约为0

A.9小时14分钟B,8小时54分钟C,9小时45分钟D,8小时6分制

(2)该日()

A.日出时,沙漠地面有效辐射大于绿洲

B.午后2时,沙漠损失热量最大

C.日落时,绿洲地面有效辐射大于沙漠

D.午夜时分,绿洲损失热量最大

答案

【提示】

昼夜长短的变化

大气的受热过程

暂无解析

5

(1)该日张掖市北京时间17:57日落,其与北京时间中央经线的经度差为20。,由此可计算出其地方时16:

371=1落,昼长约为9小时14分钟。故选A。

(2)由上题可计算出,该日张掖当地时间7:23日出。从图中看,沙漠地面有效辐射大于绿洲的时间(大约

为9:00至19:00)晚于日出时刻,A错误;绿洲地面有效辐射大于沙漠的时间(大约为19:30至次日9:

00)晚于日落时刻,C错误;午后2时,沙漠地面有效辐射值达到最大,说明沙漠损失热量最大,B正确;21

时前后,绿洲地面有效辐射值达到最大,说明绿洲损失热量最大,D错误。故选B。

5、下图示意某地(30.3°N,120.2°E)某月1日和30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月1〜30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特点是()

A.速度逐渐加快B.速度逐渐减慢

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南移D.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北移

(2)该月1~30日当地正午日影()

A.始终朝北B.始终朝南

C.与实物高度比值增大D.与实物高度比值不变

答案

B

A

6

【提示】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

B

A

6、人类生活在银河系一个宁静的角落里,我们的家是太阳系,太阳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图为太阳系

图,图中字母为太阳系八大行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人类生活在太阳系中的()

A.a行星B.b行星C.c行星D.d行星

(2)图中体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独特条件是()

A.大小行星各行其道B.日地距离适中

C.质量和体积较适中D.公转轨道近圆

答案

C

7

B

【提示】

太阳系及八大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

7、2c19年5月17日23时4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四十五颗

北斗导航卫星。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此次卫星发射时,地球位于

A.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B.夏至日与秋分日之间

C.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D.冬分日与春分日之间

(2)第四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一个月内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B.我国各地日出东南方向

C.南京正午旗杆影长变长

D.郑州日出时间逐渐提前

8

答案

A

D

【提示】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时差

太阳亘射点的回归运动

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

(1)春分日是3月21日,夏至日是6月22日,2019年5月17日地球位于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A正确。

故选A.

(2)2019年5月17日23时48分第四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第四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一个月内即

5月17日至6月17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我国各地日出东北,南

京正午旗杆影长变短,郑州日出时间逐渐提前,D正确,ABC错误。

故选Do

8、“淮南虫”化石(如图)1962年于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被发现,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多细胞

生物化石,被国际地质学界誉为“蓝色星球上的生命之源”"地球上的生命始祖”。“淮南虫”出现之后,动

物们才逐渐从无脊椎形态进化为有脊椎形态,它们先在海里生长,后来爬上了岸。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

(1)“淮南虫”生活的时期最有可能为距今0

A.2.52彳乙年B,4.85彳乙年C.5.41彳乙年D.7.4彳乙年

(2)“淮南虫”生活时期()

A.是重要的成矿时期B.联合大陆已经解体

C.高大山系形成D.鱼类大量繁衍

答案

D

A

【提示】

地层与化石

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

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

10

9、古新世至始新世时期,受美国西部和墨西哥北部隆起区的影响,墨西哥湾西北部的古科罗拉多(简称C)

水系和古格兰德河(简称RG)水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早期形成的碳酸盐岩,受地壳运动的影响在隆起区大

量出露。图示意古新世(图a)与始新世(图b)古科罗拉多水系和古格兰德河水系流域的变化,据此完成下

列小题。

(1)古新世至始新世时期古科罗拉多水系和古格兰德河水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0

A.气候变化B.海水倒退C.河流改道D.地壳运动

(2)古格兰德河水系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A.阻隔了与古科罗拉多水系的联系

B.对墨西哥湾的物源补给作用增强

C.流域内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D.河流阶地地貌由复杂趋向单一化

答案

D

B

【提示】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1

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

解析

(1)本题以墨西哥湾西北部古水系演化为背景,考查地壳运动对古水系发育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

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2)本题以墨西哥湾西北部古水系演化为背景,考查地壳运动对古水系发育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

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答】

(1)由材料“美国西部和墨西哥北部隆起区"可知,受地壳构造运动的影响,美国西部地区地壳隆升,而相

对地壳降升的地区地壳断裂下陷,古格兰德河谷形成,该时期地壳不断隆升,并向东迁移,使得古格兰德河水

系发育,流域面积不断增大,而古科罗拉多水系流域面积缩小。故D选项正确。

(2)由图文材料可知,古格兰德河水系古新世至始新世时期流域面积增大、支流增多,且向去发育更加显著,

可能与古科罗拉多水系相连,会加强两水系之间的联系;地壳运动使得河流阶地地貌更加复杂:与古新世相比,

始新世时期河流支流增多,河流径流量增大,且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河流径流量变化会增大;隆起区早期形成

的碳酸盐岩大量出露,使得河流挟带的碎屑物质增多,对墨西哥湾的物源补给作用增强。故B选项正确。

10、太阳活动强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

A.极光现象消失B.短波通讯受到干扰

C.全球海平面上升D.臭氧层空洞面积扩大

答案

B

【提示】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2

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

B

11s哈密市地处新强维吾尔自治区最东部,平均海拔2692.1m,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资源丰

富且四季分布极不均匀。下图示意哈密市逐月平均太阳总辐射变化情况(MJ/m2)。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太阳辐射能0

A.分布广泛B.不可再生

C.日变化小D.是岩浆活动的主要动力

(2)影响哈密市太阳能资源季节变化大的主要因素是()

A.天气B.地形C.日照时数D.人类活动

答案

A

C

【提示】

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13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能的相关内容。

(2)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解答】

(1)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外部的全球性能源,分布广泛;是可再生能源;日变化大;岩浆活动的主要动力来自

于地球内部。A正确。

故选Ao

(2)季节不同,太阳直射点位置不同,哈密市昼夜时间不同,太阳正午高度角不同,日照时数不同,太阳能

资源季节变化大。天气、地形、人类活动对太阳能资源的季节变化影响不大。

故选C。

12、下图为我国某科考队员在北极黄河站(78°551N,11°56'E)极昼期第一天拍摄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合成图

(每两小时拍摄一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的节气可能是0

A.春分B.立夏C.立秋D.冬至

(2)拍摄P位置的太阳轨迹时,摄影机的镜头指向()

A.正东方向B.正南方向C.正西方向D.正北方向

(3)当太阳位于图中Q位置时,天津某中学国旗旗杆杆影的朝向为()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

答案

14

B

D

A

【提示】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

(1)该日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第一天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晨昏线与78。55代相

切,亘射点的纬度和晨昏线的最低纬度互余,所以直射点所在的纬度为ll°05'N。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D错误。立秋时太阳知识点向南移动,C错误。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A错误。立夏与春分相差大概45天,

太阳亘射点自赤道移动到回归线大致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每月大约移动7.6。,立夏时太阳直射的纬度约为

11.4°,与该日的直射点接近,B正确。

(2)北半球发生极昼的地区,太阳正北日出,正北日落。P地太阳高度角最小,为日落,此时太阳位于正北

方向,摄像机的镜头指向正北,D正确,ABC错误。故本题选D。

(3)P地为日落时间,同时也是日出时间,时间为。点,太阳位于Q地时,时间为6点。天津在黄河站的东

侧,时间相差约7小时12分钟,当黄河站为6点时,天津的时间约为13时12分,太阳位于天津的西南方向,

旗杆的影子朝向东北方向,A正确。

13、某航班于2021年9月23日日出时从甲地(50°N,120°W)起飞,沿经线飞行,经过北极点飞到乙地

(30°N,120°E),落地时为24日的正午。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

(1)飞机的飞行方向是()

A.先正北后正南B.先西北后西南C先东北后东南D.先正南后正北

(2)该航班共飞行了()

A.10小时B.12小时C.14小时D.16小时

(3)飞机飞行到北极点时太阳高度约为()

A.0°B,23.5℃.47°D,66.5°

答案

A

C

A

【提示】

经纬网的判读及应用

时差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

(1)由甲地沿经线飞到北极点,飞行方向为正北,由北极点飞向乙地,飞行方向为正南。

故选Ao

(2)9月23日,出发时甲地日出,当地时间为6时,乙地为22时;到达乙地时为9月24日正午12时,飞

行了14小时。

16

故选Co

(3)航班起飞时为9月23日,应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极点太阳高度角约为0°。

故选Ao

14、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据此完成1~2题。

山_海平面

....—........./h、........—...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

>••••••••>-•・・・・・・・・・・

八^/一号、莫霍界面

(1)有关上图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在海洋中缺失

B.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C.②层是软流层

D.岩石圈是指,①②层的全部和③层的大部分

(2)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A.莫霍界面附近B.上、下地幔之间

C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D.内、外核之间

答案

B

C

【提示】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

17

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

(1)莫霍界面到地表的部分为地壳,由图可知,海洋中地壳没有缺失;岩石圈的范围是指①②目的全部和③

层的小部分;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为图中①层和②层,软流层属于地幔。

(2)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此后横波消失,纵波速度迅速减小。

15、河南某县(34.5°N,115°E)一高中地理老师6月22日带领学生在校园上实践课,甲小组同学目测梧桐路

上的两侧梧桐树大多在10米以上,而同时期栽的A、B两颗桃树,长势差异大,A桃树长势较好,枝繁叶茂、

而B桃树树木弱小。乙小组同学带一根2米长竹竿,利用正午日影法,来推断教学楼高度(tan8(r=5.67)。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越跻

AIN

图卬’

教学楼S■柳月湖

I=教学楼

某校园局部平面图=道瞽

(1)根据甲小组的发现,推测影响两颗桃树长势差异的原因是()

A.气候B.光照C.土壤D.地形

(2)若乙小组测得致远路宽9米,而当日正午教学楼影长是路宽的1/3,推断教学楼高度接近()

A.12米B.17米C.20米D.9米

(3)图中柳月湖最主要的功能是()

A.涵养水源B.净化水质C.分洪蓄水D.美化环境

答案

18

B

C

D

【提示】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正午入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

(1)由材料可知,梧桐树高10米以上,植物园B处的桃树又在教学楼之后,整日被树荫、楼房遮挡,获得的

光照少,而A处桃树西侧、西北侧获得光照多。同一个地方,气候、土壤、地形基本一样,差异不大。

(2)夏至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是79。,考虑到图上教学楼与致远楼之间有一定距离,所以估计正午楼影长3~

4米左右,根据正切公式可计算,楼高约为20米左右。

(3)柳月湖位于校园中,主要功能是美化环境。

16、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夜间瓢泼大雨,白天阳光灿烂”是其独特的气候风景。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1)拉萨每年日照总时数平均多达3005小时,其原因有()

①地势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②白天晴天多③空气水汽少,云雨天气少

A.<IX2)B.e@c②③D.①2X3)

(2)拉萨的降雨80%集中在夜晚的主要条件是()

A.临近河流,夜晚水汽较白昼充足

19

B.河谷地形。夜晚盛行上升气流

C地史高原,夜晚气温远比白昼低

D.大气稀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答案

C

B

【提示】

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

17、2020年4月23日,我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和“雪龙2”号两艘极地科学考察船返回

上海,标志着历时198天,行程共7万余海里的我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圆满完成。如图示意我国南极考察

站分布位置。据此完成1〜2题

20

(1)四个科考站中0

A.长城站有极夜现象B.中山站濒临大西洋

C.泰山站位于西半球D.昆仑站距北极点最远

(2)第36次南极科考开始时()

A.太阳直射北半球B.南极地区极夜

C.北京日落西南D,南京昼长夜短

答案

D

C

【提示】

昼夜长短的变化

太阳亘射点的回归运动

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

21

(1)结合经纬度判断,长城站位于极圈以外,不会出现极夜现象;中山站濒临印度洋;泰山站位于东半球;

昆仑站纬度最高,距南极点最近,距北极点最远。

(2)根据材料推算,第36次南极科考开始时为10月下旬,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极地区出现极昼;北京日落

西南:南京昼短夜长。

18、材料一:孟晚舟女士乘坐的中国政府包机,于当地时间9月24日16:27(夏令时)从加拿大温哥华机场

起飞.北京时间(9月25E)21:51许,抵认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飞行时间为14小时多八

材料二:

tutftaaitsBBaii*

孟晚舟女士于加拿大温哥华9月24日16:27(夏令时:温哥华夏令时时钟向前调整1小时)乘坐中国政府包

机起飞的时间相当于北京时间()

A.9月25日的早上7:27B.9月24日的早上7:27

C.9月24日的午后3:27D.9月25日的午后3:27

在同一时刻,加拿大的温哥华和北京为什么会有时间差异0

22

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人们习惯D.纬度差异

四地纬度高低及日期早晚判断正确的是0

A.纬度:①〉②)③〉④日期:②日期晚于③

B.纬度:④②〉①曰期:②曰期早于①

C.纬度:①〉②,,③〉④日期:①日期早于也可能晚于②

D.纬度;④>③>②>①日期:③日期早于也可能晚于②

图中④:地()

A-年中无极昼极夜现象

B.与直射点的纬度差为20°

C.此时昼长可能小于12小时

D.纬度可能为75°N

答案

A

B

C

23

D

【提示】

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

图中显示,①地昼长为24小时,全天太阳高度都是20。,说明该地位于北极点,纬度最高;②地昼长为24小

时,正午太阳高度为20。,且该日最小太阳高度为10。,说明该地位于

85°N;③地昼长恰好为24时,即该日最小太阳高度为0。,且正午太阳高度为20。,说明该地位于80°N;④地

昼长略大于12小时,正午太阳高度为20。,经过计算,其纬度低干8CTN,所以④地纬度最低:①日期之前和

之后②地太阳高度均可能出现该日变化规律。故A,B,D项错误,c项正确。故选C。

图中显示该日④地正午太阳高度是20。且昼长大于12小时,说明该地可能在北极圈内,所以一年中可以出现极

昼极夜现象,故A项错误;与直射点的纬度差为70。,故B项错误;此时昼长可能大于12小时,故c项错误:

75。1\1处太阳高度日变化可能出现图示现象,故D项正确。故选D。

19、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

于绿色能源,它的开发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

完成r列小题。

24

(1)下列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不相关的是0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气候寒冷,冰川广布

C.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

(2)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A.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B.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C.高原北部的风能D.藏南谷地的地热能

答案

B

D

【提示】

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

(1).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水汽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长,因此太阳能丰富,A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原气候

寒冷,冰川广布,与太阳光照时间和强度关系不大,不是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B不符合题意;青藏高

25

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因此太阳能丰富.C符合题意;青藏高原纬度较低,太

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强度较大,因此太阳能丰富,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是地质时期生物能演化而来的,而生物能主要来自于光合作月,因此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与太阳能密切相

关,A不符合题意;水能是水循环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太阳辐射能量水循环的能量来源,因此雅鲁藏布江的水

能与木阳能密切相关,B不符合题意;风能来源于大气运动,而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根本能量来源,因此高

原北部的风能与太阳能密切相关,C不符合题意;藏南谷地的地热能的来源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所产生

的能量,与太阳能无关,D符合题意。故选D。

20、2021年2月10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航天器“天问一号”于周三进入了火星轨道,将一个探测器降落在

火星表面,并寻找远古生命的迹象,这是我国迄今最雄心勃勃的太空任务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据此完

成(1)~(2)题。

(1)“天问一号”从地球发射升空至离地面20千米高空应该位于大气层的()

A.对流层B.平流层层大气D.电离层

(2)“天问一号”号飞往火星的过程中没有经过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答案

B

D

【提示】

天体及天体系统

大气的组成

解析

暂无解析

26

【解答】

(1)根据大气垂直分层,从地面向上0-12km左右为对流层,12-50km左右为平流层,平流层以上到几千

千米为高层大气。“天问一号”从地球发射升空至离地面20千米高空应该位于大气层的平流层B正确,ACD

错误。故选B。

(2)“天问一号”飞往火星的过程中经过地月系到太阳系,本身处在银河系,没有飞出太阳系、银河系,所

以没有经过河外星系.D正确,ABC错误.故选De

综合题

21、回答问题。

(1)图中S为波,P为波。

(2)图中各圈层A为B为C为o

(3)P、S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17千米处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D不连续面。

(4)在2900千米深处,S波.P波波速_____________,从而发现了E不连续面o

答案(1)横波;纵波

(2)地壳;地幔;地核

(3)莫霍界面

(4)消失;迅速下降;古登堡界面

解析解.(1)根据图示,S波传播速度比较慢,且在地下2900千米处消失,可判断出是横波,P波传播速

27

度比较快,在2900千米处传播速度变慢,但能够在地球内部圈层传播,为纵波。(2)两种地震波在地下17

千米和2900千米处发生很大变化,说明通过是介质性质发生改变,分别把这两个界面称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

面。日这两个界面自外向里(由A向B)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3)根据上题结论,可知P、S两种

地震波大约在地下17千米处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D不连续面莫霍界面。(4)读图可知,在2900千米深

处5波消失,P波波速迅速下降,从而发现了E不连续面古登堡界面。

【小提示】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纵波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横波的速

度比纵波慢。地球物理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将地球内部大致分为三个主要圈层:地壳、地幔、

地核。它们的分界面分别为:莫霍界面(横波和纵波速度增加)、古登堡界面(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

下降)。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圈之上的地幔部分)。

22、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示地球圈层结构中,外部圈层a是_________圈,内部圈层c是oc、d之间的界面的深度在

陆地上比海洋上(深、浅)。

(2)c和d顶部的地球圈层名称是_________,其位于层之上,d以下的圈层界面名称

是O

(3)近年来,我国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渤海湾等海域陆续发现总储量逾数10亿吨的大汩田。根据地震

波传播规律,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地震波是,请简要说明你的判断理

由、

答案(1)大气;地壳;深

28

(2)岩石;软流;古登堡界面

(3)横波(S波);横波不能通过液体,所以在通过含油层时波速会发生明显变化

解析(1)图示地球圈层结构中,内部圈层从外向里是地壳、地幔、地核。c是地壳,平均厚度为33km;d

是地幔,它们之间的界面是莫霍界面,该界面的深度在陆地上比海洋上深,地势高,莫霍界面深度大;地势低

莫霍界面深度小。(2)c和d顶部的地球圈层是地壳以及上地幔的顶部称为岩石圈,其位于软流层之上,软

流层位于卜地幔的卜部,注意不是顶部.d圈层地幔以下的圈层界面是古登隼界面.(3)根据地震波传播规

律,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地震波是横波(S波),横波不能通过液体,而纵波可以通过

固、液、气三态物质,所以横波在通过含油层时波速会发生更明显的变化。

【小提示】本题以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地球圈层结构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

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地球外部圈层主要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内部圈层主要

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名称范围深度主要特征

(1)固态,由各种岩石组成

地表〜莫霍界

地壳平均33千米(2)各地厚度不一

(3)可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

(1)固态,硅酸盐类物质,自上而下

铁、镁的含量逐渐增加

莫霍界面~古

地幔33-2900千米(2)上部有一软流层

登堡界面

(3)软流层以_1_的地幔部分是岩石圈的

组成部分

(1)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为固

古登堡界面~态

地核2900-6371千米"(2)物质成分以铁和镖为主

地心

(3)温度、压力、密度均很大

23、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机遇。如图示意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太阳能光伏电

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我国的光伏产业链中,已投产的有10多家

多晶硅企业、60多家硅片企业、60多家电池企业、330多家组件企业,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30%。

29

&年平均年大胤例射总量(忆他1口来')

名年平均年日颤时收(小时)

(1)说出图中等值线a和b分别所代表的数值大小。

(2)简析图中P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Q地大的主要原因。

(3)分析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前景广阔的原因。

(4)若在甘肃和广东两地选一处建大型太阳能电站,你选哪一地?说明其理由。

答案(1)2600|40

(2)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②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3)①我国能源需求量大;②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③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

(4)甘肃|晴天多,光照强;年均太阳辐射总量丰富;地形平坦开阔;荒地资源丰富、地价低廉

解析(1)由图可知,上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相差10,下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相差400,图中a位

于我国东北的东部和北部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该地区阴雨天气多,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少,其数值是

30

2600。b地位于四川盆地,多阴天,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小,其数值为40。

(2)分析图中P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Q地大的原因,从P、Q两地的纬度差异和海拔高低上分析。P地地处

喜马拉雅山地,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而Q地内蒙

古高原北部,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小,地势较低,空气密度较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

(3)析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前景广阔的原因,主要从市场需求、太阳能是洁净能源且丰富的角度分析。

我国能源需求量大,并且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又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故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前

景广阔。

(4)分析太阳能电站的选址地点,要从地形、天气、土地价格多个角度分析。甘肃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强;年均太阳辐射总量丰富;地形平坦开阔;经济相对落后,荒地资源丰富、地价低

廉.而广东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降水多,阴雨天气多,太阳能不丰富,经济发达,地价较高。因此适宜

在甘南省布局太阳能电站。

【小提示】等值线图中的计算问题(1)两条相邻等值线的差值是定值或为0。(2)数值的计算:①所求点在

等值线上,利用已知等值线和等值线之间处差值进行推算。②不在等指线上的点,其数值处在其两侧等值线的

数值之间。

24、读"图太阳系八大行星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代表地球的字母是_________,其特殊性是__________O

(2)图中A的名称,公转方向为

(3)远口行星是_________和o(填宇母)

31

(4)八颗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一致,而且轨道面几乎在公转方

向,

(5)图中小行星带所处的位置为和之间(填字母)

(6)图示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__o

(7)若地球在h行星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单选)

A.变为寒冷的“冰球”B.变为炽热的“火球”

C.大气层将会消失D.体积将会变小

答案(l)c;有生命

(2)哈雷彗星;自东向西(顺时针)

⑶g;h

(4)同一平面;相同(逆时针启诙向东)

⑸d;e

(6)太阳

(7)A

解析Q)根据行星距日的远近判断c为地球其特殊性是具有高级智慧生命。(2)哈雷彗星,自西向东。(3)从图可

知,远日行星为g(天王星)、h(海王星)。(4)同一平面,自西向东(同向性)(5)小行星带位于火星

和木星之间,即d和e之间。(6)图示为太阳系,中心天体是太阳。(7)如果地球位于h轨道上运行,可能

发生的现象会变成寒冷的“冰球”,原因离太阳太远,气温极低。

【小提示】太阳系是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8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

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

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和哈雷彗星。

2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32

(1)图中所示包括级天体系统,中心天体是_________0

(2)“北京奥运星”位于小行星带,与此相邻的行星是②,③o与两行星比较,“北京

奥运星”具有小、小的特点。

(3)"北京奥运星”绕日运行轨道的偏心率是0.19,说明八大行星与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

性,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一个_________上,说明其意

义:O

答案⑴2;太阳

(2)火星;木星;体积;质量

(3)同向;平面;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个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解析(1)图示包括太阳系和地月系二级天体系统,中心天体是太阳。(2)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

问,②是火星,।③是木星。与两行星比较,小行星的体积和质量都小于大行星。(3)“北京奥运星"绕曰运

行轨道的偏心率是0.19,说明八大行星与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同向性,基本上都是自西向东运行;绕

日公转轨道几乎在一个平面上;八大行星运动上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这样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

干扰,使地球处于一个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小提示】(1)天体是指宇宙空间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2)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

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

河系和总星系。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7月,大宇造船向美国钻井承包商交付一艘超深水钻井船。这艘超深钻井船最大作业水深约3657.6米,

33

最大钻井深度约12192米。下图为部分岩石圈构造图。

0

10深

20度

30k、

40m

50

(1)图中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外部圈层有、、0

(2)①②两层构成地壳,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重要依据是_________,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相比,

地壳较厚。

(3)图中④为界面,该界面平均深度是_________km,此位置地震波发生变化是波

速_____________O

(4)图中③名称为其构成物质为态。

答案(1)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2)地震波;陆地

(3)莫霍;33;突然加快

(4)地幔;固

解析:(1)根据地球的圈层结构,图中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外部圈层有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2)

①硅铝层和②硅镁层两层构成地壳,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重要依据是地震波传递的速度,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

相比,大陆地壳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比较厚。大洋地壳主要由硅镁层组成,海洋地壳较薄。(3)图中।④

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该界面平均深度是33km,此位置地震波发生变化是波速都突然加快。

(4)图中③名称为地幔,横波也能通过,其构成物质为固态。

【小提示】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四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

34

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

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27、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太阳大气层的名称:

A;B。

(2)写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层出现,B层出现,其中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是_________o

(3)太阳大气层中用肉眼看得到的是_________层(填字母)

(4)光球表面常出现一些黑斑点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5)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o

答案(1)光球层;色球层

(2)黑子;耀斑;黑子

(3)A

(4)由于黑斑点的温度比光球表面其他地方温度低,所以显得暗淡些

35

(5)整体性

解析(1)本题考查太阳的大气层,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可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图中A是光球层,B是色球

层。(2)光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黑子,色球层上出现的是耀斑,其中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黑子。(3)

太阳天气层中用肉眼看得到的是光球层,对应字母A。(4)光球表面常出现一些黑斑点的原因是由于黑斑点

的温度比光球表面其他地方温度低,所以显得暗淡些。(5)耀斑遁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

整体性。

【小提示】太阳大气层结构:自内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活动类型:①光球层:太阳黑子,活

动周期为11年。②色球层:耀斑和日珥。③日冕层:太阳风.太阳活动强弱标志是太阳黑子和•耀斑°太阳活

动对地球影响:引起电离层扰动,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影响气候。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光伏电站是指一种利用太阳光能、采用特殊材料组成发电体系,与电网相连并向电网输送电力的光伏发电系统。

高查瑞智能光伏电站位于阿根廷胡胡伊省(见下图),它是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首个在阿根廷开花结

果的项目。项目场址日照资源极其优越,在日照时数相等的情况下,紫外线的强度差异影响着发电效率,通常

一块光伏板每小时可发电1.2度,而高查瑞光伏电站可发电2.013度,是全球最适合发展光伏发电的地区之一。

本项目全部采用先进的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项目将安装97.44万片光伏板,每个光伏板长19.6cm,宽

9.92cm.为了建设高查瑞太阳能光伏电站,将从国内运来2750个集装箱,包括太阳能光伏板、电缆、光伏支架

等设备。2020年9月,高查瑞光伏电站项目顺利实现并网发电,结束了胡胡伊省一直从其他省份购买电力的

历史,一举实现电力的自给自足。

36

胡胡伊省位置和高查瑞光伏电站附近等高战地形图

(1)分析我国工程人员选择在胡胡伊省建设高查瑞光伏电站,其场址具备哪些土地资源优势。

(2)高查瑞智能光伏电站是全球最适合发展光伏发电的地区之一,阐述该地适宜光伏发电的大气特点。

(3)说明采用我国光伏设备和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对该项目的益处。

(4)很多阿根廷人称赞胡胡伊省是高查瑞光伏电站的最大受益者。请你为该观点阐释恰当的理由。

答案(1)地形平坦开阔;以荒地为主,植被覆盖少;地价低廉。

(2)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或紫外线强);位于内陆且处于背风坡,降水少,日照时间长;经济

落后,工业污染少,空气质量好

(3)保障项目质量;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

(4)解决当地的用电需求;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获得先进的太阳能技术与知识,促进新能源的开发。

解析(1)材料中提到“项目将安装97.44万片光伏板,每个光伏板长19.6cm,宽9.92cm",由此判断光伏

电站占地面积大,结合高查瑞光伏电站的位置可知,该地区地形平坦开阔;位于安第斯山脉背风坡降水较少,

以荒地为主,植被覆盖少,且地价低廉。

(2)主要问题的限制条件“适宜光伏发电的大气特点”。由材料“紫外线的强度差异影响着发电效率”结合

该光伏电站的海拔和地理位置可知,该电站所处位置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紫外线辐射强;位于内

陆且处于安第斯山脉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经济落后,工业污染少,空气质量好,大气透明

度高O

37

(3)我国光伏设备和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技术先进,质量可靠,对于该电站可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

本,保障项目质量,减少设备维护。

(4)材料中提到结束了胡胡伊省一直从其他省份购买电力的历史,一举实现电力的自给自足,通过建设光伏

电站解决了当地的用电需求;并在电站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使当地获得先进的太阳能技

术与知识,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

【小提示】光伏发电站设计应综合考虑日照条件、土地和建筑条伫、安装和运输条件等因素.并应满足安全可

靠、经济适用、环保、美观、便于安装和维护的要求。光伏发电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