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田家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田家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田家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田家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田家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性检测卷高一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中国乡村社会的面子观=1\*GB3①“面子”一直是研究中国人行为和社会运作的核心概念。如何更恰切地理解面子这一本土经验现象,必须要首先考虑本土社会特性。=2\*GB3②对于农民来说,其主要的社会生活“场域”是村落。生活在乡村社会中的中国人要处理的是在村落中“做人”的问题,其所针对的对象也并非某个个体,而是要在村落中立足。因此,“面子”就不仅仅是人际交往中的技巧和策略,它更是中国农民在村落这个熟人社会中立足的重要依据,“面子”具有非常重要的评价意义,体现为人们对某种生活价值的追求。对于这种具有价值性的面子,本文称之为“面子观”,它指的是人们对“什么是有(丢)面子”“什么样的面子值得在乎”的集体认同。=3\*GB3③乡村社会中的面子内涵包括以下几个维度:一是面子标识物,_________;二是面子生成机制,_____________;三是面子行为的能动性,____________通过这个维度可以发现乡村社会对人们追求面子行为的约束程度;四是面子的竞争性,____________,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在社会评价体系中改变个人地位的空间。据此,可以将乡村社会中的面子观区分为三种类型。=4\*GB3④外显型面子观表现为炫耀性地表达自身实力,受这种面子观念影响的行动者注重在具有极强外显型、可视性的事和物上投放自己的资源,以向其他村民显示、证明自己的实力。外显型面子观的突出特点是行动者能动性强,面子标识物的可比性强、面子行为的竞争性强,容易陷入恶性膨胀,出现“打肿脸充胖子”的“名实分离”,即行动者的面子竞争变成对面子标识物的竞争,手段被置换为目的。=5\*GB3⑤外显型面子容易被研究者理解为农民对金钱、权力等社会地位和声誉的追求,甚至将面子与社会分层联系起来,认为只有社会地位高的人才具有面子。这种理解是将面子与西方社会理论中的“社会地位”做了机械式地比附,“社会地位”是一系列客观指标(如财富、权力等)的集成,具备了这些客观指标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进而也就有了“面子”,但在乡村社会中并非如此。在客观的面子标识物(比如财富)竞争上胜出,可以获得“有面子”的评价,但并不代表其在乡村社会中的地位高,换句话说,外显型面子观是面向村落所有成员开放的,是人人可以竞逐的肯定性评价,而村落社会地位则特指村落精英所拥有的权威,二者并不总是重合的。=6\*GB3⑥人际型面子观表现为人际互动中的慷慨热情,受这种面子观念影响的行动者特别注重在社会交往中投入资源,努力建构和维持与他人的友好关系。人际型面子观的突出特点与外显型面子类似,比如也存在行动者个体能动性强、面子标识物可比性强的特点,但面子标识物是能够建构维系人际关系的事物。人际型面子观的竞争性与外显型面子也有不同,后者表现为激烈竞争,而前者的竞争性则要弱得多,因为乡村社会中的交往是开放的,原则上每个人都可以与每个人建立交往关系,那些更会为人处事的人就可获得更好的“人缘”。乡村社会中的交往是人情化的,在人际型面子观念主导的村落,农民的人情圈就会很大,且人情交往的形式化色彩非常浓,甚至在双方发生矛盾后人情关系仍然不会断,结果就是人情非常容易“异化”。=7\*GB3⑦依附型面子观表现为村落成员的社会行为特别注意地方性规范的要求,个体分享并追求村落公共的规范与价值观,表现出来的“面子”往往具有长期性、公共性,而非在一时一事上与他人的竞争,在村落中最受推崇的“面子”往往特指那些能够捍卫村落公共利益和荣誉的行为,甚至可以为公共利益牺牲自己所有。正是因为有社会结构、地方性规范和价值的约束,有学者认为中国人的“面子”就是“依附于社会的自尊”,但笔者所言的“依附型面子”与“依附型自尊”并不相同,面子比自尊更多社会学上的价值,在乡村社会中,获得这种面子不只是个体的荣耀,更是与其关联的家庭、家族乃至所有亲友都可共享的。=8\*GB3⑧全国主要农村地区存在面子观类型的区域差异。不同区域的乡村社会中具有不同的面子观主导类型。把面子作为理解中国人之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逻辑极好的切入口,透过其生活化的微妙模糊之处,可以发现其在中国人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价值导向作用。(选自2022《文化纵横》,有删改)1.将下列句子填入第=3\*GB3③段空白处,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其表征乡村社会中面子资源的稀缺程度②体现了人们追求面子行为的自主性程度③通过何种事或物表现面子的有无、多少④即人们会采用何种方式、途径获得面子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④②①D.③④①②2.根据依附型面子观特点,以下《红楼梦》事件中“最有面子”的是()(3分)袭人风光回娘家B.刘姥姥进大观园C.元妃省亲庆元宵D.宝钗盛办螃蟹宴3.能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3分)A.乡村社会中的面子价值不等同于人的自尊。B.根据面子标识物就可以辨别出面子观类型。C.捍卫公共利益的行为被认为“最有面子”。D.“人缘好”面子观导致人情交往的形式化。 4.分析第=5\*GB3⑤段中作者是如何批驳划线句的。(4分)5.理解概念是阅读学术文章的重要方法。针对第=4\*GB3④段中“名实分离”的概念理解的方法,同学们有不同看法。(6分)小亮:我认为可以联系《乡土中国》中的同一概念进行比较理解。小红:我认为可以尝试概念界定,把“名”“实”的字典义落实为语境义,准确理解。对此,你怎么看?请做出回应。要求:观点明确,理由清晰,能联系本文及补充材料分析。补充材料: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极大的分离。在长老权力下,传统的形式是不准反对的,但是只要表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选自《乡土中国》)(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雄狮献瑞练建安“咚咚恰,咚咚恰,咚恰,咚恰,咚咚恰……”听闻这熟悉的锣鼓,增发按捺着内心的激动,不动声色,专心地经营他那摊“杭川牛肉兜汤”。大年初五,是闽粤边的武邑岩前镇请客的日子。客家村寨春节期间请客的日期,都有定日。坐落在狮子岩的均庆寺,是定光古佛的祖庙。此日,格外热闹。杭川,是闽西上杭县的雅称,此地与武平县山水相连,声气相通,同时于宋淳化五年建县,因此,百姓互称老友。“牛肉兜汤”是杭川风味名小吃。增发的生意不错,一大早,卖了三五十碗。5文一碗的牛肉兜汤,每碗可赚一个铜板。照这个样子,10斤牛肉很快就可以卖完了,赚个百十文不成问题。“初一落雨初二晴,初三落雨烂泥坪。”闽西正月多雨,昨夜下了一场连绵不断的“冷浆雨”,均庆寺前的石坪低凹处水汪汪的。阳光照射下,闪着金光,北风吹来,寒气逼人。摊点冒着丝丝白雾状的热气,牛肉兜汤飘出阵阵香味。前来均庆寺游玩的客人,就有好些人被吸引了过来。“牛肉兜汤”做法简易,以上等牛肉切成薄片,裹以薯粉,调以姜末、茴香、八角、酱油、鱼露等物,放入木鱼干、猪骨头熬制的滚汤中稍煮片刻舀出,晒上葱花、姜末。这样的天气,喝口浓稠爽滑的兜汤,正合适。增发是上杭城肚里郭坊人,是“南狮”的师傅头。传说他打单狮可以轻轻松松地“缩”上两张层叠的八仙桌。前些年“杭川狮会”夺魁,得了金牌,名声很大。之所以来到130里外的岩前古镇摆“牛肉兜汤”小食摊,说来也与“牛”有关。增发好赌,手气差,一次豪赌,急红眼了的他牵来大哥家的一头水牛,又赔了进去。他恨不得剁了双手,拈脚就走了,发誓要“以牛还牛”,赚回了牛本钱,再回杭川。这一天,均庆寺也办狮会,号称“闽粤赣三省狮王争霸赛”。汀江木纲老板练大炮悬赏1000两银子的花红,奖励优胜者。这下可热闹了,周边客家地区来参赛的青狮足有18只,都是各县身怀绝技者。百十丈外,是均庆寺。石坪上,人头攒动,锣鼓声声。这一边,增发指望快一点卖尽牛肉兜汤,收摊寄存在阿三哥的日杂店里,自家悄悄地挤入人群中瞧上几眼,解解馋。20余年的拳脚功夫,都被那些南狮锣鼓催醒了,发痒发麻。一位老阿婆牵着小孙子过来了,叫了一碗。增发问阿婆要不要也尝一口,天冷,喝了驱寒。阿婆使劲咽着口水,说:“吃过了,过年喽,鸡汤都喝怕啦。”说着,抖抖索索地从上衣上摸出一块旧手帕,拣出5块铜板,反复数过,递到增发手上。小孙子喝完了,捧着空碗,舌尖舔着嘴唇,盯着老阿婆看。增发给他添上了半勺浓汤。小孩子乖巧地说:“阿叔新年发大财。”增发笑了。均庆寺外石坪,18只青狮跃跃欲试。场中,竖立着一根1丈8尺的桅杆,上头,以红绳悬挂一束雪里蕻。六张八仙桌依次按三、二、一的阵式叠好。哪一只青狮采下雪里蕻,哪一只青狮就是赢家,就是优胜者。1丈8尺的桅杆实在是太高了,往常,“缩”上两张八仙桌高度表演的青狮,就算是方圆百里的高手了。3张?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要么怎么叫狮王争霸赛呢?主办方为安全计,在桅杆的四周铺设了一层层谷笪,谷笪下铺垫有厚厚的稻草。主事宣读完规则,鞭炮炸响,接着就是一下重锣。赣南远客为先,6只青狮在锣鼓声中一跃奔出,翻滚跌扑,煞是好看。不料,来到谷笪处,纷纷栽倒,折腾了半炷香工夫,就是挨不近八仙桌,只得退场。粤东也是6只青狮,无意上八仙桌采高青,成双结对表演了一套“雄狮献瑞”连贯动作,吐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红布条幅。锣鼓停歇,恰好回到了原处。现在轮到闽西的了,也是6只。先出4只,舞到谷笪上,也接二连三地栽倒了,退了回来。剩下的两只,一只是当地的,一只就是杭川郭坊的。郭坊的锣鼓敲起,有些乱。增发拨开人群,来到狮头旁,抚摸着狮子耳朵。狮头移开,露出了他大哥的脸。大汗淋漓的大哥又惊又喜,说:“好你个发狗,躲在这里修仙哪!”增发说:“大哥,我来,赢钱还你水牛。”说话间,锣鼓声响了,岩村青狮已经奔跳出去老远。郭坊青狮欢快蹦达,一会儿工夫,就追了上来。岩村青狮上谷笪了,摔倒、爬起、摔倒、爬起,一副不屈不挠的架势。郭坊青狮在谷笪外停了停,嗅了嗅。鼓点骤响,郭坊青狮一跃而起,落地生根。每走一步,大吼,四脚齐齐发力,顿一顿,似有千钧之势。围观者听得谷笪下面发出脆响,仔细听听,是谷笪下滚动的圆竹杠破裂的声音,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围观者大声喝彩,一浪高过一浪。岩村青狮伏地不动了,狮头大口大口地喘气,冷汗湿透了后背,手脚发抖。他想,看不出这卖牛肉兜汤的,功夫竟是那样的高深莫测。(节选自练建安《雄狮献瑞》有删改)文本二:“客家侠义小说”,看似有“民间故事”色彩,实则是较为高超的“模仿”作品。作者或从民间故事中吸其内核加以综合演绎,或以独特构思演化为“民间故事”,升华思想内核,使小说故事更隽永深邃。其结构精致,往往一波三折,却叙事从容,读者很难一眼看穿作者的真实意图,掩卷思考,才恍然大悟。作者深受传统文法影响。擅用白描手法,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客家民系是中华民族汉族的一支优秀民系,客家精神内涵丰厚,其中,客家乡土侠义精神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笔下的人物,多为客家民间社会的小人物,心理素质出奇的镇定,临危不惧,他们个个身手不凡又深藏不露,不到关键时刻,绝不一争高低,颇具客家乡土侠义精神。(节选自练德良《客家乡土多侠义一一一一练建安“客家乡土侠义小说"系列作品浅析》)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写增发听到“熟悉的锣鼓,按捺着内心的激动”,暗示他与舞狮有不一般的情感,与结尾写他在狮王争霸赛中的出色表演相呼应。B.文章第8段写增发一个舞狮金牌得主,却落得到岩前古镇摆“牛肉兜汤"小食摊的缘由,意在告诫世人赌博害人、好賭必输的道理。C.文章第11段写增发与阿婆婆孙俩的相关情节,不仅可以看出阿婆经济的不宽裕,也体现了小说主人公增发人性的美好。D.文章写“牛肉兜汤飘出阵阵香味"“牛肉兜汤的做法",与写当地的狮会一样,都体现了杭川一带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及其传承。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咚咚恰,咚咚恰,咚恰,咚恰,咚咚恰一一"欢快的锣鼓声开头,渲染气氛,为后文写增发在狮王争霸赛中取得好成绩蓄势。B.第10段写“百十丈外的石坪上,人头攒拥,锣鼓声声"的热闹场景,与牛肉摊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增发卖牛肉兜汤的生意难做。C.文章最后一段通过对岩村青狮“摔倒,爬起"两个动作的反复描写,以岩村青狮的“不屈不挠"来衬托郭坊青狮赢得比赛的不易。D.作者重视语言感受,用词生动传神,富有地域特色。比如“冷浆雨”,“缩"“城肚里”“谷笪"“落雨"等词语的使用,颇有客家语言风味。8.请结合文本二,分析小说《雄狮献瑞》是如何塑造增发这一人物形象的。(4分)9.作品是怎样叙述增发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材料一: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节选自苏轼《留侯论》)材料二: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出一编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标号涂黑。(3分)秦皇帝大怒A大索B天下C求D贼E甚急F为张良G故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卒然,突然之意。卒,同“猝”。“卒”还有死亡的意思。在古代,大夫死曰“卒”。B.方,材料一中意为“正”,与“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中的“方”意思不同。C.所,位置、处所,与成语“死得其所”中的“所”意思相同。D.异,意动用法,意为“认为……奇异”,与“渔人甚异之”中的“异”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苏轼认为豪杰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遭受无缘故的侮辱也不随意发怒,这是因为豪杰心中有远大的志向。B.张良受书一事很古怪,世人不察而解释为“鬼物”,苏轼认为世人的解释很荒谬,并不可信。C.苏轼认为,张良才华盖世,没有学伊尹、太公之谋,而是学荆轲、聂政之计,桥上的老人对此很赞赏。D.两则材料都谈及了张良所经历的部分事件,但侧重点不同,这与二者的文体特征有较大关系。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2)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14.材料一选取了材料二中的哪些史实来作为论据?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诗,完成15-16题。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①苏轼谁作桓伊②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③与愁烟,满江天。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注】①金山:位于江苏镇江,宋时为长江中岛屿,现已与长江南岸相连。柳子玉:即柳瑾,字子玉,润州(今镇江)丹徒人,北宋书法家,苏轼的亲戚。熙宁七年二月,苏轼于金山送别柳子玉,遂作此词以赠。②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东晋时音乐家,善筝笛。③新月:农历月初时月亮形曲似钩,称新月。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两句以问句起势,突兀别致,用典巧妙,重点落于一个“梦”字,梦被“惊破”,似有怨恨之意。B.上片写梦醒后见到的江天景色,“愁”字使景物蒙上一层淡淡的愁绪,可谓着一字而境界全出。C.结句写朋友远去,飞絮相送,词人内心满是不舍之情;流水滔滔东流,词借流水的旷达比喻人的心情。D.“落花飞絮”点明季节,此时此景送别,更添离愁;“飞絮”是飘忽不定之物,象征了人生漂泊不定。16.这首词虚实结合,意蕴丰富,含蓄隽永。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简要赏析这首词。(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一分。(6分)(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_______;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_______。(韩愈《师说》)(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诗人在梦游中惊惧而醒,叹息不已。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应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言谈间本该()的话,再三斟酌下还是铺垫了好几句。“不知道说的有没有道理”“绝没有别的意思”“退一万步讲”等一番限定与修饰下来,交流的畅快也急转直下。额外的限定语,事实上起到的是补充与解释的作用。“退一万步讲”往往隐含着“你说的可能有道理,但我们不妨再讨论一下”的意味;“不知道说的有没有道理”经常作为“接下来我要开始陈述观点了”的开场白;“甲”,乙。这些“限定语”或许都没有什么实际上的语义指向,但一般都能起到缓和与留有余地的交流效果,就像是一种语言的润滑剂,让聊的天不至于生硬尴尬,让说的话不至于“掉在地上”。如此小心翼翼,图个啥?反复纠结的社交“套话”背后,一定有难言之隐。不少人心里直犯嘀咕:一句无心之语,会不会冒犯到身边的同事、朋友和家人?脱口而出的心里话、张口就来的口头禅,是不是暴露了自己的“粗鲁”?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怕被误解,怕惹是非,怕生嫌隙,自然也就会在铺垫和说明上多此一“句”。结果就是,交流变得索然无味,理解变得无比奢侈。难怪有人总结现在聊天的套路:用万能的“哈哈哈”来打破尴尬、表达开心和应对不知如何回复时的窘境。其实,是不是真的想“哈哈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不太会让人出错”。言谈间的限定语越来越多,目的在彼此能够避免误会、获得认同。纵观现代人的社交网络,坚强与脆弱,独立与依赖构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这些情感与思绪的交织,许多人只好在言语中采取“试探”的策略,为自己提前圈定了一个语言的“紧箍儿”,不求“动人”,但求“不得罪人”。18.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填入文中第一段括号处的是()(3分)A.一吐为快B.怎吐怎快C.不吐不爽D.不吐不快19.文中多次使用引号,其中“掉在地上”和“粗鲁”处的引号作用有何不同?(3分)20.文中第四段有较多错误,如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错别字、语病等,请找出四处并加以改正。(4分)①错误:_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错误:_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错误:_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错误:_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语言文字应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言谈间本该()的话,再三斟酌下还是铺垫了好几句。“不知道说的有没有道理”“绝没有别的意思”“退一万步讲”等一番限定与修饰下来,交流的畅快也急转直下。额外的限定语,事实上起到的是补充与解释的作用。“退一万步讲”往往隐含着“你说的可能有道理,但我们不妨再讨论一下”的意味;“不知道说的有没有道理”经常作为“接下来我要开始陈述观点了”的开场白;“甲”,乙。这些“限定语”或许都没有什么实际上的语义指向,但一般都能起到缓和与留有余地的交流效果,就像是一种语言的润滑剂,让聊的天不至于生硬尴尬,让说的话不至于“掉在地上”。如此小心翼翼,图个啥?反复纠结的社交“套话”背后,一定有难言之隐。不少人心里直犯嘀咕:一句无心之语,会不会冒犯到身边的同事、朋友和家人?脱口而出的心里话、张口就来的口头禅,是不是暴露了自己的“粗鲁”?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怕被误解,怕惹是非,怕生嫌隙,自然也就会在铺垫和说明上多此一“句”。结果就是,交流变得索然无味,理解变得无比奢侈。难怪有人总结现在聊天的套路:用万能的“哈哈哈”来打破尴尬、表达开心和应对不知如何回复时的窘境。其实,是不是真的想“哈哈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不太会让人出错”。言谈间的限定语越来越多,目的在彼此能够避免误会、获得认同。纵观现代人的社交网络,坚强与脆弱,独立与依赖构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这些情感与思绪的交织,许多人只好在言语中采取“试探”的策略,为自己提前圈定了一个语言的“紧箍儿”,不求“动人”,但求“不得罪人”。21.请将文中第三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使文段语言准确流畅,风格统一,不得改变原意。(4分)22.请根据文段内容,在文本第二段甲、乙处和下面的对话中的丙、丁、戊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6分)小光:最近这门课讲内容好难啊,作业我都快写不下去了。丙,我觉得咱们可以试试小组讨论,把各自的思路凑一凑,说不定能找到突破口。丁,就是觉得这种方式能让我们学得更轻松。小华:你这个想法挺不错的,但我担心有人会划水,到时候讨论没效果还浪费时间。小文:这个确实有可能,不过戊,就算真有人划水,只要大多数人认真参与,我们也能从彼此那学到新思路,总比自己一个人闷头苦想要强。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吕思勉在《经子解题·论读子之法》中说:“诸子之文,各有其面貌性情,彼此不能相假,亦实为中国文学,立极于前。”意思是说,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文章各有特色,彼此不能相互替代,这实际上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二语文参考答案1.C2.C3.A4.作者的批驳,首先指出外显型面子观容易被研究者误解之处:认为行动者的追求目标是获得社会地位。然后指出这种错误认识的本质在于比附西方社会理论,将社会面子的标识物当作社会地位的决定因素,继而指出乡土社会中的不同:面子的标识物只可获得有面子的评价,不等同于其社会地位高,并揭示原因:获得面子和社会地位的对象不同。作者进行对比辨析,通过对错误理解的根源批驳,从而凸显外显性面子观的特征与本质。5.示例1:我认为可以将两位同学方法结合起来理解。可先用小红的方法,尝试概念界定,从字典义到语境义理解,关注概念的语境背景、言说对象等,聚焦概念对象的本质特征,体会外显型面子观中面子标识物的竞争从手段到目的的错位。然后联系《乡土中国》这一相同的乡土社会框架下的研究,比较同一概念的同异,在迁移比较的过程中深化对概念的认识。小红的方法是理解概念的基本路径,不可或缺,但还不够,小亮的方法可深化拓展对概念的认识。示例2:我认为小亮的方法好。《乡土中国》与本文有共同话题背景,都是在乡土社会框架下进行的研究。比较概念内涵可以清晰发现异同。相同之处都指表面上和实际内容不符合,不同之处是话题所指的对象和具体内容不同。在迁移比较的过程中可深化对概念的认识。小红的方法虽然是理解概念的基本路径,但还不够。示例3:我认为小红的方法好。尝试概念界定,从字典义到语境义理解,是理解概念的基本路径。概念的语境义的理解已经对语境中概念的背景、言说对象都予以充分关注。第4段中“名实分离”指面子标识物的竞争本来是获得面子的手段,到最后却在恶性膨胀中成为目的。小亮联系比较的方法虽可深化拓展对概念的认识,但小红的方法聚焦概念对象的本质特征,更显严谨。6.B7.B8.①通过较为曲折的情节——增发跌宕的人生经历,在从容的叙事中,塑造增发身手不凡又深藏不露的形象;②通过白描手法,用简练的笔墨,叙述增发为还大哥水牛去摆摊,和与阿婆交往的片段,塑造增发知错能改、善良有爱的形象。③通过特定的背景“买卖牛肉兜汤”“客家狮会”等,塑造增发具有客家乡土侠义精神的形象。9.①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来叙述故事。有利于深入人物内心,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便于读者全方位把握情节内容。②文章多处使用插叙的手法。比如第③段写杭川历史、第⑦段写牛肉兜汤的做法等,丰富文章内容,有助于情节的展开。③文章层层铺垫,比如第①段写增发的心理感受,第⑧段写增发曾经的经历,第⑫段写比赛规则的苛刻等,让结局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④以“狮王争霸赛”为线索组织材料,故事主要围绕“狮王争霸赛”展开,使情节更集中紧凑,文章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严谨。11.ACF11.C12.C13.(1)一个普通人被侮辱,会拔剑起身,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以被称为勇士。(2)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心想)既然已经替他把鞋捡了上来,就直身而跪替他穿上了鞋。14.①张良雇大力士刺杀秦始皇并逃亡。②桥上的老人试探张良并为之授书参考译文:材料一: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够被称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原因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志向非常高远。张良被桥上老人授给兵书这件事,确实很古怪。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考验张良呢?看那老人用以微微显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圣贤相互提醒告诫的意义。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神仙,也太荒谬了。再说,桥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授给张良兵书(而在于使张良能有所忍,以就大事)。在韩国已灭亡时,秦国正很强盛,秦王嬴政用刀锯、油锅对付天下的志士。那种住在家里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就是有孟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