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史版2025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训练_第1页
课标通史版2025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训练_第2页
课标通史版2025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训练_第3页
课标通史版2025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训练_第4页
课标通史版2025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训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选修三20世纪的斗争与和平1.(2024·高考全国卷Ⅰ,T4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欧洲方面,德意帝国主义集团和英法帝国主义集团之间,为了争夺对殖民地人民统治权的帝国主义大战,是燃眉之急了。在斗争中,为了欺瞒人民,为了动员舆论,斗争的双方都将不顾羞愧地宣称自己是正义的,而称对方是非正义的。——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1939年9月)材料二这一太平洋斗争,是日本法西斯为了侵略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而发动的非正义的掠夺的斗争,而在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起而反抗的一方面,则是为了保卫独立自由与民主的正义的解放的斗争……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实行侵略斗争的法西斯阵线与实行解放斗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终地明朗化了。——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斗争的宣言》(1941年12月)(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其次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不同相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产生上述两种相识的国际背景。解析:第(1)问,可干脆立足于材料一、二的内容提炼出中国共产党在1939年认为其次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斗争,1941年则认为其为民族国家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斗争。第(2)问,解题的关键在于调用所学学问中1939年二战爆发初期苏联、欧美国家的立场和做法与毛泽东论断之间的对应关系,从1941年苏德斗争、太平洋斗争爆发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进程、世界各反法西斯国家加强合作的愿望等来分析其立场的变更。解答时须要留意的是1942年年初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观点的变更是这一同盟建立前的策略调整,而不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的影响。答案:(1)帝国主义斗争(非正义斗争);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斗争(正义斗争)。(2)帝国主义斗争:英法实行绥靖政策,苏德签订互不侵扰条约;斗争最初在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绽开。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斗争:苏德斗争爆发;太平洋斗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中。2.(2024·兰州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欧洲列强或许都没有在欧洲大陆开战的想法,但构成两大同盟法律基础的德奥同盟条约和法俄同盟条约,都规定了“自动卷入”的义务。这也引发了一种特别的现象:不是同盟中的强国可以限制弱国的政策,而是后者变得有恃无恐,轻易地将强国拖入一场服务于自己利益的斗争。貌似强大的奥匈帝国,鲁莽地向塞尔维亚宣战,就把众多欧洲国家拉进火坑,一战就此爆发。假如说近代欧洲国家的结盟或多或少带有集体平安意味的话,那么,(二战前)法西斯国家的军事同盟就完全是邪恶的怪胎,它纯粹是称霸世界的工具,是通向斗争的加速器。希特勒曾说:“缔结同盟的目的假如不包括斗争,这种同盟就毫无意义,毫无价值,我们缔结同盟是为了进行斗争。”——摘编自《军事同盟:是福是祸?》(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两次世界大战前列强结盟的不同点。(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缔结军事同盟与斗争的关系。解析:(1)一战:据材料“不是同盟中的强国可以限制弱国的政策,而是后者变得有恃无恐,轻易地将强国拖入一场服务于自己利益的斗争”得出,存在强国被弱国绑架的现象;据材料“近代欧洲国家的结盟或多或少带有集体平安意味的话”得出,含有维护集体平安的因素;据所学学问得出一战前的结盟主要是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的。二战:据材料“缔结同盟的目的假如不包括斗争,这种同盟就毫无意义,毫无价值,我们缔结同盟是为了进行斗争”得出,结盟的目的就是斗争;据所学学问可知,二战之所以爆发其主要缘由是《凡尔赛和约》苛刻宰割德国等战败国以及战胜国内部冲突重重,由此得出二战前结盟是一战后对德国的制裁和战胜国分赃不均导致的;据所学德日意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得出,以反对苏联为借口。(2)结合一战和二战中军事同盟在斗争中的作用及结局得出,缔结军事同盟易于导致冲突和斗争,力气相当的对立军事同盟,有可能避开大规模斗争,冲突与斗争可能扩大军事同盟,斗争可能减弱或摧毁军事同盟。答案:(1)一战前的结盟是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含有维护集体平安的因素;存在强国被弱国绑架的现象。二战前结盟是一战后对德国的制裁和战胜国分赃不均导致的;以反对苏联为借口;结盟的目的就是斗争。(2)缔结军事同盟易于导致冲突和斗争;力气相当的对立军事同盟,有可能避开大规模斗争;冲突与斗争可能扩大军事同盟;斗争可能减弱或摧毁军事同盟。3.(2024·漳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3年10月,美、英、苏外长在莫斯科实行会议,打算就成立战后国际组织问题发表一个《关于普遍平安的宣言》。美国国务卿赫尔认为,应将中国作为宣言的签字国。但英国外交大臣艾登看法冷淡,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则以中国外长没有参与会议为由加以拒绝。赫尔强调,假如将在斗争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大国解除在外,则有违联合国家统一的精神,对联合国家的统一将产生极为有害的心理效应。赫尔认为,假如摒弃中国就极有可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和政治两个方面都引起极为不利的反应。最终,中、美、英、苏4国代表在莫斯科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平安的宣言》,该宣言第一次正式宣告4大国一样赞成战后成立一个维护和平与平安的国际组织。——摘编自《傅秉常日记》(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美国力推中国成为《关于普遍平安的宣言》签字国的缘由。(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述《关于普遍平安的宣言》签订的影响。解析:(1)依据材料“赫尔强调,假如将在斗争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大国解除在外,则有违联合国家统一的精神”“假如摒弃中国就极有可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和政治两个方面都引起极为不利的反应”并结合所学学问作答。(2)从对中国、联合国、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以及世界和平的影响等角度分析。答案:(1)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力气;维持战后美国在中国和远东的优势地位以抗衡苏联;加强反法西斯同盟内部的团结。(2)提中学国的国际地位;迈出了创建联合国的关键一步;有利于国际和平与平安;增加了反法西斯斗争成功的信念。4.(2024·乌鲁木齐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30年头,在国际关系日趋惊慌的形势下,罗斯福起先探究对欧洲的新政策,1937年10月5日,罗斯福在孤立主义思潮的大本营芝加哥发表“检疫隔离”演说,宣称:“目前,恐怖行为和国际上横行无忌之风甚嚣尘上”,已到了“使文明的基础受到严峻威逼”的地步。倘如侵略行为接着下去,切莫幻想美国可以幸免。——陈远《富兰克林·罗斯福国际合作外交思想初探》材料二1940年6月10日,罗斯福总统在弗吉尼亚高校毕业典礼上发表讲话。他指责意大利与纳粹德国结盟并参与反英法斗争,意大利政府的这种行为是“在后背刺进一刀”。鉴于意大利已卷入斗争,罗斯福总统表示:美国要全力帮助英法,称他们是德国“强有力的对手”。罗斯福总统重申:希望美国不久起先义务军事训练,以适应任何紧急状况,并能具备各方面的防务实力。——摘编自《传奇人物——美国总统罗斯福传记》(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罗斯福发表演说的背景和目的。(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罗斯福的两次讲话折射出的历史信息。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依据材料“20世纪30年头,在国际关系日趋惊慌的形势下,罗斯福起先探究对欧洲的新政策”并结合所学学问得出,20世纪30年头,经济危机席卷世界,国际关系惊慌,德、日法西斯政权建立,欧亚两个斗争策源地形成;依据材料“1937年10月5日,罗斯福在孤立主义思潮的大本营芝加哥发表‘检疫隔离’演说”并结合所学学问可得出,美国国内竭力避开卷入欧洲斗争的孤立主义思潮盛行。其次小问目的,依据材料“‘目前……切莫幻想美国可以幸免”并结合所学学问可得出,唤起美国民众对世界大战危急的关注;争取民众支持政府的最新欧洲政策。(2)依据材料“‘目前……切莫幻想美国可以幸免”并结合所学学问可得出,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已成为世界和平的严峻威逼;依据材料“他指责意大利与纳粹德国结盟并参与反英法斗争”并结合所学学问可得出,法西斯国家与美、英、法等西方国家间的冲突加剧,罗斯福总统高瞻远瞩,时刻打算加入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行列中。答案:(1)背景:20世纪30年头,经济危机席卷世界,国际关系惊慌;德、日法西斯政权建立,欧亚两个斗争策源地形成;美国国内竭力避开卷入欧洲斗争的孤立主义思潮盛行。目的:唤起美国民众对世界大战危急的关注;争取民众支持政府的最新欧洲政策。(2)历史信息: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已成为世界和平的严峻威逼;法西斯国家与美、英、法等西方国家间的冲突加剧;罗斯福总统高瞻远瞩,时刻打算加入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行列中。5.(2024·汕尾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50年6月25日,朝鲜斗争爆发,6月26日,英国外交部指出,必需实行全部可能的行动来阻挡朝鲜达到其目的。但英国参谋长会议不太情愿干脆向朝鲜派驻英国军队,英军参谋长会议担忧,“苏联人可能会在其他地方制造事端,而我们则必需对这种可能性保有持续的警惕”。英军参谋长会议认为,不仅美国在朝鲜的参战对英国在东亚的地位有利,美国封锁台湾海峡对英国在东亚的地位也同样有利。这场斗争对英国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为英国供应了一个绝好的机会,来充分展示它作为美国重要盟友的独特地位;虽然英国干脆卷入了朝鲜斗争,并支持了美国在此问题上一系列的行动和提案,但英国内阁仍希望美国对朝鲜战事的反应不会过度。他们希望通过细心的外交斡旋,能劝服苏联在这个问题上同英美合作,从而尽早结束朝鲜斗争。即使这一点做不到,他们也希望能阻挡美国通过把台湾拽入朝鲜问题以及过分强调朝鲜斗争中隐藏的危急的手段而导致斗争进一步扩大。——摘编自吕杰等《朝鲜斗争问题探讨》(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指出英国在朝鲜斗争问题上的看法和表现。(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造成英国上述看法和表现的主要缘由。解析:(1)据材料“英国外交部指出,必需实行全部可能的行动来阻挡朝鲜达到其目的”可知,主见坚决实行措施打击朝鲜;由材料“但英国参谋长会议不太情愿干脆向朝鲜派驻英国军队……尽早结束朝鲜斗争”可知,军事行动迟缓;依据材料“他们也希望能阻挡……过分强调朝鲜斗争中隐藏的危急的手段而导致斗争进一步扩大”得出,尽力避开朝鲜斗争事态扩大。(2)据所学二战前“绥靖”政策导致英国利益受损分析可知,吸取二战前“绥靖”政策的教训;由材料“苏联人可能会在其他地方制造事端,而我们则必需对这种可能性保有持续的警惕”分析得出,遏制共产主义苏联的须要;依据材料“美国在朝鲜的参战对英国在东亚的地位有利,美国封锁台湾海峡对英国在东亚的地位也同样有利”得出,维护英国在东亚的国家利益;据所学美苏崛起和英国衰落学问得出,二战后英国综合实力下降;由材料“希望能阻挡美国通过把台湾拽入朝鲜问题”可知,英国同中国发展关系的须要。答案:(1)看法和表现:主见坚决实行措施打击朝鲜;但军事行动迟缓;尽力避开朝鲜斗争事态扩大。(2)缘由:吸取二战前“绥靖”政策的教训;遏制共产主义苏联的须要;维护英国在东亚的国家利益;二战后英国综合实力下降;英国同中国发展关系的须要。6.(2024·济宁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困难的历史和现实缘由造成了美国对联合国热不了亦冷不得的关系模式。联合国建立之初,美国上上下下充溢了志向主义的乐观心情。杜鲁门总统强调,它不是可能而是确定会造就将来的和平。按《费城调查者》的观点,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历史上最强有力的防止斗争的机构”。此后到20世纪60年头初,有人称这段时间的联大为美国的“表决机器”。到了20世纪80年头,华盛顿的倾向是把联合国看作捕蝇草,认为接近它必需当心,或许最好是敬而远之。国务院的流行观点是:在联合国美国应当尽可能少地提创议,因为从那里是不行能希望得到好处的。——李少军《评美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进程》(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联合国建立之初美国乐观心情的由来。(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20世纪80年头影响美国对联合国看法变更的主要因素。解析:(1)据材料“有人称这段时间的联大为美国的‘表决机器’”得出,美国确立了在新平安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据材料“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历史上最强有力的防止斗争的机构’”并结合所学学问,从联合国的宗旨、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回答。(2)据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