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课件)-高二地理下学期课件(人教版2019选必2)_第1页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课件)-高二地理下学期课件(人教版2019选必2)_第2页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课件)-高二地理下学期课件(人教版2019选必2)_第3页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课件)-高二地理下学期课件(人教版2019选必2)_第4页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课件)-高二地理下学期课件(人教版2019选必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选择性必修二第二章自然环境不仅能够为区域发展提供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基础,还能影响区域发展的路径和水平。如果经济开发过度损害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也会反过来制约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区域发展需秉承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尊重自然,呵护自然,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本章,我们重点探讨以下问题:生态脆弱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是什么?针对生态脆弱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综合治理措施有哪些?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生命周期是什么?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因地制宜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辩证地认识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辩证地认识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归纳、分析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人类利用、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谋取人地和谐。本节没有对应的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导入】单以人均收入衡量,世界最富裕的国家通常是瑞士、挪威、卢森堡等。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银行宣布世界人均财富排名第一的国家却是澳大利亚!其人均财富的计算综合考虑了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工业产出、劳动生产率和其他经济活动。【思考】自然资源对澳大利亚能够成为世界人均财富的首富有多少贡献?1.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2.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目录CONTENTS.|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Naturalenvironmentfoundationofregionaldevelopment▋自然环境包括什么?地理位置自然资源自然灾害自然资源自然条件自然条件自然要素本节主要研究的是自然条件(自然要素)、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区域发展包括什么?经济社会环境经济本章讨论的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包括:经济的增长、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改进、资本的积累,以及对外经济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分析一.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思考】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四大古代文明出现与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相关?①温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居住;②靠近河流,生产生活水源充足;③河流冲积平原地区,地形平坦;④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便于农耕;⑤河流还可作为交通运输方式。地理位置:位于北温带地处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结论1: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条件,地理位置、自然要素等都对区域发展有重要影响。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一般情况下,自然条件较好的区域,发展也好。是不是所有自然条件优越的区域,区域发展水平都高?一.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日本孟加拉国1.自然条件好,社会经济发展就一定好吗?2.简述日本与孟加拉国的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差异,思考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南亚政区·孟加拉国位于恒河一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水热充足,人口稠密分析孟加拉国发展的自然条件自然条件优越但却是世界上极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孟加拉国上游”雅鲁藏布江”孟加拉国是一个典型的穆斯林国家,绝大部分人口都信奉伊斯兰教,由于宗教鼓励生育,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超国家经济的增长速度,没有那么多钱养那么多人,结果自然是“越生越穷”。人口众多且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孟加拉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本身的农业产业结构就非常单一,孟加拉国的黄麻出口量占全世界的65%以上,几乎是把大部分土地资源用在生产黄麻上,而大米、蔬菜、家禽、家畜的种植与养殖都非常落后,导致大部分孟加拉人成为了世界上摄入肉食最少的民族之一。产业结构单一人口众多且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孟加拉国年轻的劳动者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使得整个国家缺乏符合发展高科技产业所需的劳动者,没有数量大、质量高的人才队伍,国家是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口素质差产业结构单一人口众多且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孟加拉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国家治理能力有限,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时至今日,无论是公路、铁路、自来水、电力、网络的建设水平,孟加拉国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还不如一些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人口素质差产业结构单一人口众多且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孟加拉国同时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频发的国家之一,每年的洪涝、高温和海水倒灌,不断消耗着政府大量的物力、财力,几乎是个无底洞,这自然影响到对经济发展的投入。自然灾害频发有些区域的自然条件虽优越,但区域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人口素质差产业结构单一人口众多且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日本地处西北太平洋的岛国;多火山、地震少平原、耕地,自然条件相对较差;日本分析日本发展的自然条件是世界上发达的国家之一日本进口的主要工业原料占比日本主要产品占世界百分比日本国内国外进口日本其他国家和地区日本虽资源匮乏,但大量进口原材料,依托本国发达的加工业加工产品,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发达的外向型经济日本虽国土面积狭小,耕地不足,但是日本发展现代化农业,集约化生产,科技水平高,粮食单产高。发展现代化农业发达的外向型经济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便于原料运进,产品输出。平原地形,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填海造陆,土地租金低。充分利用本国区位优势发展现代化农业发达的外向型经济日本工业布局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发展电子产品、高新技术、汽车产业等,经济附加值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些区域虽然自然条件较差,但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却发展得很好。充分利用本国区位优势发展现代化农业发达的外向型经济日本自然条件较差,却成为世界上极为富裕的国家之一孟加拉国自然条件优越,但却是世界上极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结论2:自然条件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我国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地处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当地县志记载从明朝开始此地旱年总达400年,当地300多个村庄为了解决饮水及农田灌溉困难,常常穿山挑水,远的每天要走十几千米,1960-1969年林县人民修建了穿越太行山区的人工引水渠一红旗渠,引漳河水灌溉林县,彻底解决了该地区人们吃水和灌溉用水困难的问题。案例结论2:自然条件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人类改造自然,发挥主观能动性正面案例都江堰水利工程反面案例美国“黑风暴”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改造自然(遵循规律&人地和谐)结合都江堰附近区域的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都江堰的自然原因。(6分)都江堰水利工程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典范评价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影响。(6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古代与今天的主要功能差异。(4分)4.都江堰工程鱼嘴分水和飞沙堰排沙巧妙地解决了成都平原的旱涝问题,这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原则是什么?(2分)阅读p19-20页案例回答下列问题视频:都江堰水利工程结合都江堰附近区域的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都江堰的自然原因。(6分)都江堰附近区域年降水量多,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位于山地与平原过渡地带,地形变化明显,河流在山区流速快,进入平原流速变慢;易发生旱涝灾害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调节径流量,缓解旱涝灾害。都江堰水利工程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典范图2.4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利用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岷江水可以自流入成都平原;防洪抗旱,减少成都平原的旱涝灾害;为成都平原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城市生活用水;不存在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评价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影响。(6分)都江堰水利工程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典范是顺应自然规律,并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典范①在古代为水利工程,具有水利功能;②在今天它既有水利功能,又具有旅游观赏功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古代与今天的主要功能差异。(4分)都江堰水利工程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典范

鱼嘴的分水功能鱼嘴可以根据水流的流量,按固定比例实现分流,在丰水期,岷江径流量大,流经鱼嘴的江水,有六成的水量进入外江,四成进入内江。而枯水期则恰恰相反,这便是“四六分水”,可谓精巧绝妙。宽浅深窄深窄宽浅飞沙堰的排沙功能

当洪水来临时,内江水位迅速抬升,高过飞沙堰堰体的水流,便会溢出至外江。与此同时内江中的沙石也会在河流弯道环流作用下,沿着堰体排泄出去,故而得名“飞沙堰”。“二八分沙”内江外江凹岸凸岸“二八分沙”都江堰水利工程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典范4.都江堰工程鱼嘴分水和飞沙堰排沙巧妙地解决了成都平原的旱涝问题,这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原则是什么?(2分)结论3:遵循自然规律,并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谋求人地和谐。如何解释都江堰治水名言“深淘滩,低作堰”?卧铁,是埋在内江“凤栖窝”处的淘滩标准,也是内江每年维修清淘河床深浅的标志“深淘滩”中的“滩”,指的是凤栖窝下的一段内江河道,每年洪水过后这里会有沙石淤积,必须岁岁勤修。“深淘滩”就是指每年岁修时,河床淘沙要淘到一定深度,淘得过深,宝瓶口进水量偏大,会造成涝灾;淘得过浅,宝瓶口进水量水量不足,难以保证灌溉。为此,相传李冰才在河床下埋石马,明代起改埋卧铁,作为深淘标志。“低作堰”是指飞沙堰在修筑时,堰顶宜低作,便于排洪排沙,起到“引水以灌田,分洪以减灾”的作用。切忌用高作堰的方式在枯水季节增加宝瓶口的进水,那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在洪水季节会造成严重淤积,使工程逐渐废弃。1870年以来,美国政府鼓励开发大平原地区,经过几十年发展,大平原从草原世界变为“美国粮仓”。但到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大平原地区不断出现“黑风暴”,狂风卷着尘土,遮天蔽日,最严重的地区一个月内尘暴天数长达25天。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面积开垦中部大平原,破坏了草原植被,表土裸露,极易遭受风蚀而形成“黑风暴”。分析“黑风暴”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美国“黑风暴”给我们的启示?大西洋墨西哥湾太

洋黑风暴危害严重地区结论4:如果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虽然在短期内能够获得经济效益,但终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1.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2.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目录CONTENTS.|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Naturalenvironmentfoundationofregionaldevelopment二、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自然资源太阳能资源金属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煤炭资源水资源②条件:a.在自然界中b.对人类有价值①概念: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③能源分类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可再生能源非可再生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能源性质利用状况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核能、风能、潮汐能、太阳能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水资源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如以河流水为例,农业社会人类主要用以饮用和灌溉。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矿产资源对区域发展影响较大一种重要能源或关键性矿产资源的发现与开发会使区域经济发生根本性改变。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有重要作用,而如何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更是区域发展的关键。二、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资源种类19172021沙特阿拉伯如何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上富裕的国家之一?发现石油前(昨天)发现石油后(今天)2.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①一种重要能源或关键性矿产资源的发现与开发,会使区域经济发生根本性改变。二、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沙特阿拉伯原来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地广人稀,以游牧经济为主。自1933年发现石油后,依靠出口石油和对石油的石油开发利用,发展海水淡化、石油冶炼、农业等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沙特阿拉伯的“明天”思考:除了石油,“明天”的沙特还可以依靠哪些能源?为什么?①纬度低、太阳高度大,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干旱少雨,晴天多,日照充足;②高原地形,空气较稀薄,太阳能资源丰富;③资金雄厚,政策支持等。太阳能图瓦卢图瓦卢资源匮乏,土地贫瘠,几乎没有天然资源,图瓦卢地势极低,海拔最高4.5米,世界第二小岛国,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②有的区域矿产资源贫乏,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的区域不仅自然资源种类多,而且数量大,对其区域发展中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3.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储量区域分布与组合极不平衡澳大利亚世界人均财富排名第一自然资源对澳大利亚能够成为世界人均财富的首富有多少贡献?有的区域不仅自然资源种类多而且数量大,对其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案例:“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导入问题:自然资源对澳大利亚能够成为世界人均财富的首富有多少贡献?澳大利亚独占一块大陆,使得澳大利亚具有极强的资源禀赋,加上人口数量少,所以澳大利亚人均资源占有量名列世界前茅,所以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矿产资源出口国。澳大利亚拥有超过70余种的矿产资源,被誉为“坐在矿车里的国家”。其中铝土矿的储量位居世界第一位,约占全球总储量的35%。澳大利亚除了铝土矿之外,铁矿石、烟煤、褐煤、铅、镍、白银、黄金、锌、铀、天然气、石油等矿产资源储量也十分丰富。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烟煤、铝土、铅、锌出口国,也是第二大铁矿石、铀矿出口国,第三大黄金出口国。澳大利亚是我国第一大铁矿石进口来源国,2018年全年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7.24亿吨,占我国进口铁矿石总量的近70%。在世界银行对人均财富的计算中,澳大利亚因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大幅度提高了人均财富量。1.是不是矿产资源贫乏的区域,发展一定落后?2.是不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区域,经济一定发达?P22自学窗资源诅咒(荷兰病)20世纪50年代,随着北海油田的开发,已是工业化国家的荷兰大力发展石油、天然气工业,忽视了其他工业的发展,导致社会经济一段时期增长乏力。①过度依赖矿产资源,也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1.是不是矿产资源贫乏的区域,发展一定落后?2.是不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区域,经济一定发达?4.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有重要作用,而如何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更是区域发展的关键。

瑞士是欧洲内陆山国,海拔较高,位于大河上游(莱茵河),缺少矿产资源和耕地。但其依靠社会资源发展高端制造业、金融服务业,成为世界上极为富裕的国家之一。②有些国家矿产资源贫乏,却并未阻碍其经济发展4.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有重要作用,而如何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更是区域发展的关键。材料:一方面瑞士利用先进科技和强大创新力,大力发展附加值高的高端制造业,以生产专业化学制品、药品及医疗产品、精密仪器及钟表、乐器为主。另一方面,瑞士以政策的长期性、安全的金融体系和银行的保密体制使其拥有发达的金融服务业。此外瑞士自由的贸易政策,成为雀巢等多个跨国公司的总部所在地。为什么瑞士资源贫乏却经济发达?

①正确的产业方向与先进发达的科技:瑞士国土狭小,缺乏自然资源,所以瑞士选择了精密机械、钟表、精密光学仪器等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作为产业方向;

②开放的金融管制,这使得瑞士成了银行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③自由的贸易政策,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④大力发展旅游业等。产业农业工业金融旅游其他产值比重4%50%15%6%25%资料: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较大。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图2.7)。1949年以来,山西省累计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煤炭外调量最高时占全国省际煤炭外调量的314左右,近年来仍维持在1/3的水平。煤炭工业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最高时超过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3,2015年占15%。近些年,山西省的煤炭产量下降,经济增速较为缓慢。问题:1.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2.分析山西省经济发展与煤炭资源的关系。3.阅读课本内容,讨论其对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的影响。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区域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评价角度内容资源条件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与其他资源的匹配情况等方面评价开采条件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可否进行露天开采等方面评价市场条件可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区位条件即矿区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交通运输条件可从交通位置、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等方面评价知识拓展:山西省资源开发条件(资源状况、市场、交通)(2)分布范围广——40%的土地下有煤(1)储量大——2700亿吨(3)煤种齐全——10大煤种都有分布(4)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5)开采条件好——煤层厚、埋藏浅并伴有煤层气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知识拓展:山西省资源开发条件(资源状况、市场、交通)2市场广阔(1)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2)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上升(3)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知识拓展:山西省资源开发条件(资源状况、市场、交通)3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1)邻近工业中心(2)有众多铁路线经过晋煤外运:以_____为主,_____为辅。大秦铁路神黄铁路焦日铁路海运华东、华南铁路公路山西陕西黄河山西河段河运条件:(1)地处黄土高原,多峡谷瀑布,落差较大;(2)水量不大且季节变化大,不利于发展内河航运。3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0.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优势条件劣势条件(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2)市场广阔(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资源条件数量储量丰富(少),分布范围广(小)质量品质优良(差)种类种类齐全(少)开采难度埋藏浅(深),开采条件好(不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埋藏浅且煤层中含有丰富的煤层气,开采条件好。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限制条件交通运输能力不足我国能源生产地区和消费地区分布不平衡,因此出现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现象,使铁路运输的压力进一步加重水资源短缺一方面,山西省水资源总量贫乏,且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另一方面,随着大型能源基地的建设,工业耗水量加大,特别是火电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水土流失严重山西省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如果大面积地露天开采煤矿,会加剧水土流失,因此土地恢复和保护任务十分艰巨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较大。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1949年以来,山西省累计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煤炭外调量最高时占全国省际煤炭外调量的3/4左右,近年来扔维持在1/3的水平。煤炭工业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最高时超过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3,2015年占15%。近年来,山西省的煤炭产量下降,经济增速较为缓慢。2.分析山西省经济发展与煤炭资源的关系。煤炭丰富煤炭分布广支柱产业煤产衰弱中国“煤都”的发展探究市场需求大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较大,为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促进了山西省煤炭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山西省经济发展。

煤炭工业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煤炭产量增加,经济增速快;煤炭产量下降,经济增速缓慢,山西省的经济增速与煤炭资源开发量呈正相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

我国《“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20%左右。推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合理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和发展节奏,推进以电代煤山西省“十四五”发展目标与任务是:绿色能源供应体系基本形成,能源优势特别是电价优势进一步转化为比较优势、竟争优势。由于长期开采,山西省煤炭的开采难度加大,开采成本上升,与相邻省、自治区相比,山西省煤炭开采比较优势下降。山西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81立方米,为全国平均值的17%2、阅读下列内容,讨论其对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的影响。中国“煤都”的发展探究①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在全国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高耗能高污染的煤炭产业的发展受限,倒逼山西省加强技术投入,促进煤炭资源的深加工,促进煤炭资源的清洁和循环生产。②国家节能减排方案的实施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会导致煤炭资源消费量下降,山西的煤炭消费市场萎缩;③长期的煤炭开采,使开采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④山西的水资源短缺,也会导致山西煤炭资源的能源地位下降,煤炭工业发展受阻,进一步影响经济发展。煤炭产业链由原煤开采、洗选、运输、转化以及对污染物、排放物和废弃物的处理等几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使用的水资源或是从自然水体(即地表水或地下水)中直接抽采,或是从产业链其他阶段中回收、再利用。在原煤开采过程中,每生产1吨原煤需要消耗0.5吨水,同时外排出约1~2吨矿井水。新能源资源开发的分析方法(1)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分析

①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集群状况)。②市场需求量或与市场(发达地区)的距离。③资金与技术水平。新能源开发一般投资大、技术要求高,需考虑资金与技术条件。④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占地面积大,需要有广阔的土地条件;生物能的开发需要考虑靠近原料地;水能的开发需要考虑建坝条件(地质、地形、聚落分布等);核能开发要考虑当地常规能源缺乏等。⑤其他条件:如基础设施(如电网线路建设等)、交通便捷度(利于设备运入等)、生态环境等。(2)主要新能源资源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在我国的分布种类特点影响因素我国分布水能可再生能源,不污染环境,为清洁能源;开发可能对库区及其周围地区的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河流径流量、河流落差、地质条件、河流含沙量大小西南、中南和西北黄河上游新能源资源开发的分析方法种类特点影响因素我国分布太阳能能量比较分散,受天气、季节影响大;投资大、效率低、占地广、储能难,但有广阔的前景海拔高低、空气稀薄程度、天气状况、大气的洁净程度青藏高原和西北内陆风能风力发电成本较低,无污染;风速稳定的地方少,风力又有季节性和短期变化,而且风力充沛地区不一定是人口密集或经济发达地区,往往存在储存和输送的问题风源远近及稳定程度、周围地形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