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高一地理上册_第1页
植被-高一地理上册_第2页
植被-高一地理上册_第3页
植被-高一地理上册_第4页
植被-高一地理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

必修一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第一节植

被田家大院倾情力作必备干货课标解读1、了解植被群落,能说出森林、草原和荒漠的类型、分布、特点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知晓植物特征对环境的适应性。3、能举例不同的人类活动对植被的有利或不利影响。田家大院倾情力作目

录CONTENT01植被与环境(1)02森林03草原与荒漠①草原:热带草原、温带草原②荒漠:热带荒漠、温带荒漠③自学窗:精品公园①天然植被、人工植被②植物种群、植物群落③植被地带性④活动:校园树木与环境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和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②活动:红树林环境适应性04植被与环境(2)

①环境影响植被:大尺度(纬向和经向地带性)、中尺度(垂直地带性、基带)②小尺度(山地阴阳脸、人工林)③植被影响环境:植被作用

阿塔卡马沙漠花海目

录CONTENT05知

展①森林成层现象、短生植物②猴面包树、纺锤树、骆驼刺③植物物候节律、植物增长与气温④菲律宾巧克力山⑤

原始次生林与人工林防水土流失差异、森林保护、西北荒漠区林业可持续发展、新疆和田低覆盖度治沙;新疆杨、胡杨、沙枣、红枣、苹果、香梨组成的混交林,改为由红枣、苹果、香梨组成的混交林;喀什噶尔河流域绿洲植被覆盖度提升的影响

2017年8月中旬,智利北部的沙漠地区出现了罕见的丰沛降雨。之后,奇迹出现了,曾经不毛的沙漠,遍地野花绽放,俨然成为花的海洋。

这片平常几乎看不到植物的“死亡之地”,为什么会短时间内变成花的海洋?其他沙漠中会出现类似的现象吗?图5.1智利沙漠中的花海讲练结合

索科特拉岛石灰岩广布,岛上生长着独特的植物——龙血树,叶片为蜡质,生长缓慢,几百年才能长成一棵树。1.索科特拉岛(

)A.北面与亚欧大陆隔海相望 B.全年高温多雨 C.位于太平洋的西北部

D.属于火山岛2.龙血树(

)A.树冠宽大,为争夺阳光

B.树干粗壮,利于储水C.蜡质叶片,可减少蒸腾

D.板状根系,利于吸水

1.A

2.C

解析:1.由图的经纬度可知,索科特拉岛位于印度洋以西,亚丁湾以东,北与亚欧大陆的阿拉伯半岛相望,A正确,C错误;由植被叶片为蜡质,可知该地不是全年高温多雨,B错误;索科特拉岛曾经与大陆相连,在大约600万年前,索科特拉岛与大陆分离,为大陆岛,D错误,故选A。

2.受寒流和东北信风影响,该岛屿气候炎热干旱,巨大密集的树冠使地面阴凉,减少蒸发,A错误;枝干粗壮利于收集水分并将其导流至根系,B错误;蜡质叶片有利于反射太阳光、减小蒸腾,保存水分,C正确;板状根系,主要起到支撑树干的作用,D错误,故选C。

一、植被与环境

(1)天然植被、人工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苔原、草甸、沼泽等,叫做天然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人工草场、城市绿地等,叫人工植被。

一、植被与环境

(2)植物种群、植物群落:在一定区域内,同种植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同一时间内生活在一定区域中各种植物种群的集合,构成植物群落。一般来说,在环境条件优越的地方,群落结构复杂,组成群落的高等植物种类丰富;在环境条件严酷的地方,只有少数高等植物能够适应,群落结构相对简单。植物群落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如随着降水量的增加,我国北部某些地区的半流动、半固定沙地逐渐固定,其植物群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比如草原地区的过度开发,可能导致草场退化,进而发生荒漠化,草原退化成荒漠。

一、植被与环境

(3)植被地带性:

天然植被一般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地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地特征。讲练结合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生物多样性丰富,其中高等植物就达4200多种。许教授带着学生去山地实地考察,远远望去,植被茂盛,一片葱绿,当他们深入林下时却发现天然林下有大量绞杀植物(绞杀植物缠绕在高大树木的枝干上,与被绞杀植物争夺养料和水分,若干年后被绞杀植物就会因营养和水分不足而逐渐死去)分布,有些地方绞杀植物的覆盖面积甚至已达到60%。(1)推测海南岛植物多样性丰富程度的空间差异。(2)分析绞杀植物所带来的生态危害不易被发现的原因。(3)分析绞杀植物的肆意蔓延对海南岛水资源的影响。

(1)中南部山地丘陵地区植物多样性丰富;沿海平原地区植物多样性较低。

(2)绞杀植物从外部观察不易发现,只有深入林下考察才能发现;山地地区多分布有热带雨林,植被茂盛,很难进行大规模实地考察;绞杀植物对植物的绞杀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持续时间较长,不易被发现。

(3)海南岛地形中间高四周低,河流短小湍急,难以储存淡水,主要靠森林植被涵养水源;而绞杀植物的肆意蔓延会导致高大树木的死亡,植物多样性降低,导致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从而造成海南岛水资源短缺。(83、84页)

通过调查,了解校园树木与环境地关系

校园树木调查应根据校园实际情况,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也可独自进行。通过校园树木调查,体会因地制宜进行校园绿化的意义。

1.实地观察并记录

按照一定的顺序,开展校园树木调查,对每株树木进行编号,并参照表5.1登记。

2.室内整理

(1)对于不认识的树木,可通过网络查询、查阅资料或请教相关

人员等方式解决。

(2)统计每种树木的植株数量,并按数量由多至少排序。

(83、84页)

通过调查,了解校园树木与环境地关系

3.相关研究

(1)查阅资料,了解每一种树木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如气温、湿度、光照、土壤等。

(2)查阅当地气温、土壤等信息。

(3)将每种树木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与当地环境条件比较,并结合经验把所有树种分为“当地树种”和“引进树种”两类。

(4)针对“引进树种”类树木的生长状况(如良好或不佳),探究原因。

4.提出合理化建议

可以“因地制宜绿化校园”为题,对校园绿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森林

森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可分为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等。

一、森林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区。世界上最繁茂的植被类型,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

热带雨林全年呈深绿色,无明显的季相(植物群落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变化。上层乔木树干高大,树基常有板状根,老干上可长出花枝(茎花现象)。木质大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发达,林中常有绞杀植物附生。

➸板状根作用:解决了热带雨林中树木根系难以进入深层土壤又要对地上沉重部分进行支撑的难题。➸垂直分层的原因:不同植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同,上层喜光,下层喜阴。➸大量藤本植物缠绕乔本一直到达乔木树冠的目的是:获取更多光照。热带雨林滴水叶尖讲练结合

每年二、三月,绞杀榕的果实成熟,成为鸟类食物。未消化的果实随鸟类粪便排泄在其它大树的树皮裂缝或枝极上,进而发芽生根。绞杀榕的部分根系扎入树木表皮中吸取水分和营养,另一部分插入土中,枝叶也快地伸向空中。最终原有大树死亡腐烂,留下绞杀榕枝条织就的网状树干傲然而立。1.绞杀榕大量分布于我国(

)A.云南省 B.辽宁省 C.陕西省 D.江苏省2.大树被绞杀的最主要原因是(

)①水分不足②光照短缺③养分不足④树干折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绞杀榕所处森林(

)A.生物品种较少

B.秋冬季节落叶C.均为高大乔木

D.垂直结构丰富

1.A2.C3.D

解析:1.分析该地区处于高温高湿的热带雨林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地区,A正确,而辽宁省、陕西省、江苏省纬度较高,二三月植物的果实不可能成熟,BCD错误。

2.在绞杀榕生长的过程中,寄生根沿着乔木的树干伸到地面,插入土中,把土壤里的养分强夺过来,使得原来的大树缺乏营养;同时寄生根的枝叶也快速地伸向空中,茂密的叶子阻挡了阳光,使大树的树冠窒息而亡,最终使大树倒下。据此分析,②③正确,大树被绞杀主要是由于寄生根大量吸收了部分养分和茂密的叶子遮挡了阳光,使得原来的大树在缺乏营养和光照的情况下,发生死亡,因此水分不足不是一个主要原因,①错误,结合材料原有大树死亡腐烂,树干依然挺立,④错误。

3.该地区位于云南的热带季雨林地区,同时结合绞杀榕生长繁殖状况进行分析,该地区应为水分、热量非常充足的地区,说明植被生长茂盛,植被以高大的乔木为主,还有众多的附生植物和藤本植物,整个群落结构复杂,生物种类多,为常绿林,垂直结构复杂,D正确,ABC错误。

一、森林

✷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终年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秋季陆续进入果期。与热带雨林相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较简单,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较少,少板状和茎花现象。

常绿阔叶林带革质叶片油桐

一、森林

✷常绿硬叶林:群落结构相对较简单,只有乔木和灌木,少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一般株高较矮、树干粗壮,耐旱性强,叶片常绿坚硬,较小,多蜡质层,常披茸毛或退化成刺,树皮的木栓层特别发达,以适应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

讲练结合

我国分布着以栎属高山栎组为主要建群种的硬叶常绿阔叶林,是分布区主要的薪柴来源,砍伐后其萌生能力很强。该森林类型既有由高大乔木构成的森林,又有由小乔木构成的矮林,还有灌木林,其分布范围可从海拔1200米,一直到4200米的林线附近。

研究发现,硬叶常绿阔叶林在青藏高原大幅度隆升前分布广且连续,其目前分布状况与青藏高原隆起有直接关系。(1)简述我国目前硬叶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特点。(2)分别指出海拔3.2km以下、以上我国高山栎林植株平均高度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形成原因。(1)分布范围广,不连续分布在川西、滇北和藏东南的高山峡谷地带(或河流两岸的山坡地带);分布纬度较低;海拔跨度大。(2)3.2km以下,植株平均高度随海拔上升而增高,其原因是过度樵采等人类活动导致,海拔越低砍伐越严重,砍伐后萌生的树木较低矮3.2km以上,植株平均高度随海拔上升而降低,其原因是随着海拔上升,水热及其土壤条件变差,风力变大,导致植株矮化。讲练结合

我国分布着以栎属高山栎组为主要建群种的硬叶常绿阔叶林,是分布区主要的薪柴来源,砍伐后其萌生能力很强。该森林类型既有由高大乔木构成的森林,又有由小乔木构成的矮林,还有灌木林,其分布范围可从海拔1200米,一直到4200米的林线附近。

研究发现,硬叶常绿阔叶林在青藏高原大幅度隆升前分布广且连续,其目前分布状况与青藏高原隆起有直接关系。

(3)说明青藏高原大幅度隆升对我国西南地区硬叶常绿阔叶林分布的影响。

青藏高原隆升,使该地气候不断寒化、旱化,自然环境的巨大变化导致其分布面积大大缩小(仅分布在高原东南部和边缘的横断山区);高原隆升导致横断山脉隆起,地势高差变大,地形、气候变得复杂多样,使其只分布在适合生长的地方,呈现碎片化(难以相互连接形成完整的自然带)。

一、森林

✷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乔木一般具有宽阔的叶片,夏季盛叶,达4—6个月;冬季落叶,以减少水分及能量流失,达3—4个月。

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春季萌叶抽枝;夏季叶色鲜绿,枝繁叶茂,林冠郁闭;秋季叶色转黄,树叶凋零;冬季则完全无叶。革质叶片落叶阔叶林带

一、森林

✷亚寒带针叶林:又称泰加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往往是由单一树种构成的纯林,群落结构简单。主要由耐寒的针叶林乔木组成,以松、杉类植物为主,树叶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革质叶片亚寒带针叶林(85、86页)

分析红树林植物特征的环境适应性

红树林因由红树科植物组成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多见于海湾或河口地区。(85、86页)

分析红树林植物特征的环境适应性

红树林植物具有以下特点。

✷支柱根和板状根。红树林发育着密集的支柱根,支柱根自树干基部生出,逐渐向下伸,最后插入土中,形成弓状的稳定支架,纵横交错,高度过人。有些树种发育明显的板状根,高30—50厘米。

✷呼吸根。红树林发育各种形状的凸出地面的呼吸根。呼吸根的外表有粗大的皮孔,便于通气,内有海绵状的通气组织,可贮藏空气。呼吸根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胎生”。红树科植物的种子在还没有离开母树的果实时就开始萌发,长出绿色棒状的胚轴,长13—30厘米,下端粗大,顶端渐尖,到一定时候便和果实一起下落或脱离果实坠入淤泥中,数小时内即可扎根,生长成为独立的植株。胚轴组织疏松,含有空气,可长期漂浮海上而不失生命力。✷发育可排盐分的腺体。(85、86页)

分析红树林植物特征的环境适应性1.针对上述红树林植物的特点,分别说明其适应的环境特点。

红树林生长在淤泥深厚的潮间带,呼吸根凸出淤泥,有通气和储气构造,便于退潮时通气,涨潮时储气,保证植物体的持续呼吸。2.说明红树林对其所在海岸地区生态环境的意义。

有密集的支柱根,可以防风消浪,缓解潮流对滩涂的冲刷,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发达的呼吸根具有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

二、草原与荒漠

在热带和温带,当水分条件不能满足森林生长时,便出现以草本为主的植被,即草原;而在水分更少的干旱地区,则形成荒漠植被。

✷热带草原:位于干旱季节较长的热带地区,是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星散分布着旱生乔木、灌木的植被。雨季降水丰富,草原茂盛;旱季降水稀少,草原枯黄

二、草原与荒漠

✷温带草原: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通常以丛生禾草植物占优势,植物普遍存在旱生结构,如叶面积小,叶片内卷等。夏季热量充足,降水相对较多,草原茂盛;冬季寒冷干燥,草原枯黄。草原(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

二、草原与荒漠

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可分为热带荒漠、温带荒漠等。荒漠的显著特点是植被稀疏,地表大面积裸露,植物种类贫乏,群落结构简单。

为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荒漠植物有的叶面积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或为刺,以减少蒸腾;有的茎叶覆盖白色茸毛,以抵抗灼热;有的长肉质茎叶,以储存水分。荒漠植物大多有发达的根系,以便从土壤的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吸取水分。也有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当迎来合适的降水,即能完成生命活动的周期,如智利沙漠中的雨后花海。荒漠(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讲练结合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利用低于土壤溶液盐度的咸水灌溉,形成利于植物吸收的水分和养分,保障植株成活。我国某地抽取丰富的地下咸水滴灌,在公路两侧成功种植灌木防护林,如下图所示。1.防护林种植成功,关键得益于该地(

)A.植物耐盐碱能力强

B.地下水盐度相对较低 C.土壤溶液盐度高

D.地表水资源缺乏2.该地抽水所需的供能最佳方式是(

)A.柴油发电 B.太阳能发电 C.风能发电

D.核电

1.A2.B

解析:1.该地咸水盐度相对较低,低于土壤溶液盐度,因植物耐盐碱能力强,所以有利于树木的生长,A正确,BC错误。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表水资源缺乏,不利于防护林种植,D错误。

2.该地多沙漠,晴天多,降水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B正确。柴油发电成本高且污染大,A错误。风能发电不稳定,核电发电成本较高,不适合当地,CD错误。(87页)

精品公园“精”在何处2002年,在北京市精品公园评比中,皇城根遗址公园入选。皇城根遗址公园于2001年建成,长2.8千米,平均宽29米,在北京公园中无论名气、历史还是规模都很不起眼。可是,这座不起眼的公园,为什么能成为精品中的精品呢?

从生态效益的角度看,皇城根遗址公园的绿化设计有四个方面值得称道。第一,全部选用当地树种。在此之前,北京新建公园的景观设计和绿化往往关注“好看”的树木,甚至选择南方的一些树种。第二,多树种混栽。据介绍,小小的皇城根遗址公园栽植70多种树木,从而改变了绿化采用单一树种或少数几种树种的做法。第三,乔灌草图5.12皇城根遗址公园景观结合,绿化具有垂直层次,且地表的植被覆盖度很高,鲜见裸露地面。第四,绿化率高。公园总体绿化率在90%以上,改变了城市公园多大面积硬地广场的设计。

皇城根遗址公园的绿化设计和良好的生态效益,为广大地区的植树造林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三、植被与环境(2)

植物的形态和生活机能,以及它们的分布等,都紧密地依赖于所生活的环境。

(一)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在大尺度上,植被的分布主要决定于气候条件,特别是其中的热量和水分条件,以及两者的组合状况。由于太阳辐射提供给地球的热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受气候的影响,植被形成带状分布。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各地水分条件不同,植被分布发生明显的变化,由森林依次变为草原、荒漠。讲练结合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上植被主要是苔原,如地衣和苔藓类,仅有的树木是小极地柳和矮桦木。1.影响该群岛多数植物紧贴地面匍匐生长的因素是(

)A.风力

B.光照 C.土壤

D.水源2.该群岛苔原植物生长非常缓慢的原因是(

)A.人类破坏

B.风浪侵蚀 C.气温低,且冻土排水差

D.动物啃食

1.A2.C

解析:1.该岛多数植物矮小且紧贴地面匍匐生长,其原因主要是该岛纬度高,气候寒冷;受极地东风影响,风力大,植物紧贴地面匍匐生长,可抗风、保温及减少植物蒸腾,A正确。与光照、土壤、水源关系不大,BCD错误。

2.该岛苔原植物生长非常缓慢的原因主要是:纬度高,气温低,冻土广布;苔原植物生长在冻土层上,而冻土垂直排水能力很差,植物的根淹在水中,缺乏足够的氧气和营养,C正确。因纬度高,气候寒冷,人类破坏、动物啃食活动较少,对植物生长影响不大,AD错误。风浪是影响植物矮小的原因,不符合题意,B错误。

三、植被与环境(2)

(一)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在中尺度上,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变化,形成山地垂直气候带。与此相应,植被出现垂直分带现象。

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山体的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

垂直带谱的起始带称为基带,垂直自然带的基带与当地水平地带的水热条件相适应。例如,南迦巴瓦峰的基带为热带季雨林带,天山的基带为温带荒漠、灌丛带。讲练结合

团状福禄草为多年生垫状草本植物,呈半球形,高2.5一11厘米,直径10一15厘米主根粗壮,木质化。茎圆柱形,紧密丛生,基部木质化。叶片细小呈钻形,叶片密集成覆瓦状排列(叶片边缘彼此覆盖)。1.推断团状福禄草主要分布在(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2.团状福禄草生存环境特征分析正确的是(

)①主根粗壮木质化可以防风

②叶片密集利于蒸发散热③外形呈半球形可抵御强风

④叶片覆瓦状排列可保温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B2.A

解析:1.福禄草属于高山草甸,团状福禄草主要分布区可能在青藏高原上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地上,福禄草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的可能性较小,原因是这些地方海拔较低,分布高山草甸的可能性较小,B正确,ACD错误。

2.在高海拔地区生存,热量条件差,蒸发弱,故其不可能叶片密集利于蒸发散热,②错误;高海拔地区风力强劲,气温较低,热量条件差,主根粗壮木质化可以防风,叶片覆瓦状排列可保温,据图可以看出其外形呈半球形可抵御强风,①③④正确。讲练结合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高地上,有一种生长极其缓慢的绿色垫状植物。该植物叶面覆盖着蜡质层,紧密并贴近地面或岩石生长。1.该植物叶面覆盖着蜡质层的作用是(

)A.保持植物温度

B.增强抗风能力 C.减少水分蒸发

D.减弱光合作用2.根据该植物的生长特征推测当地(

)①多大风②气温低③湿度大④光照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C2.A

解析:1.植物表面覆盖蜡质层主要是为了增加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减弱植物叶片的温度,减少水分蒸发,A错误,C正确。与抗风能力、光合作用关系不大,BD错误。

4.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高地上,海拔高,气温低,生长缓慢,②正确;由“该植物叶面覆盖着蜡质层,紧密并贴近地面或岩石生长”可知,植物叶面覆盖着蜡质层是因为海拔高,太阳辐射强,光照强,减少水分蒸发,③④错误。贴近地面或岩石生长,是为了适应高山地区多大风的条件,增强抗风能力,①正确;所以A①②正确,BCD错误。

三、植被与环境(2)

(一)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在小尺度上,受地形(坡向、封闭性)、洋流、土壤、人类活动等影响,植被会发生局部差异。例如:山地阳坡和阴坡植被不同,马尾松生长在阳坡,而冷杉生长在阴坡。在较干旱地区,山地阳坡由于蒸发大,水分缺乏,植被稀少;阴坡由于蒸发弱,水分较多,植被茂密。

人工林

三、植被与环境(2)

(二)植被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植物蒸腾,大气获得了水汽。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向土壤提供有机质。通过光合作用,影响空气质量。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影响地表径流和下渗。

三、植被与环境(2)

(二)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人们要特别重视以各种方式(例如植树造林)来恢复植被,以便改善整个生态环境。讲练结合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北部,年均气温-1.5℃,极端最低气温-43.3℃,年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47天,曾经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林场的建设者经过摸索,在、树木生产季节,改进传统的遮阴育苗法(采用网纱覆盖或者荫棚遮阴等措施的育苗方法),采用高床育苗法,使树苗成活率明显提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达到80%。1.相对于遮阴育苗法,塞罕坝采用高床育苗法的优势是(

)A.增加地表粗糙程度,减弱风力

B.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C.增加土层厚度,提高土壤温度

D.增加光照强度,利于树苗生长

1.C

解析:1.此地年平均气温较低,生长季节(夏季)遮阴育苗法遮挡阳光,使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少,地温较低,树木幼苗成活率低。高床育苗法可以增加土层厚度,加大地形坡度,使地表接受更多太阳辐射,提高土温,提高苗木成活率,C正确。讲练结合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北部,年均气温-1.5℃,极端最低气温-43.3℃,年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47天,曾经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林场的建设者经过摸索,在、树木生产季节,改进传统的遮阴育苗法(采用网纱覆盖或者荫棚遮阴等措施的育苗方法),采用高床育苗法,使树苗成活率明显提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达到80%。2.塞罕坝营造绿水青山对北京市的主要生态意义是(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提供旅游和休憩场所,融入自然C.调节区域小气候,减少沙尘暴发生

D.增加河流汛期流量,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2.C

解析:2.北京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与第三产业为主,A错;提供旅游与休憩场所不是生态意义,B错;塞罕坝位于北京的上风向,且海拔高,植树造林可以减少北京的沙尘天气,C对;华北地区夏季进入汛期,此季节缺水不严重,D错。知识拓展

森林成层现象

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不同气候的地方,植被的垂直结构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气温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垂直结构越丰富。

光照强度强弱垂直结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短生植物

生命周期很短的植物,如一些沙漠中的花。短生植物是适应干旱地区的一种特殊类群,在沙漠中短暂的雨季,迅速完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成熟的生命全过程,以种子度过严酷的旱季。

2021年10月13日,智利阿塔卡马沙漠鲜花盛开。在季节性降雨频繁的年份,会出现一种被称为“沙漠开花”的自然现象。大约200种沙漠植物的种子在降雨后约两个月突然发芽。

智利沙漠中的花海

猴面包树、纺锤树

猴面包树又叫波巴布树,是非洲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当它果实成熟时,猴子就成群结队而来,爬上树去摘果子吃,“猴面包树”的称呼由此而来。猴面包树树干粗大,直径可达9米,最粗的树干基部圆周达50米,为世界上最粗的树木之一。猴面包树还是著名的长寿植物,树龄长达5000余年。在巴西高原东北部,纺锤树特别引人注目,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巨型的纺锤插在地里。纺锤树树干粗大,上下两端较小,最粗的地方直径可达5米。纺锤树稀松柔软的木质部是一个特殊的“储水室”,一颗大树可储水2吨左右。旱季来临,绿叶纷纷凋零,红花竞相绽放,这时,纺锤树就好似插着红花的特大花瓶。

粗大的树干:猴面包树、纺锤树生长地区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粗大的树和疏松的木质部,有利于雨季时贮存大量水分。猴面包树纺锤树

骆驼刺骆驼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的沙漠和戈壁。骆驼刺地下根系十分发达,能在大范围内寻找水源,吸收水分;而矮小的地上部分又有效地减少了水分蒸腾,使骆驼刺能在干旱的沙漠中生存下来。注:二分日和二至日皆就北半球而言

植物物候节律

随着气候条件按时间有规律地变化,植物也按一定顺序度过它的发育期:从开始积极的生命活动,经出蕾、开花、结实、营养期结束,直到休眠。这种现象叫作植物的“物候现象”。同期物候的空间变化,可反映温度的空间分布趋势。如在我国东南部早春,从广东沿海至26°N附近的福建福州、江西赣州一带,纬度每北移1°,桃树始花日期平均推迟10天。同期物候在山区的垂直分布,可直观地反映山区气候的垂直变化。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直观地体现了从九江到庐山上物候的垂直分布梯度。

植物体增长与气温

植物体的增长取决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质的数量和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质的数量。产生得越多而消耗得越少,则植物体增长得越快。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受气温的影响。植物在某一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较强,而呼吸作用较弱,从而有机体增长最快。

喜冷作物热量条件改善的后果

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如果将它们栽培到低纬度平地或低纬度山区低洼谷地,随着气温的升高,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质将少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质,从而导致减产。

菲律宾巧克力山

保和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深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当地热带季雨林茂密。但是,岛上1000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丘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成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

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巧克力山是由石灰岩形成的小山丘,风化壳厚度小,形成的土层较薄,这种土层在热带季风气候的强降水条件下易被冲毁流失;故当地因土层薄,而难以生长树木。

最佳观赏时间为每年5月份:每年的3—5月是热带季风气候的干季,降水少。5月是当地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的时期,气温高,蒸发旺盛,所以草类干枯,转为褐色,是最佳观赏时间。

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水土流失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