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急救技术操作规范_第1页
常用急救技术操作规范_第2页
常用急救技术操作规范_第3页
常用急救技术操作规范_第4页
常用急救技术操作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用急救技术操作规范演讲人:日期:目录02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规范01急救基本原则与准备03止血与包扎技术操作规范04骨折固定与搬运技术操作规范05烧伤与烫伤急救技术操作规范06中毒与窒息急救技术操作规范01急救基本原则与准备挽救生命减少伤残照顾患者家属急救的首要任务是挽救患者生命,尤其是处于生命危险状态的患者。急救要尽可能减少患者伤残,包括减轻患者痛苦、避免二次伤害等。急救过程中要关注患者家属的情绪和需求,给予必要的安慰和支持。急救目的和意义在进入现场前,急救人员应快速判断现场是否安全,避免自身和患者遭受二次伤害。判断现场安全性发现危险源后,应迅速采取措施排除,如关闭电源、移开重物等。排除危险源急救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确保自身安全。做好个人防护现场安全评估与防护措施010203冷静应对急救人员应具备冷静的心态,不惊慌失措,迅速判断患者病情并采取急救措施。勇敢面对急救人员要勇于面对各种急救场面,不畏惧、不退缩,积极救治患者。团队协作急救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共同完成急救任务。急救人员心理素质培养急救箱准备急救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使用。熟练掌握使用方法设备维护和保养急救设备使用后应及时进行清洗、消毒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用。急救箱应配备常用的急救药品和器械,如绷带、纱布、止血钳、呼吸器等,并定期检查、更换和补充。急救设备准备及使用方法02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规范心肺复苏定义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所采取的救命技术,旨在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重要性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措施,早期、正确的复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心肺复苏基本概念及重要性判断患者意识检查患者呼吸紧急呼叫救援进行胸外按压如患者无反应,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或周围人员协助抢救。轻轻拍打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喊,以判断患者是否意识丧失。如患者无呼吸或呼吸异常,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段,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为100-120次/分。观察患者胸廓起伏,听呼吸声,以判断是否有呼吸。心肺复苏步骤详解胸外按压技巧与注意事项按压部位胸骨中下段,避免按压肋骨或腹部。按压深度成人5-6厘米,儿童及瘦弱者适当减浅。按压频率100-120次/分,节奏稳定、均匀。注意事项避免用力过猛、按压过快或过慢,以免造成损伤或影响复苏效果。人工呼吸方法频率控制注意事项采用口对口、口对鼻或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保持呼吸频率在每分钟10-12次左右。每次吹气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胃胀或影响复苏效果;同时注意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情况,确保人工呼吸的有效性。人工呼吸方法及频率控制03止血与包扎技术操作规范止血方法分类及适用场景适用于静脉出血,通常采用加压包扎的方法。静脉止血适用于动脉出血,采用指压、加压包扎或止血带等方法。动脉止血适用于皮肤、黏膜等毛细血管出血,可采取自然止血或局部压迫止血。毛细血管止血用于固定纱布,防止脱落。绷带用于保护伤口,减轻疼痛。棉垫01020304透气性好、吸湿性强,用于覆盖伤口。纱布用于紧急止血,需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止血带包扎材料选择与准备适用于肢体粗细相近的部位,如手腕、脚踝等。环形包扎法包扎技巧演示与实践适用于肢体粗细不同的部位,如手指、前臂等。螺旋包扎法适用于关节部位的包扎。八字包扎法适用于头顶、肘部等部位的包扎。回头形包扎法特殊情况下的止血与包扎处理骨折部位出血应先固定骨折部位,再进行止血和包扎。关节扭伤应先进行冷敷,再进行包扎,以保护关节。伤口内有异物应先取出异物,再进行止血和包扎。烧伤或烫伤应先用冷水冲洗伤口,再进行包扎,避免使用有颜色的药物或敷料。04骨折固定与搬运技术操作规范稳定性骨折非承重部位,如肋骨、小关节等部位,可采取保守治疗,如用绷带或夹板固定。不稳定性骨折承重部位,如脊柱、骨盆、股骨等部位,需采取紧急固定措施,避免进一步移位和损伤。开放性骨折有皮肤破损和出血,需先止血,再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固定。关节脱位需先复位,再进行固定,避免关节活动加重损伤。骨折类型识别与处理原则骨折固定方法介绍与实践绷带固定法用于四肢骨折,先用绷带将骨折部位缠绕几圈,再固定上下两端关节。夹板固定法用于四肢骨折,先用绷带将夹板固定在骨折部位,再用绷带将夹板两端固定。三角巾固定法用于上肢骨折,将三角巾折叠成适当宽度,将骨折部位固定在躯干上。脊柱骨折固定法用硬板担架或木板将脊柱固定,避免脊柱弯曲和扭曲。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牵拉和扭转,以免加重损伤。平稳搬运保持平稳,避免颠簸和摇晃,以免引起疼痛或加重损伤。密切观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保暖措施注意患者的保暖,避免受凉。用硬板担架或木板固定,保持脊柱的平直,避免弯曲和扭曲。脊柱骨折用绷带或三角巾将骨盆固定,避免骨盆变形和移位。骨盆骨折01020304用绷带或宽布条围绕胸廓进行固定,避免呼吸时肋骨移位。肋骨骨折需尽早复位,并进行内固定治疗,以免影响关节功能。关节内骨折特殊部位骨折固定技巧05烧伤与烫伤急救技术操作规范烧伤深度烧伤面积烧伤部位根据皮肤受损的深浅,将烧伤分为一度、二度、三度和四度烧伤。一度烧伤伤及表皮,二度烧伤伤及真皮,三度烧伤伤及全层皮肤,四度烧伤伤及肌肉、骨骼和内脏。根据烧伤在体表的分布范围,使用九分法或手掌法计算烧伤面积,以评估烧伤的严重程度。不同部位的烧伤对功能和外观的影响不同,需特别关注面部、手部、会阴部等重要部位的烧伤情况。烧伤程度评估与分类标准立即将患者从火源或热水中救出,避免烧伤进一步加重。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烧伤部位,持续20-30分钟,以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疼痛和水肿。迅速去除烧伤部位的衣物,但要注意避免撕脱皮肤。用干净的纱布或布类覆盖烧伤部位,避免感染。现场急救措施及注意事项迅速脱离热源冷水冲洗去除衣物保护创面药物治疗根据烧伤程度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生素、止痛药和消炎药等。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康复锻炼根据烧伤部位和程度,制定合理的康复锻炼计划,促进功能恢复。心理支持烧伤患者往往面临心理创伤,应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其度过心理难关。后续治疗建议与护理要点预防措施与安全意识培养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对烧伤危害的认识,普及预防烧伤的知识。注意火源管理避免在易燃物品附近使用明火,确保火源安全。使用防护用品在接触高温物品或进行高温作业时,应佩戴防护用品,如手套、围裙等。定期检查电器确保电器设备的安全性能良好,避免电器故障引发火灾。06中毒与窒息急救技术操作规范包括工业毒物、药物过量、有毒气体等,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加强毒物管理。化学物质中毒食用有毒或变质食物导致,需确保食物新鲜、烹饪彻底、避免误食有毒植物或动物。食物中毒皮肤接触或吸入有毒物质,应佩戴防护用品,避免接触有毒物质。接触有毒物品中毒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010203异物阻塞、喉头水肿等,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迅速清除呼吸道异物。呼吸道阻塞领带、领带结、围巾等勒紧颈部,应立即剪断并松开。颈部受压哮喘、心衰等引起的呼吸困难,应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送医。呼吸困难窒息原因分析及紧急处理方法刺激性气体有机溶剂药物中毒如氯气、二氧化硫等,应佩戴防毒面具,迅速离开现场。如苯、汽油等,应迅速脱离有毒环境,脱去污染衣物,用清水冲洗皮肤。如安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