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2024届高三(天津版)第一次模拟评估卷(一)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音韵美是指诗人在描写音乐时,能体现音乐的韵律。让读者在读诗时能感受到浓浓的韵味。在古代音乐的音响只存在于一刻,(
),无法记录下来而原音再现;但是诗歌却以语言为载体,并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古贤们便将诗与音乐结合起来,让音乐通过诗的形式渊远流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则是古代诗歌音韵美的经典之作。三首诗(
)而又互相渗透,如《李凭箜引》,以感写乐,利用听者的感官理解来描写箜篌的绝妙;《琵琶行》,以声写乐,通过各种我们所能想象到的声音来描绘琵琶女之琵琶音;而《听颖师弹琴》,则以形写乐,通过对形的描绘而让读者想象出音乐的绝妙;三者皆写音韵,手法中互相渗透。清人方扶南说:“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皆摹写声音至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来,描写声音的诗歌数百首,而独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引》这三首最具代表,堪称音韵美的佳作。方扶南的评价真的是(
):白香山笔下的琵琶曲使人心动神移,韩退之笔下的琴声使天地为之惊叹,李长吉笔下的箜篌声使鬼神动情落泪。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A.昙花一现
独一无二
一针见血B.转瞬即逝
各有千秋
恰到好处C.昙花一现
各有千秋
恰到好处D.转瞬即逝
独一无二
一针见血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使得后人能够通过听觉器官,加以想象达到音韵的享受。B.使得后人能够通过视觉器官,加以联象达到音韵的享受。C.使得后人能够通过听觉器官,加以联象达到音韵的享受。D.使得后人能够通过视觉器官,加以想象达到音韵的享受。3.文中第三段画线处所提评价,最恰当的是(3分)A.韩足以惊天,李足以移人,白足以泣鬼B.韩足以移人,李足以泣鬼,白足以惊天C.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D.韩足以泣鬼,李足以惊天,白足以移人二、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竞速时代更需要“慢生活”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木心《从前慢》①今天,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城市成为一座座“魔都”,在工业化的高速流水线上,“竞速”成为现代人生活的追求和方向。现代人像旋转的齿轮一样沉沦于各种“竞速”中,日益成为机器的附庸。《从前慢》可视作一个现代性的寓言,一种对现代社会“加速”特征隐现的预见。从一定意义上说,他折射出竞速时代现代人的生存镜像、情感呼吁和审美救赎诉求。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进入竞速时代,空前凸显的速度体验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社会中真诚而持久的情感关系。现代人通过虚拟网络空间,足不出户就能实现跨时空交流,但这种虚拟空间建立起来的“亲密感”却并不能使现代人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心理距离的增大逐渐成为其新的生存困境。现代人征服了越来越大的时空距离,但仍然感觉时间不够用,并发出“时间去哪儿了”的感叹。竞速时代,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由于速度而被不断拆解和重构,现代人感受着一种不断加速的时间体验,同时也衍生出许多社会文化问题。《从前慢》实则强化了人们对于“慢速审美”主题的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竞速时代现代人生存镜像进行反思和批判的视角。③加速已成为生活的核心逻辑,不仅从物质层面,也从情感体验层面改变了现代人的生存模式,不断重塑现代人的时空体验和感知经验。虽然个体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得更加自由,但似乎越来越感觉到日常经验的匮乏,越来越感觉难以跟上社会的快节奏发展。竞速不仅使传统意义上的物理时空观念遭遇消解和颠覆,更以失去真实性体验为代价。④由此,现代生活充满各种不确定和不可预测,现代人的焦虑感也越来越强烈。“网购”现象提供了很好的例证。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模式,“网购”极大地提高了消费速度,直播带货、拼单团购,以“秒杀”呈现惊人的购买速度。但需要反思的是,在购买速度背后,个体实际上获得的只是“虚假”的愉悦感,而展现出普遍的焦虑。鲍曼认为,购物者的欲望是出于一种自由“获得身份”的幻觉和表现“内在自我”的期望,一旦购买激情消退,失落、空洞和“断舍离”的焦虑情绪必然蔓延,“网购”反映的是速度对现代人购买欲望的宰制。⑤同时,直面的亲密关系逐渐被虚拟网络关系所取代,个体之间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反而滋生彼此间更远的心理距离。“屏社交”“气球式社交”等又成为“低头族”的普遍交往模式:开始很兴奋,一旦彼此离开,热情就会戛然而止。现代人需要通过交际来充实孤独的内心,但过于频繁的交往又会让现代人感到疲惫和神经紧张,进而逐渐陷入一种越社交越孤独的怪圈。正如鲍德里亚所说,在加速时代,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耗尽的倒计时之中,现代性从时间感知维度上建构了情感现代性。但当理性走向极端而带来的是非理性,也即普遍的情感焦虑。⑥对速度的追求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人们被速度控制,出现速度崇拜、速度异化,这也让我们更为怀念从前的慢生活,怀念传统社会的悠悠时光。因此,在看到速度成为现代性本质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其背后的审美文化问题,反思竞速下的现代性生存。我们需要通过“慢审美”及对“慢生活”的追忆与建构来实现“远托邦”的审美救赎,这也是“慢记忆”“慢生活”审美理念的救赎意义所在。⑦“慢生活”理念是对现代性时间观的一种反思,“慢生活”并非逃避生活,而是通过远离加速生活和撤回内心来实现自我保护。齐美尔认为,现代人要获得审美救赎,应当远离物质世界,依据个体的内心来体验和解释世界,这与“慢生活”的审美理念不谋而合。“慢生活”理念通过减速而与加速的外在生活保持距离,强调关注内心体验,正是对主体精神和情感的当下性关注。现代人对慢食、慢走和慢旅行等生活模式的倡导,也是希望实现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的平衡。在“慢生活”审美体验中,个体从外部物理时间中抽离,更亲近和关注当下,实现对竞速生存的审美救赎。⑧中国对慢速审美的提倡古已有之,传统文化提倡“欲速则不达”,太极、书法、棋艺、茶道、园林等传统文化审美形式,都提倡在快与慢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保持适当的生活节奏和张力。“慢城运动”提倡一种新的城市规划,呼吁放缓城市节奏,关注城市美化、城市绿化和城市传统工艺的传承。“慢旅游”看似是换一种生活方式,实际是对加速社会关系的远离,是一种去社会化、去利益化和去异化的表现。又如《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慢综艺”也体现了现代人对慢生活的诗意渴望。这些都是在“加速”中进一步反思,期望建构慢审美的诗意空间。⑨总之,“慢记忆”和“慢生活”的审美隐喻意义应当被重读和重视。昆德拉对于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令人出神的速度”,发出“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的追问;朱光潜在论及人生艺术化时感叹:“慢慢走,欣赏啊!”的确,慢速生活是对个体生命审美意义的重新审视和发现。竞速时代的个体生存情境,需要寻求和建构走向慢速美学或慢速审美现代性的诗意生存路径。(选自《探索与争鸣》有删改,2022.7)材料二:乡土社会速率很慢的在变动,“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道理使社会变迁在吸收社会继替之中,让社会安定祥和。在长老权力下的乡土社会,反对被时间冲淡,成了“注释”,注释是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费孝通《乡土中国·名实的分离》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速度不断拆解和重构经济文化、社会结构,导致出现许多社会文化问题。B.加速时代的速度体验,必然消解传统社会中人际间持久的情感关系。C.速度建构一种“加速现代性”体验,重塑人们的时空体验和感知经验。D.竞速使我们距离真实体验越发遥远,以致逐渐失去了真实性体验。5.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前慢》从一定意义上说,折射出了竞速时代现代人的生存镜像、情感呼吁和审美救赎诉求。B.材料一第④段的论证方法是道理论证,论证结构严密,论证有力。C.材料一观点是在竞速时代人们对慢生活的向往,材料二观点是传统乡土社会是慢生活形成的长老权力下的社会秩序。D.乡土社会的社会变迁在吸收社会继替之中,避免了社会混乱。6.根据文意,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3分)A.“网购”背后的情感焦虑可能源于商业逻辑与竞速逻辑的结合。B.“低头族”的虚拟屏际关系更强化当下个体内心的孤独和无聊。C.《极速挑战》的综艺收视率肯定不如《朗读者》等“慢综艺”。D.片面打造“千城一面”的竞速规划将无法保留城市“慢记忆”。三、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材料一:李及字幼幾,郑州人也。举进士,寇准荐其才,擢知兴化军。迁枢密直学士,出知杭州。于时内侍江德元居中用事,其弟德明奉使过杭,及待之薄。僚佐惊曰:“江使者兄弟,荣枯大臣如反掌耳。今公不加礼待之,公虽不求福,独不畏其为祸乎?”及曰:“待之如是足矣。”既而德明谓僚佐曰:“李公春秋高,何不求闲郡以自处,而居杭繁剧之地邪?”僚佐走语及曰:“果然,江使者之言可惧也。”及笑曰:“及老矣,诚得闲郡以自逸,庸何伤?”既而德明亦不能伤也,时人重其操守。及资性清介治尚简严喜慰荐下吏而乐道人之善忌杭风俗轻靡未尝事宴游在杭未尝市物惟置白乐天一集而已。(节选自《东都事略·李及传》)材料二:曹玮久在秦州,累章求代。上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枢密直学士李及,上即以及知秦州。众议皆谓及虽谨厚有行,非守边之臣,不足以继玮。杨亿以众言告旦,不答,及至秦州,将吏心亦轻之。会有屯驻禁军白昼夺妇人银钗于市中,吏执以闻。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观书如故。将吏皆惊。不日,声誉达于京师。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谓旦曰:“向者相公初用及,外廷之议谓及不胜其任,及今材器乃如此,信乎相公知人之明也!”旦笑曰:“外廷之议,何其易得也。夫以禁军戍边,白昼为盗于市,主将斩之,事之常也,乌足以为异政乎?旦之用及者,其意非为此也。夫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慑服,边境之事,玮处之已尽其宜矣。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坏玮之成绩。旦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矣。”改左司郎中、枢密直学士,以右谏议大夫召还,勾当三班院,再迁尚书工部侍郎,历知杭州、郓州、应天、河南府,召拜御史中丞。卒,年七十。特赠礼部尚书,谥恭惠。(节选自《说苑·敬慎》,有删减)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出知杭州
出:贬官B.荣枯大臣如反掌耳
荣枯:使人穷达C.向者相公初用及
向:从前D.何其易得也
得:满足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及待之薄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B.何不求闲郡以自处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C.既而德明亦不能伤也
人而不仁,如礼何D.及今材器乃如此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A.及资性清介治/尚简严喜/慰荐下吏/而乐道人之善/忌杭风俗轻靡/未尝事宴游在杭/未尝市物/惟置白乐天一集而已B.及资性清介/治尚简严/喜慰荐/下吏而乐道人之善/忌杭风俗轻靡/未尝事宴游/在杭未尝市物/惟置白乐天一集而已C.及资性清介治/尚简严/喜慰荐/下吏而乐道人之善/忌杭风俗轻靡/未尝事宴游在杭/未尝市物/惟置白乐天一集而已D.及资性清介/治尚简严/喜慰荐下吏/而乐道人之善/忌杭风俗轻靡/未尝事宴游/在杭未尝市物/惟置白乐天一集而已10.下列六句分编四组,间接体现李及才能与品德的一组是(3分)①寇准荐其才
②及待之薄
③待之如是足矣④时人重其操守
⑤旦荐枢密直学士李及
⑥羌人慑服A.②③④ B.①④⑤ C.③④⑥ D.②③⑥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及是郑州人,曾参加进士科考试,寇准因他有才能推荐过他;他在多地任要职,去世后获得殊荣。B.李及任杭州知州时,对过杭使臣江德明未厚礼相待,僚佐提醒他不要因此引来祸端,但李及不以为意。C.李及担任秦州知州时,禁军轻视他是文人,因此在集市公然抢劫,李及果断处置了他,由此立下威信。D.王旦认为李及不会像其他人一样自恃聪明,大加变革,败坏曹玮的功绩,故推荐李及做曹玮的接班人。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12小题,共117分。四、(25分)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及老矣,诚得闲郡以自逸,庸何伤?(2)旦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矣。13.材料二中众人认为李及“谨厚有行”,请依据材料一分析李及这一特点。(3分)14.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游洞庭湖五首·其二①李白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送韩侍御之广德李白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②与君倾。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③。【注】①两首诗均作于诗人晚年被贬夜郎遇赦之后。②贳shì酒:赊酒。③泉明:避唐高祖李渊的名讳,故称陶渊明为泉明。(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第一首诗首句不见“月”字,但因“无烟”却已得月色澄澈明净之境。B.第二首诗前两句“绣衣”和“贳酒”形成对比,突出窘迫,抒发愤懑。C.“酣歌一夜送泉明”,既开导朋友淡然处世,也是赞美他不畏权贵如陶潜。D.两首诗的后两句都写赏月饮酒之乐,都能表现李白的洒脱不羁,豪放浪漫。(2)两首诗都提到“赊月色”,请结合诗句内容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2分)(3)有论者说第一首诗的“南湖秋水”两句与苏轼《赤壁赋》的首段“明月大江”、“羽化登仙”在意境颇有相近之处,请试做评点。(3分)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1)鼓瑟希,,舍瑟而作,对曰:“。”《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3),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4)面对同一赤壁,苏轼在不同的作品中抒发的感慨不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他感叹“人生如梦,”;在《赤壁赋》中,他由衷感慨“,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五、(2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20题。烟雨狼渡滩①淡墨(1)生长在南高原的我,对于北方的草原,那该是多么的神往,听说要去狼渡草原,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可天公不作美,我们还在出发前往狼渡草原的汽车上,那雨就淅淅沥沥的,不断在下,好心情一下子就潮湿了。这狼渡草原的天气,那真是“山荒潦积千年雨,地僻风欺二月天”啊!(2)走进狼渡滩,就走进了迷迷蒙蒙的烟雨,就走进了无边的惆怅……(3)狼渡滩的烟雨如梦如纱,大地朦朦胧胧的,此时放眼狼渡滩,倒有雾里看花的朦胧美。天公好像是憋足了一口气,不吭声,不咳嗽。只一味地阴沉,一味地缄默,一味地阴霾。烟雨蒙蒙的狼渡滩让人心生许多想象,这冷冷清清的狼渡草原,倒让我觉得这是一个李清照写《声声慢》的那种凄凄惨惨戚戚的背景,是文人落魄的地方,是少女失恋的地方,烟雨中我总觉得有忧伤无声地漫过狼渡草原。(4)烟雨中的狼渡滩,像一幅印象派的画,一首朦胧的诗。烟雨中,狼渡滩的风很柔,雨丝很细,细得听不见声音,细得如烟似雾。这时的雨,沾衣不湿,这时的雨,润物细无声。这样的雨要是在江南,那是一定要冠以“杏花春雨”的称谓的。这种时候在江南,或许你还会无意中走进戴望舒的《雨巷》,邂逅一个染上丁香芬芳的姑娘。然而,在狼渡草原,一个特写的“狼”字把草原表现得十分野性,把狼渡滩呈现得十分荒凉!(5)狼渡滩的草很浅,看不见“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象。此时的狼渡滩,没有自在飞花轻似梦,只有无边丝雨细如愁。凄凄迷迷的冷雨,淋得草原的心都凉了,所有的词语都浓缩成一个字:冷!(6)一个潮湿了情感的日子,一个相思发芽的日子,每一片草叶上都悬挂着透明的忧伤。小草啊,你穿着那件薄薄的绿背心,该怎样去抵御这高原上的寒冷?(7)这些浅浅的小草,这些荒凉的小生命,早就没有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豪兴,只浅浅的,薄薄的,紧贴泥土,紧贴大地。这狼渡滩的草,一抹似有若无的淡绿,被漠视,被践踏,被蹂躏,那细细的腰杆要何时才能挺起尊严?狼渡滩,暗藏着伤,却把痛苦紧紧地搂在怀里,好像一切都十分正常,刻骨铭心的淡定。以淤泥的心态去承受黑暗,沉默,沉默得让人心疼。(8)但还好,这狼渡草原没有浮躁的尘埃,没有粗俗的污浊,连牛粪都散发着草原的芬芳。狼渡草原,一年又一年,依旧提起精神,顶着寒冷,照样在草原上开放羊奶奶花,开放蒲公英花、打碗花。开放金黄的蕨蔗花和白晶晶的野草莓花(在这里,柔弱的开放是多么的美丽)。这些小小的花是述说生命的符号,是生命站在高原上的独白,是美站在恶的胸脯上庄严的发言!那么浓重的雾都笼罩不住它,那么寒冷的凄风苦雨都抹不掉它,海水一样漫上来的野草都淹没不了它,一种“嘟嘟嘟”地不断冒出来的精神。(9)这儿的小草小花活得十分艰辛,活得十分仔细,是被大自然折磨后的缠绵和坚持。在狼渡滩,连这草滩沟堑里的流水,都像是在踮起脚尖走路,屏声静息的。它流淌,却不张扬自己在流淌。它歌唱,却把情感憋在自己的心里默默地歌唱,从不为了炫耀自己去设置激流险滩。狼渡草原,积淀着一种平凡的小草精神,忍耐、卑微、倔强!活在被忘却里,奉献在被忽略里。所有的生命都抢滩最低处。(10)狼渡滩,柔软。(11)狼渡草原是一本打开的书,它有一帧永不褪色的绿色封面。书里的字迹虽然潦草,虽然漫瀗,但它有泥沼晒不干的墨色,是荒原狂浪的大手笔。书里就用荒草般的草体书写着一个狼的神话。据说这里到处都是深深的泥沼,到处都是诡秘的草滩,多少英雄的意志和勇敢都在这里陷落了……羊过不去,牛过不去,马过不去,而据说一匹狼将身子腾的一跃,过去了。所以这一滩广袤的泥淖才被当地老百姓起了一个阴冷诡秘的名字:“狼渡滩”!但此后,那个神话的身后依旧是无边的泥沼,依旧是深深的苦难。因此,狼终究没有成为英雄,狼的故事终究没有成为史诗和图腾。后来,时间的车轮旋转到了1935年9月,有一支穿灰布军装的军队勇敢地从这里穿过,狼渡滩曾经用它全部的阴险和歹毒去阻止这支军队,但罪恶的埋伏仅仅抓住了几只穿破了的草鞋,仅仅缴获了几截吃剩的皮带。可就是这几只穿破了的草鞋和几截吃剩下的皮带让狼渡滩的灵魂陡然亮了,狼渡滩精神䯓然博大了起来。生命在死亡上书写了一页光荣的历史!狼渡滩从此不再萎靡!(12)狼渡滩,一本写着柔弱也写着刚毅的书。小草精神和人性光辉在这里同时升起一轮温暖的太阳!(13)一阵风,吹散了狼渡草原上的阴霾。(选自《山河呼啸》有删改)【注】①狼渡滩:位于甘肃省岷县闾井镇东部,距镇区12公里,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200米,是定西市唯一的一片高原生态湿地。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迷迷蒙蒙的烟雨,淋湿作者的心,他对北方草原的神往欣喜之情跌到谷底,惘怅忧伤。B.狼渡草原,景如其名,细如烟雾的雨在江南是温婉,在狼渡滩则倍显荒凉。C.“天公好像是憋足了一口气,不吭声,不咳嗽,只一味地阴沉,一味地沉默,一味地阴霾。”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狼渡滩阴暗迷蒙、寂静冷清的环境。D.文章多处采用对偶、排比句式,整散结合,错落有致;“淅淅沥沥”“迷迷蒙蒙”“浅浅,”“薄薄”等叠词使文章富有韵律节奏。E.1935年9月红军曾走过位于甘肃省岷县的狼渡滩,为之书写了一页光荣的历史。1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属于她南渡后晚年的作品,与《醉花阴》不是同一时期创作的。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橡胶缓冲托辊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模料设备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椭圆盖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棉布枕壳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桂酸乙酯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标记试剂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板环式拉压力传感器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杀稗快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机包弹力纱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木工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浙江台州温岭市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安徽省皖北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数学试题(A卷)(原卷版+解析版)
- 物流运输过程中的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内蒙古地质矿产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管理分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幼儿园保教实习 课件 第十章 第二节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互动实训
- 消防中级监控练习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湖北武汉中考满分作文《不虚此行》
- 暨南大道西延惠山段(江阴界-S261)新建工程报告书
- 消费行为影响机制-深度研究
- 健康咨询与服务推广协议
- 护士N1晋级N2述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