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医师必读
以下是我搜集的脊神经根病分布歌,非常重要,脊神经根神经定位,针灸医师应当掌握!!
脊神经根病分布歌
颈一头项通大脑,内耳中耳供血交头痛头晕高血压,失眠健忘常疲劳。
颈二两耳视听舌,乳突额窦和前额耳鸣眩晕视力差,面瘫胸闷尿难排。
颈三脸面外耳牙,三叉神经及咽喉瘁疮粉刺和湿疹,咽喉不适痛连牙。
颈四绕项连双肩,又系鼻唇嘴耳咽肩痛牙肿伴呃逆,胸闷咽痛流鼻涕。
颈五肩背三角肌,声带腺体咽喉炎臂痛眩晕心缓速,神经衰弱和鼻炎。
颈六颈肩二头肌,拇食两指扁桃体;颈斜上肢酸麻痛,慢性咳嗽咽喉炎。
颈七肩肘三头肌,前臂中指甲状腺;心律失常低血压,臂痛指麻滑膜炎。
颈八无名与小指,前臂掌面指屈肌酸麻胀痛屈指难,上臂尺侧肌无力。
胸一上臂手腕指,食管气管小鱼际;心悸胸痛伴咳喘,肩臂疼痛难呼吸。
胸二循腋至肘上;三至十二胸肋肌;咳嗽气喘上臂痛,心悸心慌心胸疾。
胸三肺与支气管,胸膜胸廓乳房连:心胸疾病肩胛痛,流感鼻塞气管炎。
胸四胆囊胆总管,食道气管亦关联;胆道诸疾胸壁痛,气喘呃逆乳房疾。
胸五肝腹神经丛,肝病发热血压异;胸闷乳痛打呃逆,循环衰竭关节炎。
胸六主管肝胆胃,胃痛灼热消化低;上腹饱胀胁肋痛,胆囊结石和胃炎。
胸七十二指肠间,肝胆胃脱和胰腺;胃炎溃疡肝区痛,胁痛胆石胆囊炎。
胸八神经肝胃脾,脾胃诸疾抗力低:肝胃不和胁肋痛,胃痛胆石胆囊炎。
胸九肝胃肾上腺,麻疹过敏皮肤疾;肝胃疼痛上腹胀,糖尿病和宫颈炎。
胸十肾脏先天本,睾丸卵巢和子宫;肾炎腹胀疲劳症,生殖炎症糖尿病。
十一膀胱输尿管,肾区疼痛排尿异;湿疹疝子皮肤病,尿路结石胰腺炎。
十二肝胃亦连肾,淋巴循环小肠中;尿路结石和腹泻肝胃疼痛胰腺炎。
腰一联络骼腰肌,大肠还络股沟环;肛裂疝气尿路疾,腹泻便秘结肠炎。
腰二斜下大腿前,内连腹部和兰尾;尿路结石和痛经,腹胀便秘兰尾炎。
腰三股前四头肌,子宫膀胱生殖器;痛经紊乱排尿难,腰腹疼痛膝关炎。
腰四小腿内侧面,坐骨神经前列腺;腰背疼痛大腿麻,前连腹痛尿频急。
腰五腿外胫前肌,足踝拇次两趾连;腹痛遗精月经乱,小腿麻痛筋抽牵。
舐一跟腱连小趾,小腿后外腓肠肌;股骨臀部关节痛,肛门直肠和生殖。
舐二大小腿后面,下至足底掌小肌;舐骼关节诸多病,有柱侧弯不能直。
舐三四五连尾椎,直肠孔门会阴肌;痔疮性功能障碍,子宫炎症前列腺。.
运用腌穴于临床的有益尝试
至从我们的医学圣人,发现人体存在经络以来,人们一直在探讨运用经穴治病的有效方
法。医疗界也有很多的有识之士,在对经络的开发及研究过程中,发现经穴在临床治疗上,
与药物相比有更加广阔的空间,他不仅对疾病的治疗快捷、简便、灵活,无毒副作用、而且
疗效显著,适应面广泛,多病同治。
近几年,我将背部腌穴运用于临床证实,运用腌穴治病,与其他疗法相比,具有其独特
的功用,而且取得较好的疗效,独取腌穴于临床前景无限,腌穴疗法的神奇作用,使我深受
启发。
我从事临床多年来,也曾运用此方法治疗,但对它在治疗上的真实性,以及它的特殊功
用,缺乏深刻的认识。近年来有几例疑难病症,经选用背部腌穴治疗,竟起到意想不到的疗
效,这种神奇的疗效,使我加深了对腌穴本质的真正认识。
背部腌穴,隶属于膀胱经,均分布在脊椎的两侧,距脊椎中点左右两侧各1.5寸,本经
的经脉长八尺,是十二条经脉中最长的经脉,左右共六十七个穴位,是十二经脉中最多的穴
位。祖国医学称膀胱经为“阳中之阳”或称“巨阳”。因膀胱经经络的走向和聚集的位置不
同,有其独特的治疗作用。
经络学认为:“足太阳膀胱经,与其他十一经脉不同,不贯穿于胸腹腔中,而别络却贯
穿于胸腹和腹腔,并与心脏发生联系。”可见膀胱经与其他经脉的区别。腌穴是膀胱经中特
有的穴位,这些腌穴均分布在背部,是气血循环的“要道”,脏腑气血循环都要流经其相联系
的腌穴,是五脏六腑在背部的神经反射点。上述这一观点,无论是祖国医学,还是现代医学,
在认识上是一致的。脏腑之间发生的任何病变,身体任何部位出现的病痛点,在背部的喻穴,
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神经反射点。
脊椎是五脏六腑气血运行的通道。从生理的角度上看,脊椎内藏丰富的神经、血管、淋
巴管等组织器官;脊椎上通到脑,直接为脑提供营养物质;通过脊椎的椎体,把肋骨有机的
联系起来形成胸廓,对内脏器官起到保护作用。因此,背部是人体非常重要的部位,分布在
背部的经络称之为阳经,膀胱经又称之为阳中之阳,背部的月俞穴就显得尤为重要。
背部的腌穴,分布在脊椎的两侧,它如同城廓中的“城门”,是气血进出的重要关卡。
古人对背部腌穴的定位,以及拟定的名称等,都与其治疗的作用有关,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孙思邈《千金翼方》说:“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背部膀胱经的腌穴,两侧多达
三十六个,五脏六腑在背部脊椎两侧,都有相对应的腌穴,如心腌、肝腌、胆腌等等。心脏
是人体的总“泵站”,每个穴位是小“泵站”,背部的月俞穴是脏腑的直属“泵站”,为此,腌
穴周围布满很多组织器为其服务。脏腑运行的气血.,首先要灌注到腌穴,然后,再流经到其
他的经脉,对脏腑有调节作用。所以,背部月俞穴与其他的穴位,气血充足,聚集能量较大。
当脏腑患病,立即导致脸穴气滞血瘀,经脉受阻而导致转运失职。
由此可见,月俞穴通路保持畅通,乃是身体健康的关键。当脏腑发生病变,通过各种“力”
的作用,刺激脏腑所属的腌穴,起到调节气血的作用,同时又反作用于脏腑,起到一定的治
疗作用。因此,选用有关腌穴,是治疗脏腑发生的病变,以及疼痛的最佳选择。运用腌穴治
疗,只要确定患病的脏腑,选准背部的有关腌穴,根据阴阳、五行、以及相生、相克的辨证
关系,点按有关的腌穴,就能立即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诊断病情的时候,人们常常提到了“缺血”的问题。比如,什么心肌缺血呀!什么大
脑缺血等等,但岂不知人体任何部位发生的疾病,都是因为脏腑阴阳失调,经络运行不畅,
气滞血瘀等因素引起的。也就是说脏腑发生的任何病变,毫不例外都是因为缺血引发的,不
单单是心脏和大脑缺血的问题。这如同一部汽车样,要是缺油,汽车就跑不起来,如果爬
坡时油量不足,汽车就非常吃力,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人体维持生命运转的物质是什么?是
气和血,因此,缺血是导致任何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但最关键、最重要的,是要判断那一
脏那一腑缺血,然后,才能有的放矢的对症治疗。
选用腌穴治疗,是解决缺血最简捷的治疗方法,各种疾病在背部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反
射点,当用手或代用工具,点按刺激到腌穴时,就会使腌穴周围的组织兴奋,然后,通过神
经快速传导,反作用于患病的脏腑,使其气血在瞬时间内得到有益补充,而缓解病情。
近几年来,我运用背部腌穴治疗很多痛症、难症,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下面是运用腌穴治疗的实例
我一友的胞妹王女士,五十三岁,患右肩周痛,因肩周痛致使肩部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小,
一旦超过活动范围就疼痛难忍,为此,曾去过多家医院求治毫无疗效。
王女士来我处诊治后。因为是常见病,当然按常规方法治疗,首先通过脉象断定患病的
病因。经诊脉,为心、肝脉虚,余脉平,病因在于心和肝。按患病脏腑的经络,运用点穴的
方法治疗几天,其疗效并不明显,因疗效不明显,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发病的病因,及其调整
治疗方法。王女士治疗前曾对我说过,发病前做过一段保姆,是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得休息,
造成肩部肌组织的长期疲劳,而导致肌组织气滞血瘀,毛细血管的数量逐渐减少,使肩背的
肌组织缺血,肌纤维板结,为此,达不到右肩所需气血的供应量,造成肩组织的疲劳,这有
可能是导致肩周痛的主要病因。
根据对病因的初步分析,得知肩部是人体中活动范围较大的关节,肩部的楼骨头被三角
肌包裹,三角肌的肌束决定着肩背的运动方向。由于肩背部的肌束长期缺血,限制了肩部的
活动方位。祖国医学认为:“脾主肌肉”,脾统管全身的肌组织,脾脏决定肌组织的功能,脾
主同一块肌肉,所以,治疗中应把治脾,来做为治疗的重点。为此,改变了原有的治疗原则,
采取两个治疗方案:
一、取背部的有关腌穴。选用脾腌、胃腑、肝腌、胆腌,通过对腌穴的治疗,反作用于
肌组织,可改善肌组织的供血状态。
二、取肩背的三角肌。采用临近取穴的原则,直接作用于肩周围的肌组织。
在治疗方法上考虑到,在腌穴和三角肌部位的取穴较少,所以,用手点按的时间相对要
增加,用力相对要加重。
采取新的治疗方法后,立见功效,痛感减轻,治疗当时肩部活动的范围逐渐扩大。随着
治疗的不断进行,活动的范围逐渐增大而且稳定,仅经过几天的治疗,病症就痊愈了。看来
磨刀不误砍柴工。
我自己也经历了一次严重砸伤的考验。一次,我在擦玻璃时,不慎脚踩厕房煤气台板时,
因身体过重将台板折断,将我狠狠的摔了下来,台板上的铁板把我的左大脚趾甲掀掉(后来
发现的),当时流血不止,我急忙用创口贴包裹大脚趾止血,十指连心哪!哪有不痛的道理!
背部月俞穴是止痛的最好方法,包扎后立即诊脉,看看病在那一脏腑,脉象为,肝脾脉虚,余
脉平,病在肝脾。脉象说明,脚趾砸伤后,通过经络的传导,立即导致肝脾阴阳失调。于是,
我就选用背部腌穴治疗,用习武用的木棍顶住脾腌,只觉得不一会,脚趾的痛感就减轻许多,
接着又顶住胃腌、肝脆、胆腌等穴位,仅仅十几分钟的治疗,脚趾一点都不痛了。
脚趾是气血循环的末端,而且还是将趾甲掀掉,出现疼痛是可想而知的。但当用木棍顶
在月俞穴上,集聚在腕穴中的气血,受到力的刺激,循环的速度马上加快,及时满足了脚趾缺
血的极需,所以,脚趾不会出现痛感,比止痛药要来的快,而且,没有副作用,有利于病情
的恢复。
疾病治疗当然是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次治疗定乾坤。每当脚趾刚见微微发痛的时
候,就用木棍顶住背部腌穴,顶一会就能立即止痛。这样,在没有用药的情况下,每天坚持
儿次采用木棍顶腌穴的方法治疗,仅仅经过十几天的治疗,大脚趾就一点也不痛了,恢复了
正常的行走功能。脚趾砸伤后,因为没有任何痛感,所以,每天照常坚持出诊和开诊,没有
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腌穴在运用到房颤的治疗上,也取得独特的疗效。•位郑先生、七十三岁,自认为身体
一直很好,七十二岁前还在打工,但近一段时间,因家里一些琐事的困扰心情不顺,自己总
感到左后背和腋下部痛,而且呈放射性疼痛。有时出现气短、胸闷、乏力等症。其女儿带其
父来我处诊治。询问病情后,基本可认定,郑先生很有可能是心脏出现问题,但还需进一步
诊断再下定论。经诊脉为,心脉出现涩而洪,这种脉象表明病在心脏。左后背和腋下呈放射
性疼痛,是心脏患病的反射点,脉象和脉形又反应心脏有病,基本可认定,病因在于心脏,
但为慎重起见,我建议去医院再次做详细的检查。第二天,郑先生经市中心医院检查,诊断
为:主动脉闭锁不全、两间瓣闭锁不全、左心室肥大、房颤。通过检查明确自己确患有心脏
病,病情确诊后,是如何治疗的问题,郑和家人商量最后决定,采取非药物疗法——经络调
整法治疗。
郑先生来我处接受治疗后,针对这种病症,根据每天的脉象调整正经的同时,又选用了
背部的肝腌、胆腌、心腌等腌穴,点按时加重腌穴点按的强度,增加点按的时间,第一次选
用腌穴治疗,病症就明显趋于好转,而且一天比一天减轻,治疗进行到第十七天,脉象上第
一次出现了平脉,按照他自己的话说,我的脉搏自己也能查出个数来了。平脉,是诸脏器阴
阳平衡的标志,郑先生治疗二十天以后,而且连续多次出现平脉,说明房颤得到了有效的控
制。
还有一位在医院工作的王女士,患胆管和胆囊结石多年,而且胆管结石大的在1.1公分
左右,基本上不能游动,每天两肋都感到胀满,象有气把肋骨都鼓出来似的,曾采取藏药治
疗,结果把胃都吃坏了也没见好,有时胀的严重时,几顿都不想吃饭,丧失了治疗的信心。
王女士多年来腹部的胀气,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治疗,其病症都没有得到改善。来我处治
疗后,在选用正经治疗的同时,增加背部的肝腌、胆胸,根据“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然
后,又选用心包腌、三焦腌、小肠腌相泻的方法治疗。采用脑穴治疗的第四天,腹胀就大有
好转,这是多年来非常舒服的一天;第五天来诊疗效更好,治疗后两肋就没有胀气的那种感
觉。王女士高兴的说:我这些年治疗胆结石,舒服的时候很少,难受的时候多,当两肋胀满
的时候,无论采用什么药都不好使,这次你为我采取背部腌穴治疗,能立即止痛,是这些年
从来没有感受到的,穴位疗法真是神奇!
腌穴在人体的背部,运用腌穴为他人治疗易,为自己治疗难,但也不是办不到的。只要
准备一根木棍,根据自己的病情,选用有关的腌穴,然后,用木棍顶在腌穴上,就可以轻松
的为自己治疗了。
热敷治疗舐需关节损伤效果好
我每天晚间都有出外活动的习惯,为了健身总免不了压压腿,踢踢脚什么的,疏通一下
筋骨。有一次,可能是因压腿的方法不正确,将左舐骼关节损伤,下蹲时才发现能器部连及
腰部稍微有些痛,而且时痛时不痛的,因病情不严重也就没有想到治疗。相隔一个月后的一
天,下楼时不注意腿又抻了一下,当时腰舐部并没有太大的感觉,当晚睡觉翻身时发现了腰
舐部痛,因舐骼和腰部锐痛而醒,起床时疼痛加剧,左腿•侧根本不敢着地,有欲站欲倒之
感,走起路来和解手下蹲时,舐骼象折断一样痛,真是疼痛难忍。
病情严重了不得不治疗了!我根据患病的经络,采用了经络调整法治疗,治疗后舐器疼
痛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我想可能是病情严重的原故,所以不能马上见效,治疗要需要一个
过程,又连续治疗十几天,病情也没有变化;奇穴治疗难症有特效,接着又组成一组奇穴配
方,运用奇穴配方多次治疗,仍然无疗效;有可能这种病症是与受风有关?又贴了几贴风湿
膏,也没有发挥药效;又拔了几次火罐病情依旧。这些常用的方法都用到了,按常理说应该
缓解疼痛,怎么会一点效果都没有呢?心里真有些着急,在我举足无措的时候,老伴看到我
着急地样子说,你用热敷的方法试一试,看看这个方法行不行?我马上就取来毛巾和热水袋,
放在舐骼部热敷,大约有30分钟翻起身来试一试,那种疼痛的感觉真的有所缓解了。舐骼
痛开始见到疗效以后,我就每天分上下午两次热敷,自从热敷以后,疗效一次比一次好,到
第五天时,慨骼部就基本不痛了。
为什么热敷能治疗舐骼关节痛?从生理结构上看,舐骼关节属于滑膜关节,是骨盆弓的
组成部分,由舐骨和骼骨的耳状血构成,关节与关节面之间具有很窄的间隙,但有甚多隆起
与凹陷部分,这样构造使得2个相邻的关节互相密切相嵌,大大的增强了关节地稳定性。
从力学观察,能骼关节是躯干连接下肢的桥梁,支持身体的重量。能器关节上靠第五腰
椎,下连尾椎,是一个微动的关节,一般比较稳定,损伤的概率非常低,但由于某种特定的
因素,如,牵拉、碰撞、挤压等直接动作,也容易发生舐器关节损伤和错位。
舐能关节损伤后,患者立即感觉下腰部侧局限性疼痛,特别是站立或行走时疼痛加剧,
腰部运动明显受限。躯干微向前倾,患侧下肢不敢着地,必须在他人的搀扶下方可行走。检
查时,能骼关节局部有明显压痛、叩击痛;直腿抬高时轻度受限;下肢伸直足跟叩击时,病
损的舐器关节处可产生明显的传导痛,坐位、上床时的姿态都和正常人不一样。
舐骼关节损伤,是关节之间由于外力的牵拉受损,经筋,神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导致毛细血管微量出血,气滞血瘀,使舐骼部产生剧痛,这种病症采用热敷方法治疗,有利
于舐骼关节的恢复。
舐能关节部有很多的奇穴和正经的穴位通过。热敷是借助于温热之力,通过热、气的渗
透,直接作用于肌表和周围的穴位,使热气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内达脏腑、通经活络、温
中散寒、畅通气机、活血化瘀、镇痛消肿,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通过自身的体验,热
敷对舐骼关节损伤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治疗方法。
时隔几个月,因压腿又将能骼关节损伤,走路、起卧时的病症与上次完全相同,同属于
左舐骼关节损伤,因为有了上•次治疗的经验,回家后,马上在舐器部热敷,仅几次热敷,
舐骼部就不痛了,可见热敷是个好方法。
常见病简易针灸疗法
三棱针点刺的常用部位:
头面部:攒竹、太阳、人中、承浆、兑端、颊车、百会、风府等。
胸部:第一二肋间,胸骨正中线旁开2寸、4寸、6寸,左右两侧各有3个点刺部位。
腹部:正中线的巨阙、中脱、下脱及其旁5分和1寸处。
颈椎部:大椎穴(第七颈椎下)及上下左右各1寸处。
腰椎部:从第一腰椎到第三腰椎正中线旁开1.5寸、3寸,每处2个点刺部位。
叩刺疗法
用30号1寸毫针,在严格消毒之后,先用左手掌轻轻叩打头部痛区,用右手拇、食、
中指三指紧持毫针,微露小小针尖,以每秒6下的快速动作轻刺200—600F,多针浅刺,
用于山淤血或神经性引起的头痛或偏头痛,多能较快的止痛或缓解。
感冒
液门、大椎(放血拔罐)、背部推罐、列缺、身柱、合谷。
头痛
攒竹(治鼻渊引起的头痛)、太冲(治眶上神经痛)、丝竹空透率谷、肝俞拔罐(治偏头
痛)、涌泉(治偏头痛)、按压天牖穴(治颈源性头痛,在天容穴和阿是穴按压也可)、足临
泣(小趾伸肌腱的外侧缘取穴)、中皖、至阴(治全头痛,与膀胱经的循行有关)。
三叉神经痛
听宫、天枢(刺入2-2.5寸)、额髅(3寸毫针与戳骨尖的侧面成80度角,针尖朝风府
方向深刺2S2.8寸,针尖可触及至三叉神经第2分支主干一上颌神经,以患者出现可耐受
的向半边面部放散的电击样麻胀感为度,留针30分钟)。
哮喘
鱼际(向掌心斜刺)、天突(多用于实证,刺1.5寸左右)、四缝(挑刺)、孔最、膻中
(灸)、神阙(隔姜灸)、丰隆(刺1.5-2寸)。
呕吐
肩井(通治呕吐,兼胃病者加中脱、消化不良加足三里、麻疹加肝俞、乙型脑炎加大椎)、
内关。
胃脱痛
跟腱(患者俯卧,脚趾用力向下垂伸,跟腱正中凹陷处取穴,向上斜刺0.5-1寸,捻转
泻法)、指针胆俞、指针膻中、按揉小野寺点(位于骼前上棘与舐骼关节上端连直线与骼骨
最顶端中心向该线垂直的交点上,一般右侧点比较敏感,对胆绞痛也有一定的疗效)、梁丘、
公孙、曲泽,按揉至阳、灵台。
呃逆
指压攒竹、中魁、天鼎、素修(沿任脉向下按压至曲骨,胃火上冲加丰隆,寒气上逆加
揉腹,肝气横逆加分摩肋弓,厥气上逆加搓肾俞)、翳风、大敦、太渊。
腹泻
阴陵泉下5寸附近的压痛点、白环俞至脾俞刮打。
痢疾
脐周围1厘米周围对角刺血拔罐。
便秘
承山、支沟、指针天枢、照海、指针迎香。
梅核气
梅核气点(劳宫穴稍向下,掌面食指与中指缝后1寸处,取穴男左女右,动气针法)、
天突、照海、翳风。
肝炎
肝炎穴(小腿远端胫侧,内踝上缘1.5寸凹陷处,三阴交下1.5寸)、肝大新穴(足背第
三四指间的凹陷处,内庭、行间穴水平处)。
疟疾
疟门(手背第三、四掌指关节前缘,中指与无名指指蹊缘稍后,赤白肉际后)。
眩晕
列缺(颈源性眩晕)、涌泉。
心律失常
中渚。
高血压
头维、针罐大椎、素髅、人迎、曲池、攒竹。
高脂血症
丰隆、足三里、内关。
面肌痉挛
四白(从框下孔处的承泣穴稍下方附近以45度角向下进针0.8-1寸,泻法强刺激,针
后取伤湿止痛膏剪成的细条,从鼻旁到承泣、四白、巨髅3穴平行贴面肌,稍稍绷紧,隔日
上下移动一次)、后溪透劳宫(先用同侧,无效加用健侧,可用埋针法),颗髅(刺血拔罐),
浅刺皮部(用30-32号1寸毫针15-30枚,刺入面部痉挛侧皮内,使针尖处皮肤突起呈水丘
状,针体呈悬吊而不脱落;于痉挛频发部位在相关的穴位浅刺,并在痉挛起点处密集排针或
散刺患处皮肤,间隔0.5-1厘米宽,留针20-30分钟)。
面神经麻痹
巴豆熏治劳宫穴法
取去壳巴豆4-8粒,投入50度白酒250克置火上煮沸,趁热熏健侧劳宫穴20分钟;
用火针刺地仓穴外上方点直刺至患侧口腔内衬垫的硬币上(几乎刺穿口腔壁);耳背放
血;地仓透颊车;翳风。
中风后遗症
人迎;下肢穴(腓骨小头向上2.5寸,股二头肌肌腱上缘)、上肢穴(前臂尺侧内缘中
点上5分)取健侧,上病取下下病取上;尺泽;腕骨;三阴交;廉泉穴。
失眠
虎边(合谷穴与三间穴之间中点);三阴交埋针;大陵;申脉、照海;涌泉。
癫痫
大椎;长强埋线;照海;
阳痿
灸关元;三阴交埋针;阴谷。
遗精
会阴;列缺埋针;大赫
瘾闭
指压关元;针刺压石门;隔盐灸神阙;深刺大横(稍向脐中方向深刺3寸)。
遗尿
足小趾(足小趾底部,第一横纹中点处):太溪;三阴交;踝针。
痔疮
二白;承山:龈交;攒竹,。
疝气
疝气点:拇指末节横纹正中,点刺出血治健侧,阴历三、六、九施术,若肿块大、病程
长,隔20日点刺百会穴1次。艾灸三角穴。
水疝
森沟、灸水道、灸足拇指螺纹中点。
胆绞痛
蛔厥穴(胸八棘突下凹陷中)、精灵(手背第四五掌骨间隙后缘,腕背横纹与掌骨小头
连接中点凹陷处取右手)、郑门、太冲、指压天宗、迎香透四白、左阳陵泉。
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
秩边、会阴、至阴。
落枕
养老、针罐悬钟、针刺后溪、指压承山(健侧)、听宫(患侧)、阳池。
肩周炎
健侧二间。
坐骨神经痛
双阳穴,位于环跳与风市之中点向内,相当于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的正
中间为取穴点,再山取穴点向上下各1寸处分别取之,直刺2.5-3寸;上肢对应点;丝竹空,
仰卧位取穴用1.5寸亳针向鱼腰穴平刺进针,令患者吸气施以提插泻法(重按轻提),当局
部产生酸胀感后再施捻转泻法(拇指向后,食指向前)4次,直至患者局部出现凉感,如未
出现可重复2-4次,行针20分钟。
健侧通里,风池
膝关节痛
大陵
踝关节软组织损伤
健侧上廉、外关、太溪
足跟痛
患侧风池、患侧下照海(照海穴直下1.5寸赤白肉际)、健侧手足跟点(大陵穴下8分)、
患侧天柱
回乳
光明、足临泣双侧温针灸
尊麻疹
大椎放血、后溪、内关
结膜炎
指压泄邪、清明穴
泄邪:位于中指掌面末节横纹中点至中冲穴做一连线,等分为起、继、终3点;清明:
肩胛冈上缘中点;陷谷透涌泉。
复发性口腔溃疡
地仓透刺(向人中、承浆、颊车透刺);大陵、人中;劳宫。
颍颌关节紊乱
通里
尿频尿痛的辨证
本帖最后由lqsl944于2009-1-1910:53编辑
杜女士,二十八岁,几年前生产忖,宫口裂约一厘米,当时没有缝合,至从那时起,出
现尿频、尿痛,而且每晚夜尿都在五次以上,最多达八次之多,每次尿后都有痛感,大约十
几分钟才能过劲,根本不能安稳入睡,痛苦不堪。其父也是一位中医大夫,而且擅长对疑难
杂症的治疗,对这种病症配了多副中药,服用后也没见好转,自感束手无策。
杜女士患病初期,整天以泪洗面,也曾多处求医,多方治疗,但均无疗效。杜女士与我
女同住一楼,偶然的一个机会,听说我在家开门诊看病,又能治疗疑难杂症,所以来我处诊
治。询问病情后,经诊脉,脉象为肝、肾气虚,病在肝、肾。
中医学认为,肝肾同源,一般肝虚肾就虚,肾虚肝就虚,肝肾同虚。肝肾又同主两阴,
尿为人体的代谢产物,最终通过肾的气化作用下注于膀胱,由膀胱排出体外。水液循环是人
体中一个大的系统,它的代谢过程要经过胃、脾、肺、小肠、大肠、三焦、肾、膀胱等八个
脏腑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其中只要某一脏器的气化功能失常,都会影响水液的正常代谢,
这种器官的协调功能,是由经络的传导来完成的。
杜女士生产时,宫裂只是患病的一个诱因,由于经络的传导失职,导致肾和膀胱的功能
失调,夜尿增多和尿痛。所以,治疗尿频和尿痛的病症,主要要调整肾和膀胱的经络,恢复
肾脏和膀胱的气化功能,促使水液代谢系统的正常运行。奇穴对于治疗疑难杂症有特效,为
了加强疗效,在调整正经的同时,选用一组奇穴配方以增强其疗效,根据每天确定患病的脏
腑,在调整患病脏腑所属经络的同时,增加选用•组奇穴一并治疗,以观疗效。
组成的一组奇穴为:玉泉横骨中点一穴;命门腰椎的第二节左右0.5寸两穴;交仪内
踝上5寸;羊矢耻骨结节之高点左右0.5寸两穴;遗道脐下4寸左右5寸;遗精脐下四横指,
左右1寸;夜尿耻骨上缘凹陷处直上0.5寸,左右1寸;八廖舐骨部正对舐骨侧孔,正中线
外0.5寸八个穴位,外2寸八个穴位。
运用奇穴组方治疗后的第一天,夜尿三次,尿痛痛感减轻;治疗后的第二天,夜尿五次,
夜尿无痛感:治疗后的第五天.....夜尿无痛感,尿频逐渐好转,治疗一个月病症痊愈。
时隔几年后,又有一例相类式杜女士病症的患者姜女士。姜女士,二十八岁,生来体质
就比较虚弱,曾患过肾盂肾炎而且尿血:受母亲的遗传,肺部也不健康,早年患过结核;还
患有经常性的头痛、腹泻等症。近几个月来夜尿•直增多,即使零晨以后睡觉,饮水不多,
夜尿也在二次以上,膀胱缺乏控制能力,严重的影响睡眠,为此也曾服用过一些药物,其疗
效不佳。患者提出夜尿的病症可否治疗?我说完全可以,而且和你现在治疗的主病一起治疗。
夜尿在没有特殊地情况下,尤其为年轻人,两次以上应属病态。于是根据每天患病脏腑
的经络,以及选用治疗尿频的奇穴同时治疗,第一次治疗,夜尿次数就开始减少,仅三次治
疗,晚间睡眠期间基本无尿,有时排尿一次,恢复正常排泄的生理功能。
从两例相同的病例,两次临床治疗验证:对夜尿增多的治疗,病情判断仅仅是一个条件,
而重要的是在治疗中采用的方法,选用奇穴治疗,就是一个好的方法。奇穴有其特点,所谓
奇穴,是奇特、特效,与众不同的意思。奇穴的运用在于组织有效的配方,有的奇穴选用,
无需诊脉确定患病地脏腑,只要选准治疗尿频的有效奇穴,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治
疗的当天就可见到疗效,两例病症的治疗效果充分得到证实。
经络在体内纵横交错布满全身,奇穴分布在十二经络的周围,游离于经脉之外,对经脉
起到调节和补充的作用。当经脉运行气血不足时,奇穴可以给予补充和添加,增加经脉运行
的动力;当经脉运行气血过盛,奇穴可以给予储存和疏泄,减轻经脉运行的压力。选用治疗
夜尿增多的一组奇穴,均分布在肾、膀胱经络的周围,当肾和膀胱功能失调时,肾和膀胱的
经络血运必然受阻,调整和刺激肾和膀胱周围的奇穴,就会加大和补充通往肾、膀胱经络血
运的速度,加快新陈代谢,恢复肾脏和膀胱的功能。
我在近几年的临床治疗中,经常出现类似的难症,根据病脉的经络治疗效果,并不十分
明显,但一旦选用有关奇穴治疗,可立即见效,取得意想不到的特殊作用,这说明运用奇穴
治疗,确有奇效。
对于难症的治疗好像“难”,有些难症是缺乏对病因的深刻认识,是采用的治疗方法单
一,没有探讨有效的奇穴,或选用的奇穴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延误了治疗的时间。
医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的科学,有很多疑难病症的治疗方法,有待于开发。因年龄、病程、
性别、病情等不同,存在着个体差异,在治疗上必须要根据这种特殊的病情,不断地探讨和
开拓新的领域,推陈出新,如果密守成规,循规蹈矩,必然使治疗陷入困境。
穴位在于“妙”用
随着社会地进步,观念地更新,科学地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在治疗
上,已经注意到了选择对健康有利,而且无毒无害的疗法。当前,利用穴位治病,在医疗界
正在悄然兴起,比如,除针灸这种传统疗法,穴位按摩、经络用药、穴位埋线等等,运用穴
位治疗已崭露头角。这说明医患双方,都看到了穴位在临床中的使用价值。
■些商家也看好穴位的治疗作用,也开始研制和生产各式各样的治疗仪器投放市场。」
些有''头脑”的人群为了健康,为了省钱、省力,不去或少去医院,购买治疗仪,做为治病
和健身之用。
凡是买过治疗仪的人,大概都存在这么一个过程,买来仪器使用后,都认为仪器不错,
对有些病的治疗真有作用,可是,当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效果就不那么理想了,而大呼上当!
客观地说,这些治疗仪,对小病小灾,能起到缓解作用,对一些疾病也有它一定的治疗效果,
如果把治疗仪看成是治疗一切疾病的法宝,那就大错特错了。治疗仪大部分是运用电的磁力、
电热、震动等等原理,通过刺激穴位,达到调节经脉,通经活络的作用。厂家生产的治疗仪,
应用人体的穴位治病,无疑是正确地,做为使用治疗仪的个体,就大不相同了,使用仪器中
的大多数人,属于中老年的这个范畴,都因身体都不太好,图治疗上的方便,少给子女带来
麻烦,才买来治疗仪自我使用。这些人当中很少有人,具备一定的医学常识,更不懂得穴位
的作用,买了治疗仪只能是按说明书的介绍进行操作。治疗仪规定的治疗范围是有限的,但
疾病是无限,是在不断变化的,因为你不具备一定的医疗知识,不会运用穴位在治疗中的组
方,那么,你永远不会给自己治病,用了一段时间以后,治疗仪只能成为“国宝”放在一边
弃之无用。
哈磁五形针,曾风靡一时,在电视上大做广告,对其治疗作用夸大其词,罐体也从一般
的罐体到银罐、金罐,价格非常昂贵。其实,针罐本身只是治疗的一种工具,罐体再好,只
能说明它的外在质量,与对疾病的治疗,并没内在的联系,罐的作用在于使用罐的人,在于
对病情的掌握及运用的方法。因为人们没有达到真正掌握穴位治病的那种程度,后来在使用
中没有感到哈磁五行针那么神奇,到现在也以销声匿迹了。
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五脏六腑,为脏腑提供气血的通道是经络,经络是通过每一个
个的穴位主动运转,一站一站地传导,通往所属脏腑,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穴位自身
工作的状态如何,决定经络的通道流动的状态,因此,穴位对于身体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运用穴位治疗疾病,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办到的事,不懂得医疗知识,不懂得医术,
依赖治疗仪以及各种罐体治好病,那只能是天方夜谭。
有些头脑聪明的按摩人员,在按摩时,为了加强治疗中的效果,也选用一些有效的穴位,
这也说明看中穴位可以使病情得到缓解,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无论是针灸,按摩,
推拿,真正将穴位运用到临床治疗,而且有非常好的疗效,只是凤毛翎角,谈何容易!
人体中有365个穴位,到目前为止,从古到今一些医家中的有识之士,在临床中发现新
的穴位,大概能有五千左右,新的穴位称之为'‘奇穴",所谓奇穴,就是奇特的意思,这些
穴位在治疗中,都有它的特殊作用,尤其是对于疑难病症的治疗,所以,称其为奇穴。
如何将穴位应用于临床呢?是值得研究的难题。我们都知道手表零件制造出来以后,•
般制造手表的厂家都能组装,但组装后关健的一道工序是最后的调试,调试的水平,关系到
手表的使用寿命。
人体本身就是一部精密的仪器,五脏六腑是依靠经络输送气血物质,维持生理其活动的,
穴位是经脉运行当中的个“点”,通过调整穴位这个“点”,使经脉运行畅通无阻,为脏腑
提供经气。经穴之间的“调试”水平如何,决定脏腑的功能,身体的健康,以及寿命的长短。
大家都以看中穴位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都在研究穴位的运用,但人体离不开穴位的“主
动转运”,研究穴位的关键,在于一个“妙”字,这是研究穴位的本质和它的真谛所在。
有一次我在逛商店,看见一个人,想买一台治疗仪,商家在她的身上试用。仪器出口引
出两条线,每条线的一头带有•个小橡胶片,把这两个胶片,贴在皮肤的穴位上,静电通过
这两个小片对人体的传导,产生物理作用达到治病作用。
我看后好奇的问被试验的人,你有什么病?答道:头痛。小片规定三分钟,贴了三分钟
后,我又问:感觉怎样?答到:没什么感觉。我说:我帮你看看脉怎样?答到:可以。看完
脉象我说:你头痛的病症,是体内患病的表象,并不是真正的病因,你头痛的病因在胃,是
胃部有病,祖国医学认为:你的头痛是属于胃火上炎引起的,应称之为胃火头痛。她说:我
这几天胃部是不太舒服。我说:这两个小片贴的位置不对,你把两个小片可分别贴在左右缺
盆这两个穴位上试一试?三分钟过后,头痛就有所缓解了,这个人的脸上开始露出了“灿烂”
的微笑。接着我又说:再把小片帖在面部的下关穴,三分钟后头你就一点也不会痛了,三分
钟过后真的不痛了。她说:这仪器真好使。我说:每个仪器都有它特定的治疗作用,仪器说
明书中所介绍的内容,仅是个别的几个病例,决不能包罗万象。穴位是固定的、有限的,疾
病是变化的、是无限的,你不知道你今天所患的是什么病症,你永远不会为自己治病。
这是我与买治疗仪人的一段对话,事实如此,药店有很多药品,比医院的价格要便宜的
多,那么为什么大家还要到医院看病开药?其原因是你不知道得的是什么病,也不知道使用
什么样的药,所以,只能到医院花大钱看病开药。
在临床中广泛使用穴位治病,应该说是医疗上的一大进步,但是,确实把穴位应用到治
疗当中来,并且有很好的疗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没有一定的医学基础,不掌握一些
医疗知识是不行的,即便说掌握了•定的医疗知识,不掌握经络理论也是办不到的。
我在十几年的临床治疗中,主要是研究穴位的运用。通过在临床中,运用穴位从事治疗,
真正体会到穴位在治疗中的神奇作用,但有些难症的有效治疗在于配方,如果配方运用的准
确,治疗后应该立竿见影。
眼部红肿的辨证
本帖最后由lqsl944于2009-1-1722:01编辑
过去的邻居孟女士,四卜八岁,因眼睛红肿来我处就诊。观察其右眼红肿,睁眼困难,
询问病情时,孟女士说:眼睛红肿一月有余,服用不少消炎药,但红肿始终不消,不知何故?
我说,诊脉后再说,经诊脉为肝脉弦,余脉平,病因在肝,是中焦有病,怒气引发,肝胆火
旺所致。根据脉象的变化,已猜到心中一定有隐情,于是我问到,何事如此这么大的火气?
孟反问说:何以知之?我说:肝脉弦而盛,脉象告知。接着孟叙述前几天发生的事情,心情
非常不悦地说:一朋友有一事托付于我,办成之后不仅不诉感激之情,反而反目成仇,第二
天晨起,就发现眼睛红肿,至今不愈。
(灵柩.脉度〉说:“肝气通于目”。(灵柩.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
而为精”。五脏六腑的精气,通过经脉的传递,皆上注于目,因此,目与五脏六腑有着内在
的联系。“肝开窍于目,”肝主目,肝血养目,眼睛又为肝的外候,所以,当生气大怒的时候
“血余则怒”,“怒则气上,"眼睛红肿不消,应是肝火上逆所致,在治疗上应以舒肝理气,
平肝祛火为主。
根据患病的脏腑,运用经络调整法治疗。首先点按肝、胆经的穴位,使肝胆阴阳平衡,
然后,再根据“实则泻之”的原则,又点按心包、三焦、小肠经的穴位,以泻去体内的肝火,
达到疏肝理气,平肝熄火的作用。
治疗后,眼睛症状立见功效,眼睛睁大,视物较清晰;第二天来诊,眼睛又见红肿,治
疗后,症状又有所减轻,眼睛的感觉非常好;第三、四天的症状相同,但是,相隔一天,眼
睛却一天比一天纤肿。到了第五天,眼睛的分泌物已经把眼睛遮住,使眼睛视物不清,红肿
越发严重了。这时,孟问到:每次治疗后的感觉都非常好,但相隔一天,怎么就感到又重了
一些呢,何故?我说: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特定的规律,当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事物必然向它
相反的方向转化,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疾病的治疗也是同理,它是一个过程,谁也不能
违背自身的规律。你的眼睛红肿,是由肝火过盛引起的,毒火各走一经。就像有的人上火嘴
唇起泡,有的人上火拉肚子一样,你上火是上眼睛,眼睛内出现的毒火,必须从眼睛排出。
眼睛治疗时感觉好,相隔一天又见肿大,是体内排毒,新陈代谢的过程,是一种正常的生理
反应,并不是病情加重,不要多虑。经讲解明白了这个道理,虽然明白了道理,但还是以疗
效来证实这个观点的正确以否。治疗到第六天,眼睛开始消肿,而且一天好似一天,逐步好
转,治疗到第十天,眼肿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
针灸配穴处方选例(针灸不谢方)
针灸配穴处方选例(针灸不谢方)1、大椎、曲池、合谷
功能:疏风解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六淫邪气在表诸证、疟疾及一些热病。
方义:大椎属督脉,是手足三阳督脉之会,统全身阳气而主表,凡外感六淫之邪在表,
皆能疏解。曲池、合谷乃手阳明原合之穴,主气化而能传导,助大椎而调和营卫,故清里达
表。如果身热自汗,则泻大椎以解肌。无汗恶寒,则可补大椎以发表。对疟疾寒热,能调和
营卫。于虚劳骨蒸、盗汗,有养阴清热的作用。
2、合谷、曲池、外关
功能:清热散风,宣通上焦
主治:头痛、腮肿、耳鸣、耳聋、吐血、鼻蚓、手腕及指节疼痛,胸痛等。
方义:曲池性走而不守,合谷升散而上浮,外关为手少阳之络穴,八脉交会之一,又通
阳维脉,故能清热散邪。三穴配合,为治头面、五官诸证属实者,确有效验。
3、合谷、复溜
功能:发汗、止汗
主治:用于表虚表实之汗证(自汗、无汗)
方义:复溜属肾经经穴,补之可温肾壮阳,卫外固表,泻合谷可清气分之热,热清表固
而汗止;补合谷轻扬走表而托邪,泻复溜玄府不固,故而汗出。
4、百会、水沟、风府
功能:醒神开窍
主治:一切卒急昏厥
方义:百会为手、足三阳与督脉、厥阴肝脉之会,具有通阳安神,缓解厥阴筋急,清醒
头脑之功。水沟为督脉和手足阳明经之交会穴,督为诸阳之海,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泻此
穴具有通泄督脉,清理阳明,调整气机,开窍救急之功。风府为足太阳经、阳维脉和督脉之
会穴,刺此穴,以搜脑府之风邪。三穴相伍,能是关窍立开,随之苏醒,言语自如,转危为
安。
5、肩鹘、曲池(治上肢之主方)
功能:疏通气血,搜风除湿
主治:凡一切经络客邪,气血阻滞之证,如中风,偏枯,诸痹等上肢疾患。
方义:二穴俱属手阳明,肩弱卧针能疏通,曲池走而不守,故上肢一切经络客邪,气血
阻滞之证皆可治之。
6、环跳、阳陵泉(治下肢之主方)
功能:疏筋利节,调和气血
主治:中风偏枯、诸痹不仁、痿废不用等下肢疾患。
方义:两穴均属足少阳经,能舒通宣散。阳陵泉又是筋会,具有舒筋利节之功,环跳搜
经络之风,二穴相应,相得益彰。
7、曲池、阳陵泉功能:舒筋利节,清利疏泄
主治:上下肢麻痹,胸胁疼痛,热结肠胃之腹胀便浊。
方义:曲池、阳陵泉居肘膝之处,皆属大关节,肘部曲池行气血通经络,清肺走表。阳
陵泉又能舒筋利节,泄肝胆清里,是方功能宣通下降,又能分浊泻火,肝肺气郁胸胁作痛,
或热结肠中及胃,腹胀便浊,借之清利疏泄。
8、曲池、三阴交
功能:清热凉血,祛瘀生新
主治:妇女经闭,崩漏带下,积聚毒疮,诸般肿痛,瘦疯热厥。
方义:曲池性游走通导,善清热搜风,三阴交为三阴经之会,属肝脾肾之枢纽,为治疗
血分要穴。两穴配伍,则血分之瘀滞、热毒自清。9、足三里、三阴交
功能:益气养阴,健脾补虚
主治:脾胃虚寒、纳谷不香、饮食不化、食少纳呆、形瘦身弱、或呕或泻,腿脚麻木、
疼痛。
方义:三里升阳益胃,三阴交滋阴健脾,乃虚损治疗不可缺少。胃强脾弱,阳亢阴亏,
补三阴交而泻足三里,为补阴之中兼行清浊。又阳虚气乏,风湿客邪成痹,腿胫麻木疼痛时
作,一以振阳,一以和阴,则有舒筋理痹之功。
10、阳陵泉、足三里
功能:调和肝脾,舒肝健胃
主治:肝胃不和之症,如吞酸口苦,泄泻呕吐,下肢痿痹。
方义:阳陵泉为胆经合穴,泻之以肃清净之府,平肝火之上逆,胆府清疏,胆汁入胃,
化食消滞;三里为胃府合穴,泻三里,以导胃中之浊气,使其浊阴得降,清阳自生,两穴配
伍,对肝胃不和之症,用之有效。阳陵泉为全身之筋会,大有舒筋利节,搜风祛湿之力;足
三里有通阳活血渗湿散寒之功,固又可治诸痹、膝关节痛、筋挛历节、痿蹙脚气。
11、合谷、太冲
功能:宣导气血,镇肝熄风
主治:癫痫狂邪各症,手足抽搐,小儿惊风,中风昏迷、口禁不开等。
方义:合谷属手阳明原穴,为阳主气;太冲属足厥阴原穴,为阴主血,两穴皆为气血通
行之关,故为治气血失常疾病之主方。
12、丰隆、阳陵泉
功能:降逆通便
主治:大便秘结方义:丰隆为足阳明胃经之络穴,别走太阴,其性通降,阳陵泉为胆之
合穴,亦有沉降之能,二穴同用有承气之功,而无承气之峻猛,治大便秘结,甚为稳妥。
13、气海、天枢(主下腹部疾患)功能:补肾壮阳,导滞清浊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奔豚、疝痛、遗精阳萎、小便不利、妇女月经诸疾。
方义:气海为任脉之要穴,是本经脉气所发,生气之海,气血所会,呼吸之根本,藏精
之府,故为下焦之要穴。针宜补法,犹如釜底添薪,蒸蒸不衰。天枢以分利水谷,吸收精微,
传话糟粕,清导浊气,为其所长。两穴配伍,具有振奋下焦阳气,清浊导滞,非常适应于下
焦积寒与痼冷。
14、中脱、足三里(主上腹部疾患)
功能:燥湿健脾,升阳益胃
主治:胃中虚寒,饮食不下,脱腹胀痛,积聚或停痰,停食,宿饮,痞块,霍乱等症。
方义:中脱为君,统治六腑之疾。虚证,用补法者,以壮胃气,散其寒邪,调畅中气。
泻中皖者,以疏其滞,胃气降,脾气升,津液上潮,呕吐等证自除。取三里为臣,为其有升
阳益胃之能,可助中脱安胃益脾。泻三里,为其能降浊导滞,而佐中脱以利运行,二穴相合
为君臣之方,临床确有殊功。
15、内关、三阴交
功能:养阴清热
主治:治阴虚劳损之症,如骨蒸盗汗、干咳、失血、梦遗、经闭等。
方义:内关清心胸,利达三焦,三阴交滋阴养血,交济心肾,此法确有交济坎离之功。
16、鱼际、太溪
功能:滋肾清肺
主治:虚劳骨蒸、咳嗽、咯血。
方义:鱼际清肺火,太溪滋肾阴,上清下滋,使火不上炎,金不受克,虚劳诸症悉平。
17、合谷、足三里
功能:调理中焦,宣通胃府
主治:清阳下陷,胃气虚弱,纳谷不香,湿热壅滞,秽浊滞于中焦,宿食停饮,腹胀噫
秽。
方义:合谷为大肠原穴,能升降宣通。三里为胃经之合穴,补之益气升清,泻之通阳降
浊。二穴皆属阳明,一手一足,上下相应,肠胃并调,若清阳下陷,胃气虚弱,纳谷不畅,
则补三里,应合谷以升下陷之阳,俾胃气充足而饮食自进。若湿热壅塞,浊滞中焦,这样则
蓄食停饮,腹胀噫啰,则泻三里,引大肠合谷下行,以导浊降逆,中气自然和畅。
18、劳宫、足三里
功能:清泻心胃之火,开胸降逆
主治:伤寒结胸,痞闷胀满,噫气吞酸,呕吐干啰,烦倦嗜卧。
方义:劳宫属心包络,性清善降,能开七情郁结,尤能清胸膈上焦之热,导火下行;配
足三里,从中焦迫降邪热,上清下降,确为神妙。
19、大椎、内关功能:调气行水,驱饮降逆
主治:胸膈满闷,喘咳气逆,痰多,胸膈积水等症。
方义:饮为水邪,停于胸脱之间,上逆则肺涨满,胸闷咳喘气逆之症作,然停水总责乎
三焦,因它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而三焦乃体腔油膜,运行水津道路,津液蒸发是由三焦
下属膀胱,这样则决渎通畅,水无停留之患。大椎属督脉,手足三阳之会,调太阳之气,阳
气通行则水自利,且性能宽胸降气。内关穴乃是手厥阴心主之络,别走手少阳,宣心阳而且
退群阴,利油膜而通淤塞则决渎畅,饮邪也可自蠲。
20、少商、商阳、合谷
功能:清热解毒,宣肺利咽
主治:太阴阳明热邪内蟠,上结咽喉,咽喉肿胀疼痛。儿科内热上攻烁肺,外感交攻,
咳嗽喘逆发烧。
方义:少商为手太阴井穴,其性能宣泻肺热。商阳在指端,为手阳明井穴,能利气泄热。
二穴点刺H1血,有和里清荥之效。合谷为手阳明原穴,它可清散上焦客热,有釜底抽薪之功。
(本方对小儿发热、咳嗽、乳蛾、痒腮等症,见效甚捷。)
针灸中运针手法不同,针感性质亦异
针灸中运针手法不同,针感性质亦异一般来说,针感是一种深部感觉,有的定位明确,
有的定位不甚明确。其性质多为酸、胀、重、麻、触电感,其中最常见的是酸、胀两种。临
床上可单纯一种,也可见几种感觉混合出现。另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针感如抽动感、蚁行感、
热感、凉感等。针感性质的多样性似乎与针刺部位的不同或被兴奋的感受结构的种类不同有
一定关系。
人体实验表明,用毫针直刺印堂穴,针感为胀为主;直刺外膝眼穴,针感以酸、胀为主;
而直刺合谷、内关、昆仑三个穴位可出现多种针感。用直接刺激经手术暴露的各种组织的方
法,从病人的感觉反应得知:虽然刺激穴区的血管、神经、肌肉、肌腱和骨膜等各种组织都
可引起酸、胀、重、麻等多种形式的感觉,但刺激不同组织所引起的各种感觉所出现的频次
不一样;刺激神经干、较多引起麻感,刺激肌肉、肌腱、骨膜多引起酸胀感,而刺激血管则
多引起痛感。
由于不同穴位之间上述各种组织结构的复杂程度不同,而刺激不同组织所产生的各种针
感的出现率也不同,这可能是决定不同穴位之间甚至同一穴位不同深度间针感性质有所差别
的内在因素之一。刺激的方法不同,针感的性质也不相同,在同■■穴位(内关穴)手法运针
的针感多为酸胀感;电针刺激则多为麻感。又如同一神经干,用眼科镒子碰时产生麻的感觉,
而用针刺时产生酸的感觉,手术刀分离它的鞘膜时产生麻的感觉,手搓它时又产生重的感觉。
运针手法不同,针感性质亦异,如在内关行提插捻转手法时麻感的出现率较直刺时明显
增加,这可能与提插捻转时易刺中正中神经有关。与此相反,在合谷穴行提插捻转手法时,
麻感反而减少,而酸感的出现率明显增加。除合谷穴外,印堂、外膝眼、昆仑等穴在提插捻
转时,酸感的出现率也不同程度的增加,这可能表明:提插捻转所产生的机械刺激比较容易
产生酸的感觉。
针灸时的疼痛感,在一定情况下,也是得气的一种局部感觉。例如临床上救治昏迷、休
克等病人时,往往针刺人中、中冲、涌泉、十二井穴、十宣等,这些穴位针刺时的反应均以
痛感为主。
针感与疗效的关系:不同的针感对不同的疾病具有不同的效果,如治疗休克、脑部疾患
引起的昏迷症,刺痛感的效果最好;神经麻痹症,以触电感的疗效较显著;疼痛症以酸胀感
较为理想;慢性病酸麻感比其他的针感见效快;虚寒病以热感最为满意;实热症以冷感最舒
服。如果使其产生上述的感觉,与穴位和手法操作有一定的关系。
山药加花生米治胃病
我胃部的功能,十年来始终不太好,我的少年是在国家最困难的时期度过的,由于当时
粮食供应不足,每顿饭都吃不饱,要真的能吃上一顿饱饭,高兴的不得了,不吃到嗓子眼是
决不罢休的。因为那个时候年龄小,吃不上饱饭,也不讲究饮食上的科学,要是能吃上一顿
饱饭,肚皮都要撑的多大才能罢休。至从那时开始,由于饥一顿饱一顿,我的胃就开始落下
病根,经常感到胃胀、反酸,胃要是胀起来十几天都不过劲。后来随找年龄的增长,懂得一
些医学道理以后,开始注意到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但病也做成了。为了治病曾多次到医院检
查,检查的结论基本都是一致的,诊断为浅表性胃炎。
实际上胃炎,虽不是十分严重的疾病,但它会使你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民以食为天”,
一天三餐离不开吃,无论吃什么样的食物,饭后胃舒服的时候少,难受的忖候多。病症时好
时坏,胃要是好的时候吃啥都行,什么白酒啤酒都不成问题,胃什么事都没有。胃要是不好
的时候,无论是吃米还是吃面,是白酒还是啤酒(所谓啤酒健胃),饭后仅仅十几分钟,从
胃部就开始往上反酸,而且胃胀的特严重,即使户外几个小时大剂量的活动,胃胀满的症状
都下见好转。
几十年来,为治病也曾采取很多方法,但用后都无济于事。有时我在想,胃是个囊性盛
装食物的器官,又是消化系统中第•道加工的“工序”,因此,胃病的形成是“吃”出来的,
胃病的治疗也应在吃上想办法。记得我在小的时候,胃不好不能吃高粱米饭时,老人就用高
粱米炒糊,然后研成面加糖服用,吃几天胃就好了。根据这个道理和我平素掌握的一些医学
知识,也想从有利于胃部健康的角度,组成一个食疗方试一试,吃不好也吃不坏。中药讲究
药的归经,我就选用了健脾和胃的山药、花生和白菜“三味药”组成一方。这“三味药”从
药性上看都归脾经。于是就象熬汤药样,将山药和花生先煮熟,然后加入白菜再煮熟,煮
熟后以一碗量为佳,每天服用二次,因为是“药物”,里面不放任何调料,饭前或饭后半小
时服用。没想到这个“方”用后的当天就开始见效,打嗝和胃胀见好,刚开始服用几天,胃
部就感到好了许多,每天胃不好的时候见少,胃见好的时候增多。用上几天后病症基本上就
正常了,吃什么东西都行,喝酒即使喝白酒都没有问题了,也不反胃、也不烧心了。可见吃
上得的病,需要在吃上想办法,食疗可治大病!我老伴的胃也不好,经常感到胀满,食欲不
佳,至从用了这个食疗方才几天,就食欲大增。
为什么山药、花生、白菜这三种食物能治胃病?因为这三种食物既为食物,同时,又具
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有健脾和胃、滋养调气、促进胃肠蠕动之功效。
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等多
种功效。并且对肺虚咳嗽、脾虚泄泻、肾虚遗精、带下及小便频繁等症,都有一定的疗补作
用。
山药含有可溶性纤维,能推迟胃内食物的排空,控制饭后血糖升高,有助于胃肠的消化
吸收。许多古典医籍都对山药作了很高的评价,在民间山药是人所共知的滋补佳品。
花生:长于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长生果”,并且和黄豆一样被
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花生含有维生素和•定量的锌,能增强记忆,抗老化,延缓
脑功能衰退,滋润皮肤。花生还具有扶正补虚、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利水消肿、
止血生乳、清咽止疟的作用。花生还含有维生素C,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有助于防治动脉
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
白菜:白菜味甘,性平,有养胃利水、解热除烦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咳嗽多、咽喉肿痛
等症。大白菜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医食兼有的特点。
现代医学认为,大白菜热量低,纤维素的含量丰富,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排除体内
垃圾及毒素,有清热解毒、祛火消炎之功效,同时经常食用大白菜,还可调整五脏功能,维
持体内分泌平衡,补充人体内所必需的锌元素。
食疗确实是个好的方法,它虽然对健脾和胃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对胃病的治疗是个过程,
并不是经过几次“治疗”,病情有一定的好转,就可以一劳永逸,万事大吉了。胃天天要进
食,脾胃天天要工作,所以,食疗每相隔一段时间以后,还要再次服用,这样对脾胃可起到
修复和保健作用,有利于胃部的健康。
根据经脉走向判断病因是个好方法(一)
目前,中医医疗界对患病病因的判断,基本上采用的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传统方法
诊断疾病,这种诊断方法,对于没有学过医道的人,掌握和运用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有没
有不用切脉,就能对病因做出判断呢?最近我在自我治疗过程中,摸索出一种根据经脉走向
判断病因的方法,这个方法即使没有学过医道的人,只要明白一些简单的经络知识,就完全
可以掌握这种治病的方法。
有一段时间,在我身上曾两次连续出现不同病症的反应,出现病情以后,没有通过常规
脉诊的方式判断病情,而采取根据经脉走向判断病因的方法,然后,按照病因加以治疗,竟
取得非常好的疗效。这个诊断方法,既简单、又快捷,只要根据病痛的部位,确定其所隶属
的经脉,就可以准确的判断患病的病因了。采用这种判断疾病的方法纯属偶然,但他向人们
揭示了一个问题:对疾病地判断,不仅仅局限于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这种传统的方法,以及
各种先进仪器的检查,应该要不断探讨新的方法应用于临床治疗。在民间有很多没有经过医
学院校学习,而通过自我治疗,摸索出很多好的诊病方法和治疗方法,在民间广泛流传,这
些方法的产生,在于自身不断的探索和有心罢了。
如、有一天,我的左耳后根部,突然间感觉到像跳脓样胀痛,好一阵差一阵,当时想这
种病情可能是一过式的,病症发作后一会就过去了,用不着急于治疗,因此,没有引起我的
注意。可是到了第二天,病情不仅没有停止,而且有些加剧,这时我才开始意识到,这些症
状并不是脏器的功能的一时失调,而是病理上的一种反应,不能再延误时间,任其病情发展,
需要立即治疗了,
任何病症的治疗,都有最佳治疗时机的问题,耳根胀痛也应如此,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
延误最佳的治疗时间,会促使病情加重,为治疗带来难度。治疗之前,首先要判断患病的病
因,诊断病情通常使用切脉的方法判断病因,这次我萌发•种新的想法,不通过诊脉判断病
因,而根据胀痛的位置,经络的走向判断病因,看看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如何?因为我运用的
治疗方法,是经络调整法,当然要从经脉上观察患病的位置。耳后根部的胀痛,病痛是气滞
血瘀引发的,属于瘀症,是出现在三焦经储经的通路上,应该是三焦经运行受阻,病在三焦。
病因确诊后,因为病情不重,就采用了简单的拔火罐的方法治疗,取左侧三焦经脉上的三修
穴;小肠经脉上的天宗穴;胆经脉上的肩井穴,这些穴位均在耳根部的下端。拔火罐近四十
分钟,拔后胀痛感有所减轻。第二天按着这些穴位,又重新拔了一次火罐,耳根部立即就不
胀痛了,仅此两次治疗,病情就治愈了,以后病情再也没有复发。
相隔几天,我的左小腿外侧突发酸痛,也就是腿肚的外侧,大约近两寸长的一段距离,
感到发沉、发涨,发酸、也属于阵发性的发作。发作时腿部发病的这一段,感到疲乏无力,
而且涉及到整个腿都没有劲,有站立不稳,欲倒欲摔失控之感,为了研究病情,我连续几天
品查病症的变化,其病症始终没有好转的迹象。
根据病痛部位的隶属关系,应在胆经经脉偏经路线的范围内,是胆经经脉供血失调,经
气运行受阻所致,是胆患病。病因确诊后,也采用拔火罐的方法治疗,根据“左病右治”的
原则,选用与左腿相对应的右腿,取胆经的阳陵泉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班级服务学习项目的安排计划
- 商业机构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计划
- 孩子拖延症破解5法
- 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平衡计划
- 加强水资源管理计划
- 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措施计划
- 肾感染患者护理程序分析
- 2025年安庆货运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
- 2025年江西货运从业资格考试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网络营销推广策略制定及执行计划
- 离婚协议书模板(通用版)下载
-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分数》课件
- 施工队长培训课件
- 驾照体检表完整版本
- 医疗健康商场商业计划书
- 小学标准作文稿纸模板
- 2023年11月全总文工团编制外人员招考聘用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荟萃)附带答案详解
- 通止规标准计算表
- 幼儿园园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
- 轮扣式脚手架
- 某石化柴油加氢装置工艺防腐控制手册2021080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