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解剖学教案
教师:__________张海平____________
教研室:解剖力学____________
教学时数:__________64学时____________
2009-2010学年度第2学期
2010年3月至2010年7月
教案
时间:2010年3月9、10日课节:1-2、3-4、7-8、1-2、7-8节
教室:实验室(2、3、4、6)教学对象:2009级运动训练18、19、20、21、29班第(1)次课
教学主题:绪论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讲授,使学生:掌握解剖学方位术语和人体的基本轴和基本切面。
教学重点:人体的基本轴和基本切面。
教学难点:人体的基本轴和基本切面。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提要授课形式指导要点
一、导入:运动解剖学课程介绍(15分)
二、教学基本内容
(-)运动解剖学的定义(20分)提问并讲授概念及研究
1.解剖学的定义
2.运动解剖定义
(二)学习解剖学的目的与任务(5分)讲授
(三)学习和研究运动解剖学的方法(10分)讲授
(四)运动解剖学的发展简史自学
(五)解剖学的定位术语(25分)讲授结合多媒体基本轴、面的概念
1.人体解剖学姿势
2.基本的方位术语
3.基本的轴和面
三、总结(5分)
复习思考题:1、人体基本切面和基本轴有哪些及其相互关系?
2、人体关节运动的描述方法。
小结:
教案
时间:2010年3月11、12日课节:3-4、5-6>7-8、1-2、3-4节
教室:实验室(2、3、4、6)教学对象:2009级运动训练18、19、20、21、29班第(2)次课
教学主题:第二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与骨连结一骨总论(骨的概述)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讲授,使学生:掌握骨的构造,骨的功能,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
性骨的骨化与生长。
教学重点:骨的构造及功能。
教学难点:骨的骨化与生长。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提要授课形式指导要点
一、导入:复习、提问上节内容(5分)
二、教学基本内容
(―)骨的分类(15分)讲授结合多媒体分布情况
(-)骨的构造(20分)讲授结合多媒体骨质结构
(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15分)讲授不同时期的变化
(四)骨的骨化与生长(15分)讲授骨加长与增粗
1.骨化
2.骨的生长
3.骨龄
4.影响骨生长的因素
(五)体育运动对骨的影响(5分)讲授概括掌握
三、总结(5分)
复习思考题:L骨的构造。
2.从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说明儿童少年骨和老年骨的特征。
3.骨有什么功能。
小结:
教案
时间:2010年3月16、17日课节:1-2、3-4、7-8、1-2、7-8节
教室:实验室(2、3、4、6)教学对象:2009级运动训练18、19、20、21、29班第(3)次课
教学主题:第二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与骨连结二骨连结总论(骨连结概述)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讲授,使学生:掌握骨连结的概念及分类,掌握动关节的结构、动关
节的运动及动关节的分类。
教学重点:动关节的构造、动关节的运动及动关节的分类。
教学难点:动关节的运动、动关节的分类。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提要授课形式指导要点
导入:复习、提问上节内容(5分)
教学基本内容
(-)骨连结的分类(10分)讲授结合多媒体区分关节与动关节
1.直接骨连结
2.间接骨连结
3.半关节
(二)关节的构造(30分)讲授结合多媒体关节的三要素
1.关节的主要构造
2.关节的辅助结构
(三)关节的运动(15分)演示、示范、讲授
(四)关节的分类(10分)
1.按关节的骨数分类讲授掌握概念
2.按关节的运动轴数目分类讲授结合多媒体6种类型
3.按关节的运动方式分类讲授掌握概念
(五)体育运动对关节的影响(5分)
三、总结(5分)
复习思考题:L试述动关节的构造。
2.动关节的运动方式。
小结:
教案
时间:2010年3月18、19日课节:3-4、5-6、7-8>1-2、3-4节
教室:实验室(2、3、4、6)教学对象:2009级运动训练18、19、20、21、29班第(4)次课
教学主题:第二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与骨连结三上肢骨及其连结(一)上肢骨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讲授,使学生:掌握全身上肢骨的名称、骨性结构及数量,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及思维与表达的逻辑性。
教学重点:全身上肢骨的名称和数量。
教学难点:肩胛骨、肱骨、尺骨、梯骨的骨性结构及手骨的数量O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提要授课形式指导要点
一、导入:复习、提问上节内容(5分)
二、教学基本内容
(-)上肢带骨(35分)讲授、示范名称、结构及数量
1.锁骨
2.肩胛骨
3.上肢带骨实验观察及报告撰写分组实验
(二)自由上肢骨(35分)讲授、示范名称、结构及数量
1.上臂骨
2.前臂骨
(1)槎骨
(2)尺骨
3.手骨
(1)腕骨顺口溜
(2)掌骨
(3)指骨
3.上肢带骨实验观察及报告撰写分组实验
三、总结(5分)
复习思考题:上肢骨的名称及数量。
小结:
教案
时间:2010年3月23、24日课节:1-2、3-4、7-8、1-2、7-8节
教室:实验室(2、3、4、6)教学对象:2009级运动训练18、19、20、21、29班第(5)次课
教学主题:第二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与骨连结三上肢骨及其连结(二)上肢骨连结(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讲授,使学生了解上肢带骨的连结和运动,掌握肩关节的结构和运动。
教学重点:肩关节的结构和运动。
教学难点:肩关节的结构和运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提要授课形式指导要点
一、导入:复习、提问上节内容(5分)
二、教学基本内容
(一)上肢带骨连结(35分)结合标本、挂图讲授肩胛骨的运动
1.胸锁关节
2.肩锁关节
3.上肢带骨连结实验观察及报告分组实验
(-)自由上肢骨连结
1.肩关节(35分)结合标本、挂图讲授结构及运动
(1)肩关节主要结构
(2)肩关节辅助结构
(3)肩关节的类型和运动学生举例
3.肩关节连结实验观察及报告分组实验
三、总结(5分)
复习思考题:肩关节的结构与运动。
小结:
教案
时间:2010年3月25、26日课节:3-4、5-6、7-8、1-2、3-4节
教室:实验室(2、3、4、6)教学对象:2009级运动训练18、19、20、21、29班第(6)次课
教学主题:第二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与骨连结三上肢骨及其连结(二)上肢骨连结(2)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讲授,使学生:掌握肘关节和梯腕关节的结构和运动,了解前臂骨的
连结、腕骨间的关节、腕掌关节、掌指关节及指关节。
教学重点:肘关节和梯腕关节的结构和运动。
教学难点:肘关节的结构。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提要授课形式指导要点
-、导入:复习、提问上节内容(5分)
二、教学基本内容
(-)自由上肢骨连结
2.肘关节(35分)讲授结合多媒体观察关节面
(1)肘关节的主要结构
(2)肘关节的辅助结构
(3)肘关节的类型和运动学生举例
(4)肘关节实验观察及报告撰写分组实验
3.前臂骨的连结与运动(5分)讲授结合多媒体了解
4.手部关节(30分)
(1)槎腕关节讲授结合多媒体观察关节血
(2)腕骨间关节讲授结合多媒体了解
(3)腕掌关节讲授结合多媒体观察关节类型
(4)掌指关节讲授结合多媒体观察关节类型
(5)指关节讲授结合多媒体观察关节类型
(6)实验观察及报告撰写分组实验
三、总结(5分)
复习思考题:肘关节和槎腕关节的结构与运动。
小结:
教案
时间:2010年3月30、31日课节:1-2、3-4、7-8、1-2、7-8节
教室:实验室(2、3、4、6)教学对象:2009级运动训练18、19、20、21、29班第(7)次课
教学主题:第二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与骨连结四下肢骨及其连结(一)下肢骨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讲授,使学生:掌握全身下肢骨的名称、骨性结构和数量,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及思维与表达的逻辑性。
教学重点:全身下肢骨的名称和数量。
教学难点:髅骨、股骨、胫骨、腓骨的骨性结构及足骨的数量。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提要授课形式指导要点
一、导入:复习、提问上节内容(5分)
二、教学基本内容
(-)下肢带骨(35分)讲授、示范名称、结构及数量
1.骸骨
2.虢骨实验观察及报告撰写分组实验
(二)自由下肢骨(35分)讲授、示范名称、结构及数量
1.大腿骨
(1)股骨
2.小腿骨
(1)胫骨
(2)腓骨
3.歌骨
4.足骨
(1)附骨
(2)跖骨:
(3)趾骨
5.实验观察及报告撰写分组实验
三、总结(5分)
复习思考题:下肢骨的名称和数量。
小结:
教案
时间:2010年4月1、2日课节:3-4、5-6、7-8、1-2、3-4节
教室:实验室(2、3、4、6)教学对象:2009级运动训练18、19、20、21、29班第(8)次课
教学主题:第二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与骨连结四下肢骨及其连结(二)下肢骨连结(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讲授,使学生:掌握髓关节的结构及运动,了解骨盆的结构和运动。
教学重点:髓关节的结构及运动。
教学难点:骨盆的结构和运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提要授课形式指导要点
一、导入:复习、提问上节内容(5分)
二、教学基本内容
(一)下肢带骨连结(20分)讲授结合多媒体关节的类型及运动
1.耻骨联合
2.舐器关节
(二)骨盆的整体观(20分)讲授结合多媒体骨盆结构及运动
实验观察及报告撰写分组实验
(三)自由下肢骨连结(30分)
L髅关节讲授结合多媒体结构及运动
(1)骸关节的主要结构
(2)髓关节的辅助结构
(3)微关节的类型和运动学生举例
2.髓关节实验观察及报告撰写分组实验
三、总结(5分)
复习思考题:骸关节的结构和运动。
小结:
教案
时间:2010年4月6、70日课节:1-2、3-4、7-8、1-2、7-8节
教室:实验室(2、3、4、6)教学对象:2009级运动训练18、19、20、21、29班第(9)次课
教学主题:第二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与骨连结四下肢骨及其连结(二)下肢骨连结(2)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讲授,使学生:掌握膝关节、踝关节的结构和运动,了解其它足关节。
教学重点:膝关节、踝关节的结构和运动及足弓的组成和作用。
教学难点:膝关节、踝关节的结构和运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提要授课形式指导要点
一、导入:复习、提问上节内容(5分)
二、教学基本内容
(三)自由下肢骨连结(30分)
2.膝关节讲授结合多媒体结构及运动
(1)膝关节的主要结构
(2)膝关节的辅助结构
(3)膝关节的类型和运动
(4)膝关节实验观察及报告撰写分组实验
3.小腿骨连结(5分)讲授结合多媒体了解
4.足关节(20分)
(1)踝关节讲授结合多媒体结构及运动
①踝关节的主要结构
②踝关节的辅助结构
③踝关节的类型和运动
(2)距跑关节讲授结合多媒体了解
(3)足部其它关节讲授了解
(4)足关节实验观察及报告撰写分组实验
(四)足弓(15分)讲授结合多媒体足弓的意义
三、总结(5分)
复习思考题:1.膝关节的结构和运动。
2.踝关节的结构和运动。
3.足弓的组成及意义
小结:
教案
时间:2010年4月8、9日课节:3-4、5-6、7-8、1-2、3-4节
教室:实验室(2、3、4、6)教学对象:2009级运动训练18、19、20、21、29班第(10)次课
教学主题:第二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与骨连结、五躯干骨及其连结、(-)躯干骨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讲授,使学生:掌握椎骨的一般的形态及其数量和颈椎、胸椎、腰椎
的各自的特点及其数量。
教学重点:椎骨的一般形态。
教学难点:椎骨的一般形态。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提要授课形式指导要点
一、导入:复习、提问上节内容(5分)
二、教学基本内容
(')椎骨(35分)讲授结合多媒体各骨的骨性结构
1.椎骨的一般形态
2.颈椎
3.胸椎
4.腰椎
5.舐骨
6.尾骨
7.椎骨实验观察及报告撰写分组实验
(-)胸廓骨(35分)讲授结合多媒体各骨的骨性结构
1.肋骨和肋软骨
2.胸骨
3.胸廓骨实验观察及报告撰写分组实验
三、总结(5分)
复习思考题:1.中轴骨骼的数目。
2.椎骨的一般形态。
3.颈椎、胸椎、腰椎的各自特点。
小结:
教案
时间:2010年4月13、14日课节:1-2、3-4、7-8、1-2、7-8节
教室:实验室(2、3、4、6)教学对象:2009级运动训练18、19、20、21、29班第(11)次课
教学主题:第二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与骨连结、五躯干骨及其连结、(二)躯干骨连结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讲授,使学生:掌握椎骨的连结及脊柱、胸廓的组成、作用和运动,
了解肋的连结和颅的连结。
教学重点:脊柱的组成、作用及运动。
教学难点:椎骨的连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提要授课形式指导要点
、导入:复习、提问上节内容(5分)
二、教学基本内容
(-)椎骨间的连结(30分)讲授结合多媒体各关节的类型
L椎体间的连结
2.推弓间的连结
3.椎骨突起间的连结
4.寰枕与寰枢关节
5.腰、舐和舐尾连结
6.实验观察及报告撰写分组实验
(二)脊柱整体观(25分)
1.脊柱的组成讲授结合多媒体四个生理弯曲
2.脊柱的运动讲授结合多媒体脊柱的外展
3.脊柱的功能学生规纳
(三)肋与胸椎、胸骨的连结(5分)讲授结合多媒体各关节的类型
(四)胸廓的整体观(10分)讲授结合多媒体组成与运动
3.胸廓骨实验观察及报告撰写分组实验
三、总结(5分)
复习思考题:1.椎体之间的连结如何?这些结构有何作用?
2.脊柱有哪几个生理性弯曲?有何生理意义?脊柱能作哪些运动?
3.胸廓山哪些结构组成?有何功能?
小结:
教案
时间:2010年4月15、16日课节:3-4、5-6、7-8、1-2、3-4节
教室:实验室(2、3、4、6)教学对象:2009级运动训练18、19、20、21、29班第(12)次课
教学主题:第二章运动系统、第二节肌肉一肌肉总论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讲授,使学生:掌握肌肉工作术语和骨骼肌的物理特性,了解骨骼
肌的结构。
教学重点:肌肉工作术语和骨骼肌的物理特性。
教学难点:骨骼肌的结构。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提要授课形式指导要点
一、导入:复习、提问上节内容(5分)
二、教学基本内容
(一)骨骼肌分类(10分)讲授结合多媒体肌肉的命名
(二)骨骼肌的结构(20分)讲授结合多媒体肌腱的结构
1.骨骼肌的大体结构
2.骨骼肌的辅助结构
(三)骨骼肌的物理特性(10分)讲授与运动实践结合
1.伸展性与弹性
2.粘滞性
(四)肌肉工作术语(35分)讲授结合多媒体重点理解与记忆
1.肌肉的起、止点
2.肌肉的定点、动点
3.近固定、远固定
4.上、下固定和无固定
三、总结(5分)
复习思考题:1.近固定和远固定。
2.骨骼肌的物理特性。
小结:
教案
时间:2010年4月18、19日课节:1-2、3-4、7-8、1-2、7-8节
教室:实验室(2、3、4、6)教学对象:2009级运动训练18、19、20、21、29班第(13)次课
教学主题:第二章运动系统、第二节肌肉二上肢肌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讲授,使学生:掌握三角肌、肱二头肌、肱肌和肱三头肌的起、止
点及功能,了解其它上肢肌的起、止点及功能。
教学重点:运动肩关节、肘关节的屈、伸肌群。
教学难点:肩带肌的起、止点和功能。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提要授课形式指导要点
、导入:复习、提问上节内容(5分)
二、教学基本内容
(-)肩带肌(40分)讲授结合多媒体肌肉的位置与功能
1.三角肌
2.冈上AJL
3.冈下肌和小圆肌
4.肩胛下肌和大圆肌
5.运动肩关节的肌肉总结由学生自己规纳
(-)上臂肌(20分)讲授结合多媒体观察肌肉的位置与功能
1.前群肌(屈肌群)
(1)肱二头肌
(2)肱肌
(3)喙肱肌
2.后群肌(伸肌群)
(1)肱三头肌
(2)肘肌
3.运动肘关节的肌肉总结由学生自己规纳
(三)前臂肌(5分)讲授结合多媒体观察从整体上掌握
1.前群肌(屈肌群)
2.后群肌(伸肌群)
(四)手肌(5分)了解
三、总结(5分)
复习思考题:运动上肢三大关节的肌肉。
小结:
教案
时间:2010年5月6、7日课节:3-4、5-6、7-8、1-2、3-4节
教室:实验室(2、3、4、6)教学对象:2009级运动训练18、19、20、21、29班第(14)次课
教学主题:第二章运动系统、第二节肌肉三下肢肌(一)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讲授,使学生掌握骼腰肌、臀大肌、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的起、止点
及功能,了解阔筋膜张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和缝匠肌的起、止点及功能。
教学重点:骼腰肌、臀大肌、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的起、止点及功能。
教学难点:臀中肌、臀小肌的功能。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提要授课形式指导要点
一、导入:复习、提问上节内容(5分)
二、教学基本内容
(-)盆带肌(35分)讲授结合多媒体观察肌肉的位置与功能
1.前群(内侧群)
(1)骼腰肌
(2)阔筋膜张肌
2.后群(外侧群)
(1)臀大肌
(2)臀中肌
(3)臀小肌
(4)梨状肌
(-)大腿肌(35分)讲授结合多媒体观察肌肉的位置与功能
1前.外侧群
(1)股四头肌
(2)缝匠肌
2.后群
(1)股二头肌
(2)半腱肌和半膜肌
三、总结(5分)
复习思考题:臀大肌、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的起、止点和功能。
小结:
教案
时间:2010年5月11、12日课节:1-2、3-4、7-8、1-2、7-8节
教室:实验室(2、3、4、6)教学对象:2009级运动训练18、19、20、21、29班第(15)次课
教学主题:第二章运动系统、第二节肌肉三下肢肌(二)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讲授,使学生掌握小腿三头肌的起、止点及功能,了解大腿内收肌群
及小腿其它肌群的起、止点及功能。
教学重点:运动髓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屈、伸机群。
教学难点:大腿内收肌群和小腿其它肌群的起、止点及功能。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提要授课形式指导要点
一、导入:复习、提问上节内容(5分)
二、教学基本内容
(二)大腿肌(35分)讲授结合多媒体肌肉的位置与功能
3.内侧群
(1)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
(2)大收肌
(3)股薄肌
♦运动酸关节的肌肉总结由学生自己规纳
♦运动膝关节的肌肉总结由学生自己规纳
(三)小腿肌(35分)讲授结合多媒体肌肉的位置与功能
1.前群
(1)胫骨前肌(2)趾长伸肌
(3)拇长伸肌
2.后群
(1)小腿三头肌(2)趾长屈肌
(3)拇长屈肌(4)胫骨后肌
3.外侧群
(1)腓骨长肌(2)腓骨短肌
4.运动踝关节的肌肉总结由学生自己规纳
三、总结(5分)
复习思考题:运动下肢三大关节的肌肉。
小结:
教案
时间:2010年5月13、14日课节:3-4、5-6、7-8、1-2、3-4节
教室:实验室(2、3、4、6)教学对象:2009级运动训练18、19、20、21、29班第(16)次课
教学主题:第二章运动系统、第二节肌肉四躯干肌(一)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讲授,使学生掌握胸大肌、斜方肌和背阔肌的起、止点及功能,了解
肩胛提肌、菱形肌、胸小肌、前锯肌、夹肌和胸固有肌的起、止点及功能。
教学重点:胸大肌、斜方肌和背阔肌的起、止点及功能。
教学难点:运动肩胛骨的肌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提要授课形式指导要点
一、导入:复习、提问上节内容(5分)
二、教学基本内容
(-)背肌(35分)讲授结合多媒体观察肌肉的位置与功能
1背.浅层肌
(1)斜方肌(2)背阔肌
(3)肩胛提肌(4)菱形肌
2背.深层肌
(1)背长肌①竖脊肌②夹肌
(2)背短肌
(二)胸肌(35分)讲授结合多媒体观察肌肉的位置与功能
1.胸上肢肌
(1)胸大肌(2)胸小肌
(3)前锯肌
2.胸固有肌
(1)肋间外肌2)肋间内肌
♦运动肩胛骨的肌肉总结讲授结合肩胛骨的运动方式
三、总结(5分)
复习思考题:胸大肌、斜方肌和背阔肌的起、止点。
小结:
教案
时间:2010年5月18、19日课节:1-2、3-4、7-8、1-2、7-8节
教室:实验室(2、3、4、6)教学对象:2009级运动训练18、19、20、21、29班第(17)次课
教学主题:第二章运动系统、第二节肌肉四躯干肌(二)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讲授,使学生:掌握腹直肌、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的起、止点及功能,
了解腹横肌、腰方肌和膈肌的起、止点及功能。
教学重点:运动脊柱的肌肉。
教学难点:回旋脊柱的肌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提要授课形式指导要点
一、导入:复习、提问上节内容(5分)
二、教学基本内容
(三)膈肌(20分)讲授结合多媒体注意观察膈肌的形态
(四)腹肌(40分)讲授结合多媒体肌肉的位置与功能
1.前外侧群
(1)腹直肌
(2)腹外斜肌
(3)腹内斜肌
(4)腹横肌
2.后群
(1)腰方肌
♦运动脊柱的肌肉总结(10分)由学生自已规纳重点理解回旋的肌肉
三、总结(5分)
复习思考题:运动脊柱的肌肉。
小结:
教案
时间:2010年5月20、21日课节:3-4、5-6、7-8、1-2、3-4节
教室:实验室(2、3、4,6)教学对象:2009级运动训练18、19、20、21、29班第(18)次课
教学主题:运动余婉如诙整合、见秦尸体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讲授,使学生:
1.掌握六大关节的结构和运动。
2.掌握十五块主要的肌肉的位置、起止点和主要功能。
3.让学生自己动手观察尸体,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让学生总结骨、关节、肌肉的重点内容,培养学生归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尸体。
教学难点:掌握十五块主要的肌肉的位置、起止点和主要功能。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提要授课形式指导要点
一、导入:复习、提问上节内容(5分)
二、教学基本内容
(一)运动系统知识整合(35分)结合多媒体总结已学的运动系统内容
(二)观察尸体实验(35分)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本人观察骨骼肌标本。
三、总结(5分)
复习思考题:1.掌握肩、肘、腕、貌、膝、踝六大关节的结构和运动。
2.掌握胸大肌、背阔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肌、骼腰肌、臀大肌、股四头肌、
股后肌群、小腿三头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斜方肌等十五块主要的肌肉的位置、
起止点和主要功能。
小结:
教案
时间:2010年5月25、26日课节:1-2、3-4、7-8、1-2、7-8节
教室:实验室(2、3、4、6)教学对象:2009级运动训练18、19、20、21、29班第(19)次课
教学主题:第二章运动系统、第三节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一肌肉工作分析(介绍)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讲授,使学生:掌握“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的概念和肌肉工作
的性质。
教学重点: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和肌肉工作性质。
教学难点:退让性工作。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提要授课形式指导要点
(一)肌肉的配布规律(15分)讲授了解
1.肌肉的分布与骨、关节有关
2.肌肉的分布与关节的运动轴有关
3.肌肉的分布与人的直立行走及劳动有关
(-)肌肉的协作关系(肌肉工作的对立一统一关系)(20分)结合运动实例讲授原动肌、对抗肌
1.原动肌
2.对抗肌
3.固定肌
4.中和肌
(三)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20分)结合运动实例讲授举例说明
1.多关节肌的主动不足
2.多关节肌的被动不足
(四)肌肉的工作性质(20分)结合运动实例讲授举例说明
1.动力性工作
(1)克制性工作
(2)退让性工作
2.静力性工作
(1)支持工作
(2)加固工作
(3)固定工作
(五)总结(5分)
复习思考题:1.原动肌、对抗肌、克制工作、退让工作、动力性工作和静力性工作的概念。
2.解释多关节肌的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的现象。
小结:
教案
时间:2010年5月27、28日课节:3-4、5-6、7-8、1-2、3-4节
教室:实验室(2、3、4、6)教学对象:2009级运动训练18、19、20、21、29班第(20)次课
教学主题:第二章运动系统、第三节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二解剖学动作分析的内容与步
骤-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一)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讲授,使学生:
1.掌握动作分析的基本步骤。
2.掌握环节受力分析法。
3.分析引体向上、俯卧撑、排球扣球、单手肩上投蓝、原地侧向推铅球等动作。
教学重点:根据环节受力分析法确定原动肌。
教学难点:合理划分动作阶段。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提要授课形式指导要点
一、讲授(40分)
(-)动作分析的内容与步骤讲授环节受力分析法
1.动力性动作分析
(1)划分动作阶段
(2)确定各阶段中运动环节及其运动情况
(3)分析各环节运动时的原动肌及其工作情况
①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反
②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同有两种情况:
A:环节的运动速度快
B:环节运动的速度慢
二、动作分析(一)实验(35分)
分组讨论,尽量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亲身体验运动实践中的某些动作,并进行分析,然后由学生本人完成
实验报告中的作业。
三、总结(5分)
复习思考题:1、据环节受力分析方法确定原动肌。
2、分析引体向上、俯卧撑、排球扣球、单手肩上投蓝、原地侧向推铅球等动作。
小结:
教案
时间:2010年6月1、2日课节:1-2、3-4、7-8、1-2、7-8节
教室:实验室(2、3、4、6)教学对象:2009级运动训练18、19、20、21、29班第(21)次课
教学主题:第二章运动系统、第三节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三动作分析举例-运动动作的解
剖学分析(二)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讲授,使学生:
1.分析立定跳远、后蹬跑、正足背踢足球、肋木悬垂举腿动作。
2.分析原地侧向推铅球躯干的运动及原动肌。
3.了解静力性动作分析。
教学重点:根据环节受力分析法确定原动肌。
教学难点:静力性动作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提要授课形式指导要点
一、讲授(35分)
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二)静力性动作分析讲授联系动力性动作分析
二、动作分析(二)实验(40分)
分组讨论,尽量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作出运动实践中的某些动作,并进行分析,然后由学生本人完成实验
报告中的作业。
三、总结(5分)
复习思考题:分析立定跳远、后蹬跑、正足背踢足球、肋木悬垂举腿动作。
小结:
教案
时间:2010年6月3、4日课节:3-4、5-6、7-8、1-2、3-4节
教室:实验室(2、3、4、6)教学对象:2009级运动训练18、19、20、21、29班第(22)次课
教学主题:第三章内脏第一节总论第二节消化系统一消化管二消化腺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讲授,使学生: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培养学生归纳和总结问
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教学难点:胃的位置和形态。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提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间工具捐赠协议书
- 学校专业共建协议书
- 员工车辆安全协议书
- 空调火灾免责协议书
- 无故辞退调解协议书
- 加盟和解协议书模板
- 租地建房办学协议书
- 技术期权入股协议书
- 浸水事件赔偿协议书
- 教师签约协议书范文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严重缺陷清单(试行)
- 2025年辽宁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
- 慢性肾病5期护理查房
- 常务副总经理职责
- 2024年云南省中考物理真题含解析
- 后勤岗位招聘面试题及回答建议
- 完整初一历史上学期记忆时间轴
-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500字
- 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反事故及预防措施
- 农业昆虫学-形考测试四-国开(ZJ)-参考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