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学设计1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学设计1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学设计1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学设计1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学设计1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生物上册1.1.2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学设计1(新版)新人教版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教学内容七年级生物上册1.1.2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学设计1(新版)新人教版

内容: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掌握观察、记录和描述生物的方法,认识并调查学校及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种类,培养观察、思考和探究能力。核心素养目标分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升科学探究精神;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提高数据收集和整理能力,培养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形成科学思维,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生物学问题。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学生进入七年级前,对生物已有初步的认识,了解一些常见的生物种类,但缺乏系统的生物分类知识和科学调查方法。他们可能对生物的兴趣较高,但缺乏科学观察和记录的实践经验。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自然界充满探索欲,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较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处于形成阶段,需要教师引导。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偏好直观、形象的学习方式,如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阅读和思考来理解知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进行实地调查时,可能面临如何选择调查对象、如何观察记录、如何分析数据等问题。此外,对于生物分类的知识可能感到抽象难懂,需要教师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可能不足,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在调查过程中学会沟通和协作。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最新版的新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以及与生物调查相关的视频资料。

3.实验器材:准备记录本、笔、放大镜、指南针等,以便学生进行实地生物观察和记录。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确保每个小组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讨论;在实验操作台附近准备实验材料,以便学生进行简单的生物分类实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老师角色:以提问的方式引入课题。

问题: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生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2.学生学习:积极回答,分享自己见过的生物。

3.老师总结:生物是自然界中的一大类生物,它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和习性。

二、新课讲授

1.老师角色:讲解生物的分类方法。

内容:

-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形态、习性、遗传等。

-生物分类的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以植物为例,讲解植物的分类方法。

2.学生学习:认真听讲,跟随老师的思路,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3.老师引导:提问学生,让他们举例说明如何根据形态、习性等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4.学生学习:积极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实地调查

1.老师角色: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

内容:

-确定调查地点:学校周边的自然环境。

-分组调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调查一种生物。

-调查内容:观察、记录、描述所调查生物的形态、习性、生活环境等。

2.学生学习:按照老师的指导,分组进行实地调查。

3.老师角色: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学生学习:在调查过程中,学会观察、记录和描述生物。

四、数据整理与分析

1.老师角色:引导学生整理调查数据。

内容:

-收集各小组的调查结果,整理成表格。

-分析调查数据,找出不同生物的共性和差异。

2.学生学习:按照老师的指导,整理和分析调查数据。

3.老师引导:提问学生,让他们分享调查结果,并分析不同生物的特点。

4.学生学习:在分析过程中,提高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

五、课堂小结

1.老师角色: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内容:

-回顾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

-总结实地调查的要点和技巧。

-强调数据整理和分析的重要性。

2.学生学习:认真听讲,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3.老师引导:提问学生,让他们谈谈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收获。

4.学生学习: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课后作业

1.老师角色:布置课后作业。

内容:

-完成调查报告,详细记录调查过程和结果。

-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生物,进行更深入的调查研究。

2.学生学习: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课后作业。拓展与延伸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生物多样性》: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重要性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生物与环境》: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原理,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尝试通过图书馆、网络资源或实地考察等方式,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项目研究,选择一个特定的生物种类,调查其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撰写研究报告。

-学生可以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污染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3.知识点拓展:

-深入探讨生物分类的进化论基础,介绍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以及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发展。

-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影响以及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研究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包括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贡献,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影响。

4.实用性活动建议: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植物调查,记录校园内不同植物的种类、分布和生活习性。

-开展家庭环境调查,了解家庭成员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并提出改善建议。

-通过角色扮演或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

5.资源推荐:

-学生可以访问学校图书馆的生物资料库,查找相关的书籍和期刊。

-利用在线教育资源,如教育平台、科学网站等,获取更多关于生物学的信息和视频资料。

-参加学校或社区的科学讲座和研讨会,与专家和同行交流学习。教学反思与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的分类方法,进行了实地调查,我觉得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下面我就从教学反思和总结两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想法。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比如,我在导入新课时,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学习。在讲解生物分类方法时,我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结合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此外,我还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调查,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这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策略上,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调查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我发现,这种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当然,在教学管理方面,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调查过程中,有些学生过于兴奋,导致纪律松散;还有一些学生对于生物分类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有些学生在调查过程中过于关注个别生物,忽略了整体的调查目的;还有一些学生在分析数据时,缺乏深入思考,只是简单地罗列信息。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学生在调查过程中保持专注。

2.在讲解生物分类概念时,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将生物学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相结合。重点题型整理1.题型:生物分类实例分析

题目:请根据以下生物特征,将其归类到正确的分类等级中。

-生物特征: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体表有鳞片。

-答案:鱼类(纲)

2.题型:生物分类实践

题目:以下是你调查到的几种生物,请根据它们的特征进行分类。

-生物A:生活在树上,有翅膀,能够飞行。

-生物B: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有鳃。

-生物C:生活在地上,有四肢,能直立行走。

-答案:生物A属于鸟类,生物B属于鱼类,生物C属于哺乳动物。

3.题型:生物与环境关系

题目:分析以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说明为什么这种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生物:珊瑚礁中的珊瑚与海水。

-答案:珊瑚与海水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珊瑚通过光合作用净化海水,同时海水中的营养物质支持珊瑚的生长。

4.题型:生物调查报告撰写

题目:假设你进行了一次校园植物调查,以下是你收集到的一些信息,请根据这些信息撰写一份简短的调查报告。

-信息:调查地点:校园内的一片树林;植物种类:松树、枫树、杨树;数量:松树50棵,枫树30棵,杨树20棵。

-答案:

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校园内树林中的植物种类和数量。调查地点位于校园内的一片树林。经过调查,我们共发现三种植物:松树、枫树和杨树。其中,松树数量最多,达到50棵,其次是枫树,共有30棵,杨树数量最少,为20棵。这些植物构成了校园内树林的主要植被,它们在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5.题型:生物分类讨论

题目:讨论以下两种生物是否应该归类到同一类中,并说明理由。

-生物A:猫头鹰

-生物B:企鹅

-答案:猫头鹰和企鹅不应该归类到同一类中。猫头鹰属于鸟类,而企鹅属于哺乳动物。尽管它们都是鸟类,但猫头鹰是夜行性动物,而企鹅则是水生动物,它们在习性、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板书设计①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

-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

-遗传信息

②生物分类的等级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③生物分类实例

-植物分类: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

-动物分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昆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④生物分类方法

-形态观察法

-生境调查法

-遗传分析

-生态位分析

⑤生物分类的意义

-了解生物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

-促进生物科学研究课堂小结,当堂检测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生物的分类方法,了解了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等级以及一些常见的生物分类实例。通过实地调查,我们掌握了观察、记录和描述生物的方法,认识并调查了学校及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种类。以下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

1.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形态结构、生理功能、遗传信息。

2.生物分类的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3.常见生物分类实例:植物分类(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等),动物分类(哺乳动物、鸟类等)。

4.生物分类方法:形态观察法、生境调查法、遗传分析、生态位分析。

5.生物分类的意义: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物科学研究。

当堂检测:

为了检测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下是一些检测题目:

1.请简述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