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种植与管理过程中主要害虫及相应防控关键技术分析_第1页
杨树种植与管理过程中主要害虫及相应防控关键技术分析_第2页
杨树种植与管理过程中主要害虫及相应防控关键技术分析_第3页
杨树种植与管理过程中主要害虫及相应防控关键技术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杨树是我国目前植树造林与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促进木材行业发展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经济林木。由于杨树种植面积广、种植后管理不善等,杨树在其生长过程中较易受到害虫的侵扰,这些害虫不仅影响杨树的正常发育,还会导致林分生产力下降,甚至直接导致树木死亡。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在杨树种植与管理过程中加强害虫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几种威胁杨树的常见害虫,并提出了相应的害虫防治措施。关键词:杨树;防控措施;生物灾害杨树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的经济树木之一,具有生长速度快、生长条件需求低、种植产量高等特点,杨树在生长过程中固碳能力优越,可以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平衡,同时由于其外形特点,杨树也具备很高的观赏价值。但是由于杨树的生长特点等原因,杨树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类害虫的侵害,如果不及时加强对相应害虫的防治工作,提高杨树的抗病虫害能力,杨树成活率会下降,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建设工作,这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1加强杨树种植与管理过程中害虫防治工作的重要性1.1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杨树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通过加强害虫防治工作,可以有效保证杨树枝叶茂密、树干高大的生长特点。在其种植与生长过程中,杨树可以有效吸收周边环境中二氧化碳、粉尘等污染物,降低当地环境恶劣天气的出现概率,有效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杨树生长快速,成材率高,在其生长过程中,通过加强害虫防治工作,可以帮助杨树树根快速生长,这可以有效固定种植地的土壤,有利于稳定土壤的存在状态,加强当地的防风固沙能力,有效防止当地发生水土流失的现象。杨树长势旺盛,且存活时间长,在其生长过程中可以为周边的野生动物或其他有益昆虫提供安全稳定的庇护场所,有效保持当地的物种多样性与生态平衡,维持物种繁荣程度。1.2可以提高杨树的经济价值杨树是速成林木中的一种,在种植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生长出符合市场标准的木材,种植人员通过加强相关害虫防治工作,减少害虫对杨树生长的侵扰程度,可以进一步提升杨树的种植数量与品质,提升杨树的市场经济效益。通过提高杨树害虫的防治能力,加强对相关病虫害现象的检查能力,种植人员可以进一步减少杨树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的损失,如杨树本体遭到害虫啃咬、杨树整体种植成活数量出现严重下滑等,有效的害虫防治措施可以减少杨树的种植成本,提高杨树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杨树的种植品质,减少害虫啃咬现象,可以帮助种植人员开发出杨树的其他经济用途,如将杨树作为新型生物质能源等;在提高经济属性上,由于杨树具有极强的固碳能力,在新时代环境保护的背景下,杨树可以作为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帮助国家更早实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同时杨树通过交易市场的碳汇能力,可以帮助国家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1.3可以提高杨树的观赏价值杨树枝叶茂密,长势喜人,除了具有极强的固碳能力之外,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健康的杨树叶片鲜嫩翠绿,树冠高大茂盛,在使用途径上,可以将杨树设置为城市的造林绿化树,这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的美观程度与生态景观效果,并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保障城市的生态环境。但在其生长过程中,如果出现害虫啃食的现象,杨树会出现叶片损伤、枝条枯萎等观赏问题,这会严重影响杨树的外观与观赏价值。通过合理进行害虫防治工作,种植人员能有效避免杨树在生长过程中出现这些外观问题,并进一步保护杨树的自然生长,维持杨树的自然美态。加强害虫防治工作还可以提高杨树在城市中的存活率,减少杨树因害虫侵扰等问题出现生长迟缓或存活率不高的现象,进一步维持杨树的整体美观性。2杨树主要害虫分类2.1杨干象加强杨树的害虫防治工作,可以有效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杨树的市场经济效益与竞争力,提升杨树的观赏价值,但在杨树的生长过程中,由于其存活时间长、害虫种类多等问题,杨树较易受到各种害虫的侵扰,在加强害虫防治工作前,种植人员需要及时了解这些害虫的生物学特征,以便提高后续的防治水平。杨干象是导致杨树出现病害现象的主要害虫之一,一般而言,杨干象幼虫体长为9毫米左右,幼虫整体呈现乳白色,其胸部有弯曲构造,幼虫整体上以马蹄形为主,头部以黑褐色为主,且幼虫的头颅缝十分明显;杨干象的成虫形态体长一般为10毫米左右,成虫整体为长椭圆形,没有或者较少存在光泽,成虫整体被包裹在灰褐色鳞片之内,普通防治手段难以起到相应的作用。杨干象一般在4月中旬便会开始侵扰杨树幼苗,成虫时期一般为夏、秋两季,成虫羽化后一般会以杨树的嫩枝或枝叶为食。杨干象主要影响杨树幼苗的正常发育,降低杨树的生长态势,杨树在受到侵蚀后无法正常成材。2.2白杨透翅蛾白杨透翅蛾是影响杨树正常生长的主要害虫之一,一般是一年一代,具有较高的危害性。白杨透翅蛾的幼虫一般会藏在土壤或树干等坑道中越冬,体长2毫米左右,在开始活动后会以杨树枝干为食物,蛀蚀杨树表皮后或在其中隐藏身形,在吐丝侵入的过程中不断啃食树干,幼虫会在4月左右出现明显活动迹象,5月左右会结蛹,5月中下旬开始出现成虫,7月开始羽化与产卵;白杨透翅蛾成虫体长15毫米左右,其头部与胸部有橙黄色鳞片覆盖,头部长有棍棒状触角,雌性白杨透翅蛾触角上的栉齿不够明显,雄白杨透翅蛾的触角上具有两列青黑色的栉齿。在危害方式上,白杨透翅蛾的幼虫会钻入杨树的枝干与嫩叶之中,直接咬穿整个植物组织,被破坏的部位会出现枯萎或下垂等病变现象,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防治,会出现秃枝现象;在其啃咬至叶腋后,整片杨树叶子会出现下垂或发黄的现象,被害处会出现风折的现象[1]。2.3杨树扇舟蛾杨树扇舟蛾属鳞翅目舟蛾科,是我国主要林木害虫之一,除了会侵扰杨树之外,还会严重影响柳树等林木的生长状态,相关种植人员需要引起重视。杨树扇舟蛾幼虫体长一般为38毫米左右,身上遍布灰黄色的绒毛,触感柔软,幼虫头部以黑褐色为主,身体则为灰褐色;杨树扇舟蛾的成虫形态体长为16毫米左右,其头部存在一个椭圆形黑斑,前翅顶角处有暗褐色的三角形斑纹。杨树扇舟蛾一般是一年四代,10月中旬左右幼虫会吐丝,从杨树枝干或叶片上吐丝坠下,在来年3月左右开始化蛹、羽化,并进行产卵。杨树扇舟蛾一次可产卵600粒左右,卵整体呈现馒头状,且彼此之间以块状分布。在危害方式上,杨树扇舟蛾通常食量大,世代繁殖速度较快,影响范围不局限于杨树种类,且在其孵化、成长、交配过程中,易受到高温天气、代际叠加等影响,繁殖扩张速度极快,单位面积的杨树扇舟蛾密度极高[2]。2.4杨树大青叶蝉杨树大青叶蝉是影响杨树正常生长的主要害虫之一,其成虫体以深绿色为主,很容易隐藏到杨树的树荫之下,杨树大青叶蝉的额唇基中存在明显的两条纵线。在其前胸背板存在黄绿色斑纹,杨树大青叶蝉尾节基部生长着许多粗刚毛。在危害方式上,杨树大青叶蝉会在杨树周边土地中游窜,利用周边杂草进行越冬;在若虫与成虫阶段,杨树大青叶蝉会稀释杨树的树干汁液,造成杨树枝干、枝叶枯萎坏死等现象,在杨树大青叶蝉啃咬的过程中,还会传播其他杨树致病病毒。此外,在杨树大青叶蝉的孵化方式上,由于几年来种植人员有时会使用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这种技术会为杨树大青叶蝉的虫卵孵化提供绝佳的生态条件,这会帮助杨树大青叶蝉更好地越冬,造成严重的生态后果;在杨树种植时,种植人员没有完全规划好杨树种植区域的物种丰富度,单一的杨树品种同样为杨树大青叶蝉的快速繁殖提供了便利。3杨树种植与管理过程中主要害虫防控的关键技术3.1在杨树种植前加强害虫的预防工作杨树在其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害虫的侵扰与啃咬,这导致杨树存活率低,不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了进一步提升杨树的存活率与成材品质,保护当地的物种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种植人员需要加强杨树害虫防治措施的监管力度,加强杨树种植前的害虫预防工作,尽量减少害虫对杨树生长过程中的干扰。在杨树种植的土壤环境上,种植人员需要对种植土壤进行详细的整地操作,将深层土壤翻耕到地面上,对于中壤土,一般翻耕0.5米左右为宜,根据实际整地情况,种植人员需要进行相应的消杀工作,确保种植土地中没有害虫的虫卵。在杨树的种植技术上,应当遵循“四大一深”的科学种植方法,即杨树周边要有一米见方以上的大水塘,杨树的树苗在经过高锰酸钾浸泡后需要保证地面上的树苗高度在3.5米左右,地面之下的根系至少预留出0.8米,在安排种植规划时需要保证每株树苗之间留出足够树根生长的间距,种植前需要对种植坑灌溉足量的水。这种种植方法可以帮助杨树幼苗得到充足的生长空间与营养物质供应,促进杨树根的生长与舒展,提高杨树苗的存活率与抗虫害能力[3]。3.2加强杨树种植后的检查与管理工作种植人员在种植杨树后,需要定期进行巡查,检查杨树的生长状况及病虫害现象,如果发现杨树生长状况不佳或出现明显的虫害现象,需要立即上报,并与当地林业部门联系,合作控制相应的虫害现象。在杨树的种植规划上,种植人员应当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有选择性地额外种植其他树木或农作物,在种植顺序上应当秉持多树种结合、分批次栽种的原则,加快更新造林的进度,这样可以有效增加杨树种植过程中的物种丰富度,降低杨树被单一虫害侵扰的概率与程度,提高整片树林的抗病虫害能力。在杨树的管理上,种植人员需要定期对杨树进行枝叶修剪工作,重点剪除那些已经有明显虫害现象的枝叶。在杨树周边农作物的处理上,需要将收获后的桔梗或杂草等及时进行处理,如焚烧或转换为生物质肥料等,避免虫卵在这些没有来得及处理的杂草掩映下安全越冬。3.3采用化学技术方法防控杨树害虫若杨树已经出现虫害现象,种植人员需要先检查导致杨树枯萎的害虫种类,根据害虫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防治手段,以期达到最佳的消杀效果。例如,对于杨干象或白杨透翅蛾等害虫,种植人员可以考虑在害虫活跃的月份进行化学防治,种植人员在运用化学技术方法进行杨树害虫防治工作时,需要选择那些绿色或对自然生态污染程度小的化学试剂,避免在化学试剂消杀过程中出现污染生态环境的现象。对害虫进行点涂操作时,可以选择40%氧化乐果搭配50%杀螟松35倍液,将溶液通过毛笔或其他蘸取工具点涂在害虫藏身的刻槽或虫孔等处,可以有效消杀害虫。需要注意的是,点涂化学溶液的涂药量需以孔洞能够产生明显气泡为宜;种植人员也可以使用涂环方式,将50%杀螟松、40%氧化乐果与50%辛硫磷药与水按1∶1的比例混合,利用毛刷在冲孔上5厘米处涂成环状保护带,同样能够有效消杀害虫[4]。3.4采用物理技术方法防控杨树害虫对杨树害虫进行有效防治,种植人员还可以考虑使用相应的物理手段进行消杀,在进行物理防治时,同样需要注意生态环境问题。种植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多种物理控虫手段,如在杨树种植前进行整土操作,及时消灭土壤中的虫卵;或在害虫正式交配产卵之前,在保护树根的前提下在杨树树干周围挖掘出30厘米宽、20厘米深的环状沟,在其中引燃草堆以此灭杀杨树上的雌虫卵。对于那些喜光的害虫,如杨树扇舟蛾等,种植人员可以使用黑光灯诱杀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灭杀具有趋光性的杨树害虫,有效降低害虫的幼虫密度,还能够及时测定害虫的繁殖态势,对害虫繁殖情况起到一定的监测作用。此外,有些害虫具有群栖虫苞的特性,种植人员需要及时在杨树间巡逻过程中将虫苞、卵块摘除,以此减少杨树虫害的发生概率。3.5采用生物技术方法防控杨树害虫在杨树的虫害防治上,除了使用化学、物理防治、加强杨树管理等操作之外,种植人员还可以根据害虫的生态特性,进行相应的生物防治。可以根据害虫的生态特性,实时在杨树林间引入害虫天敌生物,通过天敌的自然控制减少害虫的数量。例如,对于大青叶蝉或杨小舟蛾等,可以引入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种植人员也可以利用微生物防治方法,该方法是指利用具有杀虫活性的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微生物,通过无人机喷洒或人工撒施等方式,让害虫本体或虫卵沾染上这些微生物试剂,进而限制害虫的数量与密度,这种方法具有实施简单、对非靶向生物无污染等特点。此外种植人员可以在杨树林间设置一些性信息素诱捕装置,通过让害虫混乱交配信息减少虫卵的数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