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资料 z口腔粘膜病学习课件_第1页
医学资料 z口腔粘膜病学习课件_第2页
医学资料 z口腔粘膜病学习课件_第3页
医学资料 z口腔粘膜病学习课件_第4页
医学资料 z口腔粘膜病学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粘膜常见病阜阳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张克梅口腔科学Stomatologyoralmucosaldiseases口腔粘膜常见病【掌握】单纯疱疹性口炎、雪口的发病原因、主要

临床表现。【熟悉】复发性口疮的临床表现。【了解】了解其他口腔粘膜病。概述:解剖oralmucosaldiseases概述:解剖oralmucosaldiseases上皮层固有层粘膜下层

口腔粘膜结构示意图(光学显微镜)123概述:定义及分类

1.感染性疾病

2.溃疡类疾病

3.变态反应性疾病

4.斑纹类疾病

5.大疱类疾病

6.唇舌疾病

7.肉芽肿疾病

8.粘膜色素异常

9.性传播疾病及全身疾病的口腔表征对发生于口腔粘膜及软组织上的种类众多、类型各异疾病的总称。分类:定义:概述:常见病损斑—

丘斑—

丘疹疱—

大疱—

脓疱溃疡—

糜烂—

假膜—

坏死—

坏疽萎缩—

皲裂结节—

肿块

斑(macule):为粘膜上较局限的颜色异常损害,不高出粘膜面,呈红色、红棕色或棕黑色。如:坏血病、艾迪生病概述:临床病损特点概述:临床病损特点丘斑(patch):稍隆起而坚实的病损,为白色或灰白色,表面平滑或粗糙。如:白斑、癌、慢盘丘疹(papule):是皮肤、粘膜上一种小的实体性突起,灰白色或红色。如口腔扁平苔藓概述:临床病损特点结节(nodule)概述:临床病损特点是一种突起于口腔粘膜的实体性病损,为结缔组织成分的团块.(纤维瘤)疱(vesicle):一种内含液体的园形突起,上皮内疱、上皮下疱。如:病毒感染、药物反应概述:临床病损特点溃疡(ulcer):粘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表层坏死脱落而形成界限清楚的凹陷,如复发性口腔溃疡概述:临床病损特点糜烂(erosion):为粘膜上皮部分破坏遗留的表浅缺损。不累及基底细胞层,大小形状不定,边界不清,表面光滑如单纯疱疹、天疱疮概述:临床病损特点假膜(pseudomembrane):为灰白色或黄白色膜,由炎性渗出的纤维素、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炎性细胞聚集于一起而成概述:临床病损特点萎缩(atrophy):指组织细胞的体积缩小或数目减少概述:临床病损特点皲裂(rhagades):为粘膜表面的线状裂口,由炎性浸润使组织失去弹性变脆而成概述:临床病损特点第一节口腔单纯性疱疹【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simplexvirus,HSV)分型:HSV-1,HSV-2天然宿主:人类传染源:感染者、携带者传染途径:飞沫、唾液、疱疹液、产道侵犯的部位:口腔、皮肤、眼、会阴、神经系统

第一节口腔单纯性疱疹【临床表现】

1.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primaryherpeticstomatitis)1.好发年龄:6岁以下儿童多见,成人亦不少见2.发病情况:急性发作,全身反应较重3.好发部位:口腔粘膜各处包括牙龈、上腭等唇及口周皮肤可起疱结痂第一节口腔单纯性疱疹【临床表现】

1.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4.病程:1)前驱期:流感样症状;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1-2天后,口腔黏膜广泛充血、水肿2)水疱期:充血黏膜上成簇小水疱---溃疡,疱出现后发热渐消3)糜烂溃疡期:融合破溃,黄白色假膜,痂壳4)愈合期:整个病程约需7-10天5.症状特点:红疱烂黄热

第一节口腔单纯性疱疹【临床表现】

1.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第一节口腔单纯性疱疹2.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复发性唇疱疹)

(recurrentherpeticstormtitis)好发年龄:成人发病情况:诱因,全身反应轻,刺痛、痒感病损特点:口角、唇缘及唇周皮肤成簇小水疱,疱破糜烂、结痂牙龈、硬腭也可复发

病程:10天,继发感染延迟,色素沉着【临床表现】第一节口腔单纯性疱疹第一节口腔单纯性疱疹1、全身治疗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利巴韦林免疫调节剂:免疫低,复发严重频繁全身禁用肾上腺皮质类药物!中医中药: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冲剂对症支持:

2、局部治疗口腔粘膜用药:理疗:口周皮肤及唇部用药:湿敷

【治疗】第二节口腔念珠菌病致病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

发病机制:条件感染白色念珠菌的毒力宿主防御功能医源性因素

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状况的改变局部因素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大手术、放化疗后等【病因与发病机制】第二节口腔念珠菌病【临床表现】

1.念珠菌性口炎(1)急性假膜型(雪口病)(2)急性红斑型(抗生素口炎)(3)慢性红斑型(义齿性口炎)(4)慢性肥厚型(增殖型口炎)2.念珠菌性唇炎3.念珠菌口角炎分类第二节口腔念珠菌病好发年龄:任何年龄,但新生儿最多好发部位:唇、颊、舌及软腭粘膜损害特点:粘膜充血发红,出现散在白色凝乳状的小点,可融合成白色的丝绒状斑片,用力可擦掉,暴露出粘膜糜烂面及轻度出血区全身反应:轻【临床表现】1.念珠菌性口炎(candidalstomatitis)(1)急性假膜型(雪口病)好发年龄:成人

症状:味觉异常、口干、粘膜灼痛

损害特点:粘膜充血、糜烂,舌背乳头呈团块状萎缩,周围舌苔增厚可形成假膜,可伴有口角炎第二节口腔念珠菌病【临床表现】(2)急性红斑型(抗生素口炎)1.念珠菌性口炎(candidalstomatitis)(3)慢性红斑型(义齿性口炎)上颌义齿腭侧面粘膜亮红色水肿或假膜第二节口腔念珠菌病【临床表现】1.念珠菌性口炎(candidalstomatitis)(4)慢性肥厚型(增殖型口炎)

颊部:口角内侧三角区,

呈白色角化斑块,或结节状增生.

腭部:由义齿性口炎发展而来,呈乳头状增生舌背:丝状乳头增殖为毛舌.

病理:轻度到中度上皮不典型增生.

预后:恶变率高于4%.第二节口腔念珠菌病【临床表现】1.念珠菌性口炎(candidalstomatitis)好发年龄:高龄患者部位:多见于下唇,伴念珠菌性口炎或口角炎病损特点:糜烂型:下唇中份长期存在鲜红色糜烂面,周围有过角化现象,表面脱屑

颗粒型:下唇肿胀,唇红和皮肤交界处常

有散在突出的小颗粒

。。。。。。

需镜检确诊2.念珠菌性唇炎(candidalcheilitis)第二节口腔念珠菌病【临床表现】3、念珠菌口角炎(candidalangularcheilitis)

多见于儿童、体弱病人及血液病患者,表现为:双侧口角区的湿白糜烂、皲裂、渗出、结痂第二节口腔念珠菌病【临床表现】病史临床、实验室检查(涂片、真菌培养、活检等)白色念珠菌菌丝和孢子第二节口腔念珠菌病【诊断】(一)局部治疗

1、2%-4%碳酸氢纳(小苏打)

2、0.2%氯己定

3、5-10万U/ml制霉菌素混悬液4、咪康唑(二)全身治疗抗真菌药物: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增强机体免疫力:胸腺肽、转移因子(三)手术治疗癌前损害第二节口腔念珠菌病【治疗】第三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aphthousulcer,RAU(一)定义是指一类原因不明的,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的,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为最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发病率高达20%左右,有明显的灼痛,故称阿弗他.【概念】第三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二)同义异名词

1、复发性阿弗它溃疡

(recurrentaphthousulcer,RAU)

2、复发性阿弗它性口炎

(recurrentaphthousstomatitis,RAS)

3、复发性口腔溃疡或复发性口疮

(recurrentoarlulcer,ROU)【概念】第三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1、免疫因素2、遗传因素3、系统性疾病因素4、环境因素5、其他因素【病因】第三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1、病史规律: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前驱期、溃疡期、愈合期、间歇期2、溃疡特点:“红、黄、凹、痛”红:溃疡周围粘膜约1mm充血红晕带黄:溃疡表面覆盖浅黄色假膜凹:溃疡中央微凹陷,基底不硬痛:灼痛明显【临床表现】第三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3.RAU的分型轻型(小型)(minoraphthosulcer,MiAU)口炎型(疱疹样)(herpetiformulcer,HU)重型(巨型)(majoraphthosulcer,MaAU)【临床表现】第三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最常见,约占RAU的80%•

好发部位:角化程度差的区域•

溃疡数目:不多,1~5个不等•

溃疡大小:直径2-4mm•

溃疡形状:圆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孤立散在•

发作病程:1-2周•

愈后瘢痕:无【临床表现】轻型阿弗他溃疡(minoraphthousulcer,MiAU)第三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又称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或腺周口疮•

好发部位:口角、口腔后部•

溃疡数目:常单个•

溃疡大小:直径1-3cm,大而深,似“弹坑”•

溃疡形状:周边隆起,基底微硬,边缘整齐•

发作病程:1月至数月•

愈后瘢痕:有,可致组织缺损【临床表现】重型阿弗他溃疡(majoraphthousulcer,MjAU)第三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又称口炎型口疮•

好发部位:粘膜任何部位•

溃疡数目:多,数十个不等,似“满天星”•

溃疡大小:较小,直径1-2mm•

溃疡形状:圆或椭圆形,散在,可融合成片•

发作病程:1-2周,全身反应轻•愈后瘢痕:无【临床表现】疱疹样阿弗它溃疡(herpetiformulcer,HU)第三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1、对大而深长期不愈的溃疡,需活检确诊【诊断】2、与疱疹性口炎鉴别疱疹样溃疡疱疹性龈口炎好发年龄成人婴幼儿发作情况反复发作原发病损特点散在小溃疡成簇疱无发疱期有部位无角化粘膜粘膜各处皮肤损害无有疼痛灼痛不明显全身症状轻重第三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局部治疗:消炎止痛、防止感染、促进愈合

1、消炎类药物:膜剂、软膏、含漱液、含片散剂、超声雾化剂等

2、止痛类药物:达克罗宁、利多卡因

3、腐蚀性药物

4、局部封闭:曲安奈德、泼尼松龙

5、理疗【治疗】第三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全身治疗:对因治疗、减少复发、促进愈合适应症:复发频繁,间歇期短,症状较重,长期不愈者

1、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强的松、环磷酰胺

2、免疫增强剂:转移因子、胸腺肽、左旋咪唑

3、中医药:昆明山海棠

4、其他病因治疗【治疗】第四节天疱疮pemphigus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的皮肤粘膜出现不易愈合大疱性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目前多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临床表现】分四型: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红斑型第四节天疱疮症状:粘膜、皮肤疼痛,可有发热、无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大量失水及电解质、蛋白质消耗出现恶病质,可因感染而死亡。【临床表现】(一)寻常型天疱疮第四节天疱疮

腭、咽旁、牙龈等易受摩擦的任何部位

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壁薄透明,疱破

后出现不规则糜烂面,残留疱壁向四周

退缩。揭皮试验(+),探针试验(+)。

将疱壁撕去或提取时,常连同邻近外观正常的粘膜一并无痛性撕去,并遗留鲜红色的创面在糜烂面边缘处将探针轻轻置入粘膜下方,可见探针无痛性伸入【临床表现】(一)寻常型天疱疮

口腔损害:第四节天疱疮【临床表现】(一)寻常型天疱疮第四节天疱疮【临床表现】(一)寻常型天疱疮前胸,躯干、头皮、颈、腋窝、腹股沟等易受磨擦部位的正常皮肤上突然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不融合,壁薄易破露出红色的糜烂面,或干瘪结痂尼氏征阳性(Nikolsky征)

皮肤损害:

用手指侧向轻推外表正常的皮肤或粘膜,即可迅速形成水疱;推赶水疱能使其在皮肤上移动;在口腔内用舌舐及粘膜,可使外观正常的粘膜表层脱落或撕去

第四节天疱疮【临床表现】(一)寻常型天疱疮第四节天疱疮其他部位粘膜:(二)、增殖型天疱疮(三)、落叶型天疱疮(四)、红斑型天疱疮

【临床表现】第四节天疱疮1、临床损害特征:

水疱及大面积糜烂揭皮试验阳性尼氏征阳性探针试验阳性

【诊断】2、细胞学检查天疱疮细胞(棘层松解细胞)3、活体组织检查:4、免疫学检查:

第四节天疱疮

一、全身治疗1、支持治疗

2、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3、免疫抑制剂缩短疗程、减少激素用量、降低副作用环磷酰胺15-25mg,每周一次硫唑嘌呤50-100mg/d

4、抗生素:防止并发感染二、局部用药:消炎、止痛、促进愈合口腔白斑病

oralleukoplakia

是口腔粘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不具有其他任何可定义的损害特征;一些口腔白斑可转化为癌。

【定义】

1.吸烟等理化刺激

2.念珠菌感染

3.全身因素:微量元素缺乏微循环改变易感的遗传素质【病因】口腔白斑病

oralleukoplakia

好发年龄:〉40岁好发部位:颊粘膜、舌、口底、唇主观症状:轻临床分类:均质型——斑块状、皱纹纸状

非均质型——颗粒状、疣状、溃

疡状

【临床表现】口腔白斑病

oralleukoplakia【临床表现】斑块状:白色或灰白色均质型斑块口腔白斑病

oralleukoplakia【临床表现】颗粒状:颊粘膜口角区多见,呈白色颗粒状突起,癌变率高

口腔白斑病

oralleukoplakia【临床表现】口腔白斑病

oralleukoplakia【临床表现】疣状:

多发于牙槽嵴、唇、上腭、口底等,呈刺状或绒毛状乳白色突起口腔白斑病

oralleukoplakia【临床表现】皱纹纸状:多见于口底、舌腹,白色斑块边界清口腔白斑病

oralleukoplakia【临床表现】溃疡状:【病理】良性病变:上皮单纯性增生,上皮过度正角化癌前损害:上皮异常增生(轻、中、重度)描述方式:【诊断】

临床表现活组织检查脱落细胞检查甲苯胺蓝染色

口腔白斑病

oralleukoplakia

癌变倾向:年龄:年龄较大,60岁以上性别:不吸烟的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吸烟:时间长,烟量大部位:舌缘、舌腹、口底及口角危险区类型:疣状、颗粒型、溃疡型、伴念珠菌感染病理:上皮异常增生程度越重越易癌变时间:病变时间较长者症状:有刺激痛或自发痛者

口腔白斑病

oralleukoplakia【诊断】(一)卫生宣教:早发现、早治疗

(二)去除刺激因素:如戒烟禁酒、拔除残根残冠等

(三)有癌变倾向者应定期严密复查

(四)手术、冷冻、激光等治疗

口腔白斑病

oralleukoplakia【治疗】第六节口腔扁平苔藓orallichenplanus,OLP【定义】

是一种伴有浅表炎症的皮肤黏膜角化异常疾病。【病因】不明,与下列因素有关:

精神因素:

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

微循环障碍因素:遗传因素:其他:糖尿病、肝炎、微量元素等

第六节口腔扁平苔藓orallichenplanus,OLP【临床表现】

1、症状:多无自觉症状,或有粗糙感;

遇剌激食物可有不适;

若出现糜烂,灼痛感明显

2、口腔粘膜损害:

部位:发生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颊部最多,其次为舌、龈、前庭、唇、腭、口底等,病损大多左右对称。

特征:白色或灰白色小丘疹连成线条构成各种白色花纹,有网状、环状、条纹状、树枝状等,也可为斑块状。病损区黏膜可正常或发生充血、糜烂、溃疡、水疱、萎缩、色素沉着等。第六节口腔扁平苔藓【临床表现】第六节口腔扁平苔藓【临床表现】

分型:网状型:多见于颊粘膜、前庭沟等条纹型:多见于前庭沟、口底舌腹、附着龈等环状型:可于唇红、颊粘膜、舌缘舌腹等丘疹型:可见于伴白纹的颊粘膜斑块型:多见于舌背两侧,损害区舌乳头萎缩

水疱型:多见于颊、唇、前庭沟等糜烂型:多见于颊、唇、前庭沟等的充血糜烂萎缩型:多见于舌背,也可发生于牙龈

第六节口腔扁平苔藓【临床表现】第六节口腔扁平苔藓【临床表现】第六节口腔扁平苔藓【临床表现】第六节口腔扁平苔藓【临床表现】第六节口腔扁平苔藓【临床表现】第六节口腔扁平苔藓【临床表现】3、皮肤损害:

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有的小丘疹可见到白色小斑点或浅的网状白色条纹称为Wichham

纹4、指(趾)甲病损;

第六节口腔扁平苔藓【临床表现】第六节口腔扁平苔藓基本病理改变:上皮不全角化

基底层液化变性固有层淋巴细胞带状浸润

免疫病理改变:上皮基底膜区见细小颗粒状荧光

【病理】第六节口腔扁平苔藓【诊断】临床基本病损特点:组织学检查:活检指征

1、诊断不明确者;

2、临床有恶变倾向者;

3、治疗后迁延不愈者;

4、可能与其它疾病共存需进行确诊者:

如口腔白斑.

第六节口腔扁平苔藓【治疗】(一)详问病史,了解全身情况,调整心理(二)局部治疗

1.去除局部刺激因素,保持口腔卫生.2.抗真菌药物:2-4%碳酸氢钠或0.2%洗必泰含漱,制霉菌素甘油等

3.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涂抹或封闭

第六节口腔扁平苔藓【治疗】(三)全身治疗

1.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小剂量,短疗程)2.免疫调节剂:胸腺肽、左旋咪唑等

3.昆明山海棠,雷公藤,氯喹等

4.治疗可疑的全身疾病

5.中医中药

0LP属于癌前状态萎缩及糜烂型损害易恶变舌部,特别是中后份舌缘恶变率较高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梅毒(syphilis)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传染病。传染源:梅毒患者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95%)胎传其他:输血、接吻、哺乳、牙刷等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硬下疳粘膜斑、梅毒疹梅毒瘤或树胶肿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早期梅毒(<2年)晚期梅毒(>2年)后天梅毒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一期梅毒•硬下疳:感染后的3~4周出现在螺旋体侵入处。•部位:生殖器,口腔。•初发:粟粒大小、具有浸润性丘疹或硬结。•1~2周后:单个溃疡,界清,上覆棕黄薄痂,无痛。触之有软骨样硬结。•2~3周后:梅毒血清试验开始阳性。•相应区域淋巴结肿大,无痛、坚硬,不粘连。•3~8周:不治而愈,但硬结并不随之消失。•7~8周后:血清试验全部阳性。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唇部下疳:1.中等程度的巨唇;2.表面棕色薄痂或光滑面、溃疡;3.颌下淋巴结肿大。舌部下疳:1.舌前1/3;2.表面光滑呈粉红色,覆以灰色假膜;3.颏下及颌下淋巴肿大口腔表现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二期梅毒------梅毒疹•感染后7~10周,或硬下疳消失后3~4周,梅毒螺旋体经淋巴系统播散,引起全身淋巴结无痛性肿大。•由于螺旋体附着于皮肤粘膜的微小血管上或因其毒素作用,可引起皮肤粘膜损害。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皮肤:梅毒疹,包括斑丘疹、丘疹、斑疹及脓疱疹;•口腔:粘膜斑\粘膜炎;•全身症状:头痛、咽痛、发热、骨痛、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本期感染力强,血清反应阳性。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口腔表现•梅毒炎:充血,糜烂,溃疡,表面覆以假膜。•梅毒粘膜斑:好发于唇,损害呈灰白色、光亮而微隆的斑块,直径约为0.3~1.0cm的圆形、椭圆形或环形的损害,易发生糜烂,溃疡,但无痛。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三期梅毒------树胶肿•感染后3~4年,其发生原因是早期未经治疗或治疗不足。结节性梅毒疹:多见于面部、四肢、躯干等部位。扁平或豌豆大小的棕红色结节。树胶肿:三期梅毒的标志,又称梅毒瘤•可多发或散在,但一般常为孤立性病变。•初起为无痛性结节,暗红色,逐渐增大,直径可达3~5cm。•中心软化、破溃、穿孔,组织广泛坏死,形成境界清楚、无疼痛感的大溃疡。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1)舌树胶肿:•好发于舌背。•深层:一个,鸽蛋大小,质地坚韧。•浅层:常为单个或几个,可扪及,其表面粘膜充血。2)腭树胶肿:•软硬腭交界处,或舌腭弓附近。•小结节,扩展、破溃,组织破坏及缺损。死骨脱出,口腔与鼻腔穿通。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三期梅毒舌炎1.舌面出现直径为1~1.5cm的乳头消失区,损害区光滑充血;2.逐渐扩大至整个舌前1/3;3.分叶状,伴沟裂;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圆形溃疡,界清,无痛,基底平坦,有软骨样硬结。唇硬下疳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先天梅毒•2岁以内为早期先天梅毒。晚期先天梅毒一般在5~8岁开始发病,至13~14岁才有多种症状出现。•晚期先天梅毒主要侵犯眼睛、牙、骨骼、神经。如果有哈钦森牙、神经性耳聋、实质性角膜炎,则合称哈钦森三联征。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与后天二期梅毒损害相似早期先天梅毒(2岁以内发病)晚期先天梅毒(2岁以后发病)先天梅毒与后天三期梅毒损害相似特征性损害:哈钦森牙(桑椹牙)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切缘呈半月形,切缘宽度小于颈缘哈钦森牙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诊断

1.病史:不洁性接触史配偶、性伴患梅毒史梅毒皮损史和治疗史

2.体检:粘膜、皮肤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3.实验室检查(1)梅毒螺旋体检查:早期梅毒(快速,可靠)(2)梅毒血清学检查

1)免疫学基础

IgM、IgG、反应素

2)临床常用检查方法

RPR+TPHA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治疗

1.原则:早诊断,早治疗,药量足有规则、勤随访

2.常用药:青霉素(首选)

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U/支

肌注,1#/qd,连续10~15天

苄星青霉素240万U/支

肌注,1#/qw,共2~3次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强力霉素,红霉素3.疾病控制及随访

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年复查一次,连续2~3年。预防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艾滋病

(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传染源:艾滋病病人及HIV感染者传播途径

性传播血液传播:输血、移植、吸毒、医源性母婴传播:胎传、产道、哺乳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小考场(1)唾液HIV会感染吗?一般接吻不引起传染。深接吻,以致粘膜破损,血液交换,引起传染。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2)拔牙会传染HI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