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设计苏教版_第1页
2024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设计苏教版_第2页
2024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设计苏教版_第3页
2024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设计苏教版_第4页
2024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设计苏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属于精读课文。描写了冰心在颐和园所遇到的春游的儿童,表现了儿童的活泼欢快。充溢活力的情态,表达了冰心对少年儿童的宠爱以及所寄予的希望。依据作者的行踪,可以把文章分为4个部分。第1部分(第1、2自然段),写“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文章先写遇到儿童的地点,以及儿童之多;然后通过对两句诗的新的说明,点明题目,同时也道出了游园的缘由——被活泼可爱的孩子所吸引,不由得产生游园的兴致。于是,“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这一“笑”一“迎”,流露出冰心对儿童的宠爱之情;一个“挤”字,表现出冰心那颗不老的童心。第2部分(第3、4自然段),写巡游时“我们”到处遇上儿童。这一部分在写儿童之多时,作者抓住儿童的不怜悯态——戴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的,说着的,笑着的,还有跑累了坐着看书的,在“一面面鲜红的队旗”的衬托下,他们显得那样的活泼可爱;在写儿童归队的情景时,用他们和我们经常“撞个满怀”,说明他们有点莽撞;但又用他们总是说一声“对不起”,表现了他们的懂礼貌。第3部分(第5—8自然段),写“我们”在玉澜堂的院落里,与儿童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这一部分先写了开得很旺盛的几棵大海棠树以及对饱满、烂漫的春光的赞美;接着写“我们在花下大声赞美”时,引来“一群刚要出门的孩子”,文章用“我”与孩子的对话的方式,写了一个女孩子的“忸怩”和一个男孩子的率真,然后就孩子说的那句“就是开得旺”作引申,写了花儿与儿童一样,借花喻人,表达出冰心对儿童的挚爱和期望。第4部分(第9自然段),写“我”的感想,告知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恒久不会找不到春天的。这一部分照应前文,再次点题,以突出题旨。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朝气和活力,读后令人感到非常兴奋和激烈。【学情分析】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肯定的自学实力和语言表达实力。这篇课文的教学主要是依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设计,比较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我表达,老师只是作为整堂课的引导者出现,对于学生回答的有关问题加以补充和订正。【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这篇课文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带领学生扫清字词障碍,理顺文章脉络,让学生对本篇课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其次课时的精读教学做好打算。其次课时主要是精读课文,通过对各个部分的精细阅读,使学生全面细致地驾驭课文所包含的学问。这两个课时都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探讨沟通为主,旨在提高学生的自学实力和语言表达实力。【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至第九自然段;会读会写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详细的语言材料体会本课比方句的含义及作用;理解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感受春天的花儿与儿童是多么生气勃勃,令人欢乐。【教学重点】1.理解比方句的含义及作用2.理解“只拣儿童多处行”的含义【教学难点】感受春天的花儿与儿童生气勃勃、充溢活力、令人欢乐这一共同点【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课时支配】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导入课题,简介作者——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再读课文,理清脉络——课堂练习——布置作业其次课时:复习导入——精读课文,获得感悟——总结回顾——布置作业【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设计意图/微课设计指导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约5分钟)1.谈话导入: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气勃勃的季节,我们大部分人都宠爱在春天出去游玩,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你春游时的情景呢?今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春天的文章。板书课题:只拣儿童多处行简介作者:PPT展示: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闻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十五页,自由阅读作者简介。读题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思索和回想自己春游时的情景,并尽量用语言生动地表达出来。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描述,在脑子里形成春游的情景。仔细阅读作者简介,了解作者的基本状况。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边朗读边思索。可以设计互动沟通环节,让学生之间相互描述自己春游时的情景,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实力,也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二、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约15分钟)1.明确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划出重要的和不理解的词语并借助词典查询词语含义。2.指名读生字新词,指名让学生说明重要的词语,老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赐予指导和订正。座无隙地、全神贯注、成千盈百、浑身解数、忸怩自由朗读课文,依据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找出重要的和不理解的词语并通过词典进行查询,理解词语含义。用自己的话说明词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并提高表达实力。可以增加学生的自学实力,熬炼学生查字典的实力,使学生在没有老师帮助的状况下也能克服字词障碍,顺当阅读课文。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约15分钟)1.指名分段读课文,思索:作者的旅游路途是怎样的?划出有关作者行踪的词语。组织学生探讨,相互沟通自己所找出的作者的旅游路途和代表行踪的词语。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依据作者的旅游路途,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边朗读边仔细思索,学会有条理地阅读课文。探讨沟通自己的阅读成果,指出作者的行踪: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用简洁明白的话概括各段含义,以对文章有一个清楚的相识。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其次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很多儿童在喧闹地赶春。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知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恒久不会找不到春天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欢乐愉悦的情感。可以提高学生阅读课文、分析课文的实力,并且增加学生的理解实力和概括实力,能使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四、课堂练习(约5分钟)1.写字指导,订正笔画依次,指出易错易误的地方。2.指导学生描绘、临写,描红、临写,力求将字写得正确美观。边练习边记忆,有效驾驭字词的拼法。培育良好的书写习惯。五、布置作业(约5分钟)1.抄写生字新词及重点词语的含义2.回答课后题第三题,思索课后题第四题和第五题1.抄写生字词和重点词语含义。2.回答课后题第三题,思索课后题四、五题。巩固课上所学学问;对比词语含义,加深理解。板书设计3.只拣儿童多处行冰心座无隙地、全神贯注、成千盈百、浑身解数、忸怩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教学反思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扫清字词障碍,但是对于一些词语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刻,所以老师应当赐予适当地指导。其次学生在概括段落大意的时候,还存在语言表达不通顺的地方,应当得到相应地熬炼。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设计意图/微课设计指导一、复习导入(约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现在,我要请几名同学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情?2.冰心奶奶是怎样确定自己的巡游路途的阅读全文,仔细思索老师提出的问题:冰心奶奶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时,见到很多孩子。她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了颐和园。随着儿童,她来到了知春亭畔和玉澜堂,看到了开得正旺的海棠花。感慨春天的花儿和儿童都具有的朝气与活力。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提问式导入能够增加学生的留意力,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学生回答问题能够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实力,加深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二、精读课文,获得感悟(约25分钟)1.讲读第一段和其次段(1-4),体会“多处行”:(1)提出问题:冰心奶奶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引导学生探究。(2)请学生默读第一至二自然段,思索作者是怎样描绘儿童之多的。(3)请学生思索并探讨课后题第四题的的第一小题。讲读第三段(5-8),感悟春光美,提出下列问题:请学生默读5-8自然段,划出描写春光的句子。作者是怎样描写海棠花的,请划出关键的描绘性词语。作者是怎样赞美春光的?在作者看来,儿童与春天的花儿有什么相同之处?你是怎样认为的?(5)请学生回答课后题第三题和第四题的其次问,讲读第四段(9):(1)要求学生结合全文,思索之前已经提出的问题,即“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2)进一步思索作者所说的:“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恒久不会找不到春天”的含义,探讨过后,老师指名回答问题。默读1—4自然段,仔细思索老师提出的问题。思索“只拣儿童多处行”的缘由,思索“儿童多处”与别处有什么不同。划出描写儿童多的句子、标红词语:句子:(略)词语:成千盈百、闹嚷嚷、挤了出来、涌流、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呱呱、一群接着一群、座无隙地、坐满。先独自思索课后题,再与同学相互探讨沟通,深化体会比方句的妙处。自创一个比方句,形象生动地描绘儿童之多。默读5-8自然段,思索问题并与同学探讨沟通。找到描写海棠花的句子,并观赏这样描写的好处,通过作者的描述和自己的体验,思索儿童与春天的花儿有什么相像之处,并说出自己的理由。生命力旺盛、充溢活力,让人欢乐依据课下预习的结果和上课的进一步理解与感受,回答课后题,尽量回答的有理有据。3.思索与探讨:(1)通过阅读与思索,回答老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儿童多处春光美儿童多处有活力冰心奶奶爱儿童(2)与同学探讨最终一句话的含义。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实力和合作沟通实力,学生通过这两种方式的学习,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三、总结回顾(约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总结回顾所学学问,理顺文章脉络,总结文章重点问题,如:(1)作者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2)春天的花儿和儿童的共同之处是什么?(3)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跟随老师思路,回顾全文,做好笔记整理。回顾全文有利于学生对整篇文章有更加清楚的相识,总结重点能够使学生有所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