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商鞅变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3)王安石变法;(4)俄国农奴制改革;(5)明治维新;(6)戊戌变法。(1)考情盘点:经济领域命题多选取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古今重大问题进行考查。既包含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与管理层面的问题,也包含公职人员、一般民众的薪酬、赋税等方面的改革。政治领域侧重于立法、政治制度的创新、军事机制的调整等问题。(2)预料考查:试题设计和题材的选取都具有肯定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尤其是中共十九大提出的中国社会的基本冲突理论以及将改革开放推向深化的理念,将会肯定程度上影响2024年改革部分学问点试题的命制。(3)考查方式:频繁运用“概括”“指出”“说明”与“简析”(“分析”)等设问提示语,求答语则多集中于“背景”“缘由”“内容”“作用”“意义”和“影响”上,总体聚焦在概括(指出)改革的背景(缘由)、特点或内容,以及简析改革的作用(意义、影响)上,以深刻相识改革内容与时代背景、历史影响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内容和作用的角度考查中外历史改革[例1](2024·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嘉奖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汉承秦制,接着沿用“二十等爵”制,但依据实际状况有所调整。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孙承袭。“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由此,面对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分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5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10分)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运用战国时期和曹魏时期中国社会不同的时代背景来分析爵位制度的发展状况。第(1)问,可结合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信息推理出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创设的制度的思想源泉应是法家思想;由曹魏依据的《周礼》与儒家思想所提倡的“礼”属于同一体系推理出“五等爵”制反映了儒家思想。第(2)问,可结合商鞅变法中“嘉奖军功”推理出授予对象主要是军功的创建者——军人,而曹魏的授予对象是群臣,即国家的官员。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秦国所处的时代推理出其在打破旧制度、促进国家统一方面的主动作用;结合曹魏所处时代推理出司马氏家族力气的壮大和统一王朝基础的奠定。答案:(1)“二十等爵”制反映了法家思想;“五等爵”制反映了儒家思想。(2)对象:“二十等爵”主要授予军人;“五等爵”主要授予官员。作用:“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激发了军队斗志,促成秦统一;“五等爵”制壮大了司马氏力气,为晋朝建立奠定基础。从缘由、作用和意义的角度考查中外历史改革[例2](2024·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同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实行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很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护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峻威逼。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斗争”。斗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成功而结束。武士阶级渐渐消亡。——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缘由。(9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斗争”中取胜的意义。(6分)解析:第(1)问,抓住“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护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峻威逼”等分别概括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即可;抓住中下级武士的境况和思想相识分析前期的缘由;抓住“很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等说明后期的缘由。第(2)问,抓住“斗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成功而结束。武士阶级渐渐消亡”,从有助于政局稳定、改革深化、近代化的发展等方面分析作答。答案:(1)作用:前期为推动领导力气,后期为阻碍反对势力。缘由:前期:在武士阶级中地位低下,俸禄微薄,接触西方思想,反对幕府。后期:明治维新改革的深化触及中下级武士的利益,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被取消;难以适应向近代社会的转变,生存艰难。(2)保证了明治政府的稳定;有利于改革的推动;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从缘由和特点的角度考查中外历史改革[例3](2024·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见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同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探讨”,最终由皇帝裁决。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康有为从主见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缘由。(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9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中“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等信息可得出其自身相识的转变;依据材料中“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可得出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依据材料中“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可分析得出为了削减变法的阻力。第(2)问,依据材料中有关制度局地位的信息可得出其地位是变法的核心机构;依据材料中“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以及“最终由皇帝裁决”可得出其注意维护皇帝权威;通过制度局的职能可得出其具有议院的性质。答案:(1)削减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相识的转变。(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意维护皇帝权威;肯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1.(2024·广元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世纪30年头,国民政府启动经济改革安排。1932年8月,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制定的兵工整理安排,一方面,对全国的兵工厂提出了三个原则:对地处沿海的兵工厂进行迁移;对靠近前沿的兵工厂亦应迁移;其位置颇适于国防之地位的兵工厂则加以扩充。另一方面,“济南、金陵二厂,以国防上见地,固应移于平安地点,以因迁移而致绥靖所需的弹药削减供应起见,除必要者外,暂不迁移。”1935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资源委员会,隶属于军事委员会,其主要任务就是创办与国防有关的工矿企业。1936年3月,资源委员会依据国防须要和可能的经济实力,拟定了一项重工业建设安排,预定于三年之内,在中部的湘、鄂、赣等内地建设与国防须要干脆相关的重工业和矿业,奠定我国冶金、燃料、化学、机器及电器工业的基础。——依据《抗战前国民政府经济备战的军事价值》整理(1)依据材料,概括国民政府经济改革的主要活动和目的。(9分)(2)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分析国民政府上述经济改革的影响。(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对地处沿海的兵工厂进行迁移;对靠近前沿的兵工厂亦应迁移;其位置颇适于国防之地位的兵工厂则加以扩充”得出迁移、扩建军工企业;依据材料“1935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资源委员会,隶属于军事委员会”得出建立资源委员会;依据材料“1935年4月……其主要任务就是创办与国防有关的工矿企业”得出创办与国防有关的工矿企业;依据材料“1936年3月,资源委员会依据国防须要和可能的经济实力,拟定了一项重工业建设安排,预定于三年之内,在中部的湘、鄂、赣等内地建设与国防须要干脆相关的重工业和矿业”得出在内地开展重工业建设。其次小问依据材料“1936年3月,资源委员会依据国防须要和可能的经济实力”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国民政府经济改革目的是增加国防力气,服务于抗战和剿共的须要,应对当时局势的发展。第(2)问,依据材料“1935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资源委员会,其主要任务就是创办与国防有关的工矿企业”得出推动了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发展,为抗战供应了物质保障;依据材料“1936年3月,资源委员会依据国防须要和可能的经济实力,拟定了一项重工业建设安排,预定于三年之内,在中部的湘、鄂、赣等内地建设与国防须要干脆相关的重工业和矿业”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国民政府经济改革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在肯定程度上改善了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和国民经济体系。答案:(1)活动:迁移、扩建军工企业;建立资源委员会;创办与国防有关的工矿企业;在内地开展重工业建设。(6分,答一点2分,答三点6分)目的:增加国防力气,服务于抗战和剿共的须要,应对当时局势的发展。(3分)(2)影响:推动了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发展,为抗战供应了物质保障;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在肯定程度上改善了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和国民经济体系。(6分,答一点2分,答三点6分)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明末清初,常年战乱,各省膏腴之地变得“城无完堞,市遍蓬蒿”。既要镇压各地反清斗争,又要进行开国政权的建设,给清廷造成了严峻的财政窘境。顺治帝下令“每佐领拨壮丁十名、牛四头,于(内陆)旷土屯田”,到康熙年间,政府平定西北准葛尔部及回部等叛乱后,“屯以劲旅”,广设屯田,让兵民开发当地原野。屯田分为军屯、民屯和漕运屯田等类,共同目的是支撑军队饷俸。嘉庆年间,除东北、蒙古“禁区”之外,其他省份皆有屯田,占当时全国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六。清初屯田在加强边防及边疆同中原地区的经济联系等方面起了肯定的作用。——摘编自马东玉《清代屯田探讨》(1)依据材料,概括清初推行屯田制的背景和特点。(9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清初屯田制的意义。(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明末清初,常年战乱,各省膏腴之地变得‘城无完堞,市遍蓬蒿’”得出明末清初的长期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峻破坏和政府拥有大量的荒地;依据材料“既要镇压各地反清斗争,又要进行开国政权的建设,给清廷造成了严峻的财政窘境”得出清初财政困难。其次小问依据材料“屯田分为军屯、民屯和漕运屯田等类”得出屯田种类较多;依据材料“嘉庆年间,除东北、蒙古‘禁区’之外,其他省份皆有屯田,占当时全国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得出分布广泛,经验由内陆省份到边疆的拓展;依据材料“共同目的是支撑军队饷俸”得出是为军事服务的。第(2)问,依据材料“清初屯田在加强边防及边疆同中原地区的经济联系等方面起了肯定的作用”得出亲密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的交往与融合;结合第(1)问中的内容可从增加政府收入,减轻百姓负担,增加边疆开发,政治上有助于巩固边防和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回答。答案:(1)背景:明末清初的长期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峻破坏;清初财政困难;清廷驾驭大量无主荒地。特点:屯田种类较多,分布广泛;经验由内陆省份到边疆的拓展;政府主导;主要服务于军队和复原经济。(2)意义:亲密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的交往与融合;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肯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负担;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助于巩固边防和维护国家统一。3.(2024·天一大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鸦片斗争后,清廷财政状况急剧恶化。咸丰三年(1853年)五月起先发行户部官票,以银两为单位。12月起先发行宝钞,即“大清宝钞”,以制钱为单位。官票和宝钞的发行本意是与银钱相辅而行,以救银与钱的不足,但是,由于发行过滥,官吏假公济私,自坏币信,遂使钞价大跌,物价大涨。有的地方在征收钱粮时,只收银钱不收票钞,然后再在市场上低价收购票钞,上缴国库,从中渔利。持票钞购物者,商人或拒收或抬高物价。咸丰五年,官票一两和宝钞一千文只能兑换制钱二三百文。同治初年,通令各省税款只收实银,各项开支也不用钞。从今,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寿终正寝了。——摘编自秦子卿、任兆凤主编《江苏历代货币史》(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清政府发行纸币的背景。(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清政府发行纸币失败的缘由。(9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官票和宝钞的发行本意是与银钱相辅而行,以救银与钱的不足”并结合中国近代遭遇西方列强侵略得出西方列强侵略,白银大量外流;依据材料“鸦片斗争后,清廷财政状况急剧恶化”得出银两和制钱不足,财政危机加剧;依据材料中时间“咸丰三年(1853年)”并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展得出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第(2)问,依据材料“由于发行过滥,官吏假公济私,自坏币信”得出纸币信用低;依据材料“遂使钞价大跌,物价大涨”得出纸币发行过多,通货膨胀严峻;依据材料“有的地方在征收钱粮时,只收银钱不收票钞,然后再在市场上低价收购票钞,上缴国库,从中渔利”得出官员腐败;依据材料“持票钞购物者,商人或拒收或抬高物价”得出商人投机。答案:(1)背景:西方列强侵略,白银大量外流;银两和制钱不足,财政危机加剧;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6分,言之成理即可)(2)缘由:纸币信用低;纸币发行过多,通货膨胀严峻;官员腐败;商人投机。(9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全国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在国家经营的企业中,目前时期应实行工人参与生产管理的制度,即建立在厂长领导之下的工厂管理委员会。”1951年11月,中共中心发出《关于清理厂矿交通等企业中的反革命分子和在这些企业中开展民主改革的指示》,要求各地对国有企业中所遗留的旧制度,进行民主改革。为此,全国各地区、各行业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废除不合理的管理制度。政务院发文明令废除搬运行业中的包工头、把头、帮头等封建把持制度,建立民主化的工厂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国营厂矿还建立新的劳动制度和劳动组织,使企业的各级领导权驾驭在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幼儿园秋季月工作方案
- 高三下学期《中等学生如何考上一本大学》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电压隔离车专用互感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燃重柴油燃烧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仪器分析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林芝地区墨脱县2025届数学三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华东政法大学《无机合成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物联网信息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呼和浩特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3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含解析
- 晋中信息学院《钢结构设计原理D》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能源互联网智慧电力云服务平台建设规范及标准
- 静电喷涂培训
- 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素材)第8课《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二课时)
- 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第二册Unit 3 Period 6 Writing-Writing a sports story
- 高职旅游专业《旅行社经营管理》说课稿
- DB65-T 4785-2024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技术规范
- 心血管麻醉思考与实践读书随笔
- 2024年个人廉洁自律述职报告(三篇)
- 小学家长会-做好孩子手机管理主题班会课件
- 2023年桂林市临桂区增设特岗教师招聘笔试环节的考试真题
- 作家雨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