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六单元测试卷及详细答案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六单元测试卷及详细答案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六单元测试卷及详细答案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六单元测试卷及详细答案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六单元测试卷及详细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六单元测试卷及详细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姓名:成绩:

一、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看到著名表演艺术家赵本山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

C.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仁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2、对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一霎间:一会儿,形容时间很短。

B.弥漫:布满充满相顾:互相照顾

C.静谧:安静骸骨:尸骨

D.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惊慌失措:害怕慌张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3.下列句子书写正确的一句是(

A.飞船像一叶弧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

B.在芒芒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C.这是蝉在安静的休息,被夜间狂热的狩猎者绿色蛔蛔捉住而发出的绝望哀号。

D.云块间露出碧兰的天暮,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A、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

B、云压得更的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好像都躲藏了起来。

C、这种昆虫非常漂亮,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D、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5、填入横线,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它发着美丽的银光,

A.它在飞船的上方静静地悬着B.它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

C.静静地悬着,就在飞船的上方D.静静地悬在飞船上方

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南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

B.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C.最近,他的工作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D.通过最近一段的努力,我的作文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7、选出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A.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

近)

B.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铭刻。(万物的创造者)

C.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

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用来做标记用的石碑)

D.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形容动作、体态像女子一样轻巧优美)

二.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

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钿,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

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

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

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

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

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8、讲学家根据自己的认识得出的最终结论是

A、尔辈不能究物理;B、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湮于沙上,渐沉渐深

耳;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老河兵得出的结论则为A、水不能冲石;B、转转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

C、求之下流,固颠;D、石必倒掷坎穴中。

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门圮于河(倒塌)B.棹数小舟(戈IJ船)

C、不亦颠•乎(颠倒,即本末倒置)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

1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认为应到兽落水的上游去

寻石兽。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三、课内阅读(15分,每小题3分)

(1)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⑵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

屋和树木的影子依然很清晰。⑶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

洁白的绫纱。⑷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旌就成了卷

积云。⑸卷云和卷积云的位置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⑹还有一种像棉花

团似的白云,叫积云,他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

周围散发出金黄的光辉。⑺积云都在上午开始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⑻在晴天,我

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⑼高积云的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

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10)卷云、卷积云、积云和卷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2)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

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

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

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

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

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

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

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

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

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11、选文(1)段的第一层(用“/”表示)第二层(用“//”表示)划分准确的一

项是:()

A.(1)/(2)(3)//(4)(5)//(6).(7)//(8)(9)a0)B.⑴⑵⑶〃⑷(5)〃(6)〃(7)(8)⑼/(10)

C.⑴⑵⑶/⑷⑸〃⑹⑺〃⑻(9)〃(10)D,⑴⑵⑶//⑷(5)〃⑹⑺〃⑻(9)/(10)

12.(1)段第④句中加点的“这”字指代的内容是()

A.卷云丝丝缕缕地飘着B.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

C.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D.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

13.对(1)段文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无论是卷云、卷积云、积云还是高积云,都十分好看。

B.卷云和卷积云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C.积云在一天之间午后最多。

D.卷云比卷积云高

14.(2)段文字主要说明了什么?()

A.根据云上的状态,推测天气的情况。

B.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C.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

D.什么是“晕”“华”“虹”“霞

15.下列对(2)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3年徐州巾中考题)

•••

A.晕与华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光环的大小、云彩颜色的排列以及出现的位置上。

B.根据虹、霞来推测天气变化,主要是看它们出现的时间。

C.文中引用的谚语揭示了天气变化的基本规律,是劳动人民生活经验的总结。

D.文中用“推测”而不用“判断”,用“常常”“大多”而不用“全部”,这些词语的使用充分体

现了说明文语言科学性与准确性的特点。

四、(7分)16.原文填空,(5分)

(1)《绿色嵋嵋》选自,作者,国著名家。

(2)《月亮上的足迹》向我们介绍了宇航事业上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3)《河中石兽》选自,作者,字,代家。

17.兼顾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仿照下面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一段话。(2分)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领人们登上文化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

帮助我们开启心灵智慧之窗。

时间,;

五、(15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8——22小题。

短期气候预测:帮你〃听风便知雨〃

①短期气候预测,就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吧?如果你这样想,那就

大错特错了。我们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三五天内的气温、湿度、风力等〃一切尽在

掌握〃,大大便利了日常起居。但是,想不想在酷夏里知道这个冬天冷不冷?想不想

在寒冬中预知到明年夏天发不发洪水?一一那就要靠〃短期气候预测〃了。

②中国是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旱涝、高温、冷害等气候灾害造成的直接经

济殒失年均约1000亿元,死亡人数年均6000人以上。同时,中国又是农业大国,

农业〃靠天吃饭〃,气象预测工作尤显重要。因此,刚刚过去的5年里,一个关于气

候项测的〃九五〃攻关项目,引来全国118个单位、400多名科研人员为之奔忙,这

个项目,就是〃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③〃短期气候预测〃,是相较〃长期气候

预测〃而言,后者做的是未来50年、100年的气候分析,难度极高。而〃短期〃,也

不像天气预报时段那么〃短〃,它的时间概念不是〃日〃,而论〃月〃、〃季〃、〃半年〃、〃

一年〃.它所要承担的是,帮助国家决策部门了解掌握未来数月里或一年里的气候变

迁,减免不必要的人财物损失。

④例如,预测即将来临的冬天何时更冷,石油开采部门由此决定油井需要何

时封井,稍有迟缓,冰就会像刀子般把油管割裂;天气冷到何种程度,便可预知某

些海湾会不会结冰,破冰船之类的交通运输工具要不要及早调度;而农业部门也可

根据预测的气候冷暖,提前选择明年播种的作物品种。甚至于,明年的空调产量乃

至于扇子、饮料产量,相关行业都会随时看〃短期气候预测〃的〃脸色〃行事。农业、

水利、文通、工业等等,短期气候预割的作用无处不在,说它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

关绝非夸张。

⑤短期气候预测,印度做了百余年,日本、俄罗斯做了七八十年,与之相比,

中回这方面的〃资历〃同样不算短。1958年,我国首次发布〃长期气候预报〃,这就是

〃短期气候预测〃的前身,40多年来经验积累了不少,一直到90年代,我国始终处

于各地零散研究的状态,从未将之〃业务化〃,换句话说,完整的预测系钝尚未建立。

⑥科研的每一点进展都不会是来自一两个人的一蹴而就。预测系统包括全球

各国的各种气候资料收集齐全,随之建立一个包括预报大气、海洋与大气耦合模式、

中国及邻近区域地区细化、厄尔尼诺系统预报等繁杂的模式系统……这一切,意味

着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5年奋战,终使〃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大功告成。

⑦作为〃九五〃重中之重的科技项目,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曾在〃1988抗洪

年〃准确预报了长江、松花江洪水以及2000年的汛期。目前,该系统在国家气候中

心用于年、月、季节、年及年际时间尺度的气候预测业务试报。

⑧与天气预报相比,短期气候预测面对更多不确定因素。凭啥判断下一个季

是热是冷、是旱是涝?即便掌握征兆、周密演算,也还可能要面对一些不可预知的

变数。

⑨1988年大洪水之所以能准确预报,正缘于一些重要征兆被我们及时抓住:

1997年冬天,青藏高原大雪频频,与此同时,〃厄尔尼诺现象〃频频光顾我国。科学

家通过系统中众多模式对其进行了繁杂的演算,从而判定,第二年有洪水。这套系

统主攻的是汛期预报,每年4月间都会向有关决策部门通报当年夏天汛情预报结果。

对于今夏还会不会干旱下去、雨水多不多,目前仍意见不一。

⑩气象变幻莫测,短期气候预测绝非万能,在候差中不断修正,气象科学才能进

步。(选自2001年5月31日《中国青年报》)

18.本文围绕着〃短期气候预测〃,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至少答两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开篇用了一个设问句。如果不用设问句,这话该怎样说?作者运用设问句有

什么好处?(3分)

答:改写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处:

20.根据第三段的内容,用一个〃是〃字句给短期气候预测下一个定义。(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第五段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依次为:、

22.给第十段中的〃变幻莫测〃写出两个同义成语和一个反义成语。(3分)

六、作文(40分)

21、电视,成为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网络,给了我们无限的空间;短信,传递着

人间的温情……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请以“改变

了我的生活”为题作文,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所填词语要与科学技术有关。

500字

第五单元详细参考答案

c

2.B

3.C

4.B

5.D

6.B

7.C

8.CB

9.C

10.D

11.A

12.C

13.D

14.C

15.B

16、①短期气候预测的意义;②短期气候预测的含义;③短期气候预测的作用;④

短期气候预测系统发展的进程;⑤短期气候预测的局限性。

17、示例:如果你认为短期气候预测就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那就错了。

或:短期气候预测不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运用设问句,可以引起人们的

思考,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18、短期气候预测是相对于长期气候预测和天气预报,以“月“、”季””半年””一年”

为时间概念的气候预测。

19、但;而。

20、同义成语:变化多端、千变万化、瞬息万变、变化无常。反义成语:一成不变、

始终如一。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姓名:成绩:

一,语言积累(23分,1—9题每题2分,10题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滑稽*(ji)赫赫*(he)李*生(ludn)眸*(mou)

B.随声附•和(he)肋*骨(11)漏•洞(Idu)酥•(su)

C.情不自■禁(jin)引弦*(xian)何遽•(jO)髀•(b6i)

D.跛•脚(bo)踉■跄(lang)女婿・(wa)饶•(rao)

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赅人听闻眩目头衔精致

B.大声疾呼飘缈妥当霹雳

C.莽莽榛榛寂寞呈报陛下

D.通霄达旦烦躁腥臊爵士

3.填入卜列句子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布是华丽的!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

②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天空。

③有影子陪伴着他走出家门,他们去一个的树林里散步。

A.精致布满宁静B.精致充满宁静

C.精细布满安静D.精细充满安静

4.下列句子中标点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A.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B.“是什么在飞?”盲孩子停下脚步仔细听着,“我听见翅膀扇动的声音:

C.女娟给自己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D.“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

么美的色彩!”

5.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汽车驾驶员应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不再发生交通事故。

B.我国的棉花产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C.太阳虽然早已下山,但暑气并没有收敛。

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眼前。

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木桶理论,短板效应”的意思是一个由很多木板箍成的木桶,如果一块木板

很长并不能多盛水,而有一块木板很短的话,它的最大盛水量就只能达到最短木板

上沿。著名教练陈运鹏把制约游泳成绩的八个因素比做木板,O

A.只有八个因素都突出,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B.如果有一个因素欠缺,那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C.如果八个因素都欠缺,必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D.只有一个因素很突出,并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8、仿照下列例句,选取你熟悉的一种动物,大胆想象,写出你的奇思妙语。

例1:蛤蟆的理想:天鹅肉不想吃了,只希望自己不被人类扒皮就万幸了。

例2:熊猫的担心:如果我们家庭人丁兴旺,我们还会享受今天这样优厚的待

遇吗?

9、小时后,你一定听过或看过许多美丽动人的童话吧?经过岁月的积淀,它们作为

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中的一部分保存了下来,请你仿照例子,用自己的话写出至少两

个童话中的主人公:

为爱牺牲的海的女儿,o

10、默写

⑴李清照《如梦令》一词中,写游人刚从醉中惊醒过来,又陶醉在迷人的自然景色

之中的语句是,,o

⑵郭沫若《静夜》一诗中,请写出其中一句属于写实的句子

是,。

二、阅读与理解(37分)

(一)(10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日:“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日:“此何避不能为祸乎?”家富良

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日:“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

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亡:将:好:吊:(4

分)

12、翻译文中横线的句子。(2分)

13、出自这则寓言的成语是,o(2分)

14、为什么塞翁“马无故亡而入胡”而不忧,“其马将胡马而归”而不喜,“其子

好骑,堕而折其髀”而不愁?(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2分)

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

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

——这就是后裙。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

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J

“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顶上去参加游行大典」

典礼官说。

“对,我已经穿好了J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

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他们

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一一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

“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

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

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15.第一段中写到“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皇上为什么要做这些

动作?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性格特点?(4分)

16.小孩子为什么会说真话?这给我们什么启迪?(4分)

17.第五段描写那些托后裙的内臣们的形象。请你想象一下,他们从东摸西摸到托

着空气开步走,心里嘀嘀咕咕地都想了些什么,请你以他们的口吻把你的想象写

出来。(4分)

(三)(7分)

①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②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18.诗的第①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揣摩这种修辞的妙处。(3分)

19.第②节诗中的哪个词能概括天上的总貌?()(2分)

A.缥缈B.美丽C.物品D.珍奇

20.“街灯明了”、“明星现了”表现了黑暗中的情景,那么作者笔下的“黑夜”

象征了什么?(2分)

(四)(8分)

在一个很大很大的山谷边上,有座大山,山上有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有许多条

泉水在山腰上汇成一条山溪,从山上直泻而下形成了美丽的瀑布。溪水灌溉着树木,

树木长得越来越好。山下有一片片草地,草地上有各种各样的鲜花,有红的、黄的、

紫的,非常美丽。大山、树和泉水们是好朋友,互相照顾,互相帮助。不久,人们

发现了这个地方,觉得很美丽,于是这里成了一个风景区,大家喜欢到这儿来玩,

都说:“这座山真美!”

慢慢地,大山骄傲了。有一天,夏风抚摸着岩石,发出吱吱的响声。大山说:

“树啊,你走吧。人们喜欢我,赞美我,不喜欢你。而你呢,你依靠我生存,你是

寄生虫!你还是滚走吧!”

树听了很生气:“我走了的话,你会变矮、变丑,失去常态。”

大山却说:“不会,我仍然会像往常那样高大,那样美丽。滚吧!不用多说。”

山上没有了树,少了飒飒的笑语声,少了鸟儿的嬉戏声,慢慢地游人也少了,

大由暗暗叹息。其实,他不知道,更大的悲剧还在后面呢。一天,一场大雨过后,

山上小流里的山洪瀑发了,因为没有树的根部来保持水土,大量的土壤被带走了,

绿色的草地、鲜艳的野花也没有了。山上从此变得荒凉了,成了被人们遗忘的角落。

大山后悔了,他对小溪说:“我真不该赶走树,现在,游人们都不来了,多冷清啊!

你说怎么办呢?”小溪只是摇头,他也没有办法啊。于是大山天天流泪,恳求上天

帮他把树请加来。这一切感动了春姑娘。第二年春天,她劝回了树,大山又披上了

绿装,游人又多了,小河又欢唱起来。

过了些日子,大山又骄傲起来,他以为:只要有他和树就行了,便大声向小溪

嚷道:“你这个没用的东西,只知道一天流呀流呀,如果没有树.,我早就被你冲得

乱七八糟。而且你十分软弱,人们把你倒进什么样的桶,你就变成什么形状,一点

儿主见也没有,滚吧。”

小溪听了后,非常伤心地说:“没有我,你会干枯的。”

大山还是不听劝告,赶走了小溪。

后来,大山觉得越来越不对劲儿,大地枯裂了,树叶黄了,落了,花凋谢了,

到处一片凄凉景象。他实在受不了,忙对树说:“树啊,我又错了,我们离开了水,

真的是不能活下去了。”树无力地点点头。大山只好向上天乞求,太阳公公看见了,

叹了口气。他把水变成水蒸气,又把水蒸气变成雨滴落下来。下雨了,大雨滋润了

第一寸土地,树木活了,大地又有了生机。大山恢复了常态,游人们又来到了这美

丽的地方。

从此以后,大山再也不骄傲了,因为他已经懂得了:世界不是一个人创造的,

轻视任何一个人都是不对的。

21、本文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