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湖北云学名校联盟高一年级3月联考历史A试卷时长:分钟;试卷满分:分注意事项:.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小题,每小题3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后石家河文化的中心区域在江汉平原,其文化面貌与早期石家河文化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为长江中游地区早期文明自身的发展进程中断,出现很多非本区域的文化传统,如源自中原的大量陶器,以及部分山东龙山文化的因素等。据此可知()A.长江黄河两大文明同源异流B.中华文化多元性特征突出C.区域交流影响文明发展进程D.中原文化辐射中国各地区【答案】C【解析】据材料“表现为长江中游地区早期文明自身的发展进程中断,出现很多非本区域的文化传统”可知,后石家河文化与早期相比的变化表现为长江中游地区自身的发展进程中断,更多受到中原黄河流域文明的影响,文明和黄河文明“同源异流”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长江中游自身文明进程中断,受黄河流域影响,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相似一体性,差异多元性特征不突出,排除B;辐射中国各地区范围太宽泛,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2.2021年9月23日,在湖北省云梦县距离睡虎地秦墓以西约3000米的郑家湖墓地,再现惊世简牍类文物700第1页/共17页)①便利了对策问类文献的认知②印证了秦朝以隶书统一文字③有利于研究统一国家的形成④改变了今人对谋士们的看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文为一篇全新的策问类文献,有利于对策问类文献的认知,①正确;秦朝是以小篆统一全国的文字,不是隶书,②错误;长文觚在湖北省云梦县(原属楚国)距离睡虎地秦墓以西约3000米的郑家湖墓地被发现,展示了秦楚文化逐渐融合并最终汇入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是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过程的生动缩影,③正确;觚文记载谋士筡游说秦王休战的故事并不会改变今人对谋士们的看法,④错误。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3.)A.作者的阶级立场发生变化B.维护皇权威严的政治需要C.儒家思想已成为正统思想D.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现实【答案】B【解析】除可能会威胁统治的刺客、侠客列传,这是从维护皇权威严的需要和立场出发,BA第2页/共17页反映的内容,排除C项;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两汉的共性特征,不是变化反映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4.制度;慕容鲜卑建立前燕政权后,各项制度均仿照汉制;苻坚曾“开庠序之美,弘儒教之风”;孝文帝更是“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这些现象实质上说明少数民族()A.从游牧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B.逐渐摒弃本民族的尚武传统C深受中原礼仪文化熏陶浸润D.主动将农耕经济拓展到边疆【答案】A【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各少数民族纷纷学习借鉴中原汉族的农耕经济、典章制度、文化教育,本质是推动游牧民族的封建化进程,A项正确;题干中的这些现象主要强调的是少数民族在制度、文化等方面向汉族学习,并没有体现少数民族摒弃本民族的尚武传统,排除B项;虽然少数民族受到中原礼仪文化的熏陶浸润,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质是通过接受中原的礼仪文化、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实现从游牧制度向封建制度的转变,仅仅说中原礼仪文化熏陶浸润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本质,排除C项;题干主要体现的是少数民族自身内部制度的变革,从游牧向封建制度转变,而不是主动将农耕经济拓展到边疆,排除D项。故选A项。5.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该学者意在强调科举制()A.向社会上所有人群开放B.使选拔人才走向制度化C.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D.促进官员素质整体提高【答案】C【解析】C项正确;“科举制向社会上所有人群开放”表述绝对,且不是材料主旨,排除A项;汉代的察举制和魏晋时期的九第3页/共17页品中正制都是制度化的选拔人才,科举制不是唯一的制度化的人才选拔制度,排除B项;材料体现科举制与社会流动的联系,官员素质提高非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6.宋代都市茶文化盛行,光顾茶馆的客人有僧道、妇人、商贾、官员、秀才、公吏,不区分道俗、男女、职业、身份,就这样士大夫和庶民在一个茶馆里喝茶,茶馆就是都市的上流层和下流层文化相聚的地方。宋代的茶馆文化反映了()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B.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C.士族与庶族相处较融洽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答案】D【解析】料,宋代的茶馆不分道俗、男女、职业、身份,是上流层和下流层文化相聚的地方,这说明宋代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D项正确;材料主要宋代的社会登记,没有提及茶叶与市场的联系,无法得出农产品的商品化加深的结论,排除A项;宋代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国家统一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中是“士大夫和庶民在一个茶馆里喝茶”,不是士族与庶族相处的情况,且“士族”阶层在宋代已经消亡,排除C项。故选D项。7.元朝在漠北设岭北行省,元廷大批签发内地军民前往漠北屯田,并在一部分蒙古牧民当中传授耕作技术,使得漠北地区农业生产取得突出成就。云南第一任行省长官在云南“教民播种,为陂池以备水旱,创建孔)A.呈现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势B.对后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C.完成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D.促进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答案】A【解析】在漠北设岭北行省,元廷大批签发内地军民前往漠北屯田,并在一部分蒙古牧民当中传授耕作技术,使得知,元朝在边疆地区推行内地的农业技术、文化建设等举措,使得边疆地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与内地的对后世产生显著影响,排除B项;元朝边疆治理以军事控制和资源整合为主,漠北蒙古牧民仍以游牧经济为主导,云南部分民族维持土司制度,仅局部推动封建化,远未“完成”,排除C项;元朝实行四等人制,民族压迫明显。边疆治理本质是巩固统治,屯田和儒学推广服务于控制边疆,而非促进平等团结,排除D第4页/共17页项。故选A项。8.有学者指出:黄宗羲新民本思想,新在超越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君以民为本”“臣为民请命”的“为民作主”旧范式,提出了“民为主,君为客”的主权在民、君须为民服务的新思想,以及“天下之法(公法)治天下”的民治主张,这些是“以君权为核心”的传统民本思想无法企及的。由此可见,黄宗羲的民本思想()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彻底突破B.符合社会经济变革的时代要求C.猛烈冲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突出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答案】B【解析】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黄宗羲的民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利益要求,符合社会经济变革的时代要求,是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而非彻底突破。他仍然保留了儒家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观,如仁、义、礼等,只是对传统儒家民本思想进行了发展和创新,排除A项;黄宗羲的思想虽然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有一定的冲击,但由于当时的社会条件限制,并没有能够猛烈冲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的基础,排除C项;黄宗羲所的思想主要反映了市民阶层等的利益诉求,并不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排除D项,故选B项。9.晚清著名思想家姚莹(17851853识()A.开启了国人对边疆的关注B.有利于启迪时人的思想C.认识到清政府腐朽的根源D.找到了救国的真正出路【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第5页/共17页解西方、关注国际形势,主张加强海防、抵御外来侵略,冲击了旧有观念,有利于启迪当时一部分人的思想,B“开启了”ACDB项。10.18821883)A.清廷奉行民主自由政策B.洋务运动实现富国强兵C.国人关注国家民族命运D.报刊舆论左右政府决策【答案】C【解析】AB报》一定程度上引导了社会舆论,影响了清廷的政策,但在清廷腐朽统治之下,其能发挥的作用有限,不能说报刊舆论左右政府决策,排除D项。故选C项。中国近代史上有两次著名的北伐行动,分别是太平天国的北伐(1853年至1855民政府的北伐(1926年至1927)A.目的都是推翻反动统治B.主战场都是在长江流域第6页/共17页C.都得到广大工农的支持D.结果都是先胜利后失败【答案】A【解析】天国的北伐是为了北上推翻清朝的统治,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北伐是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两次北伐目的都是推翻反动统治,A项正确;太平天国的北伐主战场在北方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北伐主战场在长江流域,排除B项;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北伐得到了广大工农的支持,而太平天国的北伐沿途只是得到了一些农民的支持,没有工人的支持,排除C项;太平天国的北伐最终失败了,而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北伐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12.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中等国相继对日、德、意宣战;同月,美、英两国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商讨在远东设立中国战区,包括中国、泰国、越南等地区,由蒋介石担任最高统帅。1942年1月1日,由中、英、美、苏四国领衔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同月,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这表明()A.中日力量对比开始发生逆转B.中国军事指挥水平超越英美C.中国远征军的战绩名扬海外D.中国抗战地位得到国际承认【答案】D【解析】材料“1942年1月126个反法西斯国家,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美英等国结成盟友,而由蒋介石担任中国战区统帅部最高统帅,表明中国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多年独法西斯国家的联系,可以增强抗战信心,增强中国对日作战能力,但不能说中日力量对比开始发生逆转,排除A项;美英同意由蒋介石担任中国战区统帅部最高统帅,主要体现的是两国对中国牵制打击日本法西斯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做贡献的肯定,并不能说明中国军事指挥水平超越英美,排除B项;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救援英军战绩名扬海外是1942年4月,在中国战区设立之后,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3.下表是19531957)第7页/共17页年份19531954195519561957城市居民货币收入186.8196.6206.2247.0255.1城市居民储蓄余额12114.016.922.427.9城市居民储蓄余额占货币收入比例(%)6.57.18.29.110.9A.适应了经济建设需要B.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C.改善了城乡人民生活D.促进了社会主义改造【答案】A【解析】材料“19531957年全国城市居民储蓄余额与货币收入统计表”的信息可知,19531957年处于国家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建设需要大量投资,在城市居民货币收入不断增加的前提下,经过国家的储蓄宣传与动员,全国城市居民储蓄余额不断增加,成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的一项重要方法,A项正确;1953年7月朝鲜战争已经结束,与材料世界不符,排除B项;城市居民储蓄余额不断增加,会减少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资金,而且材料没有涉及到乡村,排除C项;社会主义改造涉及的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城市居民储蓄余额与货币收入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4.198612月31)A.依法治国理念落到实处B.对外开放深化改革进程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D.法制建设顺应改革实践【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沈阳防爆器械厂破产案推动了《破产法》出台,说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根据改革的实践积极推进法制建设,即法制建设顺应改革实践,D项正确;依法治国是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时才提出的,排除A项;材料信息并未涉及对外开放对改革进程的影响,排除B项;所所学,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时确立的,排除C项。故选D项。第8页/共17页15.1998年7月42000年7月5日,中国与塔吉克斯3300千米的边界已全部划定,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这突出体现了新时期的中国()A.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B.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C.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D.外交以联合国为中心【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可知,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都是中国的邻国,边界问题的彻底解决,体现的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外交关系,无法体现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排除A项;材料是四国平等协商、友好合作签订边界条约,没有突出中国作为大国对世界的外交贡献,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联合国,无法反映中国的外交以联合国为中心,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分。16音乐发展与社会进步材料一隋唐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光彩夺目的辉煌阶段。乐器种类丰富,隋朝所使用的乐器有曲项琵琶、竖头箜篌、筚巢、羯鼓等主要来自北方和西域各族的乐器;唐朝时,又引进了羌笛、胡琴、胡笳等乐器。隋朝的万宝常和郑译,完善了汉族音乐与西域音乐交流发展过程中的音乐理论空白。随着音乐的全面流行,隋政府设立了音乐专门管理机构大乐属、鼓吹属和教坊,唐玄宗设立了专门训练宫廷乐工的机构梨园。隋唐最具代表性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歌舞大曲,大曲是一种综合器乐、歌唱和舞蹈的大型歌舞音乐,其作品规模宏大、气势不凡,表演技巧炫彩夺目,代表着当时宫廷乐舞的最高艺术水平,最为元时期的戏曲、器乐、歌唱等方面均可明显看到唐代音乐的身影和痕迹。——摘编自罗佳怡《论隋唐时期音乐的发展与历史渊源》材料二宋代市民音乐以其生动的多样性满足了当时广大市民阶层的需求;以其创新丰富了中国古代音乐的表现形式与内容;以其兼融性推动了各民族、各种音乐形式的交流和提高。它的许多成就与特色,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总结历史,我们会发现,音乐之兴必须适应社会及其经济的发展,否则,音乐会失去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同时,音乐的创作必须顾及世俗的“一般民众”。得不到普遍观众认可的音乐是行之不远的,最终会被观众遗忘。第9页/共17页——摘编自张妍《论宋代市民音乐的繁荣兴盛及其历史意义》(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唐音乐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市民音乐发展的历史意义。【答案】(1)乐器种类丰富;音乐体现民族交融;政府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大曲是典型的音乐表现形式,规模宏大气势不凡;影响后世;音乐发展辉煌灿烂。(2)满足了当时市民阶层的音乐需求;适应了当时社会及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古代音乐艺术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对当今的音乐发展具有启迪性。【解析】【小问1详解】可得出音乐发展辉煌灿烂;据材料一“乐器种类丰富,隋朝所使用的乐器有曲项琵琶、竖头箜篌、筚巢、羯鼓等主要来自北方和西域各族的乐器;唐朝时,又引进了羌笛、胡琴、胡笳等乐器”可得出乐器种类丰富;音乐体现民族交融;据材料一“隋政府设立了音乐专门管理机构大乐属、鼓吹属和教坊,唐玄宗设立了专门训练宫廷乐工的机构梨园”可得出政府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据材料一“隋唐最具代表性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歌舞大曲,大曲是一种综合器乐、歌唱和舞蹈的大型歌舞音乐,其作品规模宏大、气势不凡,表演技巧炫彩夺目,代表着当时宫廷乐舞的最高艺术水平”可得出大曲是典型的音乐表现形式,规模宏大气势不凡;据材料一“唐朝歌舞音乐的影响力已经辐射到其后的数百年时间”可得出影响后世。【小问2详解】民阶层的需求”可知满足了当时市民阶层的音乐需求;据材料二“以其创新丰富了中国古代音乐的表现形式与内容”可知促进了古代音乐艺术的发展;据材料二“以其兼融性推动了各民族、各种音乐形式的交流和提高”可知有利于民族交融;据材料二“音乐之兴必须适应社会及其经济的发展”可知适应了当时社会及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二“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不容忽视的影响”“音乐之兴必须适应社会及其经济的发展,否则,音乐会失去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同时,音乐的创作必须顾及世俗的‘一般民众’。得不到普遍观众认可的音乐是行之不远的,最终会被观众遗忘”看知对当今的音乐发展具有启迪性。17.卫所设置与地方治理材料一卫所是明代一种军事组织,若干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卫下设所,分为千户所和百户所。明代沿海地区有七大防区,大规模海防所城建设逐渐形成布局框架。下图为明代各防区海防所城总量示意图。第10页/共17页注:北直隶约为今京津冀地区;南直隶约为今苏、皖、沪地区。材料二下面左图和右图分别为明朝和清朝前中期的中国北方部分驻所(城市)分布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明朝海防布局的因素。(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图中中国北方部分驻所(城市)的显著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产生的影响。【答案】(1)内因:海禁政策的推行;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相对发达或经济重心已移到南方;维护专制统治的现实安全需要;自然经济的影响;理学思想的禁锢。外因:新航路开辟,西方的殖民侵略;东南沿海倭寇和海盗的骚扰。(2)显著变化:整体上军事功能弱化、行政职能增强或部分城市主要功能从军事变为行政;地方管理制度有局部调整。影响: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治理;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或巩固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或有利于城市化和商业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题。时空是明朝的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内因与外因的角度分析。内因角度,根据材料一“卫所是明代一种军事组织,若干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卫下设所,分为千户所和百户所”可知,维护专制统治的现实安全需要;根据材料一“明代沿海地区有七大防区,大规模海防所城建设逐渐形成布局框架”第11页/共17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禁政策的推行;根据材料一“明代各防区海防所城总量示意图”可知,浙江与广东等沿海省份的海防所城较多,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相对发达或经济重心已移到南方;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经济的影响以及理学思想的禁锢。外因角度,根据材料一“明代沿海地区有七大防区,大规模海防所城建设逐渐形成布局框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南沿海倭寇和海盗的骚扰;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西方的殖民侵略。【小问2详解】本题是对比题、影响题。时空是明朝的中国。第一小问显著变化,根据材料二“明朝和清朝前中期的中国北方部分驻所(城市)分布示意图”可知,保定府从府、卫级驻所变为省级驻所,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整体上军事功能弱化、行政职能增强或部分城市主要功能从军事变为行政以及地方管理制度有局部调整。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明朝和清朝前中期的中国北方部分驻所(城市)分布示意图”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地方治理、地方行政、中央集权、经济发展与社会等角度分析。从地方治理看,这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治理;从地方行政角度看,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从中央集权角度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或巩固统一;从经济发展看,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或有利于城市化和商业发展;从社会看,有利于社会的稳定。18.大生企业与国家发展材料一两,议集商股规银二十五万两,共计官商本规银五十万两,以壹百两为壹股。官绅订立合同,永远合办。绪二十三年即公元1897年)——摘编自朱荫贵《大生企业股票:晚清状元张謇办实业的见证》材料二在1951年底,张敬礼通过董事会向政府申请正式建立公私合营体制,并获得批准,公方代表进入大生第一纺织公司。在公私合营一年后,便"扭转了19491951年连续三年亏损的局面,盈利60.8万元。大生一厂是全国最早进行公私合营的企业之一。1956年2月,毛泽东主席设宴招待出席全国政协会议第12页/共17页——摘编自王敦琴《建国初期私营企业走公私合营之路的历史必然性以大生、荣氏两大企业集团为例》(1)根据材料一,指出大生纱厂的资金来源,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作用。(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生企业性质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背景。【答案】(1)资金来源:一是官府机器入股或官府股份;二是社会集资或商人股份。作用:提供生产资本,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利息多导致企业负担重,又会影响企业发展。(2)变化:性质从私有变为公有或从资本主义私营企业变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解析】【小问1详解】作为官股规银二十五万两,议集商股规银二十五万两,共计官商本规银五十万两,以壹百两为壹股可得出,一是官府机器入股或官府股份;二是社会集资或商人股份。作用:由材料“官绅订立合同,永远合办。行本不足,另集新股,一体分利。以银到之日起息”及所学可得出,提供生产资本,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由材料“一体分利。以银到之日起息,长年官利八厘,余利照章按股票分”及所学可得出,利息多导致企业负担重,又会影响企业发展。【小问2详解】年2政协会议的代表,宴会上特别询问张敬礼关于大生纺织公司公私合营的情况”可得出,性质从私有变为公有或从资本主义私营企业变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背景:由材料“在1951年底,张敬礼通过董事会向政府申请正式建立公私合营体制,并获得批准”可得出,有利的历史机遇(新中国成立、一五计划实施、开展年219491951年连续三60.8万元。大生一厂是全国最早进行公私合营的企业之一”及所学可得出,企业扭转亏损的需要;由材料“张敬礼通过董事会向政府申请正式建立公私合营体制,并获得批准”及所学可得出,张敬礼个人的努力。19.胜利法宝与四个自信第13页/共17页材料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中国共产党18年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时指法宝含义统一战线是指采取广泛的联合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孤立和打击最凶恶的敌一、统一战线人二、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指采取暴力革命的手段,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三、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指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的建设【答案】示例一选择法宝一:统一战线论题:统一战线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论述:由于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阶级和势力,因此,中国革命必须采取广泛的联合战线,孤立和打击最凶恶的敌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了多个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战线。为了汲取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的教训,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于1924国民革命失败以后,为继续领导革命,中国共产党在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立时期开创了众多农村革命根据地,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于实行工农民主统一战线,革命根据地得以巩固和扩大。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转变对国民党的政策,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1936年参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1937年与国民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解放战争时期由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开展合作,形成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总之,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如何组织和领导同盟军的重要策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建立、坚持和巩固并扩大统一战线,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示例二选择法宝二:武装斗争论题:武装斗争能够扩大革命力量和根据地,是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论述:由于中国社会存在着尖锐激烈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因此,中国革命必须采取暴力革命的手段,第14页/共17页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国民革命失败以后,1927年毛泽东在汉口紧急召开的八七会议上在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强调中国的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斗争失败的基础上,毛泽东等创造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并取得了多次反“围剿”的胜利。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敌后战场,采取持久战、人民战争、游击战争等方式,以弱胜强,以少胜多,配合、支援了正面战场抗战,迎来了抗战的伟大胜利。解放战争时期,经过战略防御、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等阶段,最终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总之,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特点和主要形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过程中,不仅建立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而且不断总结和创造了一系列的战略战术原则和方法,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示例三选择法宝三:党的建设论题:党的建设是党实现对中国革命领导的根本保证,是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成立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为了卓有成效地领导革命斗争,一向注重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把思想建设摆在首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导者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最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成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也注重加强党的组织建设。1927年湘赣边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带领起1929年12月古田会议重申了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中国共产党还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和党的纪律建设。1949年春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总之,党的建设是确保党的思想统一、组织严密、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重要手段,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提高了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解析】【详解】本题是评论解说题,时空是近代。根据设问首先上述三个法宝中任选其一,如选择法宝一:统一战线;其次根据材料中含义解释把握关键信息,如采取广泛的联合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探讨主体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相结合,得出论题:统一战线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再次,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统一战线的表现及影响进行分析,得出由于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阶级和势力,因此,中国革命必须采取广泛的联合战线,孤立和打击最凶恶的敌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了多个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战线。为第15页/共17页1924年建立了国民革命继续领导革命,中国共产党在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立时期开创了众多农村革命根据地,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于实行工农民主统一战线,革命根据地得以巩固和扩大。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转变对国民党的政策,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1936年参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1937年与国民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解放战争时期由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开展合作,形成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最后,从统一战线的性质及其地位中对主题进行深化,得出总之,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如何组织和领导同盟军的重要策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建立、坚持和巩固并扩大统一战线,最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服务协议与劳动合同有何关联
- 2025企业办公租赁合同范本标准版
- 2025环保设备购销合同
- 机构合作框架协议书范本
- 2025煤炭买卖合同协议范本
- 设备买卖合同书范本
- 域名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年三方委托合同样本:三方委托合同范本
- 冰球护具转让协议书
- 2025年03月湖南娄底市市直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集中组考公开招聘2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化工单元操作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烟台职业学院
- 化肥利用率研究
-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培训
- 麻风分枝杆菌感染
- 2025年4月自考13887经济学原理中级押题
-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五版)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 《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1课时)-课件
- 粮仓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运算定律《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说课稿
- 注射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全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