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自考汉语言文学重点知识总结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年小自考汉语言文学重点知识总结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年小自考汉语言文学重点知识总结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年小自考汉语言文学重点知识总结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年小自考汉语言文学重点知识总结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小自考汉语言文学重点知识总结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2.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王之涣

3.《诗经》中的“风”指的是:

A.地方音乐

B.宫廷音乐

C.宗教音乐

D.世俗音乐

4.《史记》的作者是:

A.司马迁

B.班固

C.贾谊

D.董仲舒

5.“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出自:

A.《文心雕龙》

B.《诗品》

C.《文赋》

D.《文选》

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

A.《念奴娇·赤壁怀古》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C.《沁园春·雪》

D.《满江红·怒发冲冠》

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

A.《长恨歌》

B.《夜泊牛渚怀古》

C.《虞美人·听雨》

D.《满江红·怒发冲冠》

8.“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出自:

A.《离骚》

B.《诗经》

C.《楚辞》

D.《汉乐府》

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

A.《登鹳雀楼》

B.《赋得古原草送别》

C.《江城子·密州出猎》

D.《满江红·怒发冲冠》

1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

A.《登鹳雀楼》

B.《静夜思》

C.《望庐山瀑布》

D.《江城子·密州出猎》

1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

A.《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B.《念奴娇·赤壁怀古》

C.《满江红·怒发冲冠》

D.《沁园春·雪》

1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

A.《静夜思》

B.《望庐山瀑布》

C.《登鹳雀楼》

D.《江城子·密州出猎》

1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

A.《静夜思》

B.《望庐山瀑布》

C.《登鹳雀楼》

D.《江城子·密州出猎》

1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

A.《静夜思》

B.《望庐山瀑布》

C.《登鹳雀楼》

D.《江城子·密州出猎》

1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

A.《静夜思》

B.《望庐山瀑布》

C.《登鹳雀楼》

D.《江城子·密州出猎》

1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

A.《静夜思》

B.《望庐山瀑布》

C.《登鹳雀楼》

D.《江城子·密州出猎》

1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

A.《静夜思》

B.《望庐山瀑布》

C.《登鹳雀楼》

D.《江城子·密州出猎》

1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

A.《静夜思》

B.《望庐山瀑布》

C.《登鹳雀楼》

D.《江城子·密州出猎》

1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

A.《静夜思》

B.《望庐山瀑布》

C.《登鹳雀楼》

D.《江城子·密州出猎》

2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

A.《静夜思》

B.《望庐山瀑布》

C.《登鹳雀楼》

D.《江城子·密州出猎》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哪些属于中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E.《聊斋志异》

2.下列哪些诗人被誉为“诗仙”?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王之涣

E.苏轼

3.下列哪些作品属于《诗经》?

A.《关雎》

B.《离骚》

C.《诗经》

D.《楚辞》

E.《汉乐府》

4.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史记》?

A.《项羽本纪》

B.《陈涉世家》

C.《史记》

D.《汉书》

E.《三国志》

5.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文心雕龙》?

A.《论文》

B.《诗品》

C.《文赋》

D.《文选》

E.《文心雕龙》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和艺术特色。

答案:《红楼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命运的描绘,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小说以宝黛爱情为主线,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艺术特色方面,小说结构宏大,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简述《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故事情节及其象征意义。

答案:《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中,遇到白骨精三次变化形态企图加害唐僧的故事。这一情节反映了人性中的贪婪、自私和邪恶,象征着世间种种诱惑和险恶。同时,也体现了孙悟空的机智勇敢和唐僧的慈悲为怀。

3.简述《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故事情节及其主题思想。

答案:《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讲述了宋江、吴用等梁山好汉智取生辰纲的故事。这一情节展示了梁山好汉的机智和勇敢,以及他们对封建统治者的反抗精神。主题思想方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歌颂了农民起义的正义性。

4.简述《诗经》中的“国风”和“雅”、“颂”的区别。

答案:《诗经》中的“国风”主要反映了民间生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雅”则多描写贵族生活,语言典雅,形式规范;“颂”则是对君王的歌颂,具有庄重、肃穆的特点。在内容上,“国风”多抒情,表现了人民的生活情感;“雅”多叙事,反映了贵族的道德观念;“颂”则多赞颂,体现了君王的威严和尊严。

5.简述《史记》的体例和特点。

答案:《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纪传为基本体例,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等部分。其特点有:一是以人物为中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二是纪传结合,既有纪传体的严谨,又有传记体的生动;三是文笔优美,语言精炼,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五、论述题

题目:试论《红楼梦》中的人物塑造及其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意义。

答案:《红楼梦》中的人物塑造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各种矛盾和人物命运的多舛。以下是几个主要人物及其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意义:

1.贾宝玉:作为小说的主人公,贾宝玉具有反叛封建礼教的精神。他厌恶功名利禄,追求精神自由,与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形成鲜明对比。贾宝玉的形象批判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虚伪的道德标准。

2.林黛玉:林黛玉才华横溢,性格孤傲,具有强烈的个性。她与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封建婚姻制度的残酷。林黛玉的形象批判了封建社会对女性个性发展的压制。

3.薛宝钗:薛宝钗是封建礼教的典型代表,她贤良淑德,端庄稳重,符合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然而,她的形象也暴露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狭隘。薛宝钗的形象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道德枷锁。

4.王熙凤:王熙凤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是小说中的女强人形象。她在贾府中掌握实权,却因权力斗争而身陷囹圄。王熙凤的形象批判了封建社会的权力斗争和腐败现象。

5.刘姥姥:刘姥姥是小说中的底层人物,她朴实善良,见证了贾府的兴衰。刘姥姥的形象批判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对底层人民的剥削。

总体而言,《红楼梦》通过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故事情节,批判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包括等级制度、封建礼教、权力斗争、腐败现象等。小说不仅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现实,还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通过对人物塑造的细腻描绘,曹雪芹成功地将封建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得《红楼梦》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D

解析思路:四大名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选项中《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均为四大名著,故排除A、B、C选项。

2.B

解析思路:被誉为“诗仙”的诗人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以其豪放、奔放的诗歌风格著称。

3.A

解析思路:《诗经》中的“风”指的是各地的民歌,反映了不同地区的生活风貌。

4.A

解析思路:《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5.A

解析思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的名言,强调文学作品应与时俱进。

6.A

解析思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描述了赤壁之战的壮阔场面。

7.C

解析思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听雨》,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

8.B

解析思路:“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出自《诗经》中的《七月》,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象。

9.B

解析思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

10.A

解析思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观。

11.A

解析思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12.A

解析思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描写了诗人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景。

13.A

解析思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描写了诗人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景。

14.A

解析思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描写了诗人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景。

15.A

解析思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描写了诗人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景。

16.A

解析思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描写了诗人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景。

17.A

解析思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描写了诗人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景。

18.A

解析思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描写了诗人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景。

19.A

解析思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描写了诗人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景。

20.A

解析思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描写了诗人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景。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ABCD

解析思路:四大名著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选项均正确。

2.BC

解析思路:被誉为“诗仙”的诗人是李白,被誉为“诗圣”的是杜甫,选项中李白和苏轼均为“诗仙”。

3.ABCD

解析思路:《诗经》包括“国风”、“雅”、“颂”三部分,选项均正确。

4.ABCD

解析思路:《史记》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等部分,选项均正确。

5.ABCDE

解析思路:《文心雕龙》是刘勰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