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智慧箴言20则:原文+译文_第1页
《明史》智慧箴言20则:原文+译文_第2页
《明史》智慧箴言20则:原文+译文_第3页
《明史》智慧箴言20则:原文+译文_第4页
《明史》智慧箴言20则:原文+译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史》智慧箴言20则:原文+译文《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以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为史家所称道,是一部水平较高的史书。《明史》名言集锦1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明史·列传·卷四十九》【译文】君子有三件值得可惜的事:一辈子不学习,是第一件可惜的事;一天无所事事,是第二件可惜的事;一个人的名声败坏,是第三件可惜的事。2君子不以冥冥堕行。——《明史·列传·卷三十七》【译文】君子不因为天色昏暗而毁弃自己的行为举止。3己不自信,何以信于人?——《明史·列传·卷四十九》【译文】自己都不信任自己,怎么能取信于别人呢?4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明史·列传·卷一百零四》【译文】只有放弃一些事情不做,才能在别的一些事情上做出成绩。5生则尽力,死则死耳!——《明史·列传·卷二十》【译文】活着便尽力去做,死了就死了吧!6克城以武,戡乱以仁。——《明史·本纪·卷一》【译文】攻城掠地凭借的是武力,戡乱治平依靠的则是施仁。7枉己者不能直人,忘亲者不能忠君。——《明史·列传·卷六十七》【译文】自己行为不端的人就难以要求别人行为端正,不孝顺父母的人也不能忠于君主。8一时宠利有尽,千秋青史难欺。——《明史·列传·卷一百三十三》【译文】一时的恩宠、利益名声总有尽头,但历史的评述是过了千年也欺瞒不了的。9幸灾不仁,乘危不武。——《明史·列传·卷一百三十六》【译文】对别人的灾祸而幸灾乐祸是不仁义的,乘别人的危难去攻击不符合武德。10居高位者易骄,处佚乐者易侈。——《明史·列传·卷二十四》【译文】身居高位的人容易骄纵自满,处于安乐生活中的人容易奢侈。11所谓敬天者,不独严而有礼,当有其实。——《明史·本纪·卷三》【译文】对上天表示恭敬,不仅是指态度上恭顺守礼,还应该具备实际内容。12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明史·列传·卷一百四十三》【译文】文官不喜欢钱了,武官不怕死了,就不用担心天下会不太平了。13附小人者必小人,附君子者未必君子。——《明史·列传·卷一百三十六》【译文】附庸小人的人一定也是小人,附庸君子的人不一定就是君子。14宠极则骄,恩多成怨。——《明史·列传·卷一百三十二》【译文】过分宠幸使人骄纵,施恩过多会生出怨恨之心。15罪己不如正己,格事不如格心。——《明史·列传·卷一百二十三》【译文】怪罪自己不如纠正自己的错误,纠正错误事情不如纠正错误的思想。16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明史·列传·卷一》【译文】治理天下的人,应当把端正家风作为首要任务。端正家风的方法,首先在于夫妻关系要严谨合礼。17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明史·列传·卷十四》【译文】有长远打算的人不应为眼前的一点怨言而担忧;做大事的人不必顾及一些细微琐事。18一衣虽微,不可不慎,此污行辱身之渐也。——《明史·列传·卷二十八》【译文】受人一件衣裳是小事,但玷污品行、玷辱身体,往往是从这些小事上逐渐发展起来的。19天生才甚难,不忍以微瑕弃也。——《明史·列传·卷六十九》【译文】人才难得,不忍心因为一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