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宾逊漂流记》读后交流课整本书阅读,以前只做“推荐书目”“整本书通读”两件事,前者实际上收效甚微,好比大会小会上的“我们要……我们要……我们要……”,后者通过读书笔记的形式一学期至少让学生读了一两本书。这次尝试了一节整本书读后交流课。先说“整本书通读”——这是基础,没有整本书通读,什么课都是妄谈!学期初明确告知学生:本学期至少要共读两本书,一本是《鲁宾逊漂流记》,另一本是《童年》。推荐购买人们文学出版社的“语文阅读推荐丛书”版本的,确定版本主要考虑的是为了统一阅读进度。为什么要统一阅读进度?意在最大程度保证学生真读、真写。在我的班,“阅读进度”与“读书笔记”是配套实施的。从第二周开始,每个周末阅读固定的章节(通常在5000字左右),读完后从“故事内容”“段落摘抄”“读后感受”三个方面撰写一篇读书笔记。“故事内容”要求对所读章节主要内容进行概括——一旦学生所写不是规定章节内容,多数时候可以确定是其他途径“借鉴”而来的;“段落摘抄”是为不喜欢读、不愿意读、没好好读又必须写读书笔记的孩子准备的,往往那些学生会把大段大段摘抄,对于那些会阅读、爱阅读的孩子则要求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很精彩”“读了有深刻感触”的语段;“读后感受”明确要求对所读章节中主要人物及事件进行评价,要有观点和事实支撑,同时可以联系生活经验写,也可以从写法角度写,力争从章节整体角度写感受。同样,学生所写感受超出了他们的正常水准也一定是“借鉴”而来的。“段落摘抄”不限制字数,“故事内容”要求在150——200字之间,“读后感受”要求不少于150字。至第十三周,《鲁宾逊漂流记》整本书读完,学生也一共写了13篇读书笔记。虽然个人一直在完善整本书阅读读书笔记的形式——堵漏洞,逼着学生去读、去写,实际上永远没做到让班上所有学生真读、真写。通过学生的读书笔记质量分布看,大致上属于一个橄榄型结构,优秀约占20%,合格占60%,剩下的是敷衍的、凑数的、干脆不交的。接着说《鲁宾逊漂流记》交流读后交流课。一开始给了三个关键词——“冒险”“成长”“生活”,后来调整为——“求生”“成长”“生活”,最后完善为——“求生的技能”“成长的历程”“生活的意义”。继而围绕三个关键词设计驱动性问题:(1)求生的技能——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近二十八年,堪称奇迹。要完成这一奇迹,他至少需要掌握哪些求生技能?(2)成长的历程——从鲁滨逊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物形象不断变化,哪怕是我们在读书笔记中一而再再而三评价的“聪明”“勇敢”,也有程度不同,这种变化意味着成长。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请从书中选出你认为能够展现鲁滨逊变化、成长的三件事,完成下列思维导图:(3)生活的意义——鲁滨逊明明可以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遇险后也是一次又一次地后悔自己的冒险航海举动,他为什么还是要一次又一次出海冒险?对我而言,思路出来了,课堂内容基本就定型了。围绕三个核心问题交流,学生的想法不会偏到哪儿去。而且三个问题是具备内在逻辑思维的,由浅入深,即使不读书的学生对第一个问题也有话可说。同理,有的学生即使认真读了,第三个问题也不一定能说出个什么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来。三个问题分别指向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文学内核(权且用这个词代替《鲁宾逊漂流记》带给读者的深度思考)。最后呈现课堂交流情况:“至少需要掌握哪些求生技能”的问题抛下去,果然小手如林,什么建造庇护所、生火、收集淡水、打猎、采集果实、种植小麦等等想法都出来了。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每个孩子都在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思考、交流,实际上呢?正如前文所说,即使完全没读过《鲁宾逊漂流记》的学生也能就这个问题说出一二三四来,因此此时的交流属于混乱无序的、基于生活经验的课堂大杂烩。那么老师便需要从这堆大杂烩中提取指向整本书阅读、指向小说主要内容及作者构思的元素。当有孩子表示“鲁滨逊需要是一个有力气,能够跟荒岛上的动物搏斗”时,我问她:“丹尼尔·笛福在设计主要人物时,为什么不设计一个年轻貌美的小姑娘?”学生表示,小姑娘身体条件比鲁滨逊要差,长期生存的可能性太低。当另一个孩子表示“鲁滨逊要具备驯养动物的能力”时,追问:“作者在设定荒岛环境时,什么动物很多?什么动物完全没有?”当学生表示“鲁滨逊需要制作工具的技能”时,追问:“铁器呢?能要求鲁滨逊在荒岛上制造铁器吗?荒岛上铁器工具缺失时,作者是怎样帮助鲁滨逊解决这个问题的?”当有学生提出“鲁滨逊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时,追问:“作者能够把鲁滨逊的身份设计为一个没接受过任何教育的英国贫民?”……在追问中,引导学生关注“小说故事虽为虚构也没那么简单”“你在阅读时有想过这些问题和细节吗”。最后,将混乱无序、基于生活经验的课堂大杂烩转化为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思的课堂生成:当我读到……(比如作者详细介绍了沉船上的各种物品)时,我明白了……假如那艘船上……那么……原来,小说故事要注意……(很遗憾,这一点是课堂上没有的,再上一次,肯定得加上去。)第二个问题出来,教室里马上沉默了。不限定时间(不同时间段,比如“前两次冒险——刚流落荒岛——在荒岛上生存一段时间后”/“刚流落荒岛——发现野人踪迹——离开荒岛”),课堂同样会陷入混乱无序的大杂烩,你说这件事,我说那件事,前后缺失逻辑关联。最重要的是要将不同阶段的不同时间串起来共同指向“人物形象的变化与成长”。设计这个问题的核心依据是:不少学生在写每周的读书笔记“读后感受”时,每次评价鲁滨逊都是“勇敢”“聪明”。要改变这种现状,除了一次课堂上的刻意之举,更需要在学生每次写读书笔记时不停地引导他们“前后比照读”“整体观照写”。课堂沉默了一段时间,就给示例:有了示例,学生能不能把“人物的变化与成长”这条线走好呢?答案是不一定,因为这个示例要求学生要围绕“没有信心——信心不足——充满信心”的思路去选择事例。“鲁莽冲动——理智沉稳”“慌乱——镇定——勇敢”等同样如此。当然,一开始,还得任由学生畅所欲言,先把能够体现人物形象特点的重要事件拎出来,比如两次搭建庇护所、圈养山羊、两次建造独木舟、发现野人踪迹、解救“星期五”等等。交流到这里,我们再来思考这些问题:在《鲁宾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真正需要面对的两个核心问题是“生存”和“陪伴”。围绕“生存”问题,我们发现了人物怎样的变化?围绕“陪伴”问题,我们又发现了人物怎样的变化?——一条线索是《圣经》,另一条线索是“星期五”(鲁滨逊何以独独解救了“星期五”,而且还把“星期五”变成了一个与他一般的文明人?)由此引出了第三个问题:鲁滨逊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出海冒险?问题刚出来,下课铃声就响了,于是借着下课的机会和多数学生单独聊这个问题。“追求自由,不想过父亲规划的生活”“年轻人比较鲁莽,喜欢刺激的生活”,学生能说出的基本是这两点。学生在写“读后感受”时多少已经表露了这种想法——把自己的学习生活与鲁滨逊的冒险生活对比。学生这样说完全在自己的预料范围内。不能苛求六年级学生再往深里探讨。以下两个孩子的思考可作参考:如果鲁滨逊遇难后变得颓废会怎样?纵观鲁滨逊这一生,可以发现他在做事为人这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遇难前桀骜不驯到尝到苦头后开始自我反省,然后到自我动手丰衣足食与自我安慰,最后到做事变得有条理、沉着冷静,做好充足准备,我们不难发现鲁滨逊在荒岛生存中不断强大自己的内心,提升自我精神。正是有了荒岛生存的磨炼,才会有这个强大的鲁滨逊与美好的结局。终于,终于啊!时隔35年,鲁滨逊终于回到了他的故乡。但也跟我们贺知章的诗中一样,“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他的亲朋好友在35年后,也不记得他了。我想鲁滨逊当时内心里也应该有贺知章当年回乡时的无限感慨,将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银行喜迎国庆节活动方案
- 圣诞节主题活动方案2025年模板
- 汽车使用与维护 课件 单元1 汽车信息识别-汽车辅助控制功能
- 汽车使用与维护 课件 1.1.1 汽车结构认知
- 江苏版必修一2.2《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 2025年玻璃钢复合天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牡荆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春新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基础概念知识点期末复习
- 弋阳县2025届三下数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医学三维重建与虚拟现实》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架子工班组管理协议和奖罚制度
- 汕尾品清湖新区揭牌仪式活动V1-0110
- 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和像差公差
- :AHA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完整版)
- 12J1 工程做法 天津市建筑标准设计图集(2012版)
- 腹部按压技巧肠镜检查辅助技巧
-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地籍与地籍管理
- TCACM 1307-2019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孤独症谱系障碍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八 第1课时 稍复杂的排列问题》课堂教学课件PPT小学公开课
-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成器”和“不器”导写及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