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造纸行业智能化造纸原料分析与选择方案TOC\o"1-2"\h\u6069第一章智能化造纸原料概述 2256151.1原料的分类及特点 2298851.1.1植物纤维原料 2322391.1.2非植物纤维原料 370021.2原料的选择原则 361551.3智能化造纸原料的发展趋势 325425第二章木材原料分析与选择 3155872.1木材原料的种类及特性 3163042.1.1针叶树木材 49462.1.2阔叶树木材 486042.1.3其他木材 4236732.2木材原料的采集与加工 4140182.2.1木材原料的采集 4279582.2.2木材原料的加工 420802.3木材原料的选择策略 546072.3.1造纸需求分析 5256622.3.2资源分布与采集成本 5242872.3.3环保与可持续性 561622.3.4技术与经济性 5147542.3.5市场竞争与政策导向 521542第三章非木材原料分析与选择 548503.1非木材原料的种类及特性 5183533.1.1种类概述 5167603.1.2特性分析 525053.2非木材原料的采集与加工 6222323.2.1采集 6268393.2.2加工 6178603.3非木材原料的选择策略 6150903.3.1原料资源评估 6106203.3.2纤维功能分析 6240143.3.3环保指标考量 6170133.3.4经济效益分析 7192953.3.5技术研发与创新 76389第四章智能化造纸原料的化学成分分析 741964.1常见化学成分及其作用 772844.2原料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 790614.3原料化学成分与造纸功能的关系 824386第五章智能化造纸原料的物理功能分析 843665.1常见物理功能指标及其意义 813295.2原料物理功能的检测方法 979695.3原料物理功能与造纸功能的关系 930073第六章智能化造纸原料的环保功能分析 10123926.1环保功能指标及其评价方法 1016346.2原料环保功能的检测方法 10281786.3原料环保功能与造纸功能的关系 1016478第七章智能化造纸原料的可持续性分析 1168677.1可持续性指标及其评价方法 1138617.2原料可持续性的检测方法 11917.3原料可持续性与造纸功能的关系 1230616第八章原料预处理与智能化造纸工艺 12207768.1原料预处理方法及其作用 12259378.1.1物理预处理方法 12271958.1.2化学预处理方法 13275118.1.3生物预处理方法 13315588.1.4原料预处理的作用 1317978.2智能化造纸工艺的特点与应用 1344058.2.1特点 1334648.2.2应用 1377698.3原料预处理与智能化造纸工艺的匹配 135951第九章原料分析与选择的关键技术 14134239.1原料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 14264709.2原料评价与选择模型 1421409.3智能化原料分析与选择系统 1411166第十章智能化造纸原料选择方案与应用案例 152159310.1原料选择方案的制定 152965010.1.1确定原料选择原则 15534010.1.2分析原料来源及特性 15359410.1.3制定原料选择方案 151575810.2原料选择方案的实施与优化 16359010.2.1建立原料采购体系 161203110.2.2原料质量检测与控制 161808210.2.3原料选择方案的优化 161510310.3应用案例分析与总结 162746310.3.1案例一:某造纸企业原料选择方案实施效果分析 161351010.3.2案例二:某造纸企业原料选择方案优化过程分析 17第一章智能化造纸原料概述1.1原料的分类及特点造纸原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纸张的质量、成本以及生产过程的环保性。按照来源和性质,造纸原料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1.1植物纤维原料植物纤维原料是造纸工业的主要原料,主要包括木材、竹子、草类等。这类原料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可再生,且具有较高的纤维素含量。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植物纤维原料及其特点:(1)木材:木材是造纸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其特点是纤维长度较长、强度较高、纤维素含量丰富。(2)竹子:竹子生长周期短,纤维素含量高,是一种理想的造纸原料。但其纤维长度相对较短,强度略低于木材。(3)草类:草类原料主要包括稻草、麦草等。这类原料纤维素含量较高,但纤维长度较短,强度较低。1.1.2非植物纤维原料非植物纤维原料主要包括废纸、废塑料等。这类原料的特点是来源广泛、成本较低,但质量参差不齐,需要经过严格筛选和处理。1.2原料的选择原则在选择造纸原料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遵循国家关于造纸工业的产业政策,优先选择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原料。(2)质量与成本平衡:在保证纸张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生产成本。(3)资源利用最大化:充分挖掘原料的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4)环保性: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原料,降低造纸过程中的污染。1.3智能化造纸原料的发展趋势科技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智能化造纸原料的发展趋势如下:(1)原料多元化:在保证纸张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种原料,实现原料的多元化。(2)高效利用: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3)环保型原料:研发和推广环保型造纸原料,降低造纸过程中的污染。(4)智能化生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造纸原料的智能化生产和管理。第二章木材原料分析与选择2.1木材原料的种类及特性木材原料作为造纸行业的主要原料之一,具有丰富的种类和多样的特性。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木材原料及其特性:2.1.1针叶树木材针叶树木材主要包括松木、杉木、云杉等。这类木材具有以下特性:(1)密度较小,易于加工;(2)纤维素含量较高,有利于纸张强度的提高;(3)木质素含量较低,易于漂白;(4)耐腐蚀性好,适用于造纸工业。2.1.2阔叶树木材阔叶树木材主要包括杨木、桦木、梧桐等。这类木材具有以下特性:(1)密度较大,质地较硬;(2)纤维素含量较高,但木质素含量也较高,漂白难度较大;(3)耐腐蚀性较差,但可通过加工改善;(4)适用于生产高品质纸张。2.1.3其他木材除了针叶树木材和阔叶树木材,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木材,如竹子、芦苇等。这些木材具有以下特性:(1)生长速度快,资源丰富;(2)纤维素含量较高,但木质素含量较低;(3)易于加工,适用于生产特种纸张。2.2木材原料的采集与加工2.2.1木材原料的采集木材原料的采集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规划,保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选择适合造纸的木材种类;(3)采用科学的采伐方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2.2.2木材原料的加工木材原料的加工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去皮:去除木材表面的树皮,减少污染;(2)切片:将木材切割成一定厚度的薄片;(3)蒸煮:通过高温高压处理,使木材中的木质素软化;(4)漂白:去除木材中的色素,提高纸张的白度;(5)制浆:将处理后的木材薄片制成纸浆。2.3木材原料的选择策略在选择木材原料时,应考虑以下策略:2.3.1造纸需求分析根据造纸产品的类型、质量要求等因素,确定所需木材原料的种类、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等指标。2.3.2资源分布与采集成本充分考虑木材原料的分布情况,选择距离造纸厂较近的原料产地,降低采集和运输成本。2.3.3环保与可持续性优先选择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木材原料,保证造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2.3.4技术与经济性结合造纸工艺和技术水平,选择适合的木材原料,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2.3.5市场竞争与政策导向关注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合理调整木材原料的选择策略。,第三章非木材原料分析与选择3.1非木材原料的种类及特性3.1.1种类概述科技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升,非木材原料在造纸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非木材原料主要包括竹子、芦苇、蔗渣、稻草、麦草等草本植物,以及棉短绒、麻等纤维性植物。这些非木材原料具有生长周期短、资源丰富、环保等特点。3.1.2特性分析(1)竹子:竹子是一种生长速度快的草本植物,具有很高的纤维素含量和良好的力学功能。竹子纤维较长,质地较硬,制成的纸张强度高、耐磨性好。(2)芦苇:芦苇是我国造纸行业常用的非木材原料之一,具有丰富的纤维资源和较低的成本。芦苇纤维较短,质地较软,制成的纸张强度适中,适用于一般印刷和书写。(3)蔗渣:蔗渣是制糖业的副产品,含有较高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蔗渣纤维较短,质地较硬,制成的纸张强度较高,适用于包装等领域。(4)稻草、麦草:稻草和麦草是农业废弃物,含有较高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稻草纤维较短,质地较软,制成的纸张强度较低;麦草纤维较长,质地较硬,制成的纸张强度较高。(5)棉短绒、麻:棉短绒和麻是纤维性植物,具有较长的纤维和良好的强度。制成的纸张强度高,适用于高档印刷和书写。3.2非木材原料的采集与加工3.2.1采集非木材原料的采集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在采集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避免过度采集。3.2.2加工非木材原料的加工主要包括预处理、制浆和抄纸三个环节。(1)预处理:将采集的非木材原料进行清洗、破碎等处理,去除杂质,为制浆环节做好准备。(2)制浆:将预处理后的非木材原料进行蒸煮、打浆等操作,使其变成具有一定浓度的纸浆。(3)抄纸:将制得的纸浆均匀地抄在造纸机上,经过压榨、干燥等过程,制成纸张。3.3非木材原料的选择策略3.3.1原料资源评估在选择非木材原料时,首先要对原料资源进行评估,包括资源的丰富程度、采集成本、运输距离等因素。优先选择资源丰富、采集成本较低、运输距离较近的原料。3.3.2纤维功能分析根据造纸产品的需求,对非木材原料的纤维功能进行分析,包括纤维长度、强度、柔软度等。选择纤维功能符合产品要求的原料。3.3.3环保指标考量在非木材原料的选择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保指标,包括原料的可持续性、加工过程中的污染排放等。优先选择环保功能较好的原料。3.3.4经济效益分析综合考虑原料成本、加工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经济效益分析。选择经济效益较高的非木材原料。3.3.5技术研发与创新加大非木材原料造纸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力度,提高非木材原料的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注重技术创新,开发新型非木材原料造纸技术。第四章智能化造纸原料的化学成分分析4.1常见化学成分及其作用在智能化造纸过程中,原料的化学成分对纸张的质量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常见化学成分包括以下几种:(1)纤维素:纤维素是造纸原料中的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对纸张的物理功能具有重要影响。(2)半纤维素:半纤维素是造纸原料中的另一种重要成分,其主要作用是增加纸张的柔软性和可塑性。(3)木质素:木质素是造纸原料中的天然胶黏剂,对纸张的强度和耐久性具有重要作用。(4)抽出物:抽出物包括原料中的油脂、树脂、蜡质等成分,对纸张的印刷功能和光泽度有一定影响。(5)灰分:灰分是原料中的无机物质,对纸张的燃烧功能和环保功能有影响。4.2原料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为了保证造纸原料的质量,需要对原料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原料化学成分检测方法:(1)紫外可见光谱法:通过测定原料的紫外可见光谱,可以分析原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成分。(2)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对原料中的抽出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3)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用于测定原料中的灰分含量。(4)热分析法:热分析法可以研究原料的热稳定性,从而了解其在造纸过程中的功能。4.3原料化学成分与造纸功能的关系原料化学成分与造纸功能的关系密切相关。以下为几种原料化学成分对造纸功能的影响:(1)纤维素含量:纤维素含量越高,纸张的强度和韧性越好,但纸张的柔软性和可塑性会降低。(2)半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越高,纸张的柔软性和可塑性越好,但强度和耐久性会降低。(3)木质素含量:木质素含量越高,纸张的强度和耐久性越好,但印刷功能和光泽度会降低。(4)抽出物含量:抽出物含量越高,纸张的印刷功能和光泽度越好,但对环保功能和燃烧功能有影响。(5)灰分含量:灰分含量越高,纸张的燃烧功能和环保功能越好,但对强度和耐久性有影响。通过对原料化学成分的分析,可以为造纸行业智能化原料选择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提高纸张的质量和功能。第五章智能化造纸原料的物理功能分析5.1常见物理功能指标及其意义在造纸行业中,原料的物理功能对于纸张的质量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常见的物理功能指标包括: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壁厚、纤维密度、纤维韧性、纤维弹性模量等。纤维长度是衡量原料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通常以毫米为单位。长纤维造纸原料有利于提高纸张的强度和耐破度,同时降低纸张的透气性和柔软度。纤维宽度是指纤维的横向尺寸,通常以微米为单位。纤维宽度与纸张的强度、耐破度和柔软度密切相关,宽度较小的纤维造纸原料有利于提高纸张的强度和耐破度。纤维壁厚是指纤维细胞壁的厚度,通常以微米为单位。纤维壁厚与纸张的强度、耐破度和透气性密切相关,壁厚较大的纤维造纸原料有利于提高纸张的强度和耐破度。纤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纤维的质量,通常以克/立方厘米为单位。纤维密度与纸张的密度、强度和透气性密切相关,密度较大的纤维造纸原料有利于提高纸张的强度和耐破度。纤维韧性和弹性模量是衡量纤维抗断裂和抗变形能力的指标。纤维韧性越好,纸张的抗断裂功能越强;弹性模量越大,纸张的变形能力越弱。5.2原料物理功能的检测方法原料物理功能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显微镜观察法、图像分析法、力学功能测试法等。显微镜观察法是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原料的纤维形态进行观察,测量纤维长度、宽度、壁厚等参数。图像分析法是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原料的纤维形态进行分析,计算纤维长度、宽度、壁厚等参数。力学功能测试法是通过拉伸、压缩、弯曲等试验,测量原料的纤维韧性、弹性模量等力学功能指标。5.3原料物理功能与造纸功能的关系原料的物理功能与造纸功能密切相关。纤维长度、宽度、壁厚等指标影响纸张的强度、耐破度、透气性和柔软度等功能。以下分析原料物理功能与造纸功能的关系:纤维长度:长纤维原料可以提高纸张的强度和耐破度,但会降低纸张的透气性和柔软度。纤维宽度:宽度较小的纤维原料有利于提高纸张的强度和耐破度,但会降低纸张的柔软度。纤维壁厚:壁厚较大的纤维原料有利于提高纸张的强度和耐破度,但会影响纸张的透气性和柔软度。纤维密度:密度较大的纤维原料有利于提高纸张的强度和耐破度,但会降低纸张的透气性。纤维韧性和弹性模量:纤维韧性越好,纸张的抗断裂功能越强;弹性模量越大,纸张的变形能力越弱。通过对原料物理功能的分析,可以为造纸行业提供智能化选择造纸原料的依据,从而优化造纸工艺,提高纸张质量。第六章智能化造纸原料的环保功能分析6.1环保功能指标及其评价方法环保功能指标是评价造纸原料环保功能的重要依据。其主要指标包括:原料的毒性、生物降解性、可回收性、资源消耗、能耗、废水排放、废气排放等。以下为几种常见的评价方法:(1)生命周期评价(LifeCycleAssessment,LCA):通过分析原料生产、加工、使用和废弃处理等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对原料的环保功能进行全面评估。(2)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EIA):评估原料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包括大气、水体、土壤、生态系统等方面。(3)清洁生产评价(CleanerProductionAssessment,CPA):通过对原料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废弃物排放、能耗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判断原料的环保功能。6.2原料环保功能的检测方法原料环保功能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化学分析:对原料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定量分析,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2)生物检测:利用生物毒性测试、生物降解性测试等方法,评估原料对生物体的影响。(3)物理检测:通过测定原料的密度、粒度、孔隙率等参数,分析原料的物理功能。(4)仪器分析:采用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仪器,对原料的化学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6.3原料环保功能与造纸功能的关系原料的环保功能与造纸功能密切相关,以下为二者关系的几个方面:(1)原料的毒性:原料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含量越高,对造纸过程和成品纸张的影响越大。毒性较低的原料有利于提高纸张品质,降低生产成本。(2)生物降解性:原料的生物降解功能越好,对环境的影响越小。高生物降解性的原料有利于降低造纸废水的处理压力,提高废水的可回收利用率。(3)可回收性:原料的可回收性越高,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回收性好的原料有助于减少废弃物排放,减轻环境压力。(4)资源消耗和能耗:原料的资源消耗和能耗较低,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造纸行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低资源消耗和能耗的原料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5)废水排放和废气排放:原料的废水排放和废气排放指标较低,有利于减轻造纸企业的环保压力,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深入研究原料环保功能与造纸功能的关系,可以为造纸行业智能化造纸原料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推动造纸行业向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第七章智能化造纸原料的可持续性分析7.1可持续性指标及其评价方法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造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可持续性指标是评价造纸原料可持续性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消耗:评价造纸原料的消耗量,包括木材、非木材纤维、水资源等。(2)能源消耗:评价造纸过程中能源的使用效率,如电力、蒸汽等。(3)环境影响:评价造纸原料的生产、加工、利用等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4)生态效益:评价造纸原料的生产、加工、利用等环节对生态系统的贡献,如生物多样性保护、植被恢复等。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生命周期评价(LCA):通过分析造纸原料从生产、加工、利用到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评价其可持续性。(2)环境绩效指数(EPI):结合多个指标,对造纸原料的环境绩效进行综合评价。(3)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对造纸原料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7.2原料可持续性的检测方法原料可持续性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化学分析:通过对造纸原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了解其资源消耗、环境影响等方面的情况。(2)物理测试:对造纸原料的物理功能进行测试,如纤维长度、细度、强度等,以评价其可持续性。(3)生物测试:对造纸原料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测试,如生物降解性、生物毒性等。(4)现场调查:对造纸原料的生产、加工、利用等环节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其可持续性。7.3原料可持续性与造纸功能的关系原料的可持续性与造纸功能密切相关。以下从几个方面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1)资源消耗与造纸功能:原料资源消耗较低时,造纸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如纸张强度、柔软度等。因此,在保证造纸功能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资源消耗较低的原料。(2)能源消耗与造纸功能:能源消耗较高的造纸过程可能导致造纸功能下降,如蒸汽压力不稳定、纸张质量波动等。通过优化能源消耗,可以提高造纸功能。(3)环境影响与造纸功能:原料的环境影响较大时,可能对造纸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生物毒性较高的原料可能导致纸张强度下降。因此,在原料选择过程中,应关注其环境影响。(4)生态效益与造纸功能:原料的生态效益较好时,有助于提高造纸功能。例如,生物多样性保护较好的原料可以提供更优质的纸张。在智能化造纸原料的选择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可持续性,以实现造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八章原料预处理与智能化造纸工艺8.1原料预处理方法及其作用8.1.1物理预处理方法物理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筛选、洗涤、破碎等过程。筛选过程旨在去除原料中的杂质,提高原料的纯净度;洗涤过程则可以去除原料中的泥沙、灰分等无机杂质,降低造纸过程中的污染;破碎过程则将原料破碎至一定粒度,以便于后续处理。8.1.2化学预处理方法化学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碱处理、酸处理、氧化处理等。碱处理可以去除原料中的木质素,提高纸浆的白度和强度;酸处理可以去除原料中的树脂、脂肪酸等杂质,改善纸浆的质量;氧化处理则可以改善原料的纤维功能,提高造纸效果。8.1.3生物预处理方法生物预处理方法主要利用微生物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如利用真菌、细菌等分解原料中的木质素、纤维素等成分,从而提高原料的利用率。8.1.4原料预处理的作用原料预处理可以提高原料的纯净度、改善原料的纤维功能,降低造纸过程中的污染,提高造纸产品的质量。预处理还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8.2智能化造纸工艺的特点与应用8.2.1特点(1)高度自动化:智能化造纸工艺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提高生产效率。(2)智能化控制: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优化,提高产品质量。(3)节能环保:智能化造纸工艺注重节能减排,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4)柔性生产: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计划,实现快速响应。8.2.2应用智能化造纸工艺已在我国多家造纸企业得到应用,如智能制浆系统、智能造纸机、智能废水处理系统等。这些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8.3原料预处理与智能化造纸工艺的匹配为保证原料预处理与智能化造纸工艺的匹配,需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原料特性选择合适的预处理方法,保证预处理效果。(2)在智能化造纸工艺中,充分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对原料预处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优化。(3)注重预处理设备的研发和改进,提高预处理效率。(4)加强智能化造纸工艺与原料预处理技术的集成,实现生产过程的协同优化。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充分发挥原料预处理与智能化造纸工艺的优势,为造纸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九章原料分析与选择的关键技术9.1原料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在智能化造纸原料分析与选择过程中,原料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是基础环节。该技术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清洗、数据整合和数据挖掘等步骤。通过现场采集、传感器监测等手段收集原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除异常值、重复数据和无关信息,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将清洗后的数据进行整合,构建一个统一的数据分析平台,便于后续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数据挖掘是原料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关联规则挖掘、聚类分析、分类分析和预测模型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找出原料特性与造纸质量、生产效率等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原料评价与选择提供依据。9.2原料评价与选择模型原料评价与选择模型是造纸行业智能化原料分析与选择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模型主要包括原料评价体系和选择策略两部分。原料评价体系是对原料特性进行全面评估的框架,包括原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价,可以确定原料的优劣。评价体系应根据造纸工艺需求和产品质量标准制定,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合理性。选择策略是根据评价体系对原料进行排序和筛选的方法。常见的策略有:最大满意度法、最小成本法、多目标优化法等。这些策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造纸企业的需求进行组合和调整,以实现原料选择的最优化。9.3智能化原料分析与选择系统智能化原料分析与选择系统是造纸行业智能化原料分析与选择技术的集成。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数据采集模块:负责收集原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数据。(2)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挖掘,为后续分析提供支持。(3)评价与选择模块:根据原料评价体系和选择策略,对原料进行评价和选择。(4)结果展示模块:以图表、报告等形式展示原料分析与选择结果,便于企业决策。(5)系统维护模块:负责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参数调整、数据更新等功能。通过智能化原料分析与选择系统,企业可以实现对原料的快速、准确分析和选择,提高造纸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该系统还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和造纸工艺改进,不断优化原料选择策略,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第十章智能化造纸原料选择方案与应用案例10.1原料选择方案的制定10.1.1确定原料选择原则在智能化造纸原料选择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原料选择的原则。原则应包括以下几点:(1)满足造纸工艺要求:原料应具备适宜的物理、化学性质,以满足造纸工艺的基本需求。(2)资源可持续利用:优先选择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疆政法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选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淮北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工程制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5届数学三下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管理系统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数学考前押题卷含解析
- 上海大学市北附属中学2025年高考信息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 黑龙江省牡丹江管理局北斗星协会达标名校2025届下学期初三语文试题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考试试卷含解析
- 山东省枣庄八中东校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次质量监测物理试题含解析
- 永善县2025届三下数学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精选】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脱式计算》(含简便运算)专项练习题
- 血液透析操作流程(共5篇)
- 脊柱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
- 纪录片赏析完整版
- GB/T 30103.1-2013冷库热工性能试验方法第1部分:温度和湿度检测
- GB/T 21385-2008金属密封球阀
- GB/T 211-2017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 (红皮书)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 工序标准工时及产能计算表
- 处分通报范文员工处分通报范文4篇
- 汽车品牌马自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